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03|回复: 2

[【读书沙龙】] 快速了解老子道德经

[复制链接]
mkongji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6-16 12: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了解老子道德经


何谓“道”?宇宙的起源、本根、归宿;万有的路向、原理、依准。
何谓“德”?众生的本相、本质,生命的由来、根据。
何谓《道德经》?讲述宇宙和生命的经典。
“道”与“德”有何关系?“道”自主生、循环胀缩,“德”跟随、顺因“道”的生演建构机体,依循、效仿“道”的方式调理身体。

老子描述和讲论的宇宙真相和生命真谛,是在“虚极静笃”中直接“看到”的,不是通常以为的想象、虚构、思辨、推测。

与老子同样“看到”的还有:其一,先秦时期作品《恒先》的作者(见本书第一篇附录部分)。该文的宇宙论和生命论与老子相同。其二,佛陀。佛陀的生命论(体现在原始佛教中,而不是大乘佛教中)与老子完全一致。其三,古印度吠陀经典《无有歌》的作者。《无有歌》的宇宙开端描述和老子一样(见本书第九篇“老子与吠陀”一章)。

  老子的“虚极静笃”与佛陀的深度禅定(第四禅境)是一致不二的,两人的生命论内容,在根本方面也完全一致。


宇宙和生命概述:

一、“道、象”、物质、循环生演

1, “道”是所有实物的始源、本根、归宿,永恒存在、性征不改。“道”实即立体蛛网状的“象”网,处于反复胀缩、永恒循环过程。在扩张阶段是微细实物、日月星辰、万物以及人类渐次生出繁衍的阶段,在收缩阶段是万物、天体、实物渐次消亡并复归于“道”的阶段。“象网”非常细微、高速振动、各向延伸、均匀分布、无边无际。老子之所以将实物本根(“象”网)称作“道”,乃因其有道路、引导、原则、法式之效(道路、方式是“道”在老子时代的基本含义),扩张过程是宇宙万有生发之路,回缩过程是宇宙万有复归之途。

2,所有微细实物,都不是点状实心,而是闭合丝线样式(类似于超弦理论中的“弦”)。比如,“道生一”的“一”就是稳定的象网“碎片”,并且应该是个小圆圈。“一”具有类似于自然界“电”(或磁)的性质,当是电子的深层构造单位,也是后续所有生成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3,宇宙是整体有序的。“象网”(大道)对一切事物均有作用,如“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象网”更对一切实物具有牵拉作用,这类似于物理学的万有引力(“象网”回缩到一定程度还有推拒作用,类似于物理学虚构的万有斥力)。“象网”和“一”均有电(磁)性,故电磁作用是最基本的作用。所以,“象网”包括“一”是秩序的根据,是“熵减”的由来。
物理学的四种相互作用(或者另外的分类,目前的四种分类未必恰当)统一于“象网”,“象网”是大统一、终极统一之所在。换言之,大道就是终极统一、根本统一。

二、“情、德”、生命、反复生灭

1,生命的本始老子称作“情”,这是因为“情”能够滋生情感、欲望。生命在其本始状态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我完足、不需要借助于其他东西存在和活动。此时的基本特质是“无名无知、无欲无求”,却能够“观见”、识别外境和其他的“情”。

2,在宇宙开端时(也就是在“道”中),存在无数的“情”。每个“情”在能力(潜能)、状态等方面是等同的,唯一的区别是各自的“信”(可以当成个体标识)不同,凭借着“信”可将每一个“情”区分开来。

3,当宇宙开始生演(大道或者说象网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生“一”。“一”是稳定的纤细实物,具有电性。一段时间后,“二、三”也顺序生成了)之后,“情”受到外境诱激(“观见”到“一”),产生了情趣(对“一”发生了兴趣好奇)、愿欲,从而有了逐取容摄外物的行为,于是生命机体开始出现了。随着宇宙生衍的继续和物质种类的繁杂,生命机体的形态、机能也日趋复杂。

4,生命机体都有死亡,死亡是“情”与身体的分离。分离之后,身体成为单纯的实物,“情”如果不再对外物有情趣欲求,那就复归本来的状态、原初的状态。此即佛陀的涅槃解脱,也即老子1章的“常无欲,以观(呈现)其眇(玄微)”。如果继续有欲望有情趣,那就会寻找合适的场所,再次组建机体。此即佛陀的轮回流转,也即老子的反复生灭。如老子1章的“常有欲,以观(呈现)其徼(求取)”、16章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5,具有欲望和情意的“情”,与原始本真的“情”相差很大。老子另外起了个名字,这就是“德”,谓其能得(能够容摄实物)、效仿(能够依循大道和实物性理)、 惠泽(养护滋育身体)【得到、恩惠是“德”在老子时代的基本含义】。“德”是生命的本相、本质,是生命机体之所以具有生命现象的根据、凭靠,对身体有着“长育亭毒养覆”之能效,即调养、维护、驱控的功能。

6,“德”是人们常说的“心灵、精神、心性、灵魂”的本体、实体。在人生社会、交往相处中,人们的心性、气质、行为、情感等,实则就是“德”的呈现、发挥、活动,而伦理品德(德性、品行)乃是“德”的部分外显、显相。“德”也是人们能够认知学习、记忆思维的根源。


人生和社会概述:

1,“德(或“情”,下文并列使用)”和身体:

  所有的生物(指有情生物,主要是动物)都是原本等同的“情、德”建成的身体,是“情、德”对外物外境具有情意欲望后,寻找合适的物质处境、逐取容摄外物,并予以组织调理的结果。身体是“情、德”的物质化显相(“情、德”永远都是深隐不显的非实物性存在),也是“情、德”进一步展现自我的凭借(比如各种情感情绪、意志欲望、感受体验、认知思维等都需要通过身体来实现)。

“情、德”在身体中,具有两类基本天能或本能。一类是对身体的调养维护,一类是通过身体展示自我的“情欲名观(即情感情意、欲望意志、认知思维、感受体验)”。前者通常无法知晓,只能在“虚极静笃”下体验证实;后者就是人们熟知的心灵本能、精神活动,人们可以在反思内省中体验到。两种天能本性具有一定的冲突,当心灵活动过繁过烈(情欲炽盛、大喜大悲等),“情、德”必处于扰动杂乱状态,必然影响“情、德”对身体的调养维护,从而使得身体的生机活力、协作和洽出现障碍。

2,人生意义和追求:

身体的健康存活、“情欲名观”的展现,是人生的根本意义、也是终极追求。简单说,人活着就是“德身”(心身)康健、安度一生。如何使得身体健康呢?
首先,维系身体的物质和处境正常和充裕。
其次,上已述及,“情、德”的呈现活动和调养活动存在一定的冲突。因而,必须将呈现活动(即情感情意、欲望意志、感受体验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程度内。限制的方法主要在于自我的内心修养调理。
再次,“情欲名观”呈现活动过繁过烈,必定意味着人际相处中,冲突纷争的频繁激烈。这必然会对身体直接有损(间接的损害则是通过情绪等影响身体)。
最后,人们追逐名利、贪图享受,一方面会导致各种争斗,另一方面本就意味着大量的身心付出、身心疲累,故追逐和享受也需要限度。

所以,若要达到身心康泰、德身和谐,就需要采取一种老子所说的“中、和”之态,也就是“知止知足、恬淡超然、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等等,而这恰与大道性理等同或相近。因此,依道而行就是实现人生意义以及价值追求的原则方式,“道”就是人生和社会的康庄大道。

3,与道合同、复归本初:

对有志于复归本真、涅槃解脱者来说,正确的并且也是唯一的途径,就是绝灭“情、欲”,即对外物外境没有丝毫的依恋眷顾、欲求爱取。如此,则不会摄取外物组建机体,就没有了反复生死、恒久轮回。在现世此生,如能在内心深处达到无情无欲的境地,那么死后就可直接复归生命本真、进至涅槃之境。
另需指出,老子的“虚极静笃”和佛陀的深度禅定(第四禅境),只是体证真相、洞晓真谛的方法,绝非解脱复归的法门。解脱的法门就是绝灭情欲,而无论是否能够亲身体证真相真谛。当然,如能达到“虚极静笃”而自行明晓真相真谛,那么更可坚定修行的信念决心,而且在修行实践中不会出错。

4,社会自发组织和被控组织:

早期人类没有什么人文创制,因而人类以纯粹的天德自性(本能天性)而生存活动、交往相处。这时会自发组成有序社会,该社会的秩序是良性的稳定的,这是因为此等社会是根据本能天性形成的,是自动自发的、合乎本性的。早期社会中的每一个体之“德”都醇厚信实、天真质朴(可以与动物世界对比领会。动物都没有机诈虚伪、也多都不追求名利奢华、更没有荣辱贵贱之别,等等)。本书将此社会称为天德社会(即老子的“上德”和“下德”社会)。
随着人文创制的增进,天德渐趋嬗变异化。比如诚信缺失而虚伪狡诈,天然欲求变为宰制驱迫、贪婪无度等。这种社会中强力者、智谋者如鱼得水,他们仗恃强势和智谋,驱动别人实现自己的私利私欲。于是社会分层、等级形成、私有普遍、人各为己。这时的秩序就是被控秩序,社会组织则是被控组织。此时的秩序是恶性的、不稳定的。
在老子这里,精英人士(基本是处于社会上层的统治阶层)是社会趋向败毁离乱的罪魁祸首。老子提出的社会改良,也是从精英人士入手。

5,知常明真、辅“自然”、不妄作:

老子的“常”和“自然”都是指本性、规律,是恒久普遍的自性机理。除了人类之外,自然界和植物动物都是根据自性机理、依从法则规律生存活动、运演关联。人类因为兴制了悖道离德的文明文化、思想观念,所以人类灾难深重。老子的“不敢为、不妄作”、“自然”、“无为”,就是指不要在本性规律之外妄自兴作、不要违逆本性规律肆意妄为,否则自招祸患、自遗其咎。
人类有自己的“常、自然”,这除了身体本能之外,还有心理秉性、心灵天能(也就是前文的“自然德性”、“天德自性”。“心”可以简单当成“德”),合言之即心身(“德、身“)的本能天性。心身的本能天性(如内容、趋向、方式等)可以通过“以身观身”相互推得,可以通过个人的内省体验而洞明通晓。
需要注意,许多通常人们所说的人性、本性,实际上是后天处境引导塑造之果,比如自私、嫉妒、虚荣、虚伪、巧诈,以及利他、奉献等等。这就是51章所说的“势成之”。


拙作《道德经新论》(副标题:揭开宇宙和生命的玄秘),全书计分九篇,共300万字,历经20年,已于日前完成。兹发布于网络,供有兴趣者参研、指正。参见本人博客,内有下载链接、内容简介、阅读建议、章节目录等。拙作无意出版、仅作网上交流

第二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mg3P0MW
第一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kT9kX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8: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是解读易经的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0 14: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夫下得深,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4:47 , Processed in 0.12553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