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99|回复: 0

[【随笔】] 【原创非首发】品味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2 01: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揭示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之难。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途径是语言,但是语言又无法传达很多东西,这就造成了沟通障碍。这大概就是小说想说的。小说写了几百页,看似情节不少,其实只是形式,这个主题才是魂。人物也是次要的,所以作者似乎根本就无意在人物性格刻画上下功夫,他只关心人物的语言,但人物具体的说话内容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对话,反映出这个主题。
这种手法有点象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有评论家说,这部小说不管从哪里开始删掉几十页,都不影响效果。甚至可以提到钱钟书的《围城》里曹元朗的那首歪诗《拼盘姘伴》,内容并没有意义,追求的是一种整体效果。刘震云大概也是不惜洋洋洒洒写上几百页“废话”,就是为了表现这个主题。大概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也有类似的意味。
不过话说回来,用了这么多篇幅,就为了表现这个主题,大概还是值得的,因为这个主题确实很深刻,耐人寻味。
人不是透明的,无法看透别人的内心。所谓人心隔肚皮,要完全了解另外一个人在想什么,确实极难。维特根斯坦说过,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同情别人的权力。因为只有自己也经历过,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比较好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因为感受常常是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名句之所以好,就是恰好找到了比较精确的词和句子来表达感受。
语言的局限性还表现在语言的歧义上,这个在语言学上已经有很多研究,文化背景,一词多义等等都是造成歧义的原因;另外,很多话因为只说出一半,就容易引起误解;话只说出一半,有时是因为时间关系和为了表达简洁起见,有时候是因为有些隐情说不出口。后一点是超出语言的范畴了,但是也体现出语言在沟通中的局限。
很多问题,只要沟通好了,其实都不难解决。但是,因为语言的无力,因为沟通的困难,就造成了一大堆烦恼。这是人无法解决的难题。
记得小说纸本的封面上还印着一行字“中国人为什么活得那么累”,我觉得作者可能并不是想探讨这个问题。或者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之难以及语言的无力大概比探讨这个问题更有哲学上的价值。
刘震云一向对语言特别敏感,可以说从他的早期小说如《单位》,《一地鸡毛》开始,就对语言特别关注。不过那时候,似乎他还醉心于小说的语言表现,而在《一句顶一万句》等小说里,他对语言本身做了更多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4:22 , Processed in 0.17658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