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79|回复: 2

[【生命科学类】] 老子认知方式、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

[复制链接]
mkongji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17 17: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拙作第二版附录二中的一节,原本是进行中的《道德经通俗解说》中的第一节,但后来放弃了通俗解说的撰述,故作为附录内容。
论坛排版困难,可去博客看看:http://blog.sina.com.cn/u/3178680977  http://mkongjian.blog.163.com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2,意义:“灵魂(情、德)”的神奇功能

二、老子认知人生、社会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实证分析、比较验证

   2,意义:个体表征全体,“自然”(天性、规律等)不可违逆

三、老子认知中的几个问题

   1,可信性、可证性

   2,心灵【“灵魂(情、德)”】是最敏锐最精细的观察“仪器”

   3,“灵魂(情、德)”的记忆内容

四、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宇宙是那样的辽阔和神秘,生命是如此的复杂和玄奥,老子又是怎样认知真相、真谛的呢?是像哲学家那样苦思冥想、还是神学家那样凭借神灵、拟或是像科学家那样通过仪器?都不是。老子告诉我们说,他是在“致虚极,守静笃”中直接观看到的(16章)。“虚”和“静”显然是心灵的虚、静。“虚”是空无内容,意思是心灵清明澄澈、空空如也。“静”是安定寂静,意思是没有思求遐想、静谧不动。“极”是极致,“笃”是深厚,心灵达到极度的虚、静之后,就能直接观察。这就像水面没有任何扰乱波动,则能反映真实的容颜;镜子没有丝毫尘垢碎裂,则能照见真实的形象。



老子的“虚极静笃”与佛祖的深度禅定(第四禅境)是一致相通的。



具体来说,“虚极静笃”中的观察方法有两种,一是直观洞明,二是查阅记忆。



直观洞明:这是指直接看见、无遮无碍。类似于在清朗无云的日子,人们极目远眺、晴川历历那样。当老子偶然进至“虚极静笃”的心境,忽然间“看到”了从不知道也从未见过的神奇景象、深隐事物。这种“看”虽然类似于眼睛看东西,但实际上是心灵的观见、是心灵在看(准确讲是“情、德”在观看),可以叫做“心观、心识、心察、心视”。这种心观是没有任何遮挡晦暗的洞明敞亮,与佛祖的天眼通一样。



直观洞明的内容:大体来说,老子看见的内容有这些。详细介绍见第一篇宇宙自然、第二篇生命演历,这里简单说说。



其一,深隐玄妙的实物本根及其生演关联。如“道、一、二、三”,这些实在比原子还要细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逐次生成繁衍;“三、二、一”分别转变为“二、一、道”;“道”和“一”对各类实在事物的供养滋育(实即不断生成微细实物,成为天地万物的组成部分)等等。



其二,幽隐神奇的生命本相和及其反复生灭。所谓生命本相,类似于人们所说的“灵魂、鬼魂、精神”(老子则称为“情、德”,为了方便理解同时也提醒读者灵魂与“情、德”并不等同,下文多以“灵魂(情、德)”称之)。老子在“虚极静笃”中直接看到了“灵魂(情、德)”,但与人们想象的灵魂大有不同。“灵魂(情、德)”不是实物,与实物截然不同,但能够容纳实物组成身体。组成身体后,“灵魂(情、德)”就在身体内对身体进行调理维护,并驱动身体活动。身体都会衰老残病,衰病后“灵魂(情、德)”不能驱动身体活动了,就被迫离开身体,这就是死亡。“灵魂(情、德)”离体后,就会继续寻找合适的场所(比如母体),利用场所中的实物再次组建身体,就这样反复生灭。这与佛祖的轮回流转一样。



以上就是老子在“虚极静笃”状态下直接“看到”的主要内容。佛祖也是这样。



查阅记忆:所谓记忆就是保存在“灵魂(情、德)”中的深层的、历史的记忆内容。这些内容从最早的宇宙开端起始,一直都保存着,没有消失。比如人们死亡后,当世的记忆内容大都保留着,但因为是深层记忆,所以下辈子一般都无法回想回忆,只有在特殊状态下(比如老子所说的虚极静笃,佛祖所说的深度禅定)才能浮现在脑海,才能被人所知。



我们知道,观看都是当下的、现时的观看,可是老子怎么知道远古的情形呢?怎么知道悠久的宇宙开端和演化历史?怎么知道漫长的生命反复生灭的过程?难道有天书?难道有神灵?难道有宇宙语?难道是老子推测想象?都不是。老子告诉我们说,他是通过“名”知道往旧历史的(21章)。所谓“名”就是记忆、铭记(“名”还有自我表明和制名赋意,详第三篇),就是保存在老子自己的灵魂中的深层历史记忆。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如老子那样保存着大体同样的记忆,只是我们无法像老子那样调出来、想起来罢了。



老子还说大道的运行是循环胀缩的,这从表面来说,意味着老子能够预知未来,但这是不可能的(老子38章也反对“前识者”)。真实的情况应该是“灵魂(情、德)”中涵有循环往复的内容,这内容应该保存在“信”中而不是“名”中。因为每一次循环的终始阶段是纯粹的大道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不存在任何稳定的纤细实物,更没有任何生命机体,此时的“灵魂(情、德)”以自己本真的没有“情欲名”的本相存在。也就是说在每一循环的终始阶段,是“无名”的,记忆内容清零了、消弭了(在1章的注释辨析部分,我们证明了“两者同出”是指“名”和“欲”同时形成,“欲”是“名”的启动和弭除因素)。当然,我们也不完全排除“无名”中本就涵有宇宙循环往复的内容。



生命本相,或者说“灵魂(情、德)”一直都有观见能力(灵魂在身体内可以看见身体的微观状况,并进行调养维护,这我们称作内观),所观所见就自动保存为记忆——就如我们看东西,自然就记下来。“灵魂(情、德)”不可能死灭消亡、魂飞魄散,而深层记忆内容也不会消失(21章),所以从宇宙开端一直到现今,“灵魂(情、德)”中就保存着宇宙演化、生命演历的种种情形和阶段过程。老子在“虚极静笃”状态中,通过查阅自己保有的历史记忆(21章),于是明白了宇宙和生命过程。这与佛祖的宿命通(宿命智)一致。



所以,《道德经》中对远古历史的描述、说明,就是根据深层历史记忆,而不是通过其他途径。



2,意义:“灵魂(情、德)”的神奇功能



老子认知宇宙真相和生命真谛的方法,隐涵着心灵或“灵魂(情、德)”的特殊能力。这就是:

1,观见功能,指“灵魂(情、德)”对自身内外的观察、辨识能力。“外”指外境外物尤其是深隐微细的实物、其他灵魂;“内”指自身状态和记忆内容。老子的用词是“观”。

2,记忆功能,指“灵魂(情、德)”保存所观所见之内容的能力。老子的用词是“名”。

3,人人都可以如老子那样,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从而直接洞明真相真谛,用不着推测想象、虚构假说、实验观测。





二、老子认知人生、社会的方法和意义



《道德经》涵有大量生活处世的方法原则、为政治国的原理法式,这些原理方法,是不是也在“虚极静笃”中观见的呢?应该说不是的,但与“虚极静笃”中的观见有实质性的关联。比较准确的说法是,老子对自己心行的反思省察、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分析,结合“虚极静笃”中的观见,共同确定了人生社会的基本原则。



此段读起来略有拗口,更合适的阐述方式应该从“德性”、“德”与“道”的关系进行,但作为一般性介绍,下文的方式也可行。读者如觉繁琐,可以略过。



1,方法:实证分析、比较验证



老子对人生处世方式法则的认知,主要是一种由己推人、由人证道的过程(我们称作德性分析法或德性推衍法,实即后天心理行为、生存方式的分析方法),是反省、比较的类推过程,恰如老子所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老子对社会治理方式原则的认知,主要是分析归结、印证大道的过程,是事实和现实考察总结、分析比对,从而验证大道原理的过程,恰如老子所说“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按照今日方法论分类,实则是经验总结或实证分析、以及与“道、德”的比较验证,属于实证主义路向。



老子直接观察到宇宙本根(老子称为“道”,我们多称作大道)的性征品质、宇宙本根对天地万物的作用方式,他将这些秉性、方式作了归结,如平等(老子的用词是“玄同”)、调谐(老子的说明主要是4章和56章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2章、10章、51章、56章的“畜长育亭毒养覆”)、自然(自然而然,根据自性、本能运作活动)、无为(不要违逆自性、规律去作为)等等。



老子直接观察到生命本相(“灵魂(情、德)”)的天性本能、天然趋向(即老子所称的“自然”)。他发现,生命本相对身体的调养维护方式,与宇宙本根对天地万物的调谐滋养方式是一致的、会通的(21章、25章、51章等。这实则也是大宇宙小宇宙的另一种说法);他还发现,身体状态的好坏就是身心和谐(55章、28章)的程度,而达到身心和谐的方式原则,恰好与宇宙本根的方式原则一致无别,如清静、自然、无为、柔弱(心行的柔和绵弱、不躁动、无狠戾)等等。于是生存活动、养生修身的原则方式,就是大道的性征、方式(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我们在正文反复分析讨论的“德”与“道”的关系)。向道而进、依道而行就是养生存活的根本原则。



老子是周王朝图书馆官长(守藏史),他对社会历史的治乱成败非常熟悉。他发现,历史上社会情形、治理状态的好坏恰与大道原理对应,当治理方式接近大道时,社会良好;当治理方式违逆大道时,社会离乱。老子54章说“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就是考核事实、总结归纳、分析比对,从而印证大道原理的普遍适用性。实际上大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与统治阶层与民众的关系类似、相通,在25章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指人尤其是统治者,当取法“地、天、道”(这绝不是粗鄙的比附、简浅的仿效,而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想说清楚,不太容易,这里略过)。



人类具有共通的内心活动、心理趋向,具有共同的身体结构、身体功能,具有共通的生活方式、生存需要,具有共同的生存处境、物质环境,我们归结为共同(共通)的“德、身、行、境”,因而个体基本体现着全体、表征着全体,自我的基本心行趋向也就是别人的基本心行趋向,比如趋利避害(当然,人们对具体的利害往往有不同看法,但一则趋利避害的心行则是同一的,二则基本的生存活动的利害还是一致的)。这就是由己推人的根据所在。老子通过对自己的内省反思、对他人的观察总结,一方面他深刻地意识到,个体活动、交往相处,如果以大道为依准,则心身康泰、冲突甚少(即便有纷争,但人们具有宽容体谅、处下不争方式原则,所以不至于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他深深地认识到,无论个体生活处世、还是人际交往、拟或是社会治理,都不要违逆人的天性本能(64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需要先行指出,贪婪放纵、宰制驱迫、虚伪狡狯、懒惰享受等,都不是天性本能,而是人类在后天处境中形成的不自然心行。可与动物比较,动物基本是根据天性本能生存活动的),否则就会互相伤害、冲突动荡。这也是前面提过的实证主义路向。



总之,历史现实的实证分析、以及与“虚极静笃”中直观的“道、德”之比较验证,共同确立了人生和社会的基本方式、根本原则,这就是我们在正文说过的:向道而进、依道而行、自然无为、复归天德。



2,意义:个体表征全体,“自然”(天性、规律等)不可违逆



人类个体具有普遍共同的心理反应、行为取向(对同类有情生物也适用。而且,动物因为没有文明创制,其心行更为同一),这就是俗语所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由己知人”,先秦的《管子·版法解》也说:“取人以己,成事以质”,又说:“取人以己者,度恕而行也。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这都是同一个意思。因而,反观自我的心理反应、内省自己的情欲取向,基本可以知晓他人的内心反应和趋向。



需要特别注意,这里只涉及反应和取向,与引发反应和取向的事物无关。比如说,人们都愿意亲近善良有德者,愿意和他们同事共处,而无论善良有德者是张三或李四;人们都厌憎欺骗侮辱自己的人,不愿意和他们共处同事,而无论这欺骗侮辱自己的是王五或赵六。老子通过对自己内心的省察和对他人社会的洞识,明白了这类共通的心行,而这心行又是自发自动、天然自成的,根本不需要教育培养、引导教化,也根本无法改变、宰制,属于老子所称的“自然”(我们谓之“德之自然、天德自性、德性原理”等等)。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自然”(自性机能、规律法则等),同类事物具有共通的“自然”。比如植物都有生长的“自然”,人类都有滋生情绪、情感、意欲、认知、言语的“自然”。事物的“自然”是无法改易的、无法遏制的(当然可以引导、疏通),只能顺因、契合、辅佐(老子所说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违逆“自然”、强行驱迫,要么互有伤损败毁、要么无法达到目的。



自由状态下(即没有外力强制、操控),事物根据“自然”而生存运演、关联共处,形成有序的生演系统、关联体系。人类早期社会也是如此,这早期社会就是老子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社会,也是18章所说的“太上,下知有之”(也有版本作“太上,不知有之”,这更合适些)。老子理想的社会就是人们知常明真、依道奉德的自觉自为社会。





三、老子认知中的几个问题



1,可信性、可证性



老子观见的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和演历,是否可信呢?是否能够证实呢?难道不是一场春梦、某种幻觉?会不会是老子欺世蒙人的精心设局?各种善意恶意的猜测都可能冒出来,但是我们认为老子的观见是可信的,也是可以证实的。详细论证很繁琐、也没有必要(不可能彻底打消恶意猜测者质诘之举),这里只谈几个理由。



其一,《道德经》的行文是认真的、谨慎的,既不可能是故弄玄虚的骗局,也不可能是对思维推测的形象化加工(老子多处提到了“吾何以知”,“是以知”,但研究者大都视而不见。也许研究者多是哲学专业吧)。



其二,从老子证道直至《道德经》成文,期间经历了许多年。老子必定频繁地、多次地进至虚极静笃状态,而在此状态中,所观所见并无不同(如果每次都不同,那也不会有《道德经》五千文了)。



其三,21章提到了“灵魂(情、德)”中涵有“信”,“信”是信实、证验义。虽然我们无法确知“信”的内容和作用,但是我们认为,老子之所以没有将他的观见当成一枕黄粱,必然与“信”有关。



其四,老子之外,佛祖、吠陀《无有歌》作者、上博简《恒先》作者(如果该作者是老子弟子,则这个证据可以排除),他们也描述了宇宙开端或宇宙演历、生命本始或生命演历。一方面,他们的描述与老子相同、相近,另一方面,佛祖和《无有歌》作者的观见、体证方式,与老子完全一致。比如老子的“虚极静笃”就与佛陀的深度禅定(第四禅境)没有差疏。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人物具有共同的观见方式和观见内容,那就表明,老子的观见是可信的、真实的。同时,也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进至“虚极静笃”之境,从而亲证真相,还可以预计,所证所见一致无别。这就是说,老子所观所见是可证实、可重复的,不是特殊人物、特殊时代、特殊地区才能为之。



其五,老子描述的宇宙本根(大道),其性象、运演与宏观的宇宙观测事实、微观的物理实验观测事实,有相通相近之处(当然也有根本性的差异)。比如宇宙膨胀、粒子湮灭、场与粒子、物质分布的均匀性、物质种类的相同性等等。事实上笔者研究《道德经》,这种相通相近性是主要原因之一。不惟如此,从老子的描述,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物理学面临的某些根本问题和无法解释的困惑。



2,心灵【“灵魂(情、德)”】是最敏锐最精细的观察“仪器”



人类发明了各种仪器设备,扩展人们的观察能力。但是,一则仪器设备的分辨率等性能必然有限度,比如,目前最精密的显微镜也只能直接看见大型原子的模糊影像,原子核以及中子、质子、电子等都是间接观测。而“虚极静笃”中的心灵(死亡后离体的【“灵魂(情、德)”】也具有这种能力,没有参与生命演历的【“灵魂(情、德)”】,其观察能力或许更好一些)能够直接观见宇宙中最幽隐纤细(14章)的“道”(“象”)、“一”。二则心灵【“灵魂(情、德)”】并非实物,在观见时不会对纤细实物造成扰动,类似于我们看山看海。而物理学借助于仪器的观测实验,必然具有扰动,在当代甚至有这种情形:微观粒子的性征,是粒子和观测装置共同造就的,换个说法,人介入了、人干涉了,人们了解的微观粒子并不是完全本真的粒子,而有着人的因素。



实际上,心灵【“灵魂(情、德)”】的非实物性,也就必然导致这一结论:心灵不可能通过仪器设备观测到,只能通过另一个心灵。当然也可以通过自我的内省反观体验到。《庄子·齐物论》说:“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正是对心灵或精神特质的说明。



至于心灵或者说“灵魂(情、德)”如何观见外境,这我们就不清楚了。唯一清楚的是,心灵具有观见外境的天能本性。



有人会说,动物不是与人相类吗?他们也有灵魂(本书正文中肯定了这个看法),应该也能观见深隐幽微的存在。尤其是动物比人更容易进至“虚极静笃”之境,因而肯定有一些动物观见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和演历。这看法是基本正确的。但是动物虽然观见了,却无法表达表明。再者,可能在他们“眼里”,纤细幽隐的存在与食物没有什么区别。这我们在书里也有说明。



还有人会说,那么多的佛、道修炼者,难道都没有进入“虚极静笃”状态、第四禅境?为什么就没有人观见到老子、佛祖描述的景象呢?这是因为,他们可能偶然进至了“虚极静笃”、深度禅定,可是没有坚守,很快就出离了、飘移了。一定要注意“极”和“笃”,一定要注意佛祖所说的“确立不动”。这我们在书里也曾论及。



3,“灵魂(情、德)”的记忆内容



通常人们以为记忆内容保存在大脑中,但从老子以及佛祖所述分析,记忆内容必然保存在“灵魂(情、德)”内。可是从生命发端到今天,经历了那么多的反复生灭、轮回流转,因而具有天量的记忆内容,“灵魂(情、德)”怎么保存这么多?再者,保存的形式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在正文有过推测——如只记忆部分特定内容即具有选择机制、具有清除机制等等——但都不能确定。可以确定的是。“灵魂(情、德)”必然具有记忆天能且保存着自古以来的记忆内容。老子以及佛祖对生命演历和宇宙过程的描述,主要是根据这些深层记忆。





四、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



科学研究对象: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可经验事实、可察知现象。这实际上表明,凡是不可经验、不能观测的事实和现象,都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都在科学研究之外。当然,随着观测设备的革新,往旧的不可经验和观测的事实现象,也就可以进入科学研究领域了。



科学认知方法:科学的认知方法是观测和实验。观测是人们直接地或通过仪器设备直接地观察测量。实验是在预定目的和设定条件下,观测对象的活动表现,以期发现规律、机制、作用、关系等。由于实验仪器的限制,目前微观世界中,观测实验实际上大都是间接观测。如前文提到的,最精密的显微镜也只能直接看到大型原子的模糊景象,人们熟知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都不是直接看到的,而是科学家根据观测到的现象或事实,进行的分类和抽象。有一些更属于科学假设,比如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希格斯粒子之类,也有人将夸克视为假设模型。



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微观粒子,还可以通过间接观测来研究,这时实际上观测到的是现象。科学界发明了各种用途的实验装置,如云室、气泡室、对撞机等等,通过对径迹等物理现象的观测,分析和推测粒子的性质、结构、关系、作用等。



当代前沿科学研究,观测和实验虽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假说模型。也就是说,采用的是“猜想—验证”方法。根据观测实验中的现象、事实,提出一种理论构想,这理论不仅能够描述甚至解释已有的事实现象,还应作出相关的预测、演绎,通过对预测演绎的验证,来间接证实理论构想。物理学前沿研究中,充斥着大量的假说模型,主要体现在量子场论、宇宙论中。



科学知识或科学理论:科学的认知结果就是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多以数理形式和科学概念(概念所指代的事实或对象不仅应能直接或间接观测,还可以量化表述)表达。数理形式意味着观测对象诸方面的“表现”可以量化,且在运动和相互作用中具有确定的量化关系。科学概念既有单纯的指称性的具体概念如电子、分子、原子等,但更多的则是可测的普遍性的抽象概念,如质量、能量、动量、速度、引力等。具体概念指代实物自身(包括内在结构),抽象概念描述实物呈现出来的各种表征。有的科学概念非常隐晦且模糊,比如能量概念、场概念、引力概念等等。



一般认为,科学知识或科学理论是描述性的或说明性的,但实际上也有许多解释性的内涵,这主要体现在概念方面。比如人们熟知的引力、场,这都是无法看见(不能观察)的实在或实在的作用,是人们为了解释可观测的实在、现象、效用而推测抽象出来的概念(比如,地球没有逃离太阳、物体自动下落等,这显然是因为某种作用或实在引起的可观测效应,人们将其归结为引力,以便解释这些实在现象),是解释性的思维虚构。在当代前沿科学理论中(主要是理论物理、宇宙理论),此种解释性思维虚构更是常见,诸如多维时空、弯曲空间、虚粒子、对称破缺等等。但因为这些解释性虚设大都是建立在可观测事实基础之上、也具有一定的事实验证,因而人们普遍相信其真实性,到现在则不假思索地以为是真实的实在。



科学知识或科学理论的真确性:一则在于描述说明,二则应能重复验证,三则能够准确预言预测。所谓描述说明,是指科学理论应能精确地(往往是量化的)描绘实在、现象、作用、机制。所谓重复验证,是指科学理论能够被不断进行的观测实验、生活实践所证实。这两条在当今被归并于一条,即重复验证。有的科学理论与生存实践具有直接的密切的关联,具有实践性特质(如化学、医学)。有的则仅仅是认知性的(如理论物理、宇宙科学)。前者可以从实践来评判其真确性,后者则仅从观测实验来评判。



我们知道,所有的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都具有普遍性、普适性。仅从逻辑来说,科学理论的真确性永远无法证实,所有的实践和实验证实,只是加强了其正确性,却无法彻底证实其正确性。这是因为,从逻辑而言,只有将全部事实都印证一遍(比如测量宇宙中的每一个电子,更准确言之,测量宇宙每一时段每一区域的每一个电子),这时才能够完全证实其真确性。因而,从逻辑来说,所有的科学理论只是近真性、似真性。正由于此,波普尔提出了证伪原则,一个科学理论,只有当他能被证伪时,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更准确讲,一个有限性的科学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理论,这有限性是指适用范围、适用程度等,在范围内、程度内,该理论是正确的真实的科学理论。因而,波普尔将所有普遍性的理论(命题、论断等)全都视为信仰、信念,并与占星术、巫术、伪科学归为一类。



为了与占星术等伪科学区分,人们又加上了一条(这当然不是主要缘故,而是基于相互竞争的科学理论的评判准则),即上文的科学理论的预测性。能够预测且其预测可为观测实验、生存实践验证的理论,是科学理论。这样就与占星术等伪科学划清了界限(当然,伪科学主要是解释性的,这与描述性、可测量的科学有本质性不同)。



前已述及,当代前沿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猜想—验证”的假说模型方法。这是因为,许多“事实、现象”已经无法直接观测实验了。比如说夸克,人们在用粒子高速轰击质子、中子时发现了一些“碎片”(其实是实验中观测到的径迹,而不是日常观测中看到的真实的物质碎片),这些“碎片”似乎也有自身的特性,于是物理学家提出了质子、中子有内部结构,这结构的基本单元就是夸克。夸克模型就是为了解释和描述实验观测事实而提出的科学假设。同样,“场”也是无法直接观测的,但是粒子之间又有相互作用。人们认为这相互作用,是通过一种不可观测的实在而不是毫无凭借,“场”就是为了解释和描述而提出的科学假设。场和夸克虽然无法直接观察,但却有着可观察的效应(比如“碎片”,比如磁性物质在磁场中的有序排列),因而人们认定这种假设是真实存在。当然,也有相互竞争、各有不同的理论假设,这就看哪个理论的逻辑协调性、理论解释力尤其是理论预测性了。



科学分为许多门类,上面所述主要以物理科学为依准。这是因为物理科学是最为严格的科学理论,其他的科学门类(不包括数学),基本是应用性、实践性的,其真伪正误主要以应用实践的有效性来评判。而自然科学之外的人文学科,除了一些单纯的事实描述之外(如一些历史学科),大体是解释性的,其优劣好坏(不是真伪对错),则以其解释力、适用性来评判。我们在第三篇第五章老子认知论一章,根据老子思想对认知和知识重新进行了分类,有兴趣者可参阅。



那么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有关么?老子与科学有关吗?回答是既有关也无关。其实这类问题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老子描述的真相、讲述的真谛与科学告诉人们的真相、真谛,哪一个更真实或者更可信?老子的描述和阐释,与科学的观测和理论有无相通相近之处?若有,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我们在正文有过细致分析比对,此处只谈几个问题。



认知过程:老子的认知过程其实也是观察性的,这与科学的观测过程一致。区别在于,老子是在“虚极静笃”中以心灵【灵魂(情、德)】直接观察,而科学主要是通过仪器装置观察。更重要者,其一,老子是直接看见深隐存在的真实样相,而科学则自原子以下乃是间接观测,甚至是科学假设。其二,老子的观察是无扰的、单纯的观察,而科学是有扰的、甚至是强制的(如对撞机下的观察,实际上是用高能粒子击碎原子核等研究对象,从碎片影像来分析推测)。



许多人不相信心灵具有这种功能,但这是毫无道理的。更有所谓物理主义、唯物主义,在哲学信念的主导下,更喜欢将心灵当成物质的特殊功能、特异表现,这无非是囿于经验、作茧自缚罢了。物理研究者一心一意要将人和动物还原为土石粒子,生物研究者则恨不得将人等同于动物植物。这正是目前科学研究中的主导路向,关于还原论参考本书第三篇第六章“老子认知论”附录。



可验证性:老子的认知结果是可验证的。一则前述佛祖、《无有歌》作者、上博简《恒先》作者可为验证。再则任何人只要进至“虚极静笃”,都可验证。



有一些人以为,仅仅三个人的证验无疑太单薄了,但事实上今日物理学中的一些实验、观测也不是很容易重复验证的。更重要的是,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个体,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同样的观察方法而且所观所见一致,应该可以证实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的正确性、真实性。实际上,从老子描述和说明的“德”(灵魂)来看,每一个“德”(灵魂)必定都具有直接观见深隐存在的能力,否则生命机体不可能诞生。



语言描述与理论描述:老子直接观见到了深隐玄奥的存在及其样相、活动、作用、功能,他将这些以日常语言进行描述、说明(对“道”既有描述也有说明,但对“德”只是说明没有描述,因为“德”非实物,没有确定的样相形态、大小体积)。科学理论采用的是科学语言,这是抽象的符号化的人工语言,对于非专业研究者来说,必须转为日常语言才能理解。事实上,科学语言必然要对符号的意义、指代进行说明,而这说明就是用经过定义的日常语言进行(有的则是发明的新语词概念)。



有些人以既有的物理理论要求老子,但这不过是以后人要求前人而已。倘若老子生活于现世,想必可以将他的观察体证,以物理学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



定量与定性:老子的描述说明是定性的,不是科学那样以定量为主。倘若现今能有福泽深厚者如老子那样进至“虚极静笃”,应该可以发展出定量说明。



有些研究者认为,老子的描述没有定量或量化形式,因而不成为理论,更不是科学理论。事实上笔者从未将老子的此类描述称作理论或科学理论。老子与科学本是两回事。只是因为两者描述阐明共同的实在、对象(主要是深隐存在),所以才有了关联。再者,研究本来就分为定性和定量研究两种,定性研究是前期的开创期的研究方式。



预测预言:科学理论需要预言新的事实、现象,但老子没有。老子、《道德经》中没有这类预言,但并不表示不能预言。比如老子这里不存在光速传播的引力波,也不存在牛顿式引力,更不存在弯曲空间,这是一种根据老子描述的否定性预言。老子更指出了“道、一、二、三”等存在,尤其是“道”乃立体蛛网状的存在,这更是人们所不知道的。但尤其重要的是,倘若有人进入“虚极静笃”,必定能够作出科学界期望的预言。



这就是说,已能否预言预测来要求老子,一则并不正当,二则也不正确。



实在事实:科学研究可观测事实、现象。以物理学为例,宇宙科学研究宏观宇宙的发生演变,粒子物理研究微观世界的性征运变。而老子也在描述宏观的宇宙过程,也在描述微隐的实在世界。两者的对象是一致的。通过对象,老子与科学发生了交集、发生了关系。



正如我们在第一篇引论所述,老子和科学分别自成体系,两种体系(概念和描述内容)无法对应转换、无法通约,但其中有些内容具有相通相似之处(正是其中的相通相似之处,才真正使得笔者对《道德经》产生了浓厚持久的研究兴趣)。



实际上,当代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可能是老子“二生三”之后的物质世界,“道、一、二”在目前还无法观测。我们估计,“道、一”也许永远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观测,正如“灵魂(情、德)”永远无法用仪器观察一样。

物理学研究的是可观测事实、现象或者效应,这当然是物理科学的内在要求。但是在有些人那里,却以为不能观测的就不真实、就不存在,这是荒诞滑稽的观念。物理学要求对象应可量化说明,无法量化的就不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这也是物理科学的内在本质要求。但物理科学不能研究或不愿研究,并不能要求人们放弃其他方式的研究。



总之,可观测和可量化是物理科学自身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否定老子描述的真实性。更不是说,所有科学研究(不包括人文学科)都能量化、都能测量(倘若真是如此,物理前沿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等,大多数都应排除在科学之外)。



当代物理研究——主要指宇宙研究、粒子研究——已经进入神话领域。只是因为长期以来物理学的高大上形象(类似于早前的神灵)深入人心,所以人们糊里糊涂地接受了物理学创造的神话,并将其作为真理、真相而信任(当然,物理学界许多有识之士心知肚明、并尽力发出不同的声音,但这声音很少为公众所知)。老子的描述必将洗去这类物理学理论和物理学家的浓墨重彩,将他们“原形毕露”。



本书1.00版网络发布时,遇到形形色色的质疑、困惑甚至讥讽嘲笑,这显然是正常的,老子自己也说“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41章)。还说“夫唯大,故似不肖”(67章)。但是,几乎所有的质诘讥笑,其根据、理由却十分荒唐滑稽。比如一些网友以为老子是哲学甚至玄学,与科学不沾边。可是老子写五千文时,恐怕还不知道哲学、玄学为何物。再如一些网友以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代表了真理或真相(不少人竟然以为夸克等亚原子世界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看到的),却不知科学还在探索真理、真相,对无法直接观见的深隐存在尤其如此,否则也不会有各种相互竞争甚至对立的“理论”、模型了。更有一些科学工作者,以动物那样的领地意识坚定地维护自己的领域、见解,直接将老子从中赶出(正如我们反复表明的,老子与科学各有体系,仅仅是部分内容有所交合、某些情形相通相近罢了,不可通约转换。两千年前的老子也不可能对今日的科学领地有什么企图)。凡此种种,虽然不足为怪,但却反映出习见定见等既有思想知识,对新思想新知识在认知接受方面的引导、选择、评价、取舍,更蕴涵着当下人们在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乃至科学知识、以及对科学本身的看法(科学哲学)等方面的浅薄贫瘠。我们在第三篇老子认知论、第四篇第二章“学习、教育”一节中也分别论及这类问题,可参阅。


拙作《道德经新论》(副标题:揭开宇宙和生命的玄秘),全书计分九篇,共300万字,历经20年,已于日前完成。兹发布于网络,供有兴趣者参研、指正。参见本人博客,内有下载链接、内容简介、阅读建议、章节目录等。拙作无意出版、仅作网上交流



《道德经新论》V2.00版修订说明:


V2.00版与V1.00版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区别。盖因拙作内容是长期思考、辨析的结果,基本结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之处。至于各个相关领域的进深研究和引申应用(如宇宙论、粒子物理、生物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生命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价值学、方法学、法学、哲学乃至人学等等),留待各领域有兴趣的专家学者进行,这不仅不是笔者的兴趣,更非笔者所能胜任。


此次修订,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第三篇第六章增加了两节,即老子“和谐观”、“制度观”。和谐(秩序)思想已在不少章节分别涉及,尤其是老子辩证观一节对“和”与“不和”的讨论,但觉得不系统、不突出,与老子强调的“和”不甚相称,故单列一节阐述。制度老子所述虽然不多,但很有特色,也单节分析。


2,修改了一些错别字、标点符号,并对目录作了校订。


3,对一些不太连贯的论述作了补充;对一些隐晦不清、容易误解的表述予以修改;对个别没有必要的论述予以删除或修改;对个别不充分论证作了充实。修订主要集中在第三篇、第八篇、第九篇。


4,全书附录部分增加了两段,一是“快速了解老子道德经”,这是发表在博客的一篇博文,此次作了精简。二是“老子的认知方式、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本是《道德经通俗解说》中的第一节,但通俗解说写了一段后,觉得在短文内(原拟几万字)无法真正通俗(也与笔者没有掌握通俗写法有关系),但写得长了又觉得没有必要,将来再看吧。



由于是全面修订(并不是很仔细),故谓之2.00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9 15: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老子的方式是:考不上大学,弄死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8: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两者的老子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4:48 , Processed in 0.18156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