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38|回复: 7

[【释惑亭】] 作家为什么会答不好阅读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3 15: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些年来,每到高考时节,关于语文阅读的话题往往会形成热点话题。高考语文阅读问题之所以会如此受到社会人士的普遍关注,是因为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一些知名作家在做高考阅读题时,得分很低,而且即便是该阅读材料是该作家自己的作品时,作家的得分依然不高。

基于上面的这一现象,很多人开始怀疑命题人的水平,进而怀疑阅读测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甚至有人开始否定语文测试的价值并把矛头指向了教育体制。

面对这种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每一名语文工作者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从本学科的角度进行自省与澄清的工作。也就是说,在对这一系列的质疑表示认同之前,我们还要先进行一番审视的工作。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了,前面发生的“现象”和质疑的结论,就会发现,在二者之间其实存在着两个“预设”。这两个预设是:预设一,作家拥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应该对语文的阅读题十分在行;预设二,作者对自己的文章内容最有发言权。下面我们就围绕着这两种情况来看一看具体的内容,稍后再涉及作家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及语文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一、拥有很强写作能力的作家应该对语文的阅读题十分在行吗?

的确,一般来说,作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然而写作能力和语文阅读能力并不能直接画上等号。因为在作家答题这个行为中,影响结果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例如,写作的方向和阅读考察的方向不同,有的作家擅长写小说,而他面对可能是他平时不太关心的散文,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他的答题质量肯定会有所下降;再如,很多作家的写作能力是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而获得的,在实践中,他们往往只关心表出的内容,而忽略了从读者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文章,当让他们变换视角时做答时,这些作家很可能因为不适应这种转换而使答题质量不高。

然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作家与语文阅读题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知识性质。

1958年英国学者波兰尼在他的《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默会知识”这一概念,该概念指向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波兰尼举例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这张脸,但是通常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又例如,我们可以认出任何一张脸上的表情,但是我们一般情况下也说不出我们究竟是根据什么符号来认识的。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1]而作家所具有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无疑就是属于这种默会知识。因为古今中外的作家,在被问及他(或她)是如何获得写作能力时,他们所做出的回答不是“妙手偶得”,就是诉诸灵感或天启神授。

著名作家王安忆先生曾在《写作课程宣言》中写道:“我们就要求至勤至优,做到可做的一切,然后等待神灵降临。”,“教写作又其实只是告诉对写作的认识,并不敢负责诞生作家”[2]在这里,王安忆先生的话,既准确地说出了作家能力形成的不可预知性,又向我们揭示了一些语文学科所能做的内容。

语文学科的所教授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中所接受的是关于写作和阅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而这些知识和训练,往往是可以用话语所表述的内容。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语文学科必须研究把默会知识显性化的途径,即可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想掌握阅读技能的话,必然要放慢平时思维的速度,针对不同的文章,进行有意识的阅读,通过对文句和内容的分析进而掌握文本的内容。而对这一过程的考察,则是要求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系统而清晰的表述。而这种表答,无疑应该属于显性的知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家在生活中所具有阅读和写作能力是一种默会知识,而语文学科所追求的则是显性知识或默会知识的显性化。而在具体的“答题”环境中,作家由于缺乏显性知识方面的表达训练,凭借默会知识答不好阅读题,是十分正常的。也就是说,作家也许有很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他们却不一定是作答语文阅读题的高手——因为作家的能力与阅读题的要求是两个方向。

二、作者真的对自己的文章内容最有发言权?

作者创作了文本,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但“作者对自己的文章最有发言权”说法到现在也还颇具争议,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各种文艺理论的纠纷以及阐释学的不同观点,如果详尽介绍这些争论既耽误时间,又和我们的面临的“答题问题”无关。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再缩小一点,变为:作者对自己文章的阐释边界在哪里?

一般来说,一个文本是作家呕心沥血的产物,作家对这个文本享有著作权,但是作家是使用什么来进行创作的呢?肯定的是语言文字,但这些语言文字是不是作家自己创造出来的呢?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作家只是在使用语言文字而已。作家可能成为一个使用语言文字的熟练者,但他并不从事研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方面的工作。打个比方说,一位善于剑术的武林高手,他可能有很高的武功,但他并不一定熟悉铸剑的工艺流程。

张志公先生在1995年接受《语文学习》的记者采访时,曾经谈到过一个比较普遍的误解——“从古到今,有那么多文学大家,他们没有学过语法,如司马迁没有学过语法,《史记》写得多好,曹雪芹没有学过语法,《红楼梦》写得多好。”[3]张先生指出这些所谓作家没学过语法,其实是不对的,学习语法可以有两条渠道,其一是通过语言实践,其二是通过语法书,而“这种事例只可以证明学语法不一定非要学语法书,只要留心,从生活实际里、语言实际里也可以学到语法。”[4]张先生只是从语法的角度阐明了,作家的实践习得和学生通过学习语法书而认识的区别。而这种区别其实还包含在整个的语文学科的各项内容之中。

也就是说,作家是在使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图,但作家并不负责研究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律。而语文学科在传授阅读知识时,不但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意图,还要顾及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律,即除了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实践外,同时应清晰地指出应用方法和路径,而不能只是告诉学生“你只要用心”就行了的。因为有的技能可以通过简单训练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拼写规则,字典词典的使用,简单的造句,文体的辨识等等,但要讲到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赏析文字之美、分析文章义理和章法却是建立在深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律之上的。

此外,作为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教师无法给予学生像作家那样丰富的语言文字实践,所能做的只能是出示阅读与写作的基本路径。即,虽然语言文字的运用纷繁复杂,但是如何恰当组织语言文字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语文学科有责任为学生指出这些规律,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这些规律。这种教学方向,可以说是现在的教育要求普遍性,就必然要提高对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认识与明确,从而让普通人也能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虽然不一定要超过谁,但起码能做到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三、作家与语文“黑箱”

明白了作家和语文学习者的区别之后,我们还要具体讨论一下,作家和语言文字规律之间的关系。前面说过了,作家获得的是一种默会知识,而语文学科追求的是进行教授的显性知识或者追求把默会知识显性化,因为这种差距的存在。作家没有必要考虑如何把自己身的默会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问题,而且有时候作家们对自己运用的语言文字规律也并不清楚,只是凭经验在运用。这种可以从外部认识却无法解释的问题,在控制论中专门有一个名称叫“黑箱”。

1956年,艾比在其所写的《控制论导论》中指出“所谓黑箱是指这样一个系统,我们只能得到它的输入值和输出值,而不知道其内部结构。黑箱可以是任何系统,只要是仅根据对其外部性质的研究来对它进行判断的系统。其次,黑箱问题实际是个认识论问题。所谓黑箱,是相对于人这个认识主体而言的。在这个研究领域里,客观事物无所谓‘黑’‘白’由于它是个认识论问题,由人的认识的相对性也就推出黑箱问题的相对性。”[5]

如果我们简单理解这个“黑箱”,可以把它解释为:指内部构造和机理不清楚,但可以通过外部观测和试验,去认识其功能和特性的事物。打个比方来说,人类一直在依靠呼吸空气生存,但空气对于人类来说,在几千甚至几万年中,一直是一个“黑箱”,直到化学家解了开空气的成分和作用,我们才能打开了空气这个“黑箱”一窥究竟。

理解了上面的黑箱的现象,我们就能为理解作家答不好阅读题的现象做好了一个铺垫了。因为对绝大数作家来说,语文学科所追求的现行知识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对作家来说恰恰是一个不十分熟悉的“黑箱”。

四、来自语文学科内部的回应

我们上面只是分析了之所以会产生“答题现象”的认识问题,下面从语文学科的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个现象的回应。

语文研究的是语言文字规律,而这个规律往往是人们“日用伦常而不觉”的,所以当一个作者写作的时候,他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在这过程中,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某项规律,而是根据自己的构思和情感表达而创作。当他的作品被选为语文的研究对象时,研究者所面对的并不是只有作者的表达,还要考虑语言文字规律在作者表达中所起的作用——而这部分却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忽视的或没有意识到的。因此,作者在面对一些以自己的文章出的题目时,往往不知所措,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他要面对的是那些他自己也没有认识清楚、深层次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也就是说,一篇文章被选为语文研究对象后,连作者自己都答不对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这种现象是可能发生的。当然,其中的情况是很复杂的,不过我们要守住三个内容:一、语文研究的内容是筛选文章的标准;二、作者在创作时是否明确地知道自己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三、作者的表达是否准确传达了他的思想。

一般来说,在第一个方面,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是主要的标准,筛选时所面对的客观的文本,只要是能够体现出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文章,都可以入选。有时候,作者只是在无意识地使用这些规律来创作,所以作者在面对使用语言文字规律来分析语句时,因为对这种思路和方法的陌生而无法准确回答出题目。这时“答不好题的现象”是正常的情况。

在第二个方面,大多数作者可能在创作时明确知道自已的创作方向,但未必尝试过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主旨和思想,而语文答题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这就使得作者要用不同的思维来面对题目,作者在缺乏训练的情况下,出现回答不全和表达不准的情况是必然的,因为创作时作者的主旨和思想是模糊的、指向性的,而答题时是要清晰、准确、全面的表述。

在第三个方面,作者的表达能力决定着作品的主题是否明确清晰,而有的作者创作过程中在遣词造句上对词语不理解,错误使用了一些词语,而造成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自己的创作意图悖离,而可能作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另外,有时候作者创作时心意集中在一方面,而在行文之中却有着其他方面的意外效果,作者没有意识到,但从读者的角度,作者的心意和意外效果同样深刻。当这样的题目摆在作者面前时,作者也会答不准确的。

五、阅读题的客观性从哪里来呢?

在阅读中,客观性存在的依据是文本(作品),作者的意图和再现的世界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凝聚在文本中的。这里面会涉及作者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反映(或再现)世界的语言文字。作者的主观情感也好,对世界的反映也好,其实都要有相应的客观事实存在依据。

而“作品”在独立于作者之后,作者的意图(或情感)已经转化为文字融于作品之中了,而文字再现和表现的世界,也是呈客观存在的状态,这时候,读者首先要读懂这些“存在”,然后才能产生感悟和迁移。当阅读者阅读一个文本时,他的理解活动的展开也是建立在客观的事实存在依据上的。无论阅读者所面对文本中含有什么,他总是面对三重独立的存在:文字存在、作者的情感存在和属于该文本的世界存在。在这有可能有人会担心,把作品看作一个独立的世界,会抹杀作品的丰富性,其实把作品看作一个独立的世界,并不是抹煞了它自身具有的丰富性,而是认可它客观独立的存在状态,而这种存在正是它丰富性的源泉,只有作品独立了,我们才有可能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比如一部电影,它是以独立的形式出现的,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剧情、导演风格、虚拟的情节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释,而所有的分析和阐释的基础只能是这部电影本身。

阅读题考察的客观性,是语文学科教学追求知识显性化的主要依据。语文教育教学首先是要建立在一种共同规范基础上的表达和交流,而对文本客观的理解正是基础的部分,如果缺少了这个基础,任何阅读行为并不能保证其有效性。

六、命题者出题的质量不容质疑吗?

关于命题质量问题,当然允许质疑,而且作为语文学科来说,不但应该允许质疑,而且还欢迎监督、批评、指正。因为在实际的命题过程中,命题人也是阅读题考察环节的一个变数。命题人命的题,如果不好,当然会导致“作家答不好题”的现象。

在实际命题过程中,命题者的确有可能存在“别出心裁”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命题行为对命题者有很高的专业要求:他应该很强的文本意识,他的命题要把个人的主观度降低到最小。但是要达到这个要求,从目前语文学科的建设情况来说,并不容乐。也就是说,作为目前的命题方式,命题者的人为错误其实无法根本排除,但不能因为存在人为错误的可能性,就说人为错误必定存在。

这就意味着,命题的人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意识,完全凭自己的好恶选择文章,依个人的臆想出题,不但所选文章是否符合语言文字运用规律不说,而且更有可能对文章进行曲解。在试题漫天飞的当今,这种不合格的出题人不乏其人,而不能体现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试题也为数众多。因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一些作家答不好阅读题,的确跟语文阅读的命题及命题人有关系。但我们不能因为有这种情况出现,就怀疑任何阅读题都无法在语言运用规律上达成共识。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讲,考试中的阅读题,作为一种客观的选拔形式,只能期望客观性的逐渐逼近,最后能达到客观性的最大化。

在本文的最后,笔者想谈一谈语文学科自身的建设问题,诚然,语文学科自诞生以来,在学科建设上走了许多弯路,目前也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涉及到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等方面的不完善,甚至有些内容可以说在源头上就存在错位现象。但因为这些问题覆盖面太广,所以即便是有些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凭借实际教学的经验感觉到问题的存在,也不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这些现象,反而背离了研究工作应持有的客观的态度,对这些问题或简单归因,或全面否定,或借此激矫以立名,从而又为语文教育教学步入正轨增加了难度。面对这些困难,语文教育工作者忙于语文学科内部的建设尚且自顾不暇,因此,忽略了向社会普及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使命,使得社会人群对语文产生了一些抱怨,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难辞其咎!然而,为了有益地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语文学科除了担负起研究和传播语文文字运用规律之外,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地了解语文这个“黑箱”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促进语文学科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线平著.波兰尼与胡塞尔认识论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市: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01.49.

[2]陈思和,王安忆主编. 有诗的好日子[C]. 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05.

[3][4]张志公著. 张志公自选集 下[M].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1.546.

[5]雨田主编.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M].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9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5 1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看了有一段时间,因为我关注这个问题其实也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借此机会恰好可以说说,所以要感谢作者提供了这个讨论的契机。
由于时间关系,我无法写成比较系统的驳论文,就采用引用原文再加以评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吧,作者如果看到,完全可以对我的反驳进行反驳。

题目:作家为什么会答不好阅读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让人疑惑,是因为相比于学生来说,作家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高于学生,否则作家这个定义就成问题,特别是针对阅读题来说,一般都是现代文题目,一个作家之所以能称为作家,对于现代文总是有两把刷子的,至少比绝大多数学生领悟要深,说作家答不好阅读题正常,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答得好也正常,这很矛盾。

原文:作家与语文阅读题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知识性质……因为古今中外的作家,在被问及他(或她)是如何获得写作能力时,他们所做出的回答不是“妙手偶得”,就是诉诸灵感或天启神授。

按照作者的意思,作家对于语言规律的掌握肯定是不够的,而事实上,现代汉语的定义就是“现代汉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当代作家们大多读过诸多现代汉语作品,在创作的时候肯定会有意识地驱使自己的语言,妙手偶得固然是创作的一种情形,但更多的时候创作需要的是劳神苦思,惨淡经营,所以正常情况下,作家对于语言的理解力应该超过编试卷的人。

原文:著名作家王安忆先生曾在《写作课程宣言》中写道:“我们就要求至勤至优,做到可做的一切,然后等待神灵降临。”,“教写作又其实只是告诉对写作的认识,并不敢负责诞生作家”[2]在这里,王安忆先生的话,既准确地说出了作家能力形成的不可预知性 ,又向我们揭示了一些语文学科所能做的内容。

王安忆恰好提到了“至勤至优,做到可做的一切”,这就是作家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至于说“等待神灵降临”指的是灵感,而考试题目一般考的不是灵感,而是行文构思之类,这处对于作家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作家基本能力形成的是有可预知性,这种基本能力应该足以应付考试题目了,否则还称什么作家?

原文:语文学科的所教授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中所接受的是关于写作和阅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而这些知识和训练,往往是可以用话语所表述的内容。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语文学科必须研究把默会知识显性化的途径,即可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想掌握阅读技能的话,必然要放慢平时思维的速度,针对不同的文章,进行有意识的阅读,通过对文句和内容的分析进而掌握文本的内容。 而对这一过程的考察,则是要求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系统而清晰的表述。而这种表答,无疑应该属于显性的知识。

现在语文教学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为了追求显性化,导致了僵化教条化,也就是所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现在的一些考题如分析人物形象之类也有僵化的情形。我与作者的最大分歧或在于,我认为在阅读题上不需要掌握到现在的考试题的程度,因为学生表面上答对了,实际上并不懂文章的真正内涵,这种知识学来何用?学生提取并掌握信息的能力在一套语文试卷里其实已经有了很多题目,不一定还要拿到阅读题上来考。阅读题主要考鉴赏能力,这个是无法完全客观的。

原文:作者真的对自己的文章内容最有发言权?
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对于自己的作品都没有发言权,那岂不是笑话?作家的发言权完全不与别人的发言权冲突,合起来就是作品的多样化解读。

原文:一般来说,一个文本是作家呕心沥血的产物,作家对这个文本享有著作权,但是作家是使用什么来进行创作的呢?肯定的是语言文字,但这些语言文字是不是作家自己创造出来的呢?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作家只是在使用语言文字而已。作家可能成为一个使用语言文字的熟练者,但他并不从事研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方面的工作。打个比方说,一位善于剑术的武林高手,他可能有很高的武功,但他并不一定熟悉铸剑的工艺流程。

按照作者的意思,铸剑师就比武林高手更懂剑术?考试考的是剑术而不是剑的铸造。作者的类比我不能认同。具体来说,难道从事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方面的工作的人就比作家本人更懂得一篇文章为什么写得好么?

原文:要讲到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赏析文字之美、分析文章义理和章法却是建立在深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律之上的。

学生掌握了答题套路就掌握了深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就是现在的阅读题连学生对作品的兴趣都不能激发。应该承认,有些规律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一些入门的鉴赏方法,但如果拔高这种所谓的规律,就有本末倒置的嫌疑。这种能力完全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来完成,变成考试的标准答案则可能显得可笑。

原文:打个比方来说,人类一直在依靠呼吸空气生存,但空气对于人类来说,在几千甚至几万年中,一直是一个“黑箱”,直到化学家解了开空气的成分和作用,我们才能打开了空气这个“黑箱”一窥究竟。

作者想借此说明作家为什么答不好阅读题,但命题人难道是科学家么?学生从阅读题的答题方法中掌握的实际也不是真正的规律,而是一些粗浅的套路。


原文:阅读题的客观性从哪里来呢?
我想说的正是,许多阅读题没有客观性。

原文:阅读题考察的客观性,是语文学科教学追求知识显性化的主要依据。语文教育教学首先是要建立在一种共同规范基础上的表达和交流, 而对文本客观的理解正是基础的部分,如果缺少了这个基础,任何阅读行为并不能保证其有效性。

表达与交流的内容完全可以多样化,也就是说,规范的是表达而不是观点,而很多阅读题规范的是观点,这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

原文: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讲,考试中的阅读题,作为一种客观的选拔形式,只能期望客观性的逐渐逼近,最后能达到客观性的最大化。

相对客观的题可以,但阅读题中主观题要占很大一部分。如果侧重于考基础信息,则可以,但这样的考题在一套语文试卷中已经有很多了。这个在前面我已经提到过。

原文:为了有益地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语文学科除了担负起研究和传播语文文字运用规律之外,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地了解语文这个“黑箱 ”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促进语文学科的良性发展。

语文不是一种科技,所以语文的黑箱应该是指可以规定的那些语法知识之类的,而欣赏是不能被规定也不可能被规定的。

现在我来举一个阅读题的例子,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Ⅰ的阅读题目: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亊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筒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请问这样的题目有标准答案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8: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1“特别是针对阅读题来说,一般都是现代文题目,一个作家之所以能称为作家,对于现代文总是有两把刷子的“

答:作家有两把刷子是不错的,但现在考的如果超出作家的那两把刷子呢?会出现什么情况?难道两把刷子可以刷遍天下无敌手?



关于2”现代汉语的定义就是“现代汉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当代作家们大多读过诸多现代汉语作品,在创作的时候肯定会有意识地驱使自己的语言,妙手偶得固然是创作的一种情形,但更多的时候创作需要的是劳神苦思,惨淡经营,所以正常情况下,作家对于语言的理解力应该超过编试卷的人。“

答:这一段没有说清,如何得出的结论?因为他们努力,他们就能回答?他们的专业知识就超出编写试卷的人?



关于3”作家基本能力形成的是有2可预知性,这种基本能力应该足以应付考试题目了,否则还称什么作家?“

何以见得作家有“这种基本能力”?



关于4.“为了追求显性化,导致了僵化教条化,也就是所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现在的一些考题如分析人物形象之类也有僵化的情形。”

答:的确,目前有这种僵化的教学现象。但是语文教学中有一种程序性知识,这种知识就像是做事情的手续,您去银行不按一定顺序取款能取出钱来?
鉴赏行为虽然有很大的主观性,但一定要有客观的文本作为依据,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确不假,但这一千个都必须是哈姆雷特——从戏剧中走出来的哈姆莱特。我在原文中没有说“完全客观”呀,怎么直接成了稻草人了呢?



关于5."作者真的对自己的文章内容最有发言权?
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对于自己的作品都没有发言权,那岂不是笑话?作家的发言权完全不与别人的发言权冲突,合起来就是作品的多样化解读。"

答:卢梭曾有过相应的说法,您可以找来看看。



关于6“按照作者的意思,铸剑师就比武林高手更懂剑术?考试考的是剑术而不是剑的铸造。作者的类比我不能认同。具体来说,难道从事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方面的工作的人就比作家本人更懂得一篇文章为什么写得好么?”

答:一个工厂在场内操作机器的老师傅,让他去考理论,他会如何?



关于7.学生掌握了答题套路就掌握了深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就是现在的阅读题连学生对作品的兴趣都不能激发。应该承认,有些规律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一些入门的鉴赏方法,但如果拔高这种所谓的规律,就有本末倒置的嫌疑。这种能力完全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来完成,变成考试的标准答案则可能显得可笑。“

答:您说的这个事实并不足以否定我的试题是考”深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既然兄后面承认了”有些规律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一些入门的鉴赏方法“,前面的否定就有些站不住脚了。既然日常可以贯彻,那么考试要体现出来也就无可厚非了,是不是?



关于8.作者想借此说明作家为什么答不好阅读题,但命题人难道是科学家么?学生从阅读题的答题方法中掌握的实际也不是真正的规律,而是一些粗浅的套路。

答:请读懂”借此“,任何比喻抛开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拿其他部分去说总是很怪异的。大道还可以尚简,更何况规律呢?谁说规律必须要高深呢?



关于9.我想说的正是,许多阅读题没有客观性。

答:也就是说您还是承认有的阅读题是要考虑客观性了是不是?



关于10.表达与交流的内容完全可以多样化,也就是说,规范的是表达而不是观点,而很多阅读题规范的是观点,这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

答:阅读题的答案都是参考答案,而不是规范答案或标准答案,阅读题从来没有规范过观点。希望您认真去了解一下,阅读题的阅卷情况。



关于11.相对客观的题可以,但阅读题中主观题要占很大一部分。如果侧重于考基础信息,则可以,但这样的考题在一套语文试卷中已经有很多了。这个在前面我已经提到过。

答:阅读题并不是侧重于考基础信息,而是隐性的文字运用规律,这部分在试卷里并不多。



关于12.语文不是一种科技,所以语文的黑箱应该是指可以规定的那些语法知识之类的,而欣赏是不能被规定也不可能被规定的。

答:人的认知过程也同样存在着”黑箱“,至于欣赏行为难道可以不遵循认知过程吗?
至于最后的阅读题,我前面已经说过了,阅读题不存在“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6 11: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人一个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生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3-19 12: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题没有什么线索,我也感觉难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08: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阅读的方面的问题,可以参看近期出版的《促进学习的阅读评估》(祝新华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8 09: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即便是该阅读材料是该作家自己的作品时,作家的得分依然不高。"
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出題人過分演繹作家作品,方讓作家回答自己的作品時得分不高,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9 22: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mi 于 2017-6-9 23:09 编辑

作家对作品有没有发言权,就像父母对孩子有没有发言权一样。
孩子虽然是父母快乐情感的结晶,孩子身体中流淌父母的血液,承传着相应基因,但到底该如何认识这孩子呢?父母当然有发言权,但父母的发言并不应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因为孩子有自己完全的行动意识、内容等,其呈现出来的情绪、个性并不完全能够满足父母最初孕育时的期待。事实上,很多时候,其所呈现出来的情绪、个性完全迥异于父母最初的期待。简单说,孩子是父母的,但孩子也是有独立情感情绪的,父母并不能完全知晓孩子的情感情绪及其变化。
作品如作家的语言孩子,语言本身是有生命力的,语言的不同组合会呈现丰富多彩的信息。作家基于情感冲动运用语言,孕育了作品这个语言孩子。这个作品里肯定有作家的情感痕迹,但这个作品一旦被创造完成之后,它就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情感小世界,语言的灵活性和组合性,会一直维系其生命力。此时,这个被作家创造出来的作品,几乎完全可以不受作家控制,独立地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这点,可从如下方面获得证明:任何篇章、书籍,把作者或作家名字抹去或更换掉,都不影响我们对作品的感受体验。
当大家阅读作品,感受理解语言所传达的具体意图信息时,最有发言权的肯定不是孕育了该生命的作家(如父母),而是作品(如孩子)的言语及其关系(如孩子的具体行为表现)本身,及其人群共同的(语言)认知规则和经验。

另外,作家写作时,其语言运用意识是瞬间性的,并不会特别持久。时隔一段时间后,让它回忆当初为何会那样设计语言、内容、结构等,说不清楚,想不起来,也很正常。当其面对与之有关的别人提出的阅读问题时,答不好、答不出、答错,也就正常了。面对这种现象,作家要么是好面子,要么是真的无知,要么是有意骗人,说是自己写作时并没有想什么特别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21:31 , Processed in 0.1885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