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214|回复: 13

[【主题讨论】] 【转贴】看李敖的读书方法

[复制链接]
im@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4-1 17: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为然否?看李敖的读书方法

  年少时除了金庸、司马中原、柏杨之外,特别喜欢李敖。他笔锋犀利流畅,月旦权威,不留余地,读来过瘾。当年有一种书属口袋型,轻握掌中,感觉很好,因此李敖的书都购藏了。不过,后来的许多官司,让我觉得李敖的“谋算”太深,太可怕,于是逐渐和他的书拉远了距离。

  一别几近二十年。前些天看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电视荧屏上再见他的风采,旁征博引,雄辩滔滔,说来都有凭有证,不像是吹的,不禁对他的渊博重燃兴趣。

  李敖的渊博和他的精于读书,善于用书大有关系。最近买了他的《要把金针度与人》——200种中国古典名著导读,值得推荐这本书是根据1983年他自己编的《中国名著精华全集》所收各书的导读集合而成。书的封底介绍说——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中国——这段话虽然广告味道浓厚,但多少道出这本书的价值,尤其序言,谈到怎样读书。李敖说他看书只跳看一遍,“所谓跳看,是每页的重点让它跳出来给你看,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死读,也不是所谓连读。连读的方法我看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骗人的。”这个方法可以加强读书效率,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我觉得“跳看”必须有两个基础:一是对相关问题已具备相当认识,才能有拨云见月之功,轻易找出重点;二是带有目的去读,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寻索重点。而且“跳看”只适用于查阅资料,不能用在文学欣赏。试想“孔雀东南飞”,如果不跟着“五里一徘徊”,怎能理解个中淋漓反复的曲折情节,怎能品味诗中主角死后合葬,有情人“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的缠绵哀痛?李敖读书方法的第二个重点是眼到手到,“重点部分立即用色笔勾出,剪刀剪下或刀片割下。这样子随看随动手,再把‘分尸’下来的分类处理。这样一来,这本书,就跑不掉了。它永远为你所用,并且拈之则来,不易忘记。”这确实是好办法,尤其对年事稍长者。年纪有了,记忆不好,过目即忘,读了等于没读。若能眼到手到,在书本上勾勾划划,写写眉批,作些简单笔记,必有助于记忆。其实慢读比泛泛而读有效。第三个重点是同步通读,同个主题串起来读。他说在跳读过程中,对重点有兴趣,会找来其他相关的书同步钻研。“这时候,不是每次只看一本书了,而是触类旁通,互相印证与补充。这样子折腾下来,书才真正为我所用。”这个层次的读书已经不是单纯读书,而是在做研究了。不过这个方法确实可以加强读书的深度与兴趣。

  做事讲求方法是对的,识得窍门,事半功倍。李敖的读书方法积极进取,我们不妨称之为“有所为而读”。可是,海阔天空,瞬息永恒,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一端,以为读书非如此不可,破坏了兴趣反而不好。为怡情遣兴,读书也不妨随兴之所至,飘到哪里就落在哪里。喜欢时随手拈来,倦了掩卷寻梦而去;能记得最好,忘掉也算了;重读时幽默处可以再莞尔一笑,悲戚处再扼腕叹息吧!这样“无所为而读”,也不失方法之一,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19: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部分立即用色笔勾出,剪刀剪下或刀片割下。这样子随看随动手,再把‘分尸’下来的分类处理。''

话说读书人爱书如命, 这一招也损了一点吧. 不可取, 不可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19: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跳看”可取,现在书太多了,其实多数书都可能只是某一部分写的特别好~全看有浪费时间之嫌。
“刀剪”肢解不宜,也不会为大多数爱书人所接受~~
毛主席的“不动笔墨不看书”我比较认同。

————————————————————————————-

毛主席读书:不动笔墨不看书
转自[http://dynamic.sohu.com/template ... 543&Dynamic=yes]

  2004年07月07日09:21  人民网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讯,五真正十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2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我也来助助兴,贴一个我尊敬的. 书是要多读几遍的. 多读几遍, 好的句子就出来了, 也不易忘记. 确实如此啊.



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钱钟书手稿集》序

杨绛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钟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辞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下)”这都是用毛笔写的,显然不是在饱蠹楼边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然后写成的笔记。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藏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钟书的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几经折磨,有部分笔记本已字迹模糊,纸张破损。钟书每天总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常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我听。我曾想为他补裰破旧笔记,他却阻止了我。他说:“有些都没用了。”哪些没用了呢?对谁都没用了吗?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

  钟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反复整理,分出三类。

  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外文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除了极小部分是钟书用两个指头在打字机上打的,其余全是手抄。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读后都做笔记,并记下刊物出版的年、月、日。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英国文学,在他已有些基础。他又循序攻读法国文学,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也同样攻读德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历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细读,并勤勤谨谨地做笔记。这样,他又为自己打下了法、德、意大利的文学基础。以后,他就随遇而读。他的笔记,常前后互相引证参考,所以这些笔记本很难编排。而且我又不懂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恰逢翻译《围城》的德国汉学家莫宜佳博士(ProfessorDr. MonikaMotsch)来北京。我就请她帮我编排。她看到目录和片断内容,“馋”得下一年暑假借机会又到北京来,帮我编排了全部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

  钟书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在大学教书也教外国文学,“院系调整” 后,他也是属于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组的。但他多年被派去做别的工作,以后又借调中国古典文学组,始终未能回外文组工作。他原先打算用英文写一部论外国文学的著作,也始终未能如愿。那些外文笔记,对他来说,该是“没用了”。但是对于学习外国文学的人,对于研究钱钟书著作的人,能是没用吗?

  第二是中文笔记。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一九五二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剪掉毁了。这部分笔记支离破碎,而且都散乱了,整理很费功夫。他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以后的笔记他都亲自记下书目,也偶有少许批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 ———钟书的读书心得。日札想是“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开始的。最初的本子上还有涂抹和剪残处。以后他就为日札题上各种名称,如“容安馆日札”、“容安室日札”、“容安斋日札”;署名也多种多样,如“容安馆主”、“容安斋居士”、“槐聚居士”等等;还郑重其事,盖上各式图章。我先还分门别类,后来才明白,这些“馆”、“斋”、“室”等,只是一九五三年“院系调整”后,我家居住的中关园小平房(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以后屡次迁居,在钟书都是“容膝易安”的住所,所以日札的名称一直没改。

  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每一则只有数目,没有篇目。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至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才能成为他的著作。《管锥编》里,在在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文章。例如:《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共九十五页,而日札里读《楚辞》的笔记一则,只疏疏朗朗记了十六页;《管锥编·周易正义》二十七则,共一百零九页,而日札里读《周易》的笔记,只有一则,不足十二页;《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十则,共一百九十四页,而日札里读《毛诗》的笔记二则,不足十七页。

  钟书在《管锥编》的序文中说:“……遂料简其较易理董者,锥指管窥,先成一辑”、“初计此辑尚有《全唐文》等书五种,而多病意懒,不能急就。”读《全唐文》等书的心得,日札里都有。他曾对我说:“我至少还想写一篇《韩愈》、一篇《杜甫》。”这两篇,想是“不易理董者”,再加“多病意懒”,都没有写出来。日札里的心得,没有写成文章的还不少呢。

  这大量的中、外文笔记和读书心得,钟书都“没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石乞石乞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我应当尽我所能,为有志读书求知者,把钟书留下的笔记和日札妥为保存。

  感谢商务印书馆愿将钱钟书的全部手稿扫描印行,保留着手稿原貌,公之于众。我相信公之于众是最妥善的保存。但愿我这办法,“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杨绛敬序二○○一年五月四日(此文为《钱钟书手稿集》序,主标题为编者所加。《钱钟书手稿集》,商务印书馆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21: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benysu推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很多古人写的书真的非常需要这样去读。当然现在也还有真花功夫做学问的人的,比如我就曾经在学校里碰到过一个背着几编织袋资料写书的教授。
现在有了电脑,商业化的味道充斥其间,还有很多伪书假书,copy、paste满天飞,那么不妨选择跳读为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22: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lforl于2005-04-01 21:47发表的:
benysu推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很多古人写的书真的非常需要这样去读。当然现在也还有真花功夫做学问的人的,比如我就曾经在学校里碰到过一个背着几编织袋资料写书的教授。
现在有了电脑,商业化的味道充斥其间,还有很多伪书假书,copy、paste满天飞,那么不妨选择跳读为妙...


那要看什么书了, 对于学术上的书, 我觉的唯有多读, 读透, 才能有所思, 再有所得, 进而有所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23: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benysu于2005-04-01 22:46发表的:



那要看什么书了, 对于学术上的书, 我觉的唯有多读, 读透, 才能有所思, 再有所得, 进而有所突破.
如何摆脱当今学术界得浮躁气息,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学术得书是要多读,但是只是想问问真正能够静下心得又有几个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 23: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myfmyf于2005-04-01 23:07发表的:

如何摆脱当今学术界得浮躁气息,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学术得书是要多读,但是只是想问问真正能够静下心得又有几个呢?


我想说国内的大环境不好, 又怕大家会骂我. 但是, 真正想做学问的, 出国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 00: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热闹,这两天太忙了,周末一定补上,我觉得大环境的问题看是怎么说,我觉得如果是真心做学问,向钱老那样在那种环境下还不是一样可以做出来(千万别让benysu兄认为我是在骂你呀^_^)这种帖子谁骂人直接删帖,完全是讨论嘛。不过我觉得,呵呵,如果认真读书去了就不会有这些讨论了,这些天忙活这那的,的确很费时间,下星期起真要好好看书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简单可是要贯通执行起来还真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 09: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看《李敖有话说》他提到了自己比鲁迅高明的地方。

鲁迅的文章没有“料”,鲁迅只是骂你是王八蛋。

我李敖不但要骂你是王八蛋,而且还能拿出资料来,证明你就是王八蛋。


不过对这期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结尾说的。

鲁迅的文章笔锋犀利,愤世嫉俗。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鲁迅,处世却是很圆滑。

你看。。。



挺喜欢看《李敖有话说》的

收获吗 怎么说呢

成功的人,你要看看他失败的地方

失败的人,你要看看他成功的地方

读书也是这样,红橙黄绿黑白。。。有空都要读读

多读书方能不受惑。

只是reader经常被情所惑呀 怎么一个读字了得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 10: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 reader只喜欢画' 脑电图' , 否则这里能多多少帖子呀.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 13: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的读书法

背书法: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面,每读一遍就掩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加强记忆。等把书签上的10个小楷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下夹了。

抄书法:鲁迅为了掌握生僻字,从《康熙字典》中将其摘出订成大本,经常查阅。他还大量地抄写古籍,据鲁迅日记记载,在不下个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抄写的古籍竟达10万多字。
  
设问法:鲁迅读书,爱向自已提出问题。他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例如:书上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样写?等等。鲁迅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效果会更好些。
  
剪报法:鲁迅非常重视资料的积累,剪报就是~种方法。鲁迅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鲁迅曾用这些剪报写过不少犀利的杂文。鲁迅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 13: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国藩的读书方略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朝廷依仗的方面大员,生平虽争议颇多,但与一般行伍出身的将领有很大不同,他应算是半路出家的儒将,可以说是带兵不忘读书,平时为人处世也难掩其读书人本色。从大处讲他一直醉心于推崇桐城派古文,颇有文坛领袖的气派;从细处讲他对读书也有一些自己的方略,这较多体现在他在家书中对子弟的读书指导上。

作为一个带兵近20年的统帅,其读书的方略与指挥打仗不无相通之处。究其军事思想,最典型的体现在他的这样一段话中:“我军以寡敌众,并不用虚声奇计,专以扎硬寨、打死仗为能。”“扎硬寨、打死仗”讲究的是认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关键是要守之有恒。这一道理转到读书上就化为他给几个弟弟定的一条规矩:“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无论古今,世上该读的书多得不可胜数,而人生能有效利用的时间却相当有限,读书的目的是要建立自己的表述习惯和知识体系,为此只能精选少数成套的典范著作专心去读,以达到读书的目的。对这层道理他举读韩愈的著作为例:“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而外,更别无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换句今天的白话说,就是在读书上贯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原则。在信息爆炸的当今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尤显突出。

在读书的方略上“专”字诀要奉若圭臬,而尽讲一个“专”字似乎又有所不足。对此,曾国藩还有一个读书方略,就是把读书分为略读的“看”和精读的“读”。照他的说法,除“看”和“读”外还有“写”(书法)和“作”(写作),以此四者构成读书的整个体系。在他眼中,“看”和“读”是有严格分工的。“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看者‘日知其所亡’,读者‘月无忘其所能’。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挲,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说的是讲究“专”字诀的“读”是主心骨,而四面撒网的“看”则是附丽核心的枝叶,两者相辅相成地共建学问和知识的大厦。与此读书方略相合,在他日记中谈到读书时常有“阅”和“温”的区别,“阅”的往往是第一次看的生书,而“温”的则是烂熟于心的《孟子》、《史记》一类。有此读书方略,在军务繁忙的营帐之中,曾国藩于执笔批稿发折、与人坐谈立谈之余居然尚有他的一番学问可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把此书的链接提供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5 22:27 , Processed in 0.42169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