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55|回复: 64

[【原创】] 若未来油价一直持续走低,那些产业会发生土崩瓦解的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7 23: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牋牋如同粮食是人类经济、社会存在的基础一样,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自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占有世界货币地位的美元币值十分不稳定,商品竞争让位于货币竞争,货币因此成为国际间最重要的“商品”。为了让世界各国对美元树立信心,美国找到了金银替代物——现代经济、特别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使之成为美元的“内在价值”。石油成了决定国际经济和美元内在价值的灵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矿石的运费由运输轮船的耗油、维护成本、人力等因素构成,邮费下降,那么铁矿石有了降价的可能,当然幅度需要考虑另外的一些因素。
若铁矿石在瓦解垄断的过程中降价,那么钢材的成本会下降。
水泥的成本取决于运输石料的成本、运输成品的成本、烧炼水泥的成本等
有降低点的可能
汽车产业 用车成本会降低,污染会加大,大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推出的动机在变缓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美元咬紧石油定价,那么美元与人民币及其他国家常见货币的关系也会发生些变化。
是否形成类似于美元大幅度贬值的实际打击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美国与沙特及欧佩克其他成员国达成了一项永不变更的协议,就是用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也就是说要买石油就必须要拥有足够的美元储备,即必须抛售美元来购买石油,所以两者之间就存在一个负相关的关系,美元上涨,石油下跌,石油上涨,美元下跌。这是一般规律,并非绝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油作为工业经济的血液,尽管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知识经济浪潮中已不复昔日辉煌,但目前仍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战略资源。因此,人民币能否在国际石油市场获得与我国经济实力和能源发展安全相匹配的定价权,不仅对我国能源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更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着深远影响。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解体后,一个支持美元汇率的重要因素就是国际原油(75.03, -0.79, -1.04%)市场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这一点对于美国政府成功维系世界对于美元的信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油生产国通过石油贸易积累的石油美元(petrodollar),回流美国,购买美元为标的的金融资产,对美元进一步构成了强有力支持。国际原油市场上供应方主体是1960年成立于巴格达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其市场力量来自已探明的8910亿桶的原油储量和19.5百万桶的原油日出口量,两者分别占全球总量的78.3%和48.7%。 其中沙特阿拉伯拥有世上已探明石油的最大储量(占全球原油已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最低原油开采成本(每桶4美元),并且是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和净出口国。

  在卡特总统任内,美国与沙特达成了里程碑式的协议,沙特同意使用美元作为其原油贸易的结算货币。同时沙特运用自己在欧佩克中的影响力,说服其他的成员也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

  除了经济原因的考虑之外,欧佩克成员国最终决定采纳美元作为原油贸易的结算货币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地缘政治的原因。1973年,欧佩克已尝试通过对美国禁运石油来表示对美国在巴以冲突中支持以色列的抗议。

  欧佩克成员国希望通过采纳美元作为原油贸易的结算货币来赢得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经济杠杆,提升波斯湾产油国在美国中东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同时,欧佩克也希望以此换得美国提供相应的安全保证。在197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爆发两伊战争后,海湾产油国除了在1981年成立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来应对地区不稳定局面,更希望美国能提供更多安全保护,形成GCC采用美元作为原油结算货币,而美国则以其军事力量为GCC提供安全保护的默契。

  这种合作默契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得到了最有效的证明。美国领导的盟军把伊拉克军队逐出了科威特,并有效保护了沙特的安全。

  尽管 “9·11”事件后,欧佩克内部对美元作为原油定价货币也有了挑战和质疑的声音。但美元的地位并未动摇。主要因素就在于美国整体发达的金融体系和石油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1983年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份原油期货合约。1988年伦敦的国际石油交易所推出了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

  目前,原油期货成交量要数倍于实体原油的成交量。这两个交易所的原油期货均使用美元结算,并对实体原油交易定价发挥着显著的影响力。欧佩克向欧洲客户出口原油的价格,就由基于布伦特期货价格加权平均的定价公式得出。发达金融体系的网络作用和杠杆效应已将原油定价权牢牢绑在美元战车之上。

  由美元成为全球石油的定价货币的历程可知,决定一国货币在原油这类战略商品上的定价权的因素,除了发达的金融体系等经济条件之外,更有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说明美国两大杀手锏:定价权与汇率控制。我们可以看一下苏联的经济如何崩溃:
一、用定价权的手段降低石油价格:
1985年,美国把沙特的亲王叫到美国,说你们控制沙特是最落后的管理,是家族垄断,你们家族想在沙特生存吗?那一定要有我美国老大哥帮助才有可能,否则你一定会像其他国家一样被推翻,沙特国王非常紧张,连忙说,我们需要你的支持,你希望我怎么做?他说好,从现在开始,1985年11月,美国要求沙特增加石油生产,这个月每一天石油生产900万桶,破了历史的记录,使得油价由当时的35美元一桶暴跌到12美元。油价一暴跌,使得苏联的石油出口立刻受到冲击,每一年减少100亿美金的石油出口,苏联当时的石油出口量是三百亿美金,这样一来立马减掉一百亿,还剩两百亿美金。
二、用汇率控制出口外汇:
美国决定让美元贬值25%,为了补偿沙特石油价格的损失,美国财政部长贝克把这个消息事先告诉了沙特,知道美元要贬值的消息知道之后,沙特透过卖空美元,赚了两百亿美金,哎,心里很爽。但是美元贬值25%是什么结果?那就是前苏联仅剩下的两百亿美金,它的购买力,同时减少25%对吧?因此只剩下150亿美元了,然后呢,当时前苏联还在阿富汗打仗,美国提供各种武器给阿富汗反抗军,牵制前苏联,让前苏联每一年还要投入50亿美金的军费。所以150亿美金,再减掉50亿美金,还剩多少?还剩100亿美金,这下完了。为什么完了,因为前苏联每一年需要花200亿美金购买农产品养活苏联老百姓,还要花一百亿美金购买他们生产不了的零配件,养活所有军队。现在只剩一百亿美金怎么办?只能买农产品救急,否则苏联人全部饿死。因此前苏联解体的时候,全国物资紧缺,人怎么过活?很多武器又缺乏零配件,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前苏联很快垮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避免手国际油价波动对美国国内能源供应的制约,加之美国厚实的能源资源,近年来美国已经将自己本国国内的能源供应通过自己来解决,其能力足够抗衡原油市场的剧烈波动,使得本国国内经济免受可能的危机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油定价权”真义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zjgc/20120405/5861835.shtml
2012年04月05日 14:21
来源:《财经》杂志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国人对“定价权”向来特别敏感,这其中有历史痛苦记忆的原因,也有中国目前所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原因。当然,最直接的,还是中国在一些产业领域所处的被动地位所致。

不可否认,中国在一些领域,确实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例如铁矿石行业。由于这个行业在国际市场是寡头垄断,而国内的产业集中度又不高,特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又导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极大,因此对国际铁矿石寡头的谈判能力极弱。每当铁矿石巨头对中国钢铁企业涨价,国内的民族情绪就异常高涨,觉得民族感情受到伤害,同意涨价就类似于签订不平等条约。

笔者能够体会这种感受,也能理解这种心情。我们需要通过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的开放以及增强谈判能力来应对这种局面。但是,不是所有领域都像铁矿石市场,把“定价权”问题泛化,在所有的领域都去强调掌握定价权。凸显话语权,并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

何为“定价权”?

其实,“定价权”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并非严谨的经济学概念。百度百科对“定价权”的解释是:指公司对其产品价格制定拥有主动权,若改变产品定价不会对需求有负面影响。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在成本上升情况下可以顺利通过提价将新增成本传导给下游且不影响销量。拥有定价权的公司通常是行业龙头、技术领先企业,或替代产品少,有刚性需求。这类公司利润率稳定且能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各种原料成本上涨的长期趋势下,拥有较强定价权的公司应给予估值溢价。福布斯公司的投资百科(INVESTOPEDIA)对定价权(pricing power)的解释是:与需求价格弹性有关的一个经济名词,反映了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定价权,那么其产品价格提高将会减少人们对产品的需求。简而言之,定价权是经济主体拥有单方面制定价格的权力,并且提高价格不会减少需求;而另外的经济主体只是该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在某种产品上没有定价权,主要是指被动接受国际价格的现象。

石油定价权的演变

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石油进口国总是希望以更低的价格进口更多的石油资源,而石油出口国则希望自己的石油资源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双方博弈的实质就是追求符合自身利益的石油价格的过程。传统意义上来说,任何一方在博弈中占据主动权,有决定石油价格的能力,就意味着拥有石油定价权。

纵观近现代石油工业150年的历史,石油定价权的演变以第二次石油危机为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产者定价阶段(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前)

1859年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以来,由于拥有热值高、易运输、安全好等诸多优点,石油迅速被广泛接受。由于生产者掌握着石油资源,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因此这一阶段石油定价权掌握在生产者手中。按照生产者的不同,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子阶段。

石油工业诞生至20世纪60年代欧佩克(OPEC)成立之前为第一个子阶段。OPEC成立之前,以埃克森(Exxon)、美孚(Mobil)、BP、壳牌(Shell)、雪佛龙(Chevron)、德士古(Texaco)和海湾(Gulf)石油公司为首的石油“七姊妹”依靠政治、经济、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世界主要产油区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权,进而垄断了石油生产、销售以及国际贸易等各个环节,控制了石油定价权。从国别来看,这个阶段的前期和中期,世界石油工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其掌握着绝对的石油定价权;而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之外越来越多的新产油区投入开采,相对弱化了美国在石油价格制定中的绝对地位,影响了世界石油价格形成机制。

20世纪60年代OPEC成立到第二次石油危机结束为第二个子阶段。OPEC成立于1960年,主要是为了避免有害的、不必要的油价波动影响其成员国的石油收益。OPEC成立后,其成员国通过收回原本由国际石油公司控制的石油各环节的垄断权,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迅速壮大。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大幅贬值以及OPEC主要国家对西方实行石油禁运,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这也标志着OPEC重新夺回了石油定价权,这期间OPEC官方定价也成了世界油价的基准。而此时,美国由于石油储产量峰值的到来以及国内石油消费的迅速增长,石油定价权受到一定程度削弱。

第二阶段:生产者与金融市场共同定价阶段(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

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危害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增长。此后,西方国家纷纷采取能源替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减少石油需求,从而降低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为了弱化OPEC在石油定价权上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一方面加强OPEC以外地区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北海、墨西哥湾和阿拉斯加就是这一时期迅速增产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着手建立石油金融市场,谋求石油贸易的金融化,从而通过金融市场决定石油价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纽约商品交易所分别引入了石油期货合约。石油期货市场的成立标志着石油金融化的开端。此后,各种石油金融产品不断推出,石油市场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石油供需双方,任何认为石油市场有利可图的资金都可以对石油合约进行买卖获利,而非真正需要石油消费。在石油金融市场上,石油价格不仅仅是石油供需的反应,更是金融市场各方对石油价格预期的体现。目前,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Brent原油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全球原油贸易的50%左右都参照Brent原油定价。全球每年有大量的石油期货合约交易量,现货市场的交易量只有20亿吨左右,石油期货合约大部分都没有进行实物交割。

石油金融市场逐步建立、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使石油定价权逐步从生产者定价转移到金融市场定价。西方国家强大金融实力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使其重新拥有了石油定价权,削弱了OPEC的议价能力。2008年美元贬值与金融危机交错,国际油价上涨至147美元/桶的历史最高点,充分反映了石油金融市场在决定石油价格中的作用。而在此轮定价权转移过程中,石油以美元计价机制及石油美元回流机制使美国受益最大。

可见,OPEC国家虽然拥有石油供给的相对垄断权,却没有石油定价的垄断权。国际石油定价权是经历了多次演变才发展到今天。从西方垄断寡头石油公司定价,到OPEC定价,再到以石油期货市场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的转变,也就是说,石油金融化,已经使石油价格逐步脱离供需基本面,转向金融市场。在今天的全球石油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企业拥有对定价的垄断,即便是OPEC国家或是美国,也不能完全控制油价,他们只是对全球石油市场和油价的影响力更大。

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定价方式,使石油的供给和定价相分离,极大增强了美国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OPEC国家在获得大量美元收益后继续向欧美金融市场进行再投资,形成石油美元回流机制,最终使石油美元转化为金融美元。这种“石油—美元”挂钩机制以及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强大地位使美国政府和美国的大型投资银行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上一轮石油牛市中,美国的投资银行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起到重要的作用。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石油市场新格局逐步形成,新兴经济体在石油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根本来看,石油价格仍然脱离不了供需基本面;然而,石油金融化加剧了短期内油价剧烈波动风险。由于OPEC国家仍然掌握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石油资源,而西方国家则拥有完善的石油金融市场,因此可以认为石油市场进入了双方共同分享定价权的阶段。

增强防范能力比控制权更重要

在石油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对价格的控制权。中国人在强调定价权和话语权的时候,实际上是强调增强对市场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防范以及增强中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一些人讲的缺乏定价权,实际上是说我国抗击石油市场剧烈波动的能力比较差,而并非是决定价格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去争夺石油市场的定价权,很可能是伪命题。

拥有定价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公司在行业中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贸易),具有制定价格权力。第二,所在国拥有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交易平台,信息发布连续、公开、透明,本币可以自由兑换,交易资金可以自由进出。第三,有自己的标杆价格。最根本的,必须是全球市场的一分子,融入市场、参与市场、开放市场。

中国尽管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但无论哪一家公司,都没有在全球石油行业中的垄断地位。相反,与国际石油巨头相比,特别是与一些巨型国家石油公司相比,中国的石油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资源禀赋上,都还相距甚远。中国的金融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建立全球性的石油金融交易平台还有很多障碍。包括能源市场交易主体的多元化、良好的法律保障、先进的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完善的合约交易程序和交割安排、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等等。我国目前的资本管制限制了石油期货市场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自己的标杆价格意义也不大,也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市场。

中国已经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大国,但交易主体还没有实现多元化,大型石油企业由于监管和体制限制也不愿意参与石油期货市场。市场不开放,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有人认为,如果放开石油进口权,铁矿石的今天就是中国石油[0.13% 资金 研报]行业的明天。这个观点是不对的。铁矿石市场是寡头垄断,国际铁矿石三大巨头确实拥有相当大的定价权。但是,全球石油市场参与者众多,已经实现了金融化和全球定价,放开原油的进口权虽然会对我国某些企业造成一定冲击,但是不会出现铁矿石的情形。只有参与者众多,避险工具完备,才能防范风险,增强影响力和话语权。日本是石油进口大国,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也有石油期货交易,日本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但很少听说日本去争夺所谓的石油定价权。

当前,需要研究在约束条件下建立石油期货交易所的问题,积极推动石油市场主体多元化,完善成品油定价体制,开放国内石油市场,推进石油行业与金融行业的产融结合,为在中国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石油交易平台创造条件。

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十分重要,石油—美元计价机制是美国保证美元霸权的重要机制,但对于非美国家则面临巨大的汇率波动风险。中国可以与一些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在交易时实行人民币结算,推出石油人民币,并给予这些国家保证人民币清偿能力的承诺。

应对价格波动风险保障石油供应,建立石油银行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除了已有的向石油企业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以及向石油企业提供政策支持的政策性银行外,可以考虑建立支持石油企业对外投资和购买石油储备的石油银行。

建立石油基金的政策建议多年前已经被提出,这个建议至今没有具体实施过。实际上,中国完全可以利用部分外汇储备建立石油基金:一是国家财政设立石油企业勘探开发基金,为石油企业走向“深水”和海外提供风险勘探资金来源;二是设立石油投资基金,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交易,对冲风险,获得收益;三是设立石油稳定基金,保证石油工业的稳定发展,降低石油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总体而言,我国石油金融市场的成功建立与人民币国际化、国内金融市场的成熟以及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世界石油市场的多极化使石油定价权趋于分散。对于我国来说,争夺所谓石油定价权的实质在于建立石油金融市场,防范油价波动风险,保障石油安全。基于此,我国应当着力完善自身石油工业体系,深度介入全球石油金融和石油贸易体系,实质性的参加国际能源组织及其合作,加快建立国内石油金融市场,着力加强风险防控,而不是到国际市场上去谋求本身就逐渐模糊的石油定价权。定价权是争不来的,但话语权却可以争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3: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石油贸易的定价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0: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11/28/content_7157646.htm
一国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表现就是一国的商品、资本或者货币有无国际定价权。当一国的实力能够“定价”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价值”时,它的商品就是世界商品,它的资本就是世界资本,它的货币就是世界货币。二战以来的美国就处于这种历史地位上。当一国的实力还不能定价世界时,投资者的
信心就会受强力定价世界的国家的力量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眼下正处于这种情况。

  自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占有世界货币地位的美元币值十分不稳定,商品竞争让位于货币竞争,货币因此成为国际间最重要的“商品”。为了让世界各国对美元树立信心,美国找到了金银替代物——现代经济、特别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使之成为美元的“内在价值”。石油成了决定国际经济和美元内在价值的灵魂。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掌控了各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谁就是世界经济的主人,为此,30多年前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签订了一系列“不可动摇的秘密协议”,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惟一的定价货币。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欧佩克其他成员国逐步接受了这一协议,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世界的共识,任何石油进口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美国正是通过美元垄断石油的交易媒介地位来维系和巩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因为美元有如此完美的“内在价值”,山姆大叔当然可以为所欲为地使用“美元武器”横行世界:

  一是通过美元贬值政策,向全世界倾销货币,通过美元贬值实现全世界财富向美国转移,从而逐步注消其双赤字下对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额债务。美国联邦预算赤字达5000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80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美国每天都需要筹集数十亿美元来填补这个窟拢你想,美国能不想尽办法使用各种手段来维系美元的国际地位,通过货币倾销来抵消赤字欠账吗?

  二是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美国控制的机构,通过货币有规律的放松和紧缩,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从而实现对世界各国优质资源和优势资产的低价收购,从而实现资本的超额剩余价值。2001年后先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最近两年利用连续的提息,促发了“次贷危机”,从而为货币倾销提供了借口和理由。

  三是如果无法和平实现对超额剩余价值的掠夺,就通过战争来实现,无论是反恐还是反独裁,都不过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实施其向世界输出货币,挖取剩余价值的借口。美元占到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二,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石油美元计价机制。对于所有石油进口国来说,如果你缺乏石油,你就必须购买石油;如果你到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你就必须持有美元。对于想通过一篮子货币来抵消美元贬值风险,但又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中国来说,除了操作成本提升上,能否真正能够“保值”,真还值得讨论。

  中国加入WTO已经五年多了,金融领域已逐步向国际市场开放。外国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机构开始深入到中国的金融体系。由于现代金融机构通过存贷功能可以创造信用进而创造出货币供应,实际上外资金融机构已在中国金融体系内部不断创造出“流动性”。这种流动性的创造加上三十年来中国人民幸苦积聚的外汇储备在现有结汇体制下集中于央行,必然出现美元倾销而贬值,央行因为出口增长而不断放出货币。放出的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的循环又不断创造新的流动性。虽然2007年央行通过央行票据发行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回收2.5万亿货币,从而对流动性泛滥程度有所缓和,但因为金融制度原因,没有根本改变流动性资金泛滥的本质。

  流动性泛滥的本质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其结果是这些货币扑向资源、能源、地产、金融和垄断性行业,造成上游和垄断产业价格暴涨。这必然表现为上游和垄断产业的利润增长,这些产业或者行业的利润增长,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牛市创造了条件。市场牛市,必须创造出人为的信心,业绩增长、信心的提升和人气的积聚,共同为牛市提升创造条件。 

  但美元定价全球资产的作用不会因此而停止步伐。石油之外,还有粮食。二战后,世界粮仓已经从北非、东南亚等地转移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谁控制粮食价格,谁就能创造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谁就能影响各国货币政策,而世界粮食价格的标志性定价权就在芝加哥交易所。

  这个框架至此越来越清晰:美国一手控制国际油价定价权,制造流动性泛滥;一手控制世界粮价定价权,以图引发世界性通货膨胀。中国目前正处于上游商品价格、股票价格、期货价格都在暴涨的局面,央行正苦苦地通过各种市场的和行政的手段想办法控制流动性以抑制价格的失控,但能否实现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就得看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博弈了。

  美元化的人民币泛滥,必然导致央行不断强化紧缩性政策,这种强化力量一旦累聚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货币政策的“馒头效应”,即形成货币政策的积聚效应,被动而逐渐加大调控力度的政策有可能先逼迫虚拟经济破裂,进而迫使实体经济硬着陆。结果很可能是,再经过两年多的政策积聚效应,股市、期市及商品市场价格暴跌,已进入中国的外国资本此时刚好张开大口,非常便宜地吃下优质资产。因此,沪深股市在当前条件下还会持续繁荣,但能否维持黄金十年,似还得冷眼旁观之。(李国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0: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棋局开始博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0: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石油定价权之路
http://news.hexun.com/2013-03-18/152201428.html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之一,但在石油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却非常有限。受各种因素制约,在未来竞争石油定价权的路上,中国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据英国《泰晤士报》2012年12月28日报道,上海期货交易所向利雅得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对沙特阿拉伯进行游说。2012年早些时候,上海宣布了与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竞争定价权的计划。现在,上海正在推动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使用一个上海基准为其原油定价,此举可能改变西方的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把持定价权的局面。

  报道指出,由于美国的页岩气繁荣,美国在能源上将日益独立,中东出产的原油有不少销往中国,因此沙特将更多地依赖中国这个大客户。但这种交易却以西方的定价系统为基准,这意味着这一地区的油价会脱离该地区的实际市场情况。近期上海期货交易所赴伦敦、纽约和新加坡路演,表明中国正急切地想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定价能力。

  不仅中国在一直争取石油定价权,中东的产油国以迪拜商品交易所为例,主推阿曼原油,与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争夺定价权。

  石油定价机制的历史沿革

  为什么石油定价权如此抢手?

  石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他与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形势密切相关。而石油价格的波动从来就没有停息过,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1900年算起,国际石油工业经历了跨国石油公司的兴起(1900-1930年)、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50年)、原油出口中心从墨西哥湾向波斯湾转移(1950-197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崛起和衰落(1970-1986年)、多极制衡(1987年至今)这样五个发展阶段。

  若以定价主体(即定价权问题)为依据,那么国际原油定价机制大致可以划分为公司定价(1900-1973)、OPEC定价(1973-1986)和期货定价(1986年至今)三个阶段。定价权问题深刻反映了国际原油市场利益分配格局的演变。

  国际石油市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由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构成的体系。主要的原油现货市场有五个:纽约、伦敦、鹿特丹、新加坡和迪拜。主要的石油期货市场有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从近年来原油价格波动情况看,期货市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基准。

  中国要争取石油定价权由来已久。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石油的消耗量也节节攀升,逐步向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大国迈进,日益加剧的供需矛盾要求中国大量进口原油。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缺乏原油定价权,在原油进口中缺乏主动权很容易受制于人。在进口石油时经常会出现越买越贵的情况,而且原油进口价格高于国际均价,蒙受不必要的外汇损失。原油进口价格高,又会引发整个社会的“连锁反应”。由此可见,中国在国际原油进口中处于严重被动的地位,这与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符。

  争取石油定价权的愿景自然是好的,但是前进的道路困难重重。

  中国争夺定价权的困境

  首先,西方的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之所以把持世界石油定价权,北海油田和德克萨斯油田提供的巨大产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能源供给日益独立,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才拥有了撬动世界石油市场的杠杆,其他地区运往欧洲或北美的原油,如果不接受交易市场制定的石油期货价格,买方可以选择本地生产的原油,从而使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把控了世界石油的定价权。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境遇却恰恰相反。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新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称,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而另一方面,本国原油的产量并没有很大的提升。一方面受限于自然条件,中国许多石油资源属于陆相生油,开采成本高,难度大;另一方面受限于石油开采技术的落后,东海大陆架上储藏着丰富的原油,却因为技术条件制约而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发。

  从技术因素上,中国原油开采与利用技术以及替代能源的研发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也决定了中国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油,从而需要进口更多的原油,而这些正是原油生产大国最愿意看到的,因为他们可以有稳定的原油需求国,即使生产再多的原油,也会有人愿意而且必须购买,这种刚性的需求导致产油国可以控制价格,而使中国在国际原油定价权上没有发言权。

  从世界石油市场形势看,各国石油储备对油价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储备水平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价走势。而中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也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脚步,虽然自1993年就开始讨论石油战略储备的必要性,但是在2006年8月镇海石油储备基地正式开始启动之前,只有三大石油集团21天左右的商业储备。而这商业储备的目的是用于政府平抑市场石油价格,根本达不到“战略储备”的高度。

  关于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具体数据,现在尚无公开信息。根据中国石油(601857,股吧)战略储备建设计划,2020年三期项目全部完成,总投资额约为1000亿元。届时中国储备总规模将达到100天左右的石油净进口量,国家石油储备能力提升到约8500万吨,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这也是IEA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达标线”。

  石油定价权与人民币国际化

  日益提高的对外原油依存度、落后的石油开采及利用技术、战略原油储备的准备不足,这三方面因素导致中国在建立干预世界石油定价的市场机制时缺乏足够的底气,在未来竞争石油定价权的路上,中国将会面临许多挑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没有能力与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争夺定价权。毕竟现今世界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经历了一个世纪逐步形成以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的自由市场定价模式。石油定价机制不是中国游说沙特,联合建设一个原油期货市场就能争夺到的,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国需要推出自己的石油期货,积极参与国际原油定价。而现在所做的,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的一小步。

  从更深的角度讲,国际原油定价权的本质是美元定价权及其主导的期货定价机制。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因素,上世纪末以来,美国通过一系列战争及驻军手段,逐步控制产油地,将石油的结算与美元绑定,建立起庞大的美元霸权体系。

  当前国际市场流通的石油美元达1.4至1.8万亿之巨,而这些“石油美元”又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下顺差的平衡。多年来,欧佩克的巨额石油美元与东亚国家出口型经济形成的大量商品美元一起支撑着美国的经济,也由此构成了“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这样一个稳固的资本流动封闭环,并深刻影响全球财富分配的流向。

  由于中国议价能力较弱,以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较大(2012年升幅达到5.11%),这样,尽管2011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仅增长6%,但支付金额却增长45.3%,这种失衡的国际战略分工,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迫切认识到应建立相对独立的石油定价体系。

  美元这种国际化货币的巨大威力,不仅仅体现在石油定价权上。目前,除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期铜外,世界大宗商品定价权几乎尽落美国之手。美元汇率直接影响国际大宗商品标价,二者如同跷跷板游戏。而中国推出石油期货,一方面是争取石油定价权、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确立。

  金融机制与整合欧亚陆权

  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涉及到的具体领域,缺乏相对应的“软硬件”措施。

  何为“软硬件”?以中国与沙特的石油贸易为例,中沙之间石油以人民币结算,这就涉及到第一个问题:在外贸领域,人民币并没有受到国外市场的广泛认可。比如沙特获得大量人民币后,更多地只能用于中国进行其他领域的贸易结算,银行方面也缺乏相关的业务。这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软件”方面的缺失。

  第二,沙特可以用这些人民币购买大量中国生产的工业品,但是这些工业品如何流通到沙特呢?美元的霸权是建立在美国已控制全球主要的海运航道,世界各地都有美国的驻军,而中国却缺乏保障这种贸易在非正常状态下不受侵犯的强有力措施。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即如何中国整合欧亚陆权,重建“丝绸之路”。

  竞争石油定价权与人民币国际化看似两个问题,其实出于同源,中国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石油价格:谁是定价人?
(2007-07-12 07:31:52)
转载▼
  
对于能源问题, 特别是石油价格, 不是老美有求于俄国, 是俄国有求于美国.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是否想过, 苏联也有丰富的石油, 为什么今天的俄国因为石油可以提前还世行的债, 而十多年前, 苏联却经济崩溃?

首先, 不得不提地理环境问题. 俄国的石油, 全是在西伯利亚之类的冻土地带, 冻土上开采石油, 难度绝对比沙漠大得多. 因此, 俄国冻土地带的石油, 开采成本在20美元/桶左右, 这是举世皆知的. 而中东沙漠开采石油, 成本在5-7美元/桶左右(近海石油大约25-30美元/桶, 深海石油大约30-35美元/捅), 我们回头看看苏联解体前, 世界石油的行情是怎样的:最低时5美元/桶, 最高时不到20美元/桶, 长期徘徊在10-15美元/桶之间. 这么低的石油价格, 苏联开采石油越多, 亏损就越严重. 世界石油价格为什么会这样?

再看第二个方面, 这个世界很奇怪, 石油主要出产在中东, 但是决定石油价格的, 却不是欧佩克(欧佩克只能让石油别跌得太低), 是哪里? 纽约石油交易所! 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知道石油价格是被操纵的. 中石化中石油去年的年报大家看到了, 狂赚600亿人民币. 美国美孚石油, 更绝, 2005年年报狂赚1320亿美元, 气得美国民众狂叫. 这说明纽约石油交易所的所谓世界石油价格, 根本不是真正的石油交易价格. 是被人为操纵的! !

冷战时期, 美国除了军事上用星球大战引诱苏联军备竞赛, 政治上围堵苏联, 经济上, 美国的杀手锏就是故意压低世界石油价格, 让油价长期在10-15美元/桶徘徊, 甚至更低, 使得苏联的石油工业除了自给自足, 根本无法出口创造经济效益. 没有了石油的巨大收益, 苏联经济体系的维持更加艰难. 这是苏联解体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解体后, 世界石油市场开始狂涨, 但是各位是否知道, 欧洲和美国以及倭鬼, 这三个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就是不买俄国的石油! 它们好不容易把苏联搞垮了, 谁愿意再把俄国养大养虎为患?! 俄国多次向欧洲推销石油出口的问题, 欧盟爱理不理, 至今没有任何大额的石油合同. 因为欧洲谁也不想把俄国重新养大! 美国和倭鬼, 就以距离太远, 根本不考虑苏联石油. 如果不是中国冲出来买俄国石油, 倭鬼会跑去找俄国说要买石油? 普京不是不知道倭鬼什么东西, 不过就是想多得利益而已. 所以, 别以为俄国手中有石油, 就可以称为石油牌, 俄国手上的石油, 根本不是一张牌! 美国欧洲倭鬼, 至今不愿意买俄国的石油俄石油和武器, 俄国休想提前还世行的贷款!

世界石油价格的制定体系, 买卖双方倒挂的现象, 是一种政治因素在起作用. 沙特作为最大的产油国(成本也是最低的), 无权决定石油的价格, 奇怪吧. 因为沙特皇室是在美国控制下的. 沙特皇室从石油中得来的财富, 很少一部分用在国民身上, 其半个世纪的石油巨额收益, 90%投资在美国. 大家想想, 沙特石油开采出来, 美国石油公司把部分收益拿到美国了, 而沙特把剩下部分的收益又投资到美国, 等于沙特的石油财富, 几乎100%都是让美国受益的. 这就是二战后美国经济持续旺盛多年的一个原因. 沙特在美国的资产有多少, 我们不可能清楚, 但是911发生后, 美国舆论曾有一段时间针对沙特, 要求彻查沙特在美国的资产, 严格控制其不被用于恐怖活动. 有个与沙特皇室有关联的人, 曾劝说媒体不要针对沙特在美国的资产, 当时他说: 沙特在美国的投资, 超过3000亿美元, 如果这些投资离开美国, 美国至少10万人要失业. 之后, 媒体就不再纠缠此事了. 这个数字是真是假, 我们无从得知, 沙特国王本人是以210亿个人资产排在全球领导人首富位置的. 而他的钱, 会留在沙特那个毛都不长的沙漠吗? 所以我觉得, 沙特对美国的依赖, 是深入骨髓的, 从政治到经济, 完全得罪不起美国. 所以美国才是世界石油价格的制定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0: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是对抗这个困局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9: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golden21c于2014-11-17 23:36发表的 若未来油价一直持续走低,那些产业会发生土崩瓦解的变化? :
如同粮食是人类经济、社会存在的基础一样,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的资源需求、资源分布、价格形成机制、垄断力量控盘、证券期货市场、交通运输通道、运输设备、港口码头分布及控制、供应体系等因素是决定其价格的指标体系,石油的数量、分布、价格等对其他工业社会的大多数产业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如果未来油价一直像现在一样走低,维持在一个非常微利甚至赚吆喝的水平,那么作为基础性资源的原油价格的这种情况会对其他一些产业有什么影响呢?
比如房地产业、比如汽车产业、比如石化、炼油、化工产业、乃至一些以石油为原料的行业会有什么变化?
对于货币、金融有什么影响?对于证券、银行等行业又有什么影响?

油价定价权的格局  首先,西方的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之所以把持世界石油定价权,北海油田和德克萨斯油田提供的巨大产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能源供给日益独立,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才拥有了撬动世界石油市场的杠杆,其他地区运往欧洲或北美的原油,如果不接受交易市场制定的石油期货价格,买方可以选择本地生产的原油,从而使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把控了世界石油的定价权。
德克萨斯的石油是布什家族的天下,当然也是共和党的核心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7: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为共和党造势了,为2年后的总统选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12: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golden21c于2014-11-17 23:46发表的 :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美国与沙特及欧佩克其他成员国达成了一项永不变更的协议,就是用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也就是说要买石油就必须要拥有足够的美元储备,即必须抛售美元来购买石油,所以两者之间就存在一个负相关的关系,美元上涨,石油下跌,石油上涨,美元下跌。这是一般规律,并非绝对。
这真的好吗,便宜了美国,只要开印钞机就有源源不断的石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9 16: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认真学习了下,还不是太懂,但是知道,油价走低是政治博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8 05:35 , Processed in 0.16124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