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63|回复: 0

[【时事表】] 2013年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八年首次下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8: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财新网】(记者 石睿)2013年,普通高校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自2006年后首次下降,其中生均公用经费同比降幅近13%,下降金额超过1140元;10年间,教育经费总投入当年增速首次降为个数,增长幅度不到2011年的一半。

近日,教育部(微博)、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公布的《关于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了上述数据。

2013年,普通高校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自2006年后首次下降。其中,2013年高校生均教育事业费,较去年下降近776元,降幅近4.8%;生均公用经费同比下降超过1140元,降幅高达12.62%。

据财新记者统计,自2006年开始,高校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每年都有所增长。2011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增幅最大,较上年增长近4300元,增幅超过44%;同年,生均公用经费增幅超过了70%。

2013年,除高校外,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同比都有增长,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16.14%、20.18%。

实际上,早在1995年实施的《教育法》,对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增长就有一定的要求。《教育法》明确,“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以及“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就教育总投入而言,2013年,中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近30365亿元,10年间,增长速度首次降为个数,仅比上年增长9.64%。财新记者发现,其增长速度远低于2004年至2013年10年平均值的17.27%,并且已经持续两年下滑,增长幅度不到2011年的一半。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不到24490亿元,同比增长了10.13%,增幅也是10年间的最低值,仅为10年平均增幅的一半。实际上,2007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幅曾超过了30%,为10年间的最高值。

据统计,2013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总财政支出比例为15.27%,较上年降低了0.86个百分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OP比例为4.3%,同比增加0.02%。

http://edu.qq.com/a/20141108/007678.htm


访高教司长张大良:高校人才培养呈现三大亮点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2014-11-10 10:29:37


亮点一: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4年来,我们通过深入实施“拔尖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卓越计划”,从整合科研资源、行业资源、社会资源、国际资源等不同角度,扎实推进高校与国家部委、行业企业、地方厅局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协同育人工作。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4年来,在选拔拔尖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吸引学术大师参与以及加强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机制,带动了本科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目前,该计划已有5500名优秀学生得到支持。首批500名毕业生中,96.6%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22%进入世界顶尖大学一流学科就读。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是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推出的一项协同育人计划,于2012年8月29日正式启动。目前参与计划的高校近350所、科研院所近120家,已经覆盖到中科院在全国所有省市区的科研院所,各科研院所委派专家到相关高校授课或讲座已经达到1400余人次,每年从该计划中受益学生数超过16万人次。

  2010年1月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系列“卓越计划”,在工程、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重点领域,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有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按“卓越计划”进行改革试点,覆盖在校生约13万人。21个行业部门和7个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卓越计划”实施,逐步建立起行业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制度化合作。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亮点二:资源共享。

  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于2011年启动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主要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目前建设的近4000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中已有63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65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于高校教学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一大批教师团队在“爱课程”网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开放课程上网共享后,在广大高校乃至全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爱课程”网、网易、央视网3个网站课程页面浏览量累计1.27亿次,课程访问量超过3852万。

  2012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在美国迅速兴起,演变为世界范围内本科教育教学的全新方式,我国高校也纷纷展开在线教育创新实践。2013年10月以来,已在“爱课程”网、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开设了147门“慕课”,选课人数达123万人。今年4月,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正式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在线教育以及本科教育教学的战略规划、政策制订、实践探索、国际交流与技术前沿跟踪。

  在线开放课程的革新,扩展了教与学的手段及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将更加充分满足学生甚至包括老师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也将为解决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这一突出问题提供新的契机,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对提升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也具有重要意义


http://edu.jschina.com.cn/system/2014/11/10/022519560.shtml


点评:

第一: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八年首次下降有三个因素起了作用:

其一是抑制房地产的各种措施带来的就是各地政府财政收入的波动,并且在2014年房地产相关财政收入波动会进一步影响财政的支出,这点上从十一前央行对于首套房的政策松动可以推估出一些情况。
其二互联网教育慕课活动的兴起,帮助各地高校也降低了一些支出,包括央视财经频道也专门讨论慕课的好处,可见上级主管机构是相当看好资源共享的互联网慕课运动的。
其三各地越来越大的养老社保支出势必影响到高校经费,这点上从今年突然开放二胎政策结果全国只有七十万对夫妇申请二胎的现状可以看出来,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越来越大,那么各级政府势必要把注意力集中到目前这个最棘手的问题上,所以高校经费势必也要受到这些限制条件的影响。

第二:有关经费下降对于各个环节的影响:
其一各个高校随着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转型,势必要加强自筹的比例(管理者)
其二因为经费和扩张的需要,教师的考核或许要增加更多细分的项目,比如筹措资源的能力(教师)
其三因为互联网慕课的兴起,学生碎片化教育的形式和需要或许更多(学费自筹比例或者锻炼实习)

第三:所谓转型

外界形势变化,互联网教育变化,加上就业形式变化(所谓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兴起),那么国外机构也越来越多讨论有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话题,这同样会对国内高校教师产生影响(建议参考最近吴伯凡老师的文章和谈话),这就涉及到所谓转型的问题。因为经费的变化背后也是上级主管机构的设计路线战略的变化,我们需要保持更多关注和参照国外的更多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7:35 , Processed in 0.22611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