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南《在学术殿堂之外》
刘世南先生在此书中着重提出要提高人文学者的国学功底,他特别指出了有些教授、博导在标点古籍时出现的大量低级错误,如《全明诗话》、《袁枚文集》、《近代的初曙——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等书中出现的大量标点错误,其根本原因就是国学功底 不牢,没有书读经史子集类著名典籍,凭空臆测,出现了大量贻笑大方之作,刘先生大声疾呼应该建立健康清明的学术环境,重视后学的基础培养。读此书真有振聋发聩之感,快哉,快哉。亦警醒吾辈想要治学,必须研读经典。
9月25日,晚大勇老师有硕士生课,我也去旁听。课间闻得大勇师父亲患胰腺癌晚期,甚为悲痛,老师那低沉的声音里似乎蕴含着难以言表的痛苦,但作为40余岁的男人来说,此时他就是家庭的顶梁柱,他必须保持稳定的情绪来看待这件事情。课堂三个小时匆匆而过,虽然依旧是如此的生动,让人徜徉于课堂,但今天老师一直面有忧色,我们也不敢多耽误他的时间,送至逸夫教学楼门口而散。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则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与物质二者孰重?物质上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利益永久的也。”这也许能解我一直以来对我们人文学者自身价值何在的困惑。
9月27日
读曾大兴《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其中谈到朱祖谋与20世纪初的梦窗热现象,分析了梦窗热的来龙去脉,但觉得理论有余而举例不足,尤其没有用朱祖谋的词作去具体分析哪些方面受到吴文英的英雄,什么句法、章法、词法等等,只是从理论角度分析,梦窗热的兴盛与不足之处,我觉得有必要从文本出发,具体分析哪些地方受到吴文英的英雄,用词作说话比理论来的更有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