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7-26 1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义务教育学的东西不深,但是从思维方式上是鼓励原创思维的,一路培养过来之后可以说思维方式深入骨髓;而我们的义务教育则是强调标准化,还有所谓的方法论考虑考试怎么得高分(比如数学选择题考虑排除法、替代法,从解题的角度说确实可以加快速度得高分,但是换个方式出题学生又傻眼了),经过长期的培养之后不同思维方式都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其实这个问题很像10多年前经济学界的一场大争论,就是以林毅夫和杨小凯的那场影响巨大的争论(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杨小凯教授提出了后发劣势的观点,认为落后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容易而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难。落后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去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这样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经济获得快速的增长,但是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增长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变为不可能,因此,他认为后发国家有“后发劣势”。他主张后发国家应该由难而易,在进行较易的技术模仿前,要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才能克服“后发劣势”,并认为后发国家在模仿好先进国家的制度前是没有资格讲“制度创新”的。而林毅夫教授则是后发优势的坚持者,十年前至少表面上林毅夫教授获得空前支持,而现在杨小凯的观点更多地受到重视,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拉美以及东南亚不少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后发劣势的表现,如果我们不学习欧美的先进体制能不能跳出陷阱确实有疑问,至少现在的发展越来越难。
我们的义务教育从考试的角度来说确实成果卓著,但是忽略的东西是什么?能不能从长远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这个东西确实值得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