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27|回复: 3

[【原创】] 带着枷锁的舞蹈  ——红色经典及其改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7 07: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通常所说的“红色经典”,目前还未有十分统一的论述。在学术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个狭义上的界定是:“红色经典”是指1949年-1966年这17年的文学作品,即很多人所指的“三红一创”、“保林青山”——《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另外,一些带有官方色彩的机构也对“红色经典”有所描述。2004年 5月23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国影协等联合举办“‘红色经典’改编创作座谈会”,与会者达成了如下共识:“‘红色经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为题材的一批文学艺术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方面的作品。”两天后,即5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中央电视台等有关制作单位发出的《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在通知中,“红色经典”这个词用括号注明:“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从这两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前者的将“红色经典”文艺类型囊括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后者则限于“文学名著”。可见,官方对于“红色经典”也没有统一的意见。为了叙述方便,笔者取狭义上的定义,即1949年-1966年这17年的文学作品,但是也会兼及相近年代的其他红色文艺作品。
    2000年之后,随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红色经典”改编成电视剧,并获得巨大成功,大量其他“红色经典”文艺作品也被迅速改编成电视剧,像《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但是这些改编后的电视剧大多反响平平,有些还饱受诟骂,《林海雪原》即是典型案例。若要深入的理解这一“红色经典”的改编困局,我们或许需要深入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来考察。
    首先,我们先从历史的环境中来进行考察。“红色经典”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是,新中国刚刚成立,虽然在军事上和政治上获得了初步胜利,但是还需要在思想文化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建立起一套符合新政权所需要的上层建筑,即大力宣扬新政权的合法性,将革命思想融入民众意识当中,建构起民众革命的主体意识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华大地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国家贫弱不堪。这样的贫弱的状态也需要一股刚性的力量,一股积极热情的心态来建设新中国。而文学作品恰恰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广泛而深入的号召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之下,出现了一大批“红色经典”文艺作品。而这些“红色经典”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红色经典”小说出现之后,“通常会被迅速改编为电影、话剧、舞剧、歌剧、戏曲、连环图画,乃至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人物形象、情节、对白台词无不家喻户晓,深人日常语言之中”。小说的大量印刷,戏曲的不断演出和电影的反复播放,“红色经典”确实达到了深入人心的效果。实际上,“红色经典”深入人心的过程,也是新意识形态深入人心的过程。同时,“红色经典”中所蕴含的那种为劳苦大众鸣不平的主张、变革现实的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理想主义等等,也极大的激发了民众建设新中国的斗志。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政治因素的过度渗入,也给这些文艺作品带了极大的伤害。“红色经典”作为共和国前期的一种文艺模式,其政治上的现实功用盖过了文学上的艺术美感。这些“红色经典”把矛盾冲突作为主旋律,其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突出,对矛盾冲突的情节营造,对善恶分明的人物安排,使得作品中人的丰富性受到了很大的压抑,同时也把丰富的历史压缩成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结构:个人与集体、公与私、革命理念与个体情欲、完美无缺的英雄或正面人物与丑陋凶残的恶棍或反面人物等等都被十分粗暴地抽象、简化为二元对立式模式来进行书写。而且,这个套路在十年文革中愈演愈烈。
    以上我们从历史背景中考察了“红色经典”的产生,可以看出时代背景既使得红色经典带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带有消极的因素。接下来我们再从现实中来考察一下“红色经典”。改革开放之后,革命的社会氛围渐渐退潮,经济建设的热潮逐渐兴起,以“革命”为叙事中心的“红色经典”也随之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商业势力回过头来看中了“红色经典”的经济价值。毕竟,这些“红色经典”,大多深入人心,将其改编成电视剧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这里面有一对十分有趣的矛盾,“红色经典”弘扬的集体主义与商业中的利己主义是对抗的,恰恰吊诡的是,改革开放之后却是商业的力量重新发掘出“红色经典”,并借之实现利己的经济目的。在将这些“红色经典”改编成电视剧的过程中,为获得好的收视率,需要慎重考虑两个重要的目标群体:一是,那些曾经深受“红色经典”影响的中老年群体,原著里面的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一是,新时代下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更偏向于娱乐化。出于对这两个观众群体的考量,改编过程中既需要尊重原著,也需要加入了许多新元素,例如加入更多的感情纠葛,使用更加年轻美丽的男女主角。但是,这些改编,大多未得到认可,并广受诟病。
    这些批评主要来自两方。一方是官方和左派批评家;另一方是启蒙主义者。一方面,官方和左派批评家批评红色经典的改编改掉了“红色”,甚至变红色为“粉色”乃至“黄色”,因为改编后加入了太多的感情戏,甚至一些重要角色和阶级敌人都产生了感情纠葛,这些会危及社会主义的“精神长城”,会对新中国的“合法性”带来某些方面的消解。另一方面,启蒙主义者则担心“红色经典”中的极左意识会毒害观众,这些作品中存在着一些对历史有意的歪曲和欺瞒,对人性的无视乃至摧残,这些为文革中红卫兵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提供了部分精神资源和思想基础。虽有来自多方面的批评,但是“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依然层出不穷。因为于商业一方而言,“红色经典”毕竟能够吸引大量注意力,从而带来可观经济利益。于官方而言,合理利用好“红色经典”,依然可以为其政治宣传效力,以便重述其政权合法性,重整日益崩溃的社会秩序,重振民族自信心。于观众而言,“红色经典”里包含的那种与青春、奋斗相连的那种积极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会给身处这样一个世俗化、物质化、娱乐化的人们带来猛然一震,同时“红色经典”中所蕴含的那种为劳苦大众鸣不平的情节也能唤起很多人的共鸣。所以,“红色经典”的改编仍有着很大的操作余地和价值,只是改编的过程带有多重枷锁——即不仅要协调好中老年观众和青少年观众的不同审美取向,还要协调好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多重的关系。如何带着这样多重的枷锁,跳出一支优美的舞蹈,或许需要我们的共同合作——即需要官方的包容、商业的智慧以及观众的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1: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枷锁,真的很压抑的称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8: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带着枷锁的舞蹈  ——红色经典及其改编

红色经典本身所涵带的政治因素太重,若还要考虑其改编后的经济效益,确实比较难改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20: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带着枷锁的舞蹈  ——红色经典及其改编

好压抑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5 20:37 , Processed in 0.14477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