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41|回复: 2

[【其它】] 刚看的!四气五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7 21: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气、五味,就是指药物的性味。每一药物都有性和味两方面。药物的功效与药物的性
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
意义。
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
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
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
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
,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
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
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
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
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
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
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
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

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可由舌感辨别。药
物除此五味之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故历代本草
常甘淡并称,因而也就习称“五味”。但按药味及作用来说,实际上是六味。
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道
的药物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便总结出来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将辛、甘、酸、苦
、咸、淡等味的意义和作用分述如下:
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
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
甘:就是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补、和中或缓急作用。多用于虚症或调和药性及某些疼痛的疾病。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
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
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此
外,还有不少酸味药物,同时带有涩味,由于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一般均未分列。
苦: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
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
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
(泻火存阴)等。
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
用于瘰疬、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
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
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水。
如上所述,药味不同,其作用也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药物味道不同,与其所含
的化学成份有关,如酸味的多含有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
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药物的成分不同常呈现出不同的疗
效。由此可见,前人根据药物不同的滋味,来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有
一定道理的。
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经过概括起来的五味,一旦形成了用药理论,它的含义就超过了
直接的舌觉,所以后来运用这些道理,把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酸味;具有
“软坚”作用的药物,统称为咸味等等。所以,有的药味就形成了本草记载与实际口尝
不相符的情况。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蛎味咸,麻黄味辛等,均与口尝不符,这都是参
照其疗效而得出来的。
气和味是论述和运用中药的主要依据。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一般气味相
同的药物,往往作用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这是它的共性。
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辛温,都能发汗散寒,但紫苏发汗功效较
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而生姜则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是气味相同功
效相近而药物作用的不同特点。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如气同味异的黄连
、浮萍,都为寒性,但黄连味苦寒,可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则发散风热。又如气味异
同的黄芪、石斛都是甘味,但黄芪甘温,可温补阳气;石斛甘寒,则养阴清热。 此外,
还有很多一药兼有数味者,如桂枝辛甘,郁金辛苦等,从药物的发展来看,一般味愈多
,说明其作用范围相应的愈大。由于药物气味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不但要熟悉四气五
味的一般规律和药物的共性,还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
临床应用。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素问·脏气法时论》对五脏苦欲之治设有专论,指出: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素问 生气通天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五藏生成篇第十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脏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1历史源流
  张元素,字洁古,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开山者,张氏探究《内经》,师法仲景,遣药制方的理论是其学术成就的重要一方面。而这个理论概括来说又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中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是张氏对《内经》原文的补充,是其独到的用药经验,对后世临证遣药给予莫大的启示,临床价值很高。故本文以寻求《内经》原意为基础,结合张元素的用药,对五脏五味补泻理论进行阐发。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诃子……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用辛补之细辛,酸泻之芍药……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用咸补之泽泻,甘泻之人参、黄芪、甘草……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用苦泻之黄连,甘补之人参……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用酸补之五味子,辛泻之桑白皮……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黄柏,用苦补之地黄,咸泻之泽泻。”
  (张元素补充药物)这是内经关于五味与五脏的关系进行的专章论述。张元素在此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有所阐发,在其著作《医学启源》中为此理论的欲、补、泻均一一补充了药物,之后又被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的《序例》中,并命之为“五脏五味补泻”。
  2分脏辨析
  2.1肝的五味补泻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1]张景岳云:“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反为所苦,故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柔能制刚也。”
  [2]全元起云:“肝苦急,是其气有余,木性柔软,有余则急,故以甘缓之,且调中,以实脾也。”
  总结上两注,可有两点所得:
  ①肝之急,是由肝本身之生理所决定的。肝主疏泄条达,太过不及皆为病,气有余为过,过则自伤而怒,甚者侵犯它脏出现乘脾或者侮金,这便是“急”。
  ②甘以缓之的实质在于调中实脾,即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通过实土,达到抑木的目的,此亦不治而治之之法,故曰“柔能制刚”。张氏用甘草缓肝急,无独有偶,很自然地令人想起另一个名方——甘麦大枣汤。张仲景用之治疗妇人脏燥,此即甘以缓之之意。且方中三药甘温平和,均入脾经,与《内经》调中实脾缓肝的治则乃一脉相承的。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首先,笔者认为须界定此处补泻的内涵。李中梓提到“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喜,即名为补。”这提醒我们考虑此处“补”与“泻”应立足于本脏的生理特性的基点上。肝如此,它脏也应准此。以肝为例,肝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散之,则条达,辛能散,故食辛以散之,遂其性则补,反其性则泻,肝木喜辛散而恶酸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若误以为其中补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意思,则与《内经》的原意相
  去甚远了。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张元素补肝用的是细辛,补肝即遂肝性,临床上细辛用途主要二:一是用治
  阴寒内盛,寒痰蕴肺之证;
  二是与黄柏、黄连等相配治风火牙痛,口腔溃疡,即宗《内经》郁而发之之旨。在未读此文之前,笔者围绕“郁火”曾有诸多疑问。而体会到细辛补(散)肝治郁火的内涵后,诸如郁火的定位及用药依据问题都得到解释。
  2.2心的五味补泻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全元起云:“心苦缓,是心气虚。”[2]
  高士宗云:“心主夏火,有炎上迅速之机,苦缓而不收,心则苦也。治之之法,当酸味以收之。酸收者,助心气而使之上炎也。”[3]
  上两注说明
  ①心主缓,即所谓心神心气的涣散不收。
  ②通过酸性药味的收敛作用,达到凝心神、固心气的作用。四季之中,心主夏,夏又易伤于暑。暑为阳热之邪,性开泄而能耗气伤津,令人脉虚汗泄。因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便会引起心气的亏虚。生脉散治暑伤元气,自汗脉虚有奇功,方中五味子酸温收涩,敛阴止汗,此正和“心苦缓,酸以收之”的宗旨。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高士宗云:“心病则火炎,故心欲软。治之之法,当食咸味以软之,咸能软坚也。”[3]
  张琦云:“火甚则躁,咸为水,化水以济火也。水火交则神足,故曰补。火性急速,甘则反其性而缓之,故曰泻。”[4]
  再查张元素为之补充的药物,可见软为芒硝,补为泽泻,泻为甘草、参、芪。此处之“泻”是最发人深思的,用参、芪、草来泻心乍一看来真是不可思议。然这又再次证明此补泻并非为虚实而设,只是言心为火脏的特性。用芒硝、泽泻之咸以化水降火为补,而参、芪、草甘温助火,逆其性则为泻
  .3脾的五味补泻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高士宗云:“苦为火味,故能燥也。”[3]
  但若单言苦为火味,便以水火相克简单看待苦能燥湿,笔者觉得仍属牵强,我们试以临床实际用药验证之。祛湿药不外乎几类:苦温燥湿、清热燥湿、淡渗利湿、解表化湿、行气化湿。
  经过分析,上述大致可分为三类:
  1、苦味类:苦温燥湿、清热燥湿;
  2、甘淡味类:淡渗利湿;
  3、辛味类:解表化湿、行气化湿。而其中辛味类实际是通过辛味的发散,达到解表行气之功,化湿实为附属之作用,即起直接祛湿功效只有两类药。但很可惜,淡、涩在内经时代尚不属五味之列,故也无法言明淡味的功效。另外,原文不言利湿而言燥湿,故当用苦药无疑,诸如苍术、白术之苦温,黄连、苦参之苦寒,俱为后世用药之典范。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吴昆云:“脾以温厚冲和为德,故欲缓,病则失其缓矣,宜食甘以缓之。”[6]
  再查张元素之缓用炙甘草,补用人参,泻用黄连。缓与补均为补脾之药,因而可知脾气健运即为缓,反之脾虚产生诸如纳呆、精神不振、体削形槁等就谓之不缓,此时若更加以苦寒之药,必会损伤中阳,脾虚更甚。
  2.4肺的五味补泻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张景岳云:“肺主气,行治节之令,气病则上逆于肺,故宜急食苦以泄之。”[1]
  全元起云:“肺气上逆,是其气有余。按肺本下降,今上逆,是本不足而标有余。苦能宣泄以治标。”[2]
  此两注将肺之生理解释得甚详,又因经云“酸苦涌泄为阴”、“阴味出下窍”,故苦能降泄,食苦以降上逆之肺气。张元素在此补充的药是诃子,固然有其个人经验方面的原因,但按当今的观点看,诃子毕竟是泻肺不足而敛肺有余。换另外一例解释更为恰当,《金匮》治肺痈喘不得卧,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方中葶苈为君,为苦辛大寒之物,即宗“苦以泄之”之旨。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张景岳云:“肺应秋,气主收敛,故宜食酸以收之。肺气宜聚不宜散,故酸收为补,辛散为泻。”
  此处张氏收肺用的是白芍,再联系前文泻肝同样是用白芍。一物二用,颇考心思。以笔者愚见,是否当“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证时,使用白芍尤为适宜?另外,张景岳注释所提“肺气宜聚不宜散”的理论给临床。
  但笔者注意到,临床上肺气不固者固然有,但肺气闭郁,聚过于散之病更多。譬如外感之闭肺证,出现喘而胸满,面赤怫郁,无汗发热而恶寒等症状,岂不都是皮毛外闭,肺气不得宣散之征吗?太阳伤寒首方——麻黄汤,方中主药麻黄,味辛麻,故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李时珍称之为:“肺经专药,治肺病多用之”。
  然而同为肺之实证,何故一用苦泄,一用辛泻?苦之如葶苈之流,借其降泄之力,专泄肺中水饮及痰火等实邪,使其从小便而出;辛之如麻黄之属,则是凭其宣散之功,达驱散表邪,开通肺郁的目的,化之为汗而解,这便是两者的区别。
  2.5肾的五味补泻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吴昆云:“肾者水藏,喜润而恶燥,若燥则失润泽之体,而苦之矣”[6]
  但辛为发散,何以能润?高士宗解释:“辛能开腠理,致在内之津液而通气于外,在下之津液而通气于上,故能润也。”[3]
  此注真令人耳目一新。因为果是水亏肾燥,后世多用甘润育阴之法,皆遵“辛能发散”而将辛药束之高阁,更不闻“辛以润之”之法。历代医家的诸多方论、药解故然也有以“辛以润肾”为论点的,但至今仍难以达成共识。以笔者之愚见,何必大费周章,仲景的肾气丸便是“辛以润肾”的明证。方中附桂二味,虽分量仅占全方的十分之一,但却在方中发挥着不可思议的重要作用。此二味为辛润之物,能引六味直入肾经,调补肾燥;又能驱除阴霾,生化肾气,使小便通利,气化正常。综合全方之力,实能阴阳并调,为补肾第一方。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吴昆云:“肾以寒水为象,坚劲为德也。病则失其坚矣,宜食苦以坚之,盖苦物玄寒,以滋肾也。苦能坚之,故为补,咸能软坚,故谓泻。”[6]
  再查张元素原文,坚用地黄,补用黄柏。其大意便了解了,所谓“坚”,即泻火存阴,火退阴足,使阴阳平衡,则肾自坚。
  但肾为人体元阴元阳之藏所,《内经》只言其水亏火炎的一面,尚有阳虚阴盛的一面,若亦循“苦以坚之”就未免过于生搬硬套了。
  3小结
  五脏五味理论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图将张元素的一家之说加以扩展,转变为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但同时笔者必须承认,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仅凭五味来准确定位药物作用及用于临床是不符合实际的。纵观古今中药文献,毕竟药味相同的药物,其功效应用并不一定相同,有的甚至差异极大。而功效一致的药物,又可能标不同的药味,变化莫测。因此,我们学习应以掌握理论的实质为目的,临床仍因坚持辨证论治为第一要务,而不囿于五脏苦欲而施补泻之法。
  参考文献:
  〔1〕明.张景岳.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58-259.
  〔2〕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61-165.
  〔3〕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62-167.
  〔4〕明.张琦.素问释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84-86.
  〔5〕张毅云,主编.《内经.素问》疑难问题助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23.
  〔6〕明.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12-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0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楼主从哪里复制来的东西?赶紧删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11: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性是五种吧:寒凉平温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7 02:05 , Processed in 0.15885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