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01|回复: 7

[【读书沙龙】] “人间四月天”我眼中的1944年和1945年的四月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4 04: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总是让人着迷,我眼中1944年-1945年的四月天,全球正是反法西斯战争最后岁月,几个场景交错而过:

德国哥廷根,美军的炮火已经逼近城市防御圈,当年数学圈子哥廷根大学的伟大光辉岁月一去不复返,20世纪初被称为最后一个数学史上全才天才的希尔伯特正是在德国哥廷根团结起当时全球最顶尖的数学人才,提出了最著名的20世纪23个希尔伯特数学问题,如今哥廷根学派星散四地,美军的铁蹄正在提醒哥廷根的居民,欠账终于要还来了。

英格兰的图灵正在超快的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图灵机运转正常,随时根据对岸德国的恩尼格玛加密机器升级而持续跟随升级,总是能破解德军层出不穷的新密码。英国的雷达也在两岸大量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下面持续升级,从战机自带雷达到防空雷达,英国联合美国持续把雷达的优势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

美国空军中间,大量的数学家运用最新统筹学结果和数学理论,结果美军运用数学成果从反潜到全球物资生产运输调度,取得了三个战场的巨大胜利:北大西洋反潜战,日本封锁战,全球物资生产调度的保障战,而这些美国空军的负责相关数学理论运筹的十个军官日后将要加盟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现代管理的典范,他们创立这套管理科学手段二十年后将要推动美国取得历史上最惊人的经济奇迹。

越过这些片段,我看到了大英帝国作为人类历史上近代最强大的一个全球统治者,吸取了从希腊到罗马,再到近代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德国的经验教训,通过纵横捭阖,以衰微的国力通过各种硬实力和软文化结盟,最终拉动美国参加全球反法西斯同盟,将要赢得最终对德国的空战的胜利。

读过杨白劳的世界历史有一套中间的几本,希腊罗马还有英国德国的这几本,当年希腊文化散播的文化种子催生出罗马,罗马后来因为蛮族入侵中间分分合合,最终拆分成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块,最终西罗马陷落时候,东罗马举起来文明的大旗又延续罗马帝国余威很久,英帝国作为近代史上最强大的一个最有经验的帝国,在北美独立后,认清现实,努力改善同美利坚的关系,最终在一战二战拉美国作为备份,吸取就是历史上东西罗马并存的这个历史经验吧,英帝国运营文化软实力上面是出色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以英国衰微的国力和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团结起最大的力量,彻底打败了近代历史上崛起速度最快军事力量超强的纳粹德国,有点时候感慨英国人才济济,战略眼光深谋远虑,用手中一副烂牌居然能打出来二战这么漂亮的一个结果,1944年-1945年两个春天,英国皇家空军联合美国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最后消灭了德国仅存的一点战争动员生产能力。


我的手头摆着两本书籍:


决死天空 二战末期德国昼间空战
血色夜空:二战英德夜间空战实录

有这么几个细节我看到了:

第一雷达的发展运用,英国战前就有不少成果,加上二战中间联合美国的科学家共同研发分享成果,在夜间空战和昼间轰炸里面大量运用雷达和反雷达手段,德国则是被动跟随,始终没有从战略高度上面正确认识雷达和发展相关雷达的技术,总是在不断填补空白不断在所谓赶超,原创的英国联合自己备份东罗马的伙伴美国一起保持优势到最后一刻。想起来今天美国仍然在全球领跑军事类科技,想来也是吸取英国的真传。

第二数学统筹的大量运用,轰炸编队组成大量运用统筹和统计学成果,结果就是美军英军昼间夜间编队越来越大,德国战斗机越来越疲于奔命数量消耗大于生产补充培训的速度,美国成体系的用数学管理本土生产培训和物资供应,连带把苏联也纳入供应链,这方面德国的协调和分析远远落后对手。

第三轰炸目标的选择,从开始面杀伤到最后关键生产经济目标的集中轰炸,德国的轴承等等和战争设备生产相关配套的工厂大量被消灭,虽然最后德国开始分散化地下隐蔽,但是因为最终人力资源匮乏和智力资源跟不上,生产管理破败,最终供应链上德国在1944年的春天里面完全就已经失败了。

我读希尔伯特传记时候,这位德国数学巨擘晚年正是纳粹掌权最猖狂时间,希尔伯特最终没有能看到1944年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曙光,这位被称为数学界亚历山大的老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犹太学生一个个被迫害被赶走,当年德国纳粹的种族清洗和迫害,把原本智力资源丰富的德国给彻底搞残,大量人才被杀被逼迫出走,美国曼哈顿工程里面也有德国犹太科学家的大量工作,纳粹在玩权术游戏的时候,给自己安插了一个致命的短板,而在争取全球人才上面,显然英国美国这一边赢得全球人才人心争夺的胜利,纳粹德国这种疯狂内部清洗,彻底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然后迫害左翼,犹太人,还有德国其他异议人士,这种封建人才管理思路最终也是埋葬纳粹的主要原因。

我读杨白劳的罗马历史时候,感慨这个帝国生命力之顽强确实有一套,东西罗马分家后,东边的君士坦丁堡一直处于一种比较羸弱的状态,但是靠着文化感召力和贸易咽喉地位不断找来援军一直顽强坚持了一千余年,最后时刻东罗马帝国把文化种子通过一个公主传播给俄罗斯,为自己香火延续留下未来复兴的种子,而1944年春天的大英帝国的战略运筹者也笑着看到了自己备份战略的成果,通过文化和贸易还有全球军事基地的交割,英国链接美国这个强大的盟友,把美国影响成为类似当年东罗马一样的备份,大英帝国的文化的延续传承接力棒交给了美国,美国也继承了大英帝国的物质文化传承,开始以罗马盎格鲁撒克逊文明领袖自居,所有的1944年春天的战斗都给这种文明传承做了一个胜利的背书。大英帝国衰老了但是新的文化传承美利坚正式交接班了。


而此时的纳粹德国,一个德国贵族亲王也驾驶夜间战斗机去和成百架巨型战略轰炸机去硬拼,他的副驾驶员回忆时刻也是潸然泪下,德国的贵族有军事传统,保家卫国时候也毫不含糊,这点上也传给了远亲英国贵族,两个文化血脉上面都是北欧文明和拉丁文明交织起来的国家最终命运分成两边。

此时苏军的炮火已经逼近德国本土,东普鲁士最终在1945年的四月春天里面,永远的离开了德国本土,自从成为苏联的一个州。斯拉夫人从东罗马迎娶过来的文化种子,结合了蒙古金帐汗国的军事文化传承,加上德国思想家马克思的理论,用了不到40年催生出来一个全球历史上最短最有影响力的军事强权苏联,苏联的军事铁拳此刻也在整个欧洲战线上面全面向着纳粹德国进攻,虽然在华沙东欧暂时受到一些战术挫折,但是在1945年四月春天里面,东普鲁士陷落和德国首都柏林的被围,这标志着全球战后两极的苏联军事威望到达最高顶点。

此刻的中国为主的亚洲战区,1944年的春天我们中国的驻印远征军正在血战缅甸密支那,这是缅甸战场的最后的转折点,同时间我们滇西远征军正在渡过怒江强攻高黎贡山脉,这是当时全球二战海拔最高点的战斗,中国军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正是这两个方向的攻势彻底揭开了亚洲大陆的反攻的战局。

1944年四月天同时间在太平洋战场上面,美军正在展开收复马里亚纳群岛的海战,此战中间美军运用了多种新型武器,日军此后三个月内丢掉了塞班岛和关岛等太平洋战略防御关键枢纽,日军的绝对国防圈彻底崩盘。


当年日本纳粹联手时候,也做了必要的科技交流,可是日本科技当时还是处于山寨的位置,纳粹德国其实背负了整个轴心国的科研任务,日本最多做的就是仿制和小改良,几个关键主战兵器日本都需要德国技术输入,而不能对德国做出多少回馈,密码机还有飞机还有机炮等等都是德国提供图纸,这样日本被绑上德国体系,可惜德国的密码已经被英国破解,于是日本的命运其实也就是日本战时科技的命运吧,成天忙于填补修改的日本加上纳粹德国的人力资源也是劣势一方,这轴心国自己内部还玩人群分等级的内耗游戏,比较起来同时间英国美国的人才运用,开战前科技实力就已经明摆着结果了。


正当纳粹德国叫嚣血统论和迫害犹太知识分子的时刻,美国德州一个一贫如洗家庭走出的穷苦孩子桑顿靠着自己精通数学在华盛顿开始飞黄腾达,这个德州退学生靠着精于计算进入了美国空军的部门,1944年春天到1945年春天,“拿破仑再世”的军事帝国,最初不过是陆军航空队的一个小组,由一些知识分子和有企业头脑的人所组成,外人也弄不清楚他们是干什么的。到二次大战结束时,桑顿手下有3000名在哈佛商学院受过训的优秀军官和1.5万名后勤人员,统计管制处有66个遍布全球的驻外单位,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央控制计算机设备和独立的电传系统。这个单位如同一部巨大的分析思考机器,协助美国组织、管理和推动空战,而他们的领导者就是爆出冷门的桑顿上校。

最终桑顿上校领导的蓝血十杰领导了全球最大现代管理的变革,成为一个二战后的美国传奇,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同时又把相关企业管理经验用在了越南战争。纳粹放着本国大量犹太知识分子不用还到处迫害,而美国这边一个穷乡僻壤的退学生靠着本事组织起来的庞大美国空军运筹组织最终在供应链和统筹上面打败了轴心国的相应军事组织。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也是最终决定二战的一个因素吧,纳粹鼓吹的种族血统理论大量清洗非日耳曼的科学家,这种血统论导致了二战中间德国科研的乏力和失败,1933 年希特勒当权,开始迫害犹太人,Hilbert 的故旧门生纷纷离开德国。 Hilbert 变得孤独,再也没有活力,就此拖完馀生。希尔伯特是一位正直的科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拒绝在德国政府为进行欺骗宣传而发表的《告文明世界书》上签字。战争期间,他敢干公开发表文章悼念“敌人的数学家”达布。希特勒上台后,他抵制并上书反对纳粹政府排斥和迫害犹太科学家的政策。由于纳粹政府的反动政策日益加剧,许多科学家被迫移居外国,曾经盛极一时的格廷根学派衰落了,希尔伯特也于1943 年在孤独中逝世。 纳粹不止输了战争,也输了数学物理学和其他科学。


1944年-1945年春天,这是全球正义力量美好的两个春天,全球法西斯力量组合出现最大力量的爆发,美国英国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已经进入高潮,苏联对德国本土的进攻也到了高潮,中国战区远征军正在缅甸和云南高黎贡山脉血战,全球正义科学家研究也进入一个爆发期,雷达电子设备还有原子弹的领先优势最终奠定胜局,这段四月天奠定了战后的各个格局,商业的军事的文化的还有就是我们今天幸福的没有血统论种族歧视清洗的全球和平局面,谢谢你们这些全球打败法西斯的正义力量的先辈。



本书援引资料出处:


蓝血十杰
突破缅北的鹰
希尔伯特-副标题: 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
决死天空 二战末期德国昼间空战
血色夜空:二战英德夜间空战实录
世界历史有一套之罗马帝国睡着了
世界历史有一套之老大的英帝国
世界历史有一套之德意志是铁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3: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系列,宋先生用他观点重新吧全球近现代金融和战争历史书写了一遍:

因为欧洲大陆战争因素一直没有消除,苏联和纳粹德国的咄咄逼人的崛起,加上纳粹德国用血统论等等种族清洗手段迫害费日耳曼人群,欧洲的资金人才需要找一个安全的港口,美国就成为一个首选,同时英国金融资本也积极做美国的工作,比如投资美国关键制造业企业等等,这样二战前美国就基本成为英国实际上的备份了。

也可以说英国用文化软实力拉动美国,也可以说纳粹德国愚蠢的对待本国国民的种族优越论血统论的政策把美国推向了英国,也可以说正是纳粹德国对于知识分子的迫害导致了美国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做出了倾向英国的战略选择。

=================================

当年国际资本选择扶持纳粹,有这么几个考虑,第一要从德国战后重建赚钱,第二扶持纳粹成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让两强互相厮杀,第三美国出于平衡英国大陆政策,破解英国试图崛起维持全球第一大帝国的需要。

那么当年兴登堡要希特勒做解释时候,希特勒拿出的方案就是摩托化加空军陆军合成的闪电战,用现代交通工具加上空军的合成破解德国一战时期的堑壕战困境,兴登堡一干德国总参谋部的最终支持了希特勒的这个思路。
那么接下来就是纳粹德国的练兵了,西班牙内战正好成为纳粹德国的练兵场,这次战争得到了这么几个结果:
第一战胜者和战败者-纳粹德国和苏联因为工业化和战略全局视野所限,同时忽略了战略空军和战略轰炸机的建设,而美国英国从此战中得到相当震撼,玩命加强了情报和战略空军的研究,最终二战利器雷达图灵机和航母还有战略轰炸机都是美国英国获胜的功臣。

第二德国此战后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海军空军的短板,同时在自己最擅长的潜艇技术上面也没有更多重视,这也是德国作为一个后崛起的大国毕竟没有老牌帝国英国和承接者美国那样全球布局的海洋战略眼光,这也是二战开始后德国海军和空军接连失败的最终原因,西班牙战争德国的对手还是当时二流的苏联,没有和最强大的对手比较,所谓胜利其实也是很廉价的。

第三西班牙内战使得苏联警醒,被迫开始内部调整和国际战略调整,开始和西方尤其是英国美国联合制约德国崛起,美国罗斯福周边大量左翼人士都是苏联当年布下的闲棋冷子影响出来的结果。

那么看看这些其实也看的出来,纳粹的失败早在战前已经布局完成,剩下的就是纳粹自己往里面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17: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二战的全部就是一部利益的纠葛,理解了利益,就懂了很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5 07: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0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希特勒迫害知识分子就没有美国的崛起,正是因为希特勒用种族歧视和血统论玩内耗排挤打击德国知识分子,把各类人才拱手送给美国,这样美国坐享二战和二战后的人才红利!


资料:

二战以后美国的科学发展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希特勒


二战前的美国科学充其量只能算二三流的,希特勒几乎把整个欧洲最杰出的科学家都赶到了美国去,没有这些人,美国虽然经济上富裕,科学上肯定无法和苏联竞争,甚至能否和日本相比都是个问题。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世界数学的中心在德国的哥廷根,那里聚集着世界上最杰出的数学家群体。搞数学的人如果能到哥廷根转一圈,那就是脸上有光了。
哥廷根的希尔伯特几乎是数学领域的教皇,在庞加莱死后,他成了所有数学家公认的精神领袖(那时候,苏联的数学大神,希尔伯特之后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科尔莫戈罗夫还年轻),在他的辐射下,一批批最杰出的数学家才他周围培养起来,聚集起来。那时候,有一句话,学数学的,打起背包去哥廷根,哥廷根几乎等于是数学界的宗教圣地一样。

这个时期的世界物理的中心同样在德国,现代物理的两大支柱的发源都在德国。
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这众所周知了
量子力学的萌芽,普朗克和爱因斯坦都是德国物理学家也不必说
创立量子力学的三大巨头,矩阵力学的建立者是德国的海森堡。
波动力学的建立者是奥地利人薛定谔,实质上也就是德国人,他的论文《作为本征值问题的量子化》也是发表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
只有狄拉克是英国人,但狄拉克的工作也是建立在海森堡和薛定谔两人基础之上的
当然欧洲的另一个物理学中心是丹麦的哥本哈根,那里有波尔主持,但和德国也是紧密联系的,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基本上就是海森堡和波尔两人在狂热争辩中弄出来的。

不过希特勒上台,整个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本来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源源不断到德国去学习最好的数学,最前沿的物理,而后来就是希特勒源源不断的把德国本来群星璀璨的科学精英给驱赶到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

比如先说数学,在康斯坦斯写的《希尔伯特——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中有这么一段话
“哥廷根和巴黎之间的竞争已成往事,德国和法国都失去了整整一代数学家。美国却发现自己发了无以估量的大财,几乎所有希尔伯特学派的成员以及其他许多欧洲科学家全都永久移居到了这个国家。这些人里面,有本书多次提到的:
阿丁、柯朗、德拜、德恩、爱因斯坦、爱瓦尔德、费勒、弗朗克、佛里德里希、哥德尔、海林格、冯.卡门,兰德,勒威,纽格堡,冯诺依曼,埃米.诺特,诺德海姆,奥尔,波利亚,赛格,塔斯基,奥尔加.陶斯基,外尔,魏格纳”

这里每个人几乎都是科学界数学界的巨星,一些人们熟悉的冯诺依曼,冯卡门不过是其中普通一员而已,每个人的成就说出来都是令人咂舌的,许多人都是一个学科领域开山鼻祖级别的
人太多,这里挑几个,摘录一些相关介绍

外尔,德国数学家,1933年因纳粹迫害移居美国

“外尔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早期工作在分析学方面。其博士论文中把希尔伯特及其学生关于积分方程的工作推广到积分上限为无穷的情形,其后研究奇异特征值问题。外尔在1913年发表的著作《黎曼曲面的概念》,第一次给黎曼曲面奠定了严格的拓扑基础。1915—1933年,他研究与物理有关的数学问题,企图解决引力场与电磁场的统一理论问题,他的工作对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场论和广义微分几何学有深远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他从一般空间问题进而研究连续群的表示,导致他在1925—1927年最出色的工作,其中包括运用大范围方法研究半单李群的线性表示等。他还把经典有限群的结果扩张到紧群上去,又通过「酉技巧」扩张到非紧的半单群上。他引进的外尔群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量子力学产生后,他首先把群论应用到量子力学中。外尔对哲学始终有浓厚的兴趣。在关于数学基础问题的论战中,他赞同布劳威尔的直觉主义,反对非构造性的存在证明,反对康托的超限数。外尔的主要著作还有《空间,时间,物质》、《连续统》、《群论与量子力学》、《经典群》、《对称》、《数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1968年,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外尔全集》,共4卷。”

哥德尔 奥地利数学家,1940年移居美国
他的成就不必不多说了,他是数理逻辑,元数学领域宗师级的人物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更是家喻户晓,1975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勋章
有点科普知识的人都知道他的地位


阿丁,德国数学家,1937年移居美国
近世抽象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就读于维也纳大学“他在数论、群论、环论(有一类环称为阿廷环)、域论、伽罗瓦理论、几何代数、代数拓扑、复变函数论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并创立了辫子理论。曾荣获美国数学会的科尔奖(数论)。证明了任意数域中的一般互反律(属于希尔伯特23个数学问题中的第9题)。阿廷的著作主要有《Γ函数引论》(1931)、《伽罗瓦理论》(1942)和《代数几何学》(1957)等”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执政之后, 因为阿丁妻子是犹太人,为避免迫害,一家人离开德国,1937年,移居美国,并任教于各大学

埃米.诺特,德国数学家,1933 年10 月底,移居美国

这也是大神级的数学家,连希尔伯特都叹服欣赏的
她是抽象代数的奠基人,摘录一些介绍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诺特的工作,称赞她是“自妇女接受高等教育以来最杰出的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天才”。爱因斯坦指出,凭借诺特所发现的方法,“纯粹数学成了逻辑思想的诗篇”。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数学家。”

“1921 年,她从不同领域的相似现象出发,把不同的对象加以抽象化、公理化,然后用统一的方法加以处理,完成了《环中的理想论》这篇重要论文。
  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数学创造,它标志着抽象代数学真正成为一门数学分支,或者说标志着这门数学分支现代化的开端。诺特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誉为是“现代数学代数化的伟大先行者”,“抽象代数之母”。
1930 年,她的学生荷兰的范德瓦尔登系统总结了整个诺特学派的成就,出版了《近世代数学》一书,顿时风靡了世界数学界。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回忆青年时代见到这本书的情形时说:“看到这个在我面前展示的新世界,我简直惊呆了。””
“在德国法西斯眼里,犹太民族是下等民族,诺特也因此倍受歧视。 1929 年,诺特竟然被撵出居住的公寓。希特勒上台,对犹太人的迫害变本加厉。 1933 年 4 月,法西斯当局竟然剥夺了诺特教书的权利,将一批犹太教授逐出校园。 后来,诺特乘船去了美国,”

另外,物理中空间平移不变性和时间不变性分别对应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应该也是诺特提出来的,这是从最深刻的角度对物理学概念的贡献。


鼎鼎大名的柯朗。德国数学家 1933年离开德国,迁居美国
“柯朗出生在普鲁士帝国西里西亚省,“在哥廷根,柯朗成为著名数学家大卫 希尔伯特的助手,并于1910年获得博士学位。”
“柯朗于1933年离开德国,早于他的很多同事。虽然他被纳粹列为犹太民,但因他曾在德军前线服役并受伤,他侥幸没有被开除职务。但是,他的社会民主左派身份导致他最终还是没有受到这个豁免。”

他和希尔伯特合著的《数学物理方法》,是这个领域的圣经了

在一本数学辞典里对柯朗的介绍是“他对数学物理方程和复变函数论有重大贡献,他发展了狄里克雷原理,提出了保角映射和关于椭圆方程的数学物理边界问题的理论,研究了边界问题的特征函数和特征值的极值性质”

爱不拉罕.瓦尔德 原籍罗马尼亚,1938年因纳粹迫害移居美国
“他发展了统计决策理论,提出了一般的判决问题,引进了损失函数、风险函数、极大极小原则和最不利先验分布等重要概念;
  建立了序贯分析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序贯概率比检验法,并证明该方法的最优性。
  他还在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经济问题中取得了不少成果。
  他的主要著作有《统计决策函数论》(1950)、《序贯分析》(1947),他的重要论文收集在《瓦尔德概率统计论文选集》(1955)中。”

费勒,原籍南斯拉夫,同样是德国哥廷根获得博士,并在哥廷根任教,1939年赴美国,

“费勒对概率论及其应用作出了贡献.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叠对数规律的一般形式、递归事件的振幅理论、经验分布中的极限定理等方面的论文.关于马尔可夫过程,费勒将福克尔——普兰克偏微分方程扩张到某种类型的积分微分方程,用古典分析的方法,做到了部分解决.在扩散过程中,费勒引进了一般微分算子.费勒还从概率论的角度出发,对中的拉普拉斯算子以及与它相类似的算子,研究了使之成为正定半群的生成算子的最小算子的扩张,他还把这一结果向多维空间推广,作了种种探索.费勒将概率论应用于遗传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其著作《概率论及其应用引导》已被译成中文,由科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在数学中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有:费勒过程、费勒链、费勒半群等等.”


勒威,德国数学家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后,,移居美国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由于偏微分方程方面的成就获得1985年的相当于数学诺贝尔奖的沃尔夫奖。 主要著作有变分法, 偏微分方程, 微分几何与流体力学。

波利亚,匈牙利数学家,1940年移居美国
“青年时期在布达佩斯、维也纳、巴黎等地攻读数学、物理和哲学,获博士学位。1914年在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任教,1938年任数理学院院长。”
“1963年获美国数学会功勋奖。他一生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和许多专著,在数学的广阔领域内有精深的造诣,对实变函数、复数函数、组合数学、概率论、数论、几何和微分方程等若干分支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留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术语和定理。他是法国科学院、美国全国科学院和匈牙利科学院的院士。”

冯诺依曼,匈牙利数学家,本在德国的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任教,1930年去美国

他的成就也不必摘录了,地球人都知道

西格尔(C. L. Siegel) 德国数学家, 生于柏林,1940年赴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10月任该所教授
“由于在数论, 多复变函数, 多复变解析函数等方面的研究1978年获首届沃尔夫奖。西格尔在数论方面发展了二次型的解析理论,给出超越数论及丢番图逼近的一些结果。在多复变函数论方面他进行了典型域的分类及辛几何的研究,同时为离散子群及相应模函数论开辟了重要方向。他在天体力学的三体问题及有关的微分方程方面也有重要工作。他与J.K.莫泽合著了《天体力学讲义》(1971)。”

上面是数学方面被纳粹赶到美国去的人物,由于见闻有限,估计也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至于物理方面,因为纳粹的关系,直接间接被从欧洲赶到美国的也为数不少

比如和海森堡一起合作奠定量子力学基础的奥地利物理学家(其实就是德国的)泡利,1935年到美国,1946年加入美国国籍,是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比如在核物理和基本粒子领域有重大贡献,首先实现用慢中子诱发裂变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也是因为不满法西斯统治,1938年借领取诺贝尔奖的机会跑到了美国去,他在芝加哥大学主持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的设计
有趣的是,首先实现核裂变试验的是意大利的费米,首先理论上确认核裂变实质的是德国(奥地利)的科学家,都是法西斯国家,结果都被赶到了美国去。
在《费米传》里有这样的介绍
“在这方面,柏林的皇家威廉化学研究所的一组工作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们是连为化学家奥托.哈恩与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和一位女物理学家丽丝.梅特娜。尽管丽丝.梅特娜是犹太人,她在纳粹政权的最初几年中却一直获准留在德国,因为她是奥地利人,她的国籍使她免受德国反犹法的牵连。可是,在德奥合并以后,她就被迫中断了她的研究工作并离开了德国。1938年12月,恩里克(就是费米)和我在斯德哥尔摩遇到她——一个忧虑重重,疲惫的妇女,带着一切流亡者共有的那种紧张神色”
“哈恩和斯特拉斯曼成功的把他们的结果通知了在斯德哥尔摩的丽丝.梅特娜,她立即前往哥本哈根,在那里她和她的侄子奥托.弗里茨——也是来自德国的逃难者——同波尔一起讨论了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的实验。当时恰好在波尔要来美国之前,他们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但铀分裂为两块时,也就是丽丝.梅特娜称为裂变的过程中,一定会释放出极其大量的核能,……他们大略计划了一个实验证实了他们的假说”
“当波尔抵达美国时,有一封电报正在等待着他,梅特勒和弗里茨已经极其成功地完成了他们的试验,并且得到了与他们的理论相符合的结果”

首先发现核裂变实质的是从德国被赶出来的物理学家,而大力促成美国进行原子弹研究的仍然是从德国被赶出来的物理学家
西拉德,是匈牙利出生的物理学家,“就学于柏林技术大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1933年迁居英国(显然也是被纳粹的政策赶出来了)。1938年移居美国,后加入美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从事核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1958年获爱因斯坦奖,1959年获原子能和平利用奖,1961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在《费米传》中说“西拉德反复不断向他的朋友谈论这件事,并打动了其中的一些人。1939年7月里,他和另一位匈牙利出生的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一起,在普林斯顿会晤了爱因斯坦”
“这三个人决定,他们起草一封信给罗斯福总统,并且由爱因斯坦署名”
信准备好后,“西拉德不会开车,就请了第三位匈牙利出生的物理学家,他的年轻的朋友爱德华.特勒来帮忙(找爱因斯坦),那一天是1939年8月2日”
最后就是罗斯福阅读了爱因斯坦的信件,任命了一个铀顾问委员会

这一整个事件链条里出力全部都是从欧洲被赶到美国的科学家,其中大部分是在德国学习并被培养成物理学家的人,
甚至最终参与洛斯阿拉莫斯基地制造原子弹的人群里都依旧有大量来自欧洲乃至德国的物理学家
比如费米夫人在《费米传》中提到的基地里碰到的德国出生的物理学家汉斯.贝特
“贝特很喜爱罗马,1932年又来了。在那个时候,他也分担了许多德国人对纳粹党和希特勒的权力崛起所感到的巨大恐惧。翌年,他离开了德国,先到英国,接着到美国”
“他在1943年春天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在那里他是理论物理学部的领导人,铀计划的许多成功都是出自这个部”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爱德华特勒,他不仅参与了原子弹制造,也是美国的氢弹之父,摘录一些介绍
“爱德华•特勒(1908年—2003年),“氢弹之父”。
  “特勒将毕生的精力用以研发美国的核武器。他极力主张发展原子弹和氢弹、核能以及战略防御体系,因此对美国的国防和能源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一生中获得了许多奖章,其中包括艾伯特•爱因斯坦奖章,恩里科•弗米奖章、国家科学奖章和总统自由奖章。”
他同样是德国培养出来的物理学家
“特勒在1908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但在德国接受大学教育,在莱比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35年,特勒同妻子移居美国,在华盛顿大学当教授,一直到1941年。就在那年,他成为美国公民。”

在费米夫人的记叙里,洛斯阿拉莫斯基地里还能看到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祖师爷级别的人物哥本哈根学派领袖已经六十岁的波尔

更甚至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奥本海默本身就是由德国培养出来的物理学家,他在哥廷根是接受希尔伯特和玻恩的言传身教
“1926年,转到德国哥廷根大学,跟随玻恩(M. Born,1882-1970)研究,1927年以量子力学论文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

这是原子弹氢弹的情况,至于美国的火箭卫星,那更是直接把德国的冯布劳恩给拉了去,连登月的土星五号都是冯布劳恩担任总设计师

我们看看美国二战后的重大科学项目,核武器领导者基本上无论理论还是实验基本都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计算机是匈牙利的冯诺依曼。火箭导弹是德国的冯布劳恩
要说两弹一星,中国的科学家虽然是苏联和美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但至少还是中国人,到了美国那里,基本上完全就是靠外国移民过来的科学家。

了解这些事实后,不得不说希特勒是历史的头号蠢蛋,他的目标是要让德国称霸,结果是把德国原来在世界科学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完全给抛弃了,把整个欧洲的科学精英全都驱赶到了美国去了,他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成全美国。就算不考虑战争破坏,光是这点本身就是让历史倒退了。
一个人的目标和结果可以背离到如此离奇的程度,也真是叹为观止。
本来的德国,随手一抓就是科学巨星,不仅本国源源不断涌现科学巨匠,而且全世界最优秀的科研人才都在源源不断吸引到德国去学习和工作,而希特勒一上台,这个过程完全就逆转了。
德国人最应该诅咒和痛恨的估计就是希特勒了。而美国人最应该感谢的也是希特勒了。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佩服苏联,苏联对美国的科技对抗,基本上是以一国之力培养出来的科学人才和整个世界的人才相对抗,而且是在二战期间损失了2700万最精华的人口情况下,苏联依然能不落太大的下风,也是了不起的事情。
没有希特勒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愚蠢,二十世纪下半叶就基本没有美国什么事情。


http://lt.cjdby.net/archiver/tid-873211.html

===============================

一战末至二战初的欧洲数学的主要学派



一战结束到二次战爆发的20余年里,数学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出现了不少颇有影响的数学学派。

   如 波兰数学学派、德国哥廷根学派、法国布尔巴基学派、苏联的列宁格勒学派 和 莫斯科学派等。其中的哥廷根学派和波兰数学学派在二战中受到法西斯希特勒的摧残,由鼎盛转为衰落,对数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都是很大的损失。

   (1)波兰数学学派

   波兰数学学派的最初组织者是华沙大学教授雅尼斯柴夫斯基。

   1918年.他提出波兰数学家应“为波兰数学赢得特殊地位”,不能“只充当外国数学中心的仆从和顾客”,并提出三条措施:

   一、集中人力于某一领域,如集合论、拓扑学等;
   二、创办一个杂志,专门刊登集合论等方面的文章,使之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三、创造一种适合数学研究的气氛,即创造一个生产数学的锻炉。

   波兰后来在华沙和里沃夫形成了专政集合论、拓扑学和泛函分析的队伍,许多成果是世界一流的。他们先后创办了《数学基础》和《数学研究》杂志.获得极大成功,并赢得国际声誉,吸引了世界一流数学家的来稿,同时把波兰数学界的成果交流到国外。

   《数学研究》杂志专登泛函分析方面的文章。波兰学派中里沃夫学派的领导人之一是著名数学家巴拿赫,他在泛函分桥等方面的工作在数学界以深刻和概括著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被希待勒法西斯占领。2/3有学位的数学工作者在战争中丧失生命;巴拿赫迫于生计而改行到生物试验中心工作,1945年病逝;劫后余生者后来不少去了美国。

   (2)哥廷根数学学派
  
   20世纪韧,数学大师高斯、黎曼(1826—1866)等曾执教过的哥廷根大学就已成为世界数学的中心。哥廷根学派个有杰出的数学家希尔伯持、闵科夫斯基、克莱因(1849-1925)和在抽象代数的创立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女数学家埃米·诺特等。

   希尔伯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对数学的贡献是多方面。他早期的研究领域涉及代数不变式问题、代数数域论等,孕育了女数学家埃米·诺持为代表的抽象代数学派。后来,他在变分法、积分方程、泛函分析、物理学等领域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世纪之交的1900年,他发表了著名数学演讲,列出了23个在新的世纪里数学家应当努力解决的问题,为新世纪中的数学发展揭开丁充满挑战性的、光辉的一页。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左右和导引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克莱因于1872年发表的“爱尔兰根纲领”演讲,总结了各种新几何学的发展,指出其结构上的一般原则,并用变换群的观点作为几何学分类的基础,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

   闵可夫斯基曾是爱因斯坦在苏黎士时的老师,后来任哥廷根大学的数学教授。1907年,他首创四维时空理论,在通常的三个空间坐标的基础上,引进了第四个坐标ict,用四继坐标描述时空中发生的学件及事件的变化规律,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沦表述成非常简洁、优美的数学形式。闵可夫斯基的工作引起了科学界对爱因斯坦所进行的相对论革命的注意,他还十分有预见性地指出,爱因斯坦的思想对近代人们的思维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哥廷根大学数学系的办学传统户有几个“一”:—间开架阅览室,一条陈列数学模型的走廊,每周一次讨论班等。学派的组织者强调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并重,强调入才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等。30年代。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黑色恐怖笼罩了哥廷根,几乎所有的哥廷根学派成员都被迫移居美国,哥廷根学派完全衰落了。抽象代数的奠基人、女数学家诺特于1933年去了美国。最后被迫离开哥廷根的,是希尔伯特的接班人、数学家柯朗。他曾是希尔伯特的助教,后来接任了希尔伯特的职务,20年代写有大量论文,他的《数学物理方程》第一卷,是20世纪数学名著之一。柯朗在筹建哥廷根数学研究所中有突出贡献。在希特勒的全国性“徘犹活动”中,祖籍犹太人的何朗也难于幸免。1934年8月,应纽约州立大学的聘请,柯朗抵达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柯朗领导的纽约州立大学战时应用数学小组,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水下声学和爆炸理论、喷气机设计、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等方面均有出色成果:柯朗还把建设哥廷根数学研究所的经验带到美国,用自己的才华义建立了另一所数学研究所——纽约大学数学研究所,使纽约大学成为美国的两大数学中心之一。

http://www.math168.com/sxsh/82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0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


留德十年 纳粹的末日:美国兵入城

转载▼标签: 季羡林



我在上面多次讲到1945年美国兵占领哥廷根以后的事情,好像与时间顺序有违;但是为了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不得不尔。按顺序来说,现在是叙述美国兵进城的情况了。

时间到了1945年春末,战局急转直下。此时,德国方面已经谈不到什么抵抗,只有招架之功,连还手之力也没有了。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警报期。老百姓盛传,英美飞机不带炸弹了。他们愿意什么时候飞来,就什么时候飞来,从飞机上用机枪扫射。有什么地方一辆牛车被扫中,牛被打得流出了肠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从表面上看起来,老百姓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还是相当沉着的,只是显然有点麻木。

德国民族是异常勤奋智慧的民族,办事治学一丝不苟的彻底性名扬世界。他们在短短的一两百年内所创造的文化业绩,彪炳寰中。但是,在政治上,他们的水平却不高。我初到德国的时候,他们受法西斯头子的蛊惑,有点忘乎所以的样子,把自己的前途看成是一条阳关大道,只有玫瑰,没有荆棘。后来来了战争,对他们的想法,似乎没有任何影响。在长期的战争中,他们的情绪有时候昂扬奋发,有时候又低沉抑郁。到了英美和苏联的大军从东西两方面压境的时候,他们似乎感觉到,情况有点不妙了。但是,总起来看,他们的情绪还是平静的。前几年听了所谓"特别报道"而手舞足蹈的情景,现在完完全全看不到了。

在无言中,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他们等待的事情果然到了。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为了保存当时的真实情况,为了反映我当时真实的思想感情,我干脆抄几天当时的日记,一字不改;这比我现在根据回忆去写,要真实得多,可靠得多了。我个人三天的经历,只能算是极小的一个点;但是一滴水中可以见大海,一颗砂粒中可以见宇宙,一个点中可以见全面,一切都由读者去意会了。

1945年4月6日

昨晚到了那Keller(指种鲜菌的山洞--羡林注)里坐下。他们(指到这里来避难的德国人)都睡起来。我无论如何也睡不着,里面又冷,坐着又无依靠。好久以后,来了Entwarmung(解除空袭警报)。但他们都不走,所以我也只好陪着,腿冻得像冰,思绪万端,啼笑皆非。外面警笛又作怪,有几次只短短的响一声。于是人们就胡猜起来。有的说是Alarm(警报),有的说不是。仔细倾耳一听,外面真有飞机。这样一直等到4点多,我们三个人才回到家来。一头躺倒,醒来已经快9点了。刚在吃早点,听到外面飞机声,而且是大的轰炸机。但立刻也就来了Voralarm(前警报),紧跟着是Alarm。我们又慌成一团,提了东西就飞跑出去。飞机声震得满山颤动。在那Keller外面站了会,又听到机声,人们都抢着往里挤。刚进门,哥廷根城就是一片炸弹声。心里想:今天终于轮到了。Keller里仿佛打雷似的,连木头椅子都震动。有的人跪在地上,有的竟哭了起来。幸而只响了两阵就静了下来。11点,我惦记着厨房里煮上的热水,就一个人出来回家来。不久也就来了Vorentwarnung(前解除警报)。吃过早点,生好炉子。以纲(张维)来,立刻就走了。吃过午饭,躺下,没能睡着。又有一次Voralarm。5点,刚要听消息,又听到飞机声,立刻就来了Alarm。赶快出去到那Deckungsgrsben(掩体防空壕)外面站了会。警报解除,又回来。吃过晚饭,10点来了Voralarm。自己不想出去;但天空里隔一会一架飞机飞过,隔一会又一架,一直延续了三个钟头。自己的神经仿佛要爆炸似的。这简直是万剐凌迟的罪。快到两点警报才解除。?

1945年4月7日

早晨起来,吃过早点,进城去,想买一个面包。走了几家面包店,都没有。后来终于在拥挤之余在一家买到了。出来到伤兵医院去看Storck,谈了会就回家来。天空里盘旋着英美的侦察机。吃过午饭,又来了Alarm,就出去向那Pilzkeller(培植蘑菇的山洞)跑。幸而并不严重,不久也就来了Vorentwarnung。我在太阳里坐了会,只是不敢回家来。一直等到5点多,觉得不会再有什么事情了,才慢慢回家来。刚坐下不久,就听到飞机声,赶快向楼下跑。外面已经响起了炸弹,然后才听到警笛。走到街上,抬头看到天空里成排的飞机。丢过一次炸弹,我就趁空向前跑一段。到了一个Keller,去避了一次,又往上跑,终于跑到那Pilzkeller。仍然是一批批炸弹向城里丢。我们所怕的Grossangriff(大攻击)终于来了。好久以后,外面静下来。我们出来,看到西城车站一带大火,浓烟直升入天空。装弹药的车被击中,汽油车也被击中。大火里子弹声响成一片,真可以说是伟观。8点前回到家来。吃过晚饭,在黑暗里坐了半天,心里极度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终于还是带了东西,上山到那Pilzkeller去。

?1945年4月8日

Keller里非常冷,围了毯子,坐在那里,只是睡不着。我心里很奇怪,为什么有这样许多人在里面,而且接二连三地往里挤。后来听说,党部已经布告,妇孺都要离开哥廷根。我心里一惊,当然更不会再睡着了。好歹盼到天明,仓猝回家吃了点东西,往Keller里搬了一批书,又回去。远处炮声响得厉害。Keller里已经乱成一团。有的说,德国军队要守哥城;有的说,哥城预备投降。蓦地域里响起了五分钟长的警笛,表示敌人已经快进城来。我心里又一惊,自己的命运同哥城的命运,就要在短期内决定了,炮声也觉得挨近了。Keller前面仓皇跑着德国打散的军队。隔了好久,外面忽然静下来。有的人出去看,已经看到美国坦克车。里面更乱了,谁都不敢出来,怕美国兵开枪。结果我同一位德国太太出来,找到一个美国兵,告诉他这情形。回去通知大家,才陆续出来。我心里很高兴,自己不能制止自己了,跑到一个坦克车前面,同美国兵聊起来。我忘记了这还是战争状态,炮口对着我。回到家已经3点了。忽然想到士心夫妇,以为他们给炸弹炸坏了,因为他们那一带炸得很厉害,又始终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所以饭也吃不下去。不久以纲带了太太同小孩子来。他们的房子被美国兵占据了。同他们谈了谈,心里乱成一团,又快乐,又兴奋,说不出应该怎样好。吃过晚饭,同以纲谈到夜深才睡。

哥廷根就这样被解放了。

上面就是我一个人在关键的三天内写的日记,是一幅简单而朴素的素描。

哥廷根城只是德国的一个点,而这个种植鲜蘑菇的山洞又只是哥廷根城的一个点,我在这个点中更是一个小小的点。这个小点中的众生相,放大了来看,就能代表整个德国的情况。难道不是这?样吗??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哥廷根--我相信,德国其他地方也一样--在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法西斯彻底完蛋了。他们横行霸道,倒行逆施,气焰万丈,不可一世,而今安在哉!德国普通老百姓对此反应不像我想得那样剧烈。他们很少谈论这个问题。他们好像是当头挨了一棒;似乎清楚,又似乎糊涂;似乎有所反思,又似乎没有;似乎有点在乎,又似乎根本不在乎。给我的总印象是茫然,木然,懵然,默然。一个极端有天才的民族,就这样在一夜之间糊里糊涂地,莫名其妙地沦为战败国,成了任人宰割的民族。不管德国人自己怎样想,我作为一个在德国住了十年对德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外国人,真有点欲哭无泪了

对我个人来说,人类历史上迄今最残酷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似乎有点不够意思。我在上面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曾经这样说过:"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戏,开端竟是这样平平淡淡。"今天大战结束了,结束得竟也是这样平平淡淡。难道历史上许多后代认为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之类的事件,当时开始与结束都是这样地平平淡淡吗?

但是,对哥廷根的德国人来说,不管他们的反应如何麻木,却决非平平淡淡,对一部分人还有切肤之痛。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战胜国进入战败国"屠城"的记载,中国就有不少。但是,美国进城以后,没有"屠城",而且从表面上看起来,还似乎非常文明。我从来没有看到"山姆大叔"在大街上污辱德国人的事情。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似乎颇为融洽。我也没有看到德国人敌视美国兵,搞什么破坏活动。我看到的倒是一些德国女孩子围着美国大兵转的情景,似乎有一些祥和之气了。

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美国大兵也是有一本账的,他们不知从哪里弄到了一个"?名单",哥城的各类纳粹头子都是榜上有名。美国兵就按图索骥,有一天就索到了我住房对门的施米特先生家里。他有一个女儿是纳粹女青年组织的一个Gau(大区)的头子。先生不在家,他的胖太太慌了神,吓得浑身发抖,来敲门求援。我只好走过去,美国兵大概很出意外,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中国人,是"盟国",来帮他当翻译的。美国兵没有再说话,我就当起翻译来。他没有问多少话,态度中正平和,一点没有凶狠的样子。反正胖太太的女儿已经躲了起来,当母亲的只说不知道。讯问也就结束了,从此美国大兵没有再来。

此外,美国兵还占用了一些民房。他们飘洋过海,不远万里而来。进了城,没有适当的营房,就占用德国居民的房子。凡是单独成楼、花园优美的房子,很多都被选中。我的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在城外山下新盖的一幢小楼,也没能逃过美国大兵的"优选",他们夫妇俩被赶到不知什么地方去暂住,美国一群大兵则昂然住了进去。虽然只不过住了几天,就换防搬走,然而富丽堂皇、古色古香的陈设已经受到了一些破坏。有几把古典式的椅子,平常他们夫妇俩爱如珍宝,轻搬轻放,此时有的竟折断了腿。美国兵搬走后,我到他家里去看。教授先生指给我看,一脸苦笑,没有讲什么话,心中滋味,只能意会。教授夫人则不那么冷静,她告诉我,美国大兵夜里酗酒跳舞,通宵达旦,把楼板跺得震天价响。玲珑苗条的椅子腿焉得不断!老夫妇都没有口出恶言。说明他们很有涵养。然而亡国奴的滋味他们却深深地尝到了,恐怕大出他们的臆断吧。

被占的房子当然不止这一家。在比较紧张的那些日子里,我走在大街上,看街道两旁的比较漂亮的房子,临街的房间,只要开着窗子,就往往看到室内的窗台上,密密麻麻地整整齐齐地,排满了大皮靴的鞋底,不是平卧着,而是直立着。当然不是晒靴子,那样靴底不会是直立着。仔细一推究,靴底的后面会有靴子;靴子的后面会有脚丫子;脚丫子后面会有大小腿;大小腿后面会有躯体;到了最后,在躯体后面还会有脑袋,脑袋大概就枕在什么地方。然而此时,"删繁就简三秋树",把从靴子到脑袋统统删掉了(只有表象如此,当然不会实际删掉),接触我的视线的就只有皮靴底。乍看之下,就先是一愣,忽然顿悟,对了这样洋洋大观的情景,我只有大笑了。

这是美国大兵在那里躺着休息,把脚放到了窗台上。美国兵个个年轻,有的长身玉立,十分英俊。但是总给人以吊儿郎当的印象。他们向军官敬礼,也不像德国兵那样认真严肃,总让人感到嬉皮笑脸,嘻嘻哈哈。据说,他们敬礼也并不十分严格,尉官只给校官以上的敬礼,同级不敬;兵对兵也不敬礼,不管是哪一等。这些都同德国不同。此外,美国兵的大少爷作风和浪费习气,也十分令人吃惊。他们吃饭,罐头食品居多。一罐鸡鱼鸭肉,往往吃了不到一半,就任意往旁边一丢,成了垃圾。给汽车加油,一桶油往往灌不到一半,便不耐烦起来,大皮靴一踢,滚到旁边,桶里的油还汩汩地向外流着,闪出了一丝丝白色的光。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剪断通讯电缆的豪举。美军进城以后,为了通讯方便,需要架设电缆。又为了省事起见,自己不竖立电线杆,而是就把电缆挂在或搭在大街两旁的树枝上。最初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后来大概是由于机关增多,需要量随之大增,电缆的数目也日益增多,有的树枝上竟搭上了十几条几十条,压在一起,黑黑的一大堆。过了不久,美军有的撤走,不再需要电缆通讯。按照我的想法,他们似乎应该把厚厚的一大摞电缆,从树枝上一一取下,卷起,运走,到别的地方再用。然而,确实让我大吃一惊,美国大兵不愿意费这个事,又不肯留给德国人使用。他们干脆把电缆在每一棵树上就地剪断。结果是街旁绿树又添奇景:每一棵树的枝头都累累垂垂悬挂着剪断的电缆。电缆,以及我上面谈到的罐头食品和汽油,都是从遥远的美国用飞机或轮船运来的。然而美国这个暴发户大国和她的大少爷士兵们,好像对这一点连想都没有想,他们似乎从来不讲什么节约,大手大脚,挥霍浪费。这同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大相径庭,我有什么话好说呢

在上面我拉拉杂杂地写了美国兵进城和纳粹分子垮台的一些情况。这只是我个人,而且是一个外国个人眼中看到、心中想到的。我对德国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素所崇奉,同时又痛恨纳粹分子的倒行逆施。我一方面万万没有想到,在我在德国住了十年之后,能够亲眼看到纳粹的崩溃。这真是三生有幸,去无遗憾了。在另一方面,对德国普通老百姓所受的屈辱又感到伤心。当年德法交恶,德国一时占了上风。法国大文豪阿·都德写了有名的小说《最后一课》,成为世界文学中宣扬爱国主义的名篇。到了今天,物换星移,德国处于下风。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之迅速、之不定,令人吃惊。但是,德国竟没有哪一位文豪写出第二篇《最后一课》,是时间来不及呢?还是另有原因呢?又不禁令人感到遗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18: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亨利兄博闻强识,涉猎极广,四月天的活动,牵出洋洋洒洒的文字,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2 18: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受教了,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1:11 , Processed in 0.2412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