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51|回复: 18

[【文史类】] 重读《三重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1 20: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读《三重门》







引言
一、数学系本纪:只需“小三”足矣
      
奇镇神校世家第一
文革打工世家第二
几变数十世家第三
半个小时世家第四
大学六年世家第五
二、物理系本纪:今天学明天荒
冷空气重世家第六
三、英语系本纪:韩门三十六峰
神奇词典世家第七
附记






引言

知道韩寒是由于在2000年的时候一个同学买来了《三重门》,拿来翻看过。在下愚昧,对小说的内容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倒是七盏红灯照亮前程的《简介》以及论述“全才人才”的《后记》把我惊呆了,至今念念不忘。
由于一些事情错过看“直播”,知道麦田质疑韩寒、韩寒乘胜挑战方舟子的时候,已经是去年8月份的事情了。令人惊奇的是,质疑韩寒一年多了,而韩寒却并没有倒掉。韩寒先生到湖南卫视为刚成年的人布道,渡海宝岛台湾享用“马总统”5秒的“久仰”;既能屈尊与凡人一起“理解了生活”,又能腾空荣登“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可谓古今一人,国士无双。
“一个人在粪坑边上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当然也会染上书香。”我们把这个原理沿着“原理延伸”再延伸下去,可得:读神作久了也能沾点“仙气”。纵使无福消受“鸡犬升天”的待遇,至少也能清肝明目,以免看不明白“用屁眼都能看明白”(借用《三重门》后记之语)的问题。最不济也可以使头发茂盛以供增高之用吧?
于是在无限敬仰之余,在“韩十四年”以“不怕苦不怕累,背着麻袋装宝贝”的期望和实际行动,重新拜读神作《三重门》。

一、  数学系本纪:只需“小三”足矣

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数学系中别的不说,单是微积“分化曲为直、积无成有”的把戏,已经是引起头疼的最好办法了。韩先生说“对于以后不去搞理科方面研究的人,数学只要到初二水平就绝对足够了”。我为了给文科做贡献,更纯粹一点,只用加减乘除,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证明数学只要到“小三”水平也就基本够用了呢?只是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做法虽然好,却有欺师灭祖的“大不敬”之嫌,还是不要宣扬为好。

奇镇神校世家第一

传说中的神奇本本记载着作文秘诀是:凤头猪肚豹尾。且看《三重门》第一、二、三句:
“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的奖项全给了它<“一些”就是不止一个机构,“它”可独享荣耀可反证只有一个学校。正如一个人的作文比赛获得第一名是很多人要颁奖给“他”>,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P001)

小镇,即使再小,林雨翔也是读了小学和初中的。可是只有一个学校,那么就是小学六个年级跟初中三个年级都在一个学校了。
这个学校原来只有十个语文老师,根据新进去的“马德保任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和文学社社长”的待遇看,应该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多教两个班的语文。那么以原来十个语文老师来估算,全校应该是每个年级两个班共18个班,以每班60个学生计算,18个班的学生加起来才1080人。
1999年,“全国初中学校招生2183万人,在校生5812万人,初中入学率达88.5%。小学招生2030万人,在校生 1354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注一)
全国初中小学在校生19360万,按全国人口12.5亿计算,照此比例,这个在校生是1080人的小镇,总人口为约6974人(6973.14,不及神奇如林公子说的上帝,能剖出零点几个人,只好进位)。
以上都是推算,不知道作者韩寒先生能不能自证呢?如果你不能把这些数据自证,我就当做是确证了:
上海有这样小一个小镇,小镇中有这样小的一个有九个年级的学校,每年级两个班。这样的小的学校中有这样的人,这个人在校念书八年(林家搬家,是在林公子五岁的事情,而且是搬到镇上,不是移民往外镇或区里)之后还不认识同年级的另一个班、成绩全校第一的校花,偏要在偶然外出周庄周游时偶然在水之湄看到水中仙子。
而这位仙子就在同年级的120人中由“白雪公主”变身“灰姑娘”藏着,众男居然未能挖掘出其天生之丽质,事笨伯够笨呢,还是粉底够厚?此仙子不仅能一见面就把两个毛头小子弄得神魂颠倒,甚至能一出现就把“博览过众多江南美女”的“四十多岁的”周庄面馆店主也弄得颠倒神魂。不愧是能够调动从“三国”到“大清”所有最佳“美女赋”的神女啊!可惜故意忘掉了还有宋玉的“邻家女”,唉!没办法啊,“无奈近视眼”,在隔离班是看不见的,一定要背坐在水中的船上,才能被发现——知道了么?帅哥们,赶快到河边湖边去守着!靓女们,赶快雇船坐上去!

他的国中,神奇的镇!神奇的校!神奇的“抗议”帅男!神奇的绝代佳人! 让我们一起骇然地惊叹膜拜这个“藏龙卧虎”的小镇中更神奇的学校吧:

“什么,一个学校!”罗天诚佛心大乱。林雨翔也骇然无语,惊诧这种破学校也能出大美女,而且自己竟从未见过,不由对学校大起敬佩,想这小镇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


(注一):国家统计局《1999年中国人口综述》http://www.gsjsw.gov.cn/html/zgrksjtj/11_52_26_832.html



文革打工世家第二

小镇还有一个和林雨翔性格雷同的人,他叫马德保。马德保培育成功这性格比林雨翔多花了三十年,可见走了不少冤枉路。马德保没在大学里念过书,高中毕业就打工,打工之余,雅兴大发,涂几篇打工文学,寄了出去,不料编辑部里的雅兴发得更厉害,过几个月就发表了出来。(P002)

因为后面有期末时说“次月,亚洲金融危机来袭”一语(P142),可据此判定马德保教书是在1997年。
假定当时初三的林少是15岁,再加三十年则马德保是45岁。假定与林少开始上学的年龄学制相同,则马德保应该是1968年初中毕业,1971年高中毕业。1971年,没能念大学正常,问题是当时去哪里打工?哪里有发打工文学的刊物呢?
难道马德保先生是未及学成的“提前海归”?

几变数十世家第三

林雨翔老家在农村,这村倚着一条铁路。前几年火车提速,但那里的孩子却不能提速。一次在铁路上玩时一下被轧死两个,亏得那时五岁的林雨翔在家里被逼着读《尚书》,幸免于难,成为教条主义发展至今惟一成就的一件好事。林父先是恐惧不安,成天让林雨翔背《论语》、《左传》。但那两个为自由主义献身的孩子在人心里阴魂不散,林父常会梦见铁轨边肚子骨头一地都是,断定此地不可久留。正好区委里的一个内部刊物要人,林父荣升编辑,便举家搬迁。不幸财力有限,搬不远,只把家挪了一两公里,到了镇上。离铁轨远了,心里踏实不少,每天早出晚归工作也挺顺心。(P006)

他从事编辑工作数十年,从没写出过这么像样的文章,喜不自禁,恨不能发表出去。(P066)

“前几年”火车提速,火车提速后扎死孩子,扎死孩子后林父常会梦见“肚子骨头”,林父常会梦见“肚子骨头”时正好林父荣升编辑。
也就是说,哪怕孩子被扎死当天林父知道了并做梦,这个“常梦见”也要梦几天吧?哪怕是梦一天之后林父就荣升编辑,荣升当天即刻到任,林父当编辑的日子都比火车提速的“前几年”至今的时间要少要少一天吧?。
不幸的是,一个学期远未结束,林公子仅仅到周庄转了一圈之后,这林父的当编辑的时间立马由“几年”提速为“数十年”了。不知林公子是不是也能从五岁开始“从事小学初中学习数十年”呢?



半个小时世家第四

罗天诚仲裁说:“好了,林雨翔,别缠住人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走就要让她走。”顿顿再问:“Susan,你决定什么时间走?”
  “还有半个小时。”
  …………
  沈溪儿听到老祖宗的厅,激动得非要拉Susan去。四人匆匆结账,店主挽留不及,在门口嘿嘿地笑。四人拐了半天,终于寻到沈厅。
   …………
  沈溪儿审讯道:“你们做了什么?”
  “找你们呀!”Susan天真道。
  “姑且相信。呀,Susan,你快到时间了吧!”
  “哇,真的,我要赶回去了。”(P044—045)


请问:小于半小时的时间?(因为“真的”只是“快到时间了”而未到)能走多少路?能走多久?
《三重门》中真神奇啊!不但“几年”可以提速为“几十年”,这“半个小时”在“拐上半天”之后到“沈厅”,上楼下楼,兜圈,散而复聚之后还只是快到了而已!是玩游戏中的场景么?


大学六年世家第五

那大学生自己也在教授嘴下当了六年的“Wanker”,才被督促出一个英语八级。(P100)

在教授嘴下当了六年“Wanker”的大学生啊!你在读研究生么?那么被小混混成为“大学生”就已经触及了你的底线。
就算是念了六年,大学本科还没得毕业,至少也有了英语八级,也不算辱没自己。因为门主在两年高一念完之前就卷铺盖走人了。


二、物理系本纪:今天学明天荒

门主在《后记》中说: “对于以后不去搞理科方面研究的人,数学只要到初二水平就绝对足够了,理化也只需学一年,如果今天的学习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的意义何在?”(P362)
对于以后不搞理科方面研究的人,门主认为“理化只需学一年”就“绝对足够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也把物理拉过来凑凑热闹吧。

冷空气重世家第六

第一会议室有两只柜式的三匹空调,但所放出的冷气与四五十个人身上的热气一比,简直相形见绌。冷空气比热空气重,所以副校长不可能从头凉到脚,只能从脚凉到头。(P190)

据说门主两年高一没听课,至少在初中也是学过两年物理了吧?
第一、应该是两台柜式空调吧?这正如“两只缩头乌龟不敢出来走两步”不能说成“两匹乌龟不敢出来走两步”一样。
第二、应该是说冷空气的密度比热空气大吧|?正如韩寒跳进河里不动会沉,不是说韩寒比水重,而是说韩寒的密度比水大吧?要不弄一个天平过来,调节平衡之后,两端各挂一个规格一样的大大的桶,任由韩寒选哪个桶坐上去,再用抽水机往另外一个桶里面装河水,最后看看韩先生是否还能跺一下脚就让大地抖三抖?



   太严肃了,我们来点幽默轻松一下吧。不才没有门主的创造力,就找了一则《驴子背盐渡河》的故事,不妨引用一下:
  驴子背着盐过河,不小心摔了一跤,盐在水里溶化了。当它站起来时,突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后来它背着棉花过河,想起上次的经历,于是故意跌倒在水中。棉花吸了水越来越重,可怜的驴子非但没有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驴子的悲剧在于把过去的经验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法。
  不过这是写给人而不是写给驴看的。腓特烈大帝所说:“即使在尤金亲王帐下服役二十年,一头驴子也不可能变成一个战术家。”


三、英语系本纪:韩门三十六峰

《三重门》中的英语知识点,张放先生罗列了35个,巍峨高耸,壁立千仞,个个都不是“小笼馒头”似的“佘山”(P034)。小子无才,膜拜之余,战战兢兢。为了多沾点仙气去学其中一个单词,已经耗费了我一整天的时间,其余的不敢再看。自家不是门主的“亲人”,已经是成仙无望;况且门主“文人相亲”招呼贵客都忙不过来,万一无人关注的我力竭坠崖,岂不是粉身碎骨?于是仅限于把词典垒起来,加上张放先生的35个知识点,凑成“韩门三十六峰”,供人“敬仰5秒”。

神奇词典世家第七

梁梓君把词典递过去。大学生一把拿过,从后扫起,见“Wanker”释义第二条就是“做事不认真者”的解释,理直气壮地想训人,不想无意间看见第一条竟是有“手淫者”的意思,一下子也面红耳赤,怨自己的大学教授只讲延伸义而不讲本义,况且那教授逢调皮学生就骂“Wanker”,那大学生自己也在教授嘴下当了六年的“Wanker”,才被督促出一个英语八级。
  梁梓君大笑,说:“We are not 那个。”林雨翔也跟着笑。
  大学生猛站起来,手抬起来想摔书而走,转念想书是他自己的,摔了心疼,便宁可不要效果,转身就走。(  P100)


本人是不懂英语的,为了知道“做事粗糙者”是否能够同时也是“手淫者”,于是想也查查这个单词,以免入沾到的“仙气”不够浓烈。
神马!查考研词汇手册,只有“wander”!
真让人徘徊得迷失方向啊!难怪不仅这四个被判为“你们是不认真的人”的初中生不懂,这大学生也被迫当了六年 “Wanker”了而不自知。(前后加起来,至今已经20年了吧?不知道是否已经被迫“wanked-out”?)
中国内地编写的学生辞典,估计是不入后来代言日系车、被“马总统”久仰5秒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反对现在教育制度的小混混”的法眼的。
于是搬出《新知识英汉词典》。(台湾黄帝图书公司1989年版,当然,是繁体本)据《译序》说,此书蓝本为日人编写,“最大的特色是把英语和它的文化背景做了许多扼要有趣的介绍,使读者从文化层面体认英语与生活的关联”。因“精简中肯,易记易学,非常适合我国中等学校乃至于大专学生修习一般英语之用”,由主编者纪秋郎的恩师、韩先生所喜欢的“真正有艺术欣赏性的梁实秋”先生提议编译出版。可叹此书虽然32开1400多页厚厚的一大本,让你由“wander”进化成为真正的“wanderer”。
外研社和台湾建宏联合出版的原始编者为日本人的《英汉多功能词典》也只能摇头叹息空“want”。

无法可想,只得“从海外归来”。于是搬出16开两大厚本的《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1版1999年10月第5次印刷)翻到3945页,查得:
wanker
<俚>n.1、行手淫者2、<贬>卑微的人;卑鄙的人
同页中wank的相关词条,也只有手淫、令人讨厌、卑鄙义项,并无“做事不认真”的释义。
手头上的书没了,只好找电子书查询:
打开《新牛津英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次印刷),翻到第2080页,查得:
wanker
Brit. vulgar slang a person who masturbates(used as a term of abuse)
打开《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研社2004年第1版第2次印刷),翻到第2234页,查得:
wanker
n.〔C〕BrE taboo someone who you think is stupid or unpleasant【英讳】笨蛋,讨厌的人

不知那本词典的“wanker”的第释义第二条就是“做事不认真者”?请恕在下孤陋寡闻,还望众人明示一下啊。
真不知道这个英语八级的人为何辅导几个初中学生要带上词典去?莫非他的八级证书是作弊所得,本身却是草包一个?所带的又是何种词典?而带去的神奇的词典,何处可寻?
呜呼哀哉!无法可想。

附记
本打算把《三重门》精读一遍的。由于要忙一些别的事情不能继续下去了。耗去两天时间写了这个稿子,供大家一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2 03: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三重门,也不打算看,楼主要是能把引文和分析用不同颜色区分就更好了。

多数分析还是比较犀利的,我很赞同,就不举例了。有些则过于犀利,语言特别是日常语言不必要求精确,比如“半天”就是一个时间概数,不是确数。

至少在我的方言区,常说“嗨,等你好半天了”,其实可能才早到一两分钟。在另一个语境下,常说“忙活了半天,这个事还不成”,则这个“半天”当指一段时间,可以不到半天,或者真半天,或者几天或更长时间。

又如“打工”,我感觉是八十年代后期新起的新词,至少在我的方言区是那时才流行的,但类似“打工”的行为以前是有的,我的方言区当时习惯叫“做小工”或“打小工”,当然,“做小工”的故事不能叫“打工文学”,投递受到保尔科察京影响,在当年是如雪片般的,采用比例虽不高,还是有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4 17: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zs2k于2013-02-22 03:34发表的 :
没看过三重门,也不打算看,楼主要是能把引文和分析用不同颜色区分就更好了。

多数分析还是比较犀利的,我很赞同,就不举例了。有些则过于犀利,语言特别是日常语言不必要求精确,比如“半天”就是一个时间概数,不是确数。

至少在我的方言区,常说“嗨,等你好半天了”,其实可能才早到一两分钟。在另一个语境下,常说“忙活了半天,这个事还不成”,则这个“半天”当指一段时间,可以不到半天,或者真半天,或者几天或更长时间。
.......



文革中有“打工”、甚至引发出“打工文学”,至少在下是闻所未闻,更骇人听闻。


至少在我的方言区,常说“嗨,等你好半天了”,其实可能才早到一两分钟。

半天: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好长时间(多就说话者的感觉而言)

除了在很特殊的环境下,或者在很特殊的心理状态下,请问那个会走路一两分钟,走了75米到150米(步速1.2米每秒计算),就会感觉到是“好半天”了呢?

我把相关原文全部选下以供瞻仰吧:

   悟出后头皮都麻了,想想刚才引了一大堆东西,又气又悔又羞,只好低着头吃面。
   罗天诚不让雨翔有借面遮羞的机会,说:“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吧,我们走吧,还有半天呢。”
  Susan摆手说:“不,我没有半天了,下午我还要赶回去呢,你们去玩吧。”
  雨翔走出失利阴影,留恋得不得了,说:“没关系的,可以晚上和文学社一起走啊,反正顺路。”
  “不了,我又不是文学社的人。”
  雨翔恨自己没有权力当场录取Susan,暗打马德保的主意:“马老师人挺好的。”
  Susan坚持说:“真的不了,我还有事呢。”
    罗天诚仲裁说:“好了,林雨翔,别缠住人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走就要让她走。”顿顿再问,“Susan,你决定什么时间走?”
  “还有半个小时。”
  “不如游完退思园再说吧。”林雨翔提议。
  罗天诚一笑说:“天才,这里是周庄,没有退思园,这里只有沈厅。”林雨翔梅开二度,窘促得说不出话。
  沈溪儿听到老祖宗的厅,激动得非要拉Susan去。四人匆匆结账,店主挽留不及,在门口嘿嘿地笑。四人拐了半天,终于寻到沈厅
  有精神的人死后,精神不死;同样道理,有钱人死后,钱不死。沈万三的钱引得中外游人如织,沈厅里的人口密度正教人认识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四人很快被冲散掉,沈溪儿跟了罗天诚,林雨翔则有幸和Susan冲在一起。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是远优于四个人在一起的。人潮里Susan和雨翔贴得很近,Susan的发香扑面而来,雨翔不禁萌生了一种伸手欲挽的冲动——这是本能。据一个古老传说,上帝造人时,第一批出炉的人都有两个头四只手四条腿,就是现今生物学里的雌雄共体,可上帝觉得他们太聪明了,就把“人”一劈为二,成为现在的样子,于是,男人便有了搜寻靠近另一半——女人的本能。当然也不乏找错的,就是同性恋了。林雨翔想起这个传说,哑然失笑。
  Susan问:“你笑什么?”
  林雨翔怕再引用错误,连中三元,摇头说:“没什么。”想想仍旧好笑,难怪现在言情电视连续剧里都有这种台词,“我俩单独在一起吃饭”,其实从形式逻辑学来说,此话不通,俩人何谓“单独”?但从神学来说,便豁然通了——两个人才能被真正意义上拼成一个人,所以“单独”。倘若一个人吃饭,充其量只是半个人尔尔。林雨翔这半个人找到另外半个,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原配,可欣喜得直想接近。
  贴得更近了。Susan自觉往旁边避了一步,不慎踩中别人一脚。那人旁边的两个小秘,正要开口骂,不料被踩者看见Susan抱歉的笑,顿时一退,“Sorry,Sorry”个不停。两个鬼怪故事里出来的女妖想替老板申冤未果,齐刷刷打白眼。
 再走一程,Susan担心和沈溪儿一散不聚,要下楼去找。雨翔开导她:“人找人,找死人。”Susan带倔地笑说:“我不管找死人找活人,她是我朋友,我一定要找到。”说着,抢了上帝的活干,自劈一刀,离林雨翔而去。雨翔挽留不住,只好跟上去。
  俩人在沈厅里兜圈子,林雨翔心猿意马,踩人脚不断。他踩脚成为专家权威后,得出这么一个规律,踩着中国人的脚,不能说“对不起”,要说“Sorry”,被害者才会原谅你,可见外文比中文值钱。你说一个“Sorry”可抵上十声“对不起”,与人民币兑美元英镑的汇率相符,足以证明语言与经济的亲密关系;而踩上外国人的脚大可不必担心,他们的脚趾和他们的财气一样粗壮,断然没有一脚踩伤的后患,说不准自己的脚底还隐隐生痛呢。
  茫茫人海芸芸众脚里,Susan惊喜地发现沈溪儿一脸怒相地站在门口,飞奔过去,说:“可找到你了!”
  林雨翔也尾随。沈溪儿审讯道:“你们做了什么?”
  “找你们呀!”Susan天真道。
  “姑且相信。呀,Susan,你快到时间了吧!”
  “哇,真的,我要赶回去了。”
  林雨翔盯住罗天诚的脸,感觉到他脸上的醋意比周庄的秋意更浓。他手一拍罗天诚的肩,大度地说:“想开一点。”然后问Susan:“我们送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21: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读过,风格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6: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个牛津高阶的单词释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10: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可能是这种犀利的针砭时弊的风格当时太少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0: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有机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6: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重读我可做不了。还是感觉优先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12: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现在那种风格的挺多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1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看这本书除了那优美的文笔,还真没什么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23: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细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0 13: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个本书的下载地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6 22: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找不到啦!下载地址在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6 23: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看过,当小说看着玩的,看完之后,没这么多想法,纯粹一乐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7 09: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韩寒写三重门的时候岁数不大,有些错误在所难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7 18: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夺早读了好几遍,非常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2 17: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也是80后的代表人物了,那时上高中,对这些文学还是很感觉兴趣的,
现在只是感慨时间的荏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1 00: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读过 ,当年真想买一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3 19: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前看过三重门,那时候我还是个初中生,觉得Susan很像班里的某个女生,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转眼之间青春已逝,蹉跎岁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1:18 , Processed in 0.11662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