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小鹿

[【茶社活动】] 过年活动之“民俗”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0 10: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那里的与众不同的习俗:过年三天不炒菜,过年三天也不扫地,大年三十全做好,其它各地相同的就不说了。版主要求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3: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黎族、侗族、 布依族习俗:
    每年进入农历年底:山寨一片沸腾:家家忙着打年粑、 酿年酒、 杀年猪、 打扫卫生、 张贴春联, 喜气洋洋。
    在大年三十除夕晚上:村寨灯火通宵明亮,侗乡儿女围坐火炉旁, 守岁话丰年, 人们送旧迎新,企盼新的一年更兴旺。
大年初一:“守家”,给牛栏、 猪舍和鸡笼等送年糕, 在果树、谷仓等处挂粽叶。
    从初二起:人们就开始走亲访友, 互相拜年贺喜,请酒对歌,人声鼎沸,鼓乐齐鸣, 歌声悠悠, 男女老少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据说五指山水满地区的黎族儿女,在过年时全体村民会聚一块,人们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欢跳“年舞”。
    在正月初: 张灯结采的村寨有的玩龙舞狮,有的唱戏。邻近村寨及亲朋好友,择日互相作客,互拜新年,共贺新春! 人们在互访作客时,于喜酒宴会之前,主寨的小伙子和客寨的姑娘们,客寨的男青年和主寨的女青年双双对歌,在对唱中尽展才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3: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时候除夕夜要把地上的瓜子皮花生皮踩碎,取岁岁平安的意思。而且碎果皮不能倒掉,意思是好运不可扫出门外,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老风俗都已不复存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6: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年初一一大早去佛教居士林敬佛吃斋饭
每年年初一全家都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7: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点也不夸张。你瞧,老家过年,时间头尾得有二十天哩!这不,从农历二十四就开始着手准备过年啦,一直到正月十五,一个年才算过完。

准备阶段

当地有这样的歌谣,“二四扫尘、二五杀猪、二六做豆腐、二七讨钱、二八舂粿、二九过年”。小时候,俺的过年新衣服都是要找裁缝现做的。所以,这几天中,俺最关心的是‘量体裁衣’。

除夕

早上,一般就忙着各种准备,贴春联等等。下午,就开始摆供品、点红蜡、上香、烧纸、放鞭炮祭祖宗,感谢列祖列宗过去一年保佑,新的一年继续关照。之后才一起围桌吃年夜饭。年夜饭不可少的一道菜是年糕(白粿、甜粿等),寓意年年高。俺比较期待的一件事就是家长给的红包。

灶膛的火晚上的时候不能灭掉,必须加树头、锯末等让它闷烧,第二天早上煮饭时就不必生火。寓意薪火相传,来年红红火火。

正月初一

晨起,穿新衣,放鞭炮,除旧岁,迎新年。早餐一般有各种肉、鱼、年糕、米粉、芥菜(切的长长的,寓意长寿)。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就是红蛋,寓意鸿运当头。

饭毕,就开始走亲访友,比比谁的新衣服好看。男孩们还比比谁的鞭炮多,谁的鞭炮响。无论到谁家,主人一般都会敬茶,茶点随便吃。茶点主要有生姜蜜饯、金橘蜜饯、糖衣花生、糖衣黄豆等。

初一这一天还有些忌讳:如忌说死字;忌摸剪刀;不能洗衣服。

正月初九

天公生日。举行祭天仪式,鸡鸭鱼肉满满一大桌,向苍天祈福,希冀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十五

元宵节,迎龙舞狮。之后大家又各奔东西,期待来年“抢票”再相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5 18: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贵州过年
家里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
等所有的菜都做好,请了祖后要每样菜都夹一块放到一个碗里先给狗吃
看狗先吃什么,先吃的食物就代表今年什么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5 18: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
除夕前给先人烧些纸或上坟祭拜

除夕前打扫屋子

除夕白天贴对联福字、对联,年画贴的很少了(小时候好看的年画看不到了),记得小时候是用面粉熬浆糊的,现在都用透明胶粘了,下午吃团圆饭,放挂鞭炮。晚上包饺子,放鞭炮接神。晚上点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很有节日气氛。

初二一般回女方家串串门

初五放挂鞭炮

十五元宵,大家都步行到市中心看灯,和大型礼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6 14: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习俗是吃大菜头,中大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7 21: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子过年,最欢喜的莫过于晚上点灯笼了。
初六起,小孩子的姥姥、姨娘等送来各式各样纸糊的灯笼,到了晚上,所有小孩子在灯笼里点上蜡烛,小心奕奕又满心欢喜地举着灯,到街上与小朋友会合。这些灯有圆形的瓜灯,有动物形的鸡兔灯,还有龙形灯。这种情形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晚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nem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2-17 22: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是过年要拜诸神,包括在家烧香拜天、拜灶神等,还要到太子庙烧香拜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03: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月初二、初三,我那里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08: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祖籍地,有一个风俗与很多地方不同,那就是“七不出八不归”,即正月初七是不能出门在外过夜的,初八不能从别的地方赶回家的。所以很多人只好初六出门,初七回家,或者初九回家。说明一下:这个出门,一般指的是走亲戚(而且距离较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1 15: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那里过年的风俗还是沿用老传统的

大年三十上午包水饺,贴过门钱,对联

大年三十下午或者上坟或者一个家族的摆好灵位有祭祀活动,表示请老人家回家过年

晚上的话,有的到零点会放鞭炮,

起来拜年一般都是大年初一早上三点多钟的时候,这样到天亮就拜完年了

如果年三十是摆得灵位的话,初一的下午还有个祭祀活动来,表示将老人家送回


大年初二就开始走亲戚,但这天走的很多是走岳父岳母家

初三以后就是亲戚间的串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3 15: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以下几点:

第一:腊月二十三除了要吃年糕、辞灶还要吃糖瓜的,不知道能有多少朋友吃过?

第二:除夕这天天似亮不亮的时候,就是说要特别早起的,去村头请神(请已故的先祖们回家过年)这个时候只能是男人去的。

第三:除夕和正月初一这两天,门口都要放一根大棍子,(挡年的)。

第四:正月里有舅舅的人是不能理发的,不论男女。

第五:两天年三天十五----就是除夕和初一这两天、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灯要早早点亮,直到很晚睡觉时才能熄掉,各个房间里都要亮灯,当然大门口的灯更是彻夜亮着的。那五天都是要敲锣打鼓的,放鞭炮放烟花,中间差不多天天都要扭秧歌。一般从初六开始,搭戏台唱戏,有时候有外面的剧团来演出,有时候就是自己镇上的戏团,那是一年里最令人向往的时候,戏台下面有不少卖零食的,小孩子们最喜欢。

第六:正月初一这一天就是吃饭、拜年,不能洗碗干活,初二这一天要把家里能盛水的器皿全部接满水,水是财,接的越多财气就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15: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oliven于2013-02-04 21:01发表的 :


按照中国古礼,祭祀属于重要礼仪活动,是不许外人及女性参与和观看的严肃活动,这就是原因根据。

红楼梦及鲁迅小说《祝福》里都有有关祭祀的描写,反应这种祭祀文化传统。要是祭祀时出了差错,那等于是犯了大忌讳。
河南洛阳一带春节时向祖先烧香、祭拜的,多是女主人,男人一般不参与。正月十五之前都要给死者的长者上坟烧纸钱,家中儿女聚齐之后一起前往坟地,因当地有只能上一次坟的说法,所以不能单独去,去聚齐之后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9 15: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三十前包粽子然后一直熬,煮熟
年三十杀鸡拜神,贴春联(全国好像大部分如此了)
初一炒米花糖,做炒米饼,做年糕(我们这就是用糯米做的没其他成分)
初二斗鸡活动一般参赛多的话斗鸡可能斗到初3-4
还有就是回外婆家串门拜年
初三、四走亲访友
上图:粽子、年糕、米花糖、米饼、斗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06:58 , Processed in 0.14816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