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52|回复: 1

[【读书进行时】] 斯蒂芬弗兰佐《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白萝卜集团赞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5 22: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书是白萝卜集团提供的,所以首先感谢石头兄的支持,书很厚,所以读书笔记会连载一段时间,有空就写,但保证不烂尾。

    心理学的书这两年看了不少,《社会心理学》的则只看了戴维迈尔斯的、封面上全是各种人头的那本,是看到网上的推荐买的。看了之后,爱不释手,那么大部头的一本,看完又接着重读了两遍,虽然很多细节性的问题仍然是不甚了解,但仍给我极大帮助。正如作者在导论的结尾中所说:我们这些教授、编写心理学著作的人都被这样一种情感推动:那就是不仅传播心理学,并且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拥有更好的生活——更睿智、更有价值,更激情充溢地生活。我愿意做这样的学生。因此,便有了这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的阅读的开始。

  斯蒂芬弗兰佐这本《社会心理学》在豆瓣的评分不如我之前看的那本,但已经能够出到第三版的事实说明至少也是一部可作为借鉴的作品。这本书看来没有迈尔斯那本生动,学究气强一些,会通过这个写帖子的方式慢慢看完,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写作的契机让个人对社会心理学这一心理学的重要分支能够有更清楚的了解。

  本书分成了感受人和事、评价我们的社会生活、了解我们在群体中的位置、与他人互动等几大部分,这篇读书笔记也以进行这几部分的划分,在分篇说明之前,首先结合本书对社会心理学做一整体性介绍。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比较有意思的心理学,如果舍弃了相应的例子,就会变得很乏味,但这样的著作都是大部头的,如果加上了相应的例子,这个读书笔记不知道何时才能终结,所以尽量做一个折中,希望看着不是太枯燥。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一个非专业的读者来说并没有仔细把握的兴趣与意义,所以这个读书笔记更多是从结论上展开说明,而不是深入到过程。

  一、  何谓社会心理学
  
  对于何谓社会心理学,文章引用了戈登。奥尔波特的定义:\"运用科学方法来尝试理解与解释为何个人的思想、感受和行为会受到他人实际、假想或暗示的出现的影响\".根据定义,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他人的出现会影响个人,二是假想到他人的出现会影响到个人,比如想到父母的出现,在中国的小学和中学时代,班主任的出现,三是他人的暗示会影响到他人,我首先想到的是\"老大哥看着你\"的暗示或者是我国曾经遍地的某领袖的头像,个人崇拜其实应该是社会心理学重要的话题。

  我看到的这几本社会心理学的著作在开篇除了讨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外,无一例外地会提到社会心理学不是一门常识性学问,不知道是国外学者也有相互借鉴的问题还是这确实是社会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问题,鉴于他们所列举的与常识相悖的心理学结论都比较有意思,所以我在这里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

  以下这些结论都是错误的:人们不太可能因为受伤而责备那些事故的受害者,如果他们彼此非常相似的话。

  那些执行了无聊任务而挣得大笔金钱的人比那些挣得很少的人更享受这个任务。

  与女人对男人相比,男人对女人体现了更多的攻击态度。

  人们认为外表吸引人的人没有那些不怎么吸引人的聪明。玩暴力视频游戏或是参加接触性体育活动会让人发泄掉多余精力,让他们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具有更小的攻击性。

  事故受害者在周围看热闹的人很多时最可能获得帮助。

  我因为看了心理学的书籍,对这些问题的结论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不是特别意外,不知道没有这方面阅读经验的人是如何思考的。举最后一个例子稍作说明,在我国近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就说明了周围看热闹的人越多,这个事故的受害者越不容易得到救助,这有时候不仅仅是个人道德的问题,如果在心理学上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有个比较好理解的词汇叫做\"责任分散效应\",鉴于以后应该会花比较多的笔墨来说明从众、服从和命令,所以在此只是简单提及。

  二、  感受人和事

   (一)自我感受人和事的前提是认识自我,本书认为自我是一种运用符号、可反省的社会存在。这文字虽然拗口,但是还算好理解,运用符号说的是语言,可反省说的是自我意识或者说自我觉知。自我理论存在作为理解主题的我和理解对象的我,也就是相当于英语中的主格和宾格,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并非生来便具有,而是作为社会交往与角色获得的产物而出现的。所以,书中会说:自我概念就像一幅宏大的自画像,我们在一生中一遍又一遍地画了再画―这边做点小修改,那里一个小改动,大多数时间都不是那么明显以致没有人-至少我们没有―注意到。有时正画着,那些对我们而言的重要人物导引着我们的手做出了修改。另一些时候看了我们自画像改动的人表达了反面意见,于是我们又重新画上了以前的图像。如果我们变得十分不满意自画像并感到不再能进行可靠绘画时,我们可能去咨询一位可以帮助创造一个更精确和愉悦面容的大师级画家。在一些罕见情况下,由于戏剧性的生活变化,我们可能撕碎整个自画像,并画出一个全新的,非常不一样的自我概念。

  这个说法比较形象地说明自我和他人是如何互动的,我的理解是,是不是没有了社会交往的行为,一个人就没有办法形成自我,如果不教会一个初生婴儿语言,从不跟他交流,而让他生活在狼群里之类,等到他成年,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自我意识,那么,基因或者先天所起的作用又有多少呢。也许先天只是给了一个可以形成自我的条件,而自我并不是一个预存在大脑中的概念,而是随着社会化而形成的概念。

  果然如此,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马上提到了我们并非生来具有自我觉知能力,而是逐渐发展出它的。心理学家把一个红色圆点放在婴儿的鼻子上然后把它们放在一面镜子的前面从而发现了这个事实。在9到12月之间的婴JL把镜子里的图像当作另一个小朋友,对那个不寻常的红点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然而那些18个月左右的婴儿则显示出了自我识别―以及自我觉知能力―他们注视着镜子然后摸到了他们自己鼻子上的古怪圆点。从这个实验可以证明起来自我觉知在大约18个月的年龄发展出来。而与此同时,自我觉知并非人类独有的概念,猩猩存在自我觉知的概念,而海豚也很可能有。照此理解,所谓的人的灵魂不灭就是荒诞不经的传闻,人死灯灭,正因为如此,是不是应该将人生设计得合理一些?

  自我觉知有个分类,称为个人自我觉知和社会自我觉知。个人自我觉知是类似看着镜子里自己那张悲伤的脸,社会自我觉知是他人给自己拍照时候的反应。个人自我觉知有情绪强化的作用,个人自我觉知展现时,快乐会加倍,愤怒也会加倍,这正好说明了罗素的相关论述,他觉得过分关注自我很难获得幸福,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个人自我觉知夸大了负面情绪,因为不愉快在所难免。个人自我觉知还有认识净化和对个人行为标准的坚持。认识净化可能是指更加认识自己,而个人标准的坚持是说可以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轻易因社会标准而妥协。这样看来,有选择地强化个人的自我觉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而公共自我觉知同样涉及到三个方面,一个是评价忧虑,比如在打电话或者是做报告的时候紧张的原因。而是暂时性的自尊缺失,就是在报告失败或者邀约被拒绝之后的糟糕感受,第三个是对公众标准更高强度的支持。这三者对个人而言,往往都是弱化个人认知或者带来挫折感的认知方式,如何避免其消极影响,看在今后的论述中能不能找到答案。

  比较有意思的是,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不是一回事,有自我觉知习惯的人被认为是自我意识人格特征。个人自我意识比较强的人和社会个人意识比较强的人根据前面所述,会呈现出一些差别,这种差别不好说孰是孰非,了解自己可真复杂!

  针对个人意识,比较重要的层次可能就是心理调控。心理调控有个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延迟满足,这一点在多部心理学的著作中都有论述,有这样心理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而自我控制就是拿自己和一些标准去比较,如果达到目标会满足,如果不能达到,会失望、挫败乃至抑郁,在行动上优柔寡断,没有明晰的自我概念,感到自尊的丧失。这种落差对自我概念越重要,那么就会感受到越多的负性情绪。那么便会屈从于一些让他们能暂时感受到好一些的即时刺激。书上举的例子是吸烟,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能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现过,比如上网微博、游戏等等,也许所有即时满足的物欲都是这种负性情绪的排解物。这在心理学上是常识,也许有些人通过推理都可以意识到,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书中提到一个测验,说明了个人能量和自我控制的关系,比较有意思,我秉承从结论入手的原则,说说实验的结果。

  1.在任何时候,我们只有有限的可用能量来进行自我调控;2.每种对自我调控的练习都会在一段时期内损耗这有限的资源;3.在一种活动中训练了自我调控之后,我们会发现在一个无关任务中调控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困难。

  书上举了个例子,说是某学生为节食而且也在为期末考试奋力用功,如果她迫使自己学习而不是出去参加聚会,在那天晚上的稍晚时候她非常有可能前功尽弃暴饮暴食。可能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如何能够做到良好的自我控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遗憾的是,这并不是本书目前的中心。

  自我意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我信息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照我的理解,就是人是如何形成特定的自我意识的。

  可能是比较重要的特征会形成自我概念,比如性感概念是明星的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但对于学者之类也许不是。自我概念可能跟社会环境有关,也就是跟周围环境的对比,和老年人在一起想到的是年轻,跟乏味的人在一起想到的自我概念是有趣。性别意识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文化环境也会对此有影响。性别意识在关于亲密关系的著作中有较多的论述。而文化环境,西方人总喜欢强调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样的冲突是不是在现在是不是在减弱呢?、对于自我的提升也许是最应该关注的内容。人有自我提升的愿望,但是也有证实自我自尊的愿望,如果是一个高自尊的人,那么两者可以做到统一。对一个低自尊的人却存在冲突,对自我提升的需要使得低自尊的人去寻找正性反馈,然而这种行为又和他们确认现存负性自我信念的愿望相矛盾。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对自我提高的需要和对自我确认的需要是同时作用的,但前者作用于对一个人感受的反应,后者则作用于对一个人思想的反应。也就是,当评判关于他们自己的社会反馈时,人们的情绪反应(\"我喜欢它么?\")是基于这种反馈是否支撑了他们的自尊(自我提高的需要),而他们的认知反应(\"它是正确的么?\")则是基于这种反馈是否与他们的自我概念相一致(自我确认的需要)。因此,负性反馈会被更仔细地考虑,而自我提升的反馈会更让人满意。

  这个说法比较复杂,我个人的理解是自我提升是情感上的需要,而自我确认是理智上的认定。这两者是冲突的,在一个人就接收到正性反馈的时候,比如受到别人的赞扬,情感上需要这种肯定,但是理智上会觉得这种肯定和个人的自我意识不一致,在短暂的情感满足后,倾向于否定他人的赞扬,从而维持原来的个人意识水平。也就是说个人的提升对于低自尊的人不是那么容易。

  对于低自尊的人,往往不愿意去冒险,避免因失败对自尊构成的威胁,如此便会带来负面的恶性循环。导致失去巨大成功的机会,从而难以实现自我提升。

  社会身份也是个人概念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社会身份会让人产生群体意识,照我的理解,就是会有归属感。而在社会关系中,人们主要通过社会反射和社会比较来形成。社会反射是通过认同自己身边的成功人士来增加自尊。比如我的儿子是谁谁谁,比如我的朋友是谁谁谁。社会比较就比较简单,就是通过和身边的人来比较,如果不如别人,就会不好受。反射和比较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主要看事项和个人的相关程度。如果同时参加比赛,自己好朋友取得好成绩,就会因为比较而降低自尊,而不是社会反射加强自尊。另外,如果个人对自己某方面的有点非常自信,往往会形成社会反射。

  如果通过社会比较丧失自尊,是如何修复的呢。常见的方式夸大他人的力量,肯定他人非常杰出,而自己仍在平均水平之下。另一种做法是向下比较,就是找到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还一种做法是降低和此人的联系,或者改变你的信念,觉得某种事项对自己不重要。这些方法,可能每个人都用过。

  对于低自尊的人,可能会导致醉酒降低自我觉知,或者通过暴饮暴食来避免自己注意那些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书中提到的方法是首先,让觉知集中在当下情况之外,关注触发不良行为的征兆,识别意志力薄弱的时候。第一种说的是关注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利益,而是把一些不想行为扼杀在摇篮里,三是个人的控制力有限,能够控制此事项就控制不了彼事项,意识到人类的这一特性,就能够做得好一些。

  除了第三点以为,其他两点都是常识,其实人不都是这样么,道理都懂,但是执行起来困难,心理学只能告诉你怎么做,而不能让你就这样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7: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评价我们的社会生活
    (一)  态度
     关于态度,津巴多有专门的著作来讲述,现在有比较流行的著作叫做影响力,好像也与这个有关系。本书的讲解方式是以针对流产的态度说起,来讨论态度所关联的事项。他的观点是,态度和信念、和情感、和过去的行为有关。类似于津巴多所说的,态度实际上是一个态度系统。

  态度就其本身是对事物的正性或者负性评价,其实也就是赞成或者反对的意思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态度被界定为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信念、情感和行为动机。但是一个态度也许并不能同时包括这些要素,所以,态度变被理解成单维的。关于态度,如果是针对个人,便叫做自尊;如果针对团体的负性态度,便叫做偏见;如果是指向其他的个体,就叫做人际吸引。而前述的三要素虽然不等同于态度,但是行为过程、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却影响一个人的态度。本书还说明了价值观和态度的关系,与态度紧密相关的一个心理变量是价值观。尽管态度指代对某特定事物的评价,而价值观代表对超出特定情境之上的重要生活目标的持久信念 "和平"、"智慧"、"平等"和"幸福"都是价值观的例子。价值观是构成自我概念的重要方面,对个体起着指导原则的作用。价值观会通过影响态度,从而间接地影响行为。

  那么,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呢,从以上的描述中其实可以大致可以推断出来。

  一个就是简单暴露,就我的理解,这个做法在广告中比较流行,还有一个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展现。本书稍微做了一个拓展,就是在将一个国家或者个人和负面的词汇或者评价反复练习在一起的时候,就会降低评价。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强化和惩罚。其实就是正面强化和负面强化的问题,奖励会带来进一步的行为,而惩罚则相反,而且观察学习也会间接影响态度。这些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只不过在涉及个人比较大的利益的时候,人们往往用负面强化作为主要行为方式。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行为会反过来影响态度,迈尔斯的书中曾经就提到过,一个人如果手心向上,表现得很积极,他的心情自然也就好了,就是一样的道理。这是自我知觉理论的观点,其实这说明了人总是给一件事情归因,当没有外在的影响的时候,就可能会自我归因为喜欢,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情。本书吧面部表情、头部运动和身体姿势的改变会影响态度单列,其实这应该是行为影响态度的进一步说明吧,一个咬着钢笔的人会觉得所看的书更加有趣,只是因为咬着钢笔和笑的表情类似。真的是这样么,但这种影响似乎不是特别的明显,有没有集腋成裘的作用呢?我看过的书籍好像都没有说程度的问题,只是说会影响。

  而到了功能取向的支持者那里,就会认为人们怀有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当前的心理需要,当这些需要发生改变的时候,态度也会发生改变。这种说法更加符合我们的常识。这应该是从行为的动机来说明态度为什么产生吧。

  既然影响态度形成有这么多的原因,那么态度可以预测行为么。其实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言行一致还是说一套做一套呢?心理学家的研究是态度不能预测行为。举的例子跟中国人有关,百分之九十的美国人在三十年代都对亚裔有一种敌视情绪,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招待作为被试的中国人。所以,态度预测行为是特殊态度可以更好预测行为,比如中国人的模样,是否有白人陪伴等等。

  时间同样也会对预测造成影响,时间越长,就越没法做到准确预测。还有自我意识也会影响行为,就是在强烈感受到自我的时候(比如照镜子),在和有公众的时候会有差异,这个道理比较简单。同时强度很高的态度预测行为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在态度预测行为的理论中,特别让我觉得熟悉的是计划行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最即时的原因不是态度,而是行为意图,即有意识地采取某行动。行为意图不仅仅受指向某种行为的态度影响,还受到主体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的可控性影响。采取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指向去做某种行为的态度,是合理的理性过程形成的,是某人对特定行为后果的信念以及某人对可能结果的评价这两个因素决定的。而对于主体规范,既一个人对是否他人会赞同某特定行为的判断。其中也包含了两个因素,一个是感知到的重要他人的期望,以及实现这些期望的动机。前者是指个人的态度,后者是指的他人对个人的影响,可谓一个问题的两方面。

  而第三个因素就是可控性的感知,也就是人们对完成某行为有多容易或者多难的感知。这个跟个人态度和主体规范都没有关系。如果觉得某个事项太难,那么便会影响行为。

  对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最大的批评是,态度有时候会引发自发、无意的行为,有时候人们会不假思索地采取行为。而且,计划行为模型也没有办法解释另一类行为便是习惯,处于习惯中的行为,在之前并没有对态度和规范加以评价,这种行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计划或者有意识的打算。习惯性行为可以在这列举一下,比如避孕套的使用、献血、上课、投票以及体育锻炼,它们因为不断地重复,就形成了自动模式,很少受意识打算的影响。所以习惯性行为是可以凌驾于理性行为之上的。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这两种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计划的话,那么在犯罪的领域,不同的行为方式的认定就有有很大的不同,这还是很有意思的现象,需要仔细去探究。

  文章还花了一定的篇幅去讨论认知一致性和态度的关系。不少学者认为人们受内在动机的驱动,会始终保持自己的认知(信念、态度和自我知觉的一致。)对于认知一致性的最知名的理论便是认知不协调理论,本书翻译为认知失调理论,我觉得可能更加简洁和适当。该理论的核心是,一般来说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显得比较有逻辑,但是我们经常为了保持认知的一致性而卷入到非理性和不适应的行为当中去。

  本书也引用了那个著名的实验,简单来说就是给一元钱让被试说谎和给十元钱让被试说谎的结果,便是给一元钱的更加积极和主动。该不协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同时持有两种不一致的态度("这是很枯燥的"和"我告诉别人这很有趣"),就会引起他对认知一致的渴望。这种认知不一致的感觉会让人很不舒服。人们可以改变态度或者改变行为,或者是加入认知促进协调或者改变差异的重要性。但在这个实验中,他们要么是加入第三个认知,让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变得一致些,要么是改变对任务的态度。那些为了一元钱而说谎的更多表现出态度改变,因为他们体验到了更大的认知失调,而那些为了20元说谎的人则不必改变他们的态度,可以加入第三个认知来减少失调,高报酬为他们的反态度的行为提供了充分理由。

  所以认知协调理论表明了从事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其理由越是薄弱,改变态度的压力也就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有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要体验到失调,人们必须要感到是他们自由选择了反态度的行为举止。而且,一个人为某物付出越多,就会越喜欢它,这个倒是符合一般人的观念。还有一个改变认知不协调的方式就是确信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从而降低决定后的失调。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不同的人在忍受认知失调程度存在差异,日本人更容易忍受这种不一致。

  对认知不协调理论产生了强烈挑战的是自我——知觉解释,该观念认为我们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发生的情形来推测我们的态度,当表现不一致时,首先会寻找外部原因,当外部原因不存在时,就会假设是由于内部原因即态度造成的,给行为寻找不是因为有需要降低不愉快的心理状况,而是基于平静的理智。现在一般认为两种学说适用的场合不一样,认知失调理论适用于严重不一致的场合,自我——知觉理论适用于比较轻微的行为与态度不一致的场合。本书关于认知失调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的解释简洁且清晰,让我在其他书上看到的模模糊糊的区别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挺好。

  而另一个针对认知失调理论进行反驳的是自我确认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当行事的方式为被了我们的正直和诚实时,便会威胁我们的自我概念,便会采取确定我们生活中其他不相关领域的正直,来降低或者避免这种情绪。这种方式照我的理解就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在这些理论中,我个人比较钟爱认知失调理论,它给了我一种超越常识的感觉,我个人感觉这是心理学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8:19 , Processed in 0.1934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