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大,引人注目地将目标明确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实际上是两个“翻一番”,其中,居民人均收入实现倍增,是最大的亮点,也是难点。因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说明我国的增长存在这方面的压力,目前的经济增速下行,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压力的反映。未来可持续增长靠什么实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党代会报告以“翻番”确定战略目标,这不是第一次。从十二大的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到十五大的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再到十六大提出GDP从2000年到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从十七大把量化指标由“总量”改为“人均”,明确提出人均GDP翻两番,到现在的居民人均收入倍增,以人为本和民富优先得到进一步体现。
回顾以往,十年翻一番是可以实现的。十二大“翻两番”的目标已在1995年提前实现,十五大中的“翻一番”目标也已成功达到。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此次实现“翻番”,只需保持年均7.2%的增幅即可,相较于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这指标并不高。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5414美元,与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差距就意味着潜力。这已被过去的增长所证明。而中国的市场很大,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还在继续,未来仍有巨大的需求能推动增长。仿佛就是为了给此提供佐证,今年11月11日,天猫淘宝一天的交易额达到191亿元,超过一家大型百货集团一年的营业收入。以一场网上购物狂欢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巨大的消费能力。
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正视当前及今后要面临的挑战。居民人均收入翻番,让民众更好地分享发展的红利,不仅关乎分配,首先它是发展的成果,取决于发展的质量。那种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投入、大量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政府投资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路子,未来还能持续吗?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都在提高,以高投入和资源消耗为特征的增长后续乏力,环境损害的代价已难以承受,许多民生欠债需要偿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及其增幅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局面需要扭转……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发展中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要打折扣的。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开始由超常增长向正常增长回归。而伴随经济潜在增速的下移,未来可持续增长需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更要靠制度改革的深化创造适于创新的环境,以进一步释放增长红利。而制度变革的核心,正是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拿创新来说。随着各种低成本优势的消失,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地依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推动经济增长曾是政府的拿手好戏,但却未必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上,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就应该更多让位于市场的调节与分散的决策。简言之,许多资源的配置权应交还市场而不是被政府大权独揽。无数事实可以证明,创新的源泉主要不是、也不可能来自政府,而是来自市场和企业。天猫淘宝那天191亿元的进账,不光展示了中国市场的巨大,还代表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商业经济模式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一个民营企业,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能形成何等强大的制度创新和概念营造能力。而这只能出现在政府管制最少的领域。光伏产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则是一个相反的例证。
转自: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119/c49154-19619511.html
推荐理由:中国经济在未来还会保持增长势头,不过,个人认为,增长的速度会减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