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26|回复: 2

[【文史类】] 第一届书香满园读书交流赛分季赛之九——读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 的一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9 15: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 影





【作 者】(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著;孙立田等译
【出版发行】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
【ISBN号】7-04-008864-9
【页 数】 621 ; 20cm
【原书定价】34.90
【主题词】资本主义经济(学科: 经济史 地点: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 经济史
【中图法分类号】F119 (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史)
【参考文献格式】(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著;孙立田等译. 现代世界体系 第3卷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个时代 18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内容提要】 本卷介绍了18世纪30~4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共分四章:“工业与资产阶级”;“中心区的斗争——第三阶段”;“广大新地区向世界经济体的融入”;“美洲的非殖民化历程”。


内容简介
  

《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自萌芽、产生,到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过程。I6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以西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它由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个组成部分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自该体系形成之后,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其内部也经历了剧烈的斗争和不断的自我调节。该体系现己进入“混乱的告终”时期,势必要由一种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和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新的世界体系取代。作者认为:到21世纪中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让位于后继的体系,而我们目前的政治和道德的活动将对其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5: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 的一点感想


摘 要: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融入”论则是他世界体系理论最富特色的研究成果之一。通过对融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历史考察,沃勒斯坦就融入的性质、模式和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点。解读“融入”论,对于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发展脉络,从而剖析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来龙去脉,以及南北差距扩大的历史根源是很有意义的,对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总结发展经验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 边缘  融入 中心





  “新马克思主义(Neo-Marixism),也称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是指尝试重新检讨或修正马克思古典理念,但仍相信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新马克思主义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所先夸的唯一真理,转而借助于黑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以及理性选择理论的观点。新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在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式与决定论式理念之外寻求出路,拒绝去接受经济优先或无产阶级优越角色的观点。其次,他们关注于解析马克思预言之所以失败的理由,尤其对意识型态与国家权力的分析。”

  这一学派提出了依附论和与之相关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其中沃勒斯坦则融合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外围”学说,透过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问题,从总体上分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不平衡发展。



一 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世界体系理论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问题十分广泛,沃勒斯坦将其总结为十个问题:周期和趋势,商品链,霸权与竞争,区域性和半边缘,融入和边缘化,反体系运动,家庭,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科学和知识,地缘文化和文明。但是总的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体系,二是世界政治体系,三是世界文明。

  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是指资本主义经济体。正是站在世界体系的整体高度,他对如上三个问题做了广泛的研究其主要理论观点为:

  第一,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具有单一劳动分工和多元文化的实体。世界体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有一个单一的世界经济作为其存在的基础。世界经济一旦形成,便围绕两个对立关系运行,一是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二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理空间的相对位置,即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而“不等价交换”和“资本积累”则是这个体系运行的动力。资本积累过程中不等价交换不仅存在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而且,也存在于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将世界分为三个地带,即中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间的“不等价交换”是资本主义运转的基础。

  第二,在世界体系的政治层面上。沃勒斯坦认为国家自产生起就存在于国家体系之中,在国家体系的变化过程中存在两重过程:一是中心区的“中心化”过程,即在世界经济中国家在几个地区不断垄断商品,利用国家机器在世界经济中使其利润最大化,这些国家因之成为中心国家。二是边缘地区的“边缘化”过程,即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利用不太先进的技术和过多的生产力,这些国家因之成为“边缘国家”。与这种经济两极化相对立的是政治两极化,即中心区出现了强国,而边缘区出现了弱国。这一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在扩张过程中,各经济角色及其地域也发生了变化,有边缘区上升为半边缘区的、半边缘区上升为中心区的正向变化,也有某些国家经济地位下降的逆向变化。

  第三,文明,其含义是指特殊的世界观、习惯、结构和文化等形成的整体。在这种意义上文明是多元的,是作为一种特殊性而非普遍性存在的。尽管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前存在多种文明,但自近代革命和科学至上主义风行以来,“追求科学”成了文明的象征,这一思潮随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向全球的扩展,而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明。这种文明长期压抑其他非西方文明,对于那些处于边缘区域的国家,由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边缘区域,因而对于中心区域所创造的文明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拒绝接受则很难享有这种文明带来的好处;如果接受则意味着放弃以前所具有的文明。



二 “融入”和“边缘化”



  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融入”“边缘化”论是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中最富特色的研究成果之一。“在世界体系向全球的扩展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未进入世界体系的国家以及地区之间存在着一种‘融入’和‘边缘化’的关系。融入和边缘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融入’是指世界体系之外的国家不断进入世界体系的过程,而‘边缘化’则是世界体系不断包容新的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是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其 “融入”论的主要观点为:

  “融入”一词作为世界体系理论所使用的概念,它仅是指新的地理区域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包含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外部扩张。沃勒斯坦的认为,“融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绝不是由于被融入地区的主动而开始的这一过程是由于世界经济体扩展其边界的需要而发生的,那种需要是世界经济体自身内部压力的结果所致。”也就是说融入的直接动因就在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生存本能和拓展市场的需要。融入的实质就是被融入地区及其生产过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谋求最大限度的积累资本”的工具。[ii]换言之在资本主义体制下不仅存在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而且存在着“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剥削,因为“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本身就是不等价的。

  关于融入的模式,世界体系理论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划分为中心地区、半边缘地区和边缘地区三个部分。以世界经济体的这种等级制结构为基础,沃勒斯坦对融入的模式做了深入的归纳和总结,认为融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过程包括了“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处于外部区域、被融入、最后被边缘(或半边缘)化。”沃勒斯坦进而指出,“融入包含着把某个地区‘勾入’世界经济体的轨道内,使它再也不可能避开;而边缘化包含使该地区的微观结构发生持续不断的改变,在某些方面,这一过程被视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化。”[iii]

  基于以上,沃勒斯坦着重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探讨了融入对被融入地区的影响:

  在经济上,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的过程中,被融入地区的经济结构将发生以下主要变化:首先是,“一种新的进出口模式的形成”。这意味着被融入地区的“生产过程不得不在两个方面进行改变:一是专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市场上销售的农作物生产的兴起和显著发展(及与此类似的初级部门生产的形成);二是本地制造业生产的减少或消除。”其次是,由中心地区控制的“较大的经济企业(或经济决策体)的建立”,沃勒斯坦进而认为,“这些规模巨大的经济单位的创建………是融入的一个基本特征。”最后是,“对劳动力的强制显著加强。”[iv]

  在政治上,“在日益卷入世界经济体生产网络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政治网络的重建,两者相互关联在一起”。沃勒斯坦进一步强调指出,“向世界经济体的融入,必然意味着政治结构嵌入国际体系之中。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已经在这些地区存在的国家,或者把它们自己转变为存在于国际体系中的国家;或者被已采取了这种方式的新政治机构取代;或者被国际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吞并。”[v]总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必将给被融入地区带来深刻的政治影响。

  沃勒斯坦进而指出,中心国家往往凭借强大的国家机器,将新的区域融入世界经济体,并据此不断地再造新的边缘生产活动中心。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个时代18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孙立田,庞卓恒,张永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ii]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个时代18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孙立田,庞卓恒,张永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iii]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个时代18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孙立田,庞卓恒,张永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2183237页。
[iv]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个时代18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孙立田,庞卓恒,张永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9190203页。
[v]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个时代18世纪30年代—19世纪40年代》,孙立田,庞卓恒,张永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19227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5: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对中国的启示



  沃勒斯坦“融入”论的研究背景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全球扩张时期,所谓的“融入”实际上就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被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的不平等互动过程,与当今发展中国家为谋求经济发展而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融入”论的基本观点仍然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世界体系理论源于对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传统的发展理论只注重经济方面及经济方面量的增长,忽视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国际结构和特殊的国情,盲目的以欧美发展模式为样板来实现现代化。世界世界体系分析方法促进了人们对发展理论的重新认识和理解。但是,世界体系分析方法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也包括中国在内,那就是在现代世界体系的结构中,这些国家能否实现发展,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关注的是一个国家的纵向发展,世界体系理论关注的是国家之间的横向结构关系。现代化论者认为每个国家都有相同的发展机会,而沃勒斯坦则认为:“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国家的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所谓扩大的差距世界经济体的运行来说不是什么反常现象,而是始终存在的基本机制。当然,一些国家能够‘发展’,但这些上升以其他国家的下降为代价的。”笔者认为他的这个观点虽然听起来很不顺耳,但是确是很现实的,有人得到就意味着必定有人失去,有食肉动物必定就有食草动物,这本来就是自然的普遍法则。世界经济体是不平等的,就好像世界上有穷人有富人,而往往穷者愈贫富者愈富,所有国家也不可能达到同一发展水平,对落后国家的多数来说,前途都是不美妙的,解决的办法使整体上改变体系。但反体系运动屡屡失败,比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阿富汗被占领,塞尔维亚的屈服,这都证明了反体系是很难成功地。我们在借鉴世界体系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的时候,首先是要思考和关注中国的问题。中国所面临着的任务是艰巨的。

  首先在经济领域,世界体系论在市场经济、产业调整等方面提供了比较好的见解。资本主义强国,也就是世界体系所讲的核心地区,它们之所以在经济上对其它地区表现出强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某些经济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或垄断,而霸权国家就是在生产领域、商业领域和金融领域占有优势或垄断地位,因而它是核心强国的典型代表,比如美国。沃勒斯坦特别回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一些边缘地区的工业化和部分中心地区的国家的非工业化能否造成资本主义世界分工在质上的变化。他认为,某些垄断性的部门已经逐渐走下坡,而某些则正在兴起,在这种情形下地缘上的重新调整往往无法避免。对我国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善于抓住、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机会,提高产业结构的等级,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超前意识,要善于发挥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势,提高某些领域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能力,使这些产业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产业,这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在政治领域,沃勒斯坦强调了国家的作用。在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上,沃勒斯坦猛烈地批判资产阶级辩护士所宣称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思想,他认为,核心地区的国家政府总是有选择的干预市场,以维护和巩固它们在世界体系中地位和特权,而霸权国家就是一种干涉市场经济的典型机制。因此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面对全球大市场这个情况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对内、对外)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世界体系理论也为中国的外交战略提供了某些启示就新中国五十余年的外交史而言,若按世界体系分析的角度来看,新中国的外交战略是以反体系运动的身份出现的,但反体系运动屡屡失败。苏联解体证明了现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目前仍十分强大,反体系往往没有好下场。胡锦涛总书记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不能折腾了。笔者认为这个“折腾”对外来说,就是不能像毛泽东时代那样充当世界革命的旗手,不能扛大旗。

  目前,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及其不平等性依然存在,发展中国家的弱势和不利地位并未根本改变。有鉴于此,如何趋利避害就成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沃勒斯坦明确指出,“在一个单一的世界体系中,边缘国家难以摆脱中心国家强加给它们的道路以求得发展”,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结构关键性地限制了利益分配制度变革的可能性”。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就在于打破不平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旧格局,但是历史证明大张旗鼓的反体系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不得罪美欧日等中心区域国家的情况下,如何逐渐建立符合中国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13:48 , Processed in 0.1957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