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5|回复: 0

[【其它】] 范玉刚:歌德论文学经典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08: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05-08 13:07:51 来源:学习时报   
  歌德是一位诗人,他关于美和文学理论的探讨也显得格外亲切柔和。朱光潜先生说,歌德是近代美学思想家中几乎唯一的具有深广文艺修养和科学修养的人。歌德的文学创作全然相契于他的人生祈向,他心目中的“雅典神殿的入口”是艺术理想的入口,也是艺术家心灵净化的入口。

  关于艺术家与时代的关系,歌德指出每个人,包括最伟大的天才在内,既因他所处时代的短处而受损,也会因所处时代的长处而受益。艺术家的思想受制于所处的时代,他所做的一切都在时代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当有人要求18世纪末的德国作家成为“经典”作家时,他坚决予以反对,因为这是不切合时代特点的过分要求,当时德国根本不具备产生“经典”作家的基本条件。歌德的责备并非说他不心仪文学经典,而是他认识到作家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自觉融入民族文学的时代精神中。在他看来,既然作家无法摆脱时代,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与时代融为一体。他认为莎士比亚假如不是跟他生活的时代融为一体,就不会发生那么大的影响。所以,他劝告青年作家,“要牢牢抓住不断前进的生活不放,一有机会就要检查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明,我们现在是有生命力的;也只有这样,在日后的考察中,才能表明,我们曾经是有生命力的。”强调艺术家紧跟时代,不是任其随波逐流,而是强调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性。真正的艺术家应当引导时代的潮流,而不应尾随时代的潮流、追随时潮,不能也不会附和读者或观众的要求,其使命是通过作品使读者或观众提高到他们已达到的思想水平。

  即使像莎士比亚这样被称作“独一无二的伟大大师”级的人物,歌德也在更大程度上把他的成就归功于伟大而雄强的时代。他在《谈话录》说:“莎士比亚的许多天才奇迹多少还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有不少要归功于他那个时代的那股强有力的创作风气。”比起个人的天资禀赋来,歌德对时代环境和群体积累显然更看重些。与他的西方近邻法国、英国相比,经典的民族文学作品和经典的民族作家在德国的孕育显得迟缓而艰难。歌德指出,“因此一个出类拔萃的民族作家的产生,我们只能向民族要求”。这正如海德格尔指出的,对陷入危机中的西方文化的救渡,不能靠东方文化,救渡的根须扎在自身的文化土壤中。在这里歌德总结了西方自希腊以后各民族文学的历史经验,以及何以产生经典作家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其一,民族文学的建立不能只靠一些孤立的各走各路的个别作家,而要靠全民族,它必须反映全民族思想的伟大、情感的深刻以及行动的坚强和融贯一致;其二,民族文学的建立是要和一个民族的伟大历史时代联系起来,这民族要处在高度文化中而且在进行着伟大的历史运动;其三,民族文学要植根于本民族的过去文学传统和历史遗产,有前人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可以作为教训,而且能更深刻地体现民族特点。诚然,任何一个民族的经典作家和经典文学作品的出现都有必要的历史准备和时代机缘,歌德在《文学上的无短裤主义》中论述道:一个经典的民族作家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点会产生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自己民族的历史上发现了伟大的事件同它们的后果处在幸运的和意义重大的统一之中,他不放过他同胞的思想中的伟大之处,不放过他们感情中的深沉,不放过他们行为中的坚定不移和始终如一,他自己充满民族精神,并且由于内在的禀赋感到有能力既对过去也对现在产生共鸣;他发现,他的民族已有很高的文化,因而他自己受教育并不困难;他收集了很多资料,眼前有他的前人做过的完善或是不完善的试验,如此众多的外在与内在的情况汇总在一起,使他不必付高昂的学费就可以在他风华正茂之年构思,安排一部伟大的作品,并能一心一意地完成它。

  无短裤主义,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贵族对激进共和主义的蔑称。歌德把它用在文学评论中意指那些缺乏文化修养和文学见识的低劣之作,把这种刊发粗野之作的行为斥之为“这种做法是真正的无短裤主义”。歌德认为是时代的机缘催生民族的经典作家和作品,而这个民族必须通过它的杰出代表展示出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并为世界所知。就此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曾援引爱尔维修的见解,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他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歌德、席勒等作家正是无愧于时代和德意志民族的伟大人物。怀着这样的文学见识和理念,1794年歌德和席勒订交,此后两大诗人亲密合作了十年,这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二人合作有意识地走古典主义道路,不但推进了各自文艺创作的高度成熟,还自觉推动了德国文学的经典化,最终成就了一种辉煌的民族文学。其实,在歌德生前和身后,有着一大批思想家的执着努力,如莱布尼茨、康德、谢林、费希特、黑格尔、贝多芬等,他们以天才的睿智和勇气,使较晚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德意志民族走向了文化自觉,使德意志民族迈上了文化经典化的历程,终于在最相适宜的烘托中迎来了德国民族文学的经典化时期,歌德功不可没,并位居民族文学高峰之巅。

  歌德在《文学的无短裤主义》中指出德国政治分裂不利于民族文学形成,期望民族文学与伟大历史事件相融合和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反观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民族的解放、独立甚至改革开放都为伟大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外在条件和现实基础,但我们的民族文学经典化似乎仍在途中。我们看到英国文学的经典化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在其前后完成;法国文学的经典化与法国大革命有一定关联,在其前后形成法国文学的经典化。

  当下中国处于变革的大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涌现出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伟大的文学家应该关注人类的命运,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命运,他必须有开阔的胸怀和博大的视野,必须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对社会弱势群体充满悲悯,应有文学的能力和审美情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主张,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虽然全球化语境下文学越来越具有“球域化”特征,但作家都有其祖国,民族文学的经典化自然是作家自觉的精神追求。今天,处于深刻时代变革、经济繁荣和思想自由的语境下,当代作家有责任为民族文化与文学艺术创造机遇,探索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之路。

  (范玉刚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文史部)
http://www.gmw.cn/xueshu/2012-05/08/content_4108634.htm
艺术家即使刻意不紧跟时代 也必然带有时代的印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6:53 , Processed in 0.1994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