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xiao4zhu

[[新书介绍]] ★★★xiao4zhu倾情推荐★★★国内翻译精品新书介绍专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2010版) [平装]
~ 王宏印 (作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3月1日)
丛书名: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
平装: 337页
语种: 简体中文, 英语
开本: 16
ISBN: 9787560082417, 7560082416
条形码: 9787560082417
商品尺寸: 23.2 x 16.8 x 1.4 cm
商品重量: 558 g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2010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包括笔译、口译、理论、通识和工具书五大系列,是国内第一套专门针对MTI学生编写的专业教材,具有专业化,实践性、应用型的鲜明特色。整套教材以职业翻译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应用型翻译理论为指导,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专题训练,旨在完善学习者的翻译学科知识结构,有效提高学习者口、笔译实践能力。
目录
绪论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部分 中国文化典籍及英译概论
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理论与技巧
第一讲 上古神话
一、神话概说
二、经典英译
女娲补天(刘安)
三、翻译练习
后羿射日(刘安)
蚩尤轶闻(任防)

第二讲 先秦寓言
一、寓言概说
二、经典英译
画蛇添足(刘向)
三、翻译练习
杞人忧天(张湛)
吕梁丈夫(庄子)

第三讲 诗经风雅
一、诗经概说
二、经典英译
诗经·国风(选三)
三、翻译练习
国风(选二)
小雅·鹿呜
周颂·清庙

第四讲 楚辞悲歌
一、楚辞概说
二、经典英译
楚辞(节选)(屈原)
三、翻译练习
楚辞(节选)(屈原)

第五讲 道德之宗
一、老子概说
二、经典英译
道德经(选四)(老子)
三、翻译练习
道德经(选四)(老子)
太极图说(节选)(周敦颐)

第六讲 庄周论道
一、庄子概说
二、经典英译
庄子(选二)(庄子)
三、翻译练习
庄子(选三)(庄子)

第七讲 孔丘论语
一、儒家概说
二、经典荚译
论语(选九)(孔子)
三、翻译练习
论语(选六)(孔子)
中庸(节选)(子思)

第八讲 人性探源
一、人性概说
二、经典英译
孟子·公孙丑上(人有四端)(孟子)
荀子·性恶(节选)(荀子)
三、翻译练习
原性(节选)(王安石)
大学(孔子)
福乐智慧(第六章 )(优素甫)

第九讲 名家论坛
一、名家概说
二、经典英译
公孙龙子·名实论(公孙龙)
三、翻译练习
公孙龙子·白马论(公孙龙)
苟子·正名(节选)(荀子)

第十讲 兵家谋略
一、兵家概说
二、经典英译
孙子兵法·计篇(孙武)
三、翻译练习
孙膑兵法·奇正(孙膑)

第十一讲 史学绝唱
一、史记概说
二、经典英译
史记·管晏列传(节选)(司马迁)
三、翻译练习
史记(选二)(司马迁)
蒙古秘史·卷十一(节选)

第十二讲 文学传记
一、传记概说
二、经典英译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三、翻译练习
桃花源记(陶渊明)
大人先生传(节选)(阮籍)

第十三讲 文心文论
一、文论概说
二、经典英译
典论·论文(节选)(曹丕)
文心雕龙(节选二)(刘勰)
三、翻译练习
典论·论文(节选)(曹丕)
文赋(节选)(陆机)

第十四讲 盛唐诗歌
一、唐诗概说
二、经典英译
五言古诗·月下独酌(李白)
七律·登高(杜甫)
酬张少府(王维)
三、翻译练习
宿建德江(孟浩然)
出塞(王昌龄)
问刘十九(白居易)

第十五讲 诗品诗话
一、诗品概说
二、经典英译
诗大序(节选)
诗品(选二)(司空图)
三、翻译练习
诗式(节选)(皎然)
沧浪诗话(节选)(严羽)
诗品(选二)(司空图)
戏为六绝句(选二)(杜甫)

第十六讲 唐宋散文
一、散文概说
二、经典英译
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
醉翁亭记(欧阳修)
三、翻译练习
师说(节选)(韩愈)
岳阳楼记(范仲淹)
石钟山记(节选)(苏轼)

第十七讲 书谱书论
一、书谱概论
二、经典英译
书谱(节选三)(孙过庭)
三、翻译练习
书谱(节选二)(孙过庭)
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陆羽)
草书歌行(李白)
……
第二十四讲 文明演进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00: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 [平装]
~ 杰里米·芒迪 (作者)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是翻译学的入门教材,广获欧美高等院校采用。全书综览现当代重要的翻译学说,加以阐释和评议,更辅以逾八种语言的文本为解说。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平装: 330页
开本: 16
ISBN: 9787100054249
条形码: 9787100054249
商品尺寸: 23 x 15.5 x 1.5 cm
商品重量: 422 g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杰里米·芒迪

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博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员。现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现代语言及文化学院,并翻译有现代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小说。


目录
鸣谢
缩略语表
序言
第一章 翻译学的主要方面
1.1 翻译的概念
1.2 翻译学是什么?
1.3 翻译学发展简史
1.4 霍姆斯/图里的“翻译学结构图”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
1.6 本书的目的及各章概览
第二章 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2.0 引言
2.1 “字对字”还是“意对意”
2.2 马丁·路德
2.3 忠实、灵魂与真理
2.4 早期为创建系统的翻译理论而做的努力:德莱顿、多雷与泰特勒
2.5 施莱尔马赫与对异质的尊重
2.6 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英国翻译理论
2.7 走向当代翻译理论
第三章 对等和对等效应
3.0 引言
3.1 雅各布森:语言意义与对等的本质
3.2 奈达和“翻译科学”
3.3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3.4 科勒:对应(Korrespondenz)与对等(Aquivalenz)
3.5 对等的近期发展
第四章 翻译转换模式
4.0 引言
4.1 维奈和达贝尔内的模式
4.2 卡特福德与翻译“转换”
4.3 捷克关于翻译转换的著作
4.4 范·勒文-兹瓦特的翻译转换的比较—描述模式
第五章 功能翻译理论
5.0 引言
5.1 文本类型
5.2 翻译行为
5.3 目的论
5.4 面向译文的文本分析
第六章 话语分析和语域分析方法
6.0 引言
6.1 韩礼德的语言和话语分析模式
6.2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6.3 贝克的篇章和语用层面分析:一本为翻译人员而写的读本
6.4 哈蒂姆和梅森:语境和语篇的意符层次
6.5 对翻译采取话语分析和语域分析的批评
第七章 系统论
7.0 引言
7.1 多元系统论
7.2 图里与描述性翻译研究
7.3 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
7.4 其他描述性翻译研究模式:兰伯特、范·戈普以及操控学派
第八章 文化研究的多样化
8.0 引言
8.1 作为“重写”的翻译
8.2 翻译与性别
8.3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8.4 理论家们的意识形态
第九章 翻译异质性:翻译的隐(显)形
9.0 引言
9.1 韦努蒂:翻译的文化及政治目标
9.2 译者关于自己工作的叙述
9.3 出版行业的权力网络
9.4 关于韦努蒂理论的讨论
9.5 翻译的接受和评论
第十章 翻译的哲学理论
10.0 引言
10.1 斯坦纳的阐释步骤
10.2 庞德与语言的能量
10.3 译者的任务:本雅明
10.4 解构主义
第十一章 跨学科的翻译学
11.0 引言
11.1 学科、跨学科还是分支学科(次学科)?
11.2 斯内尔-霍恩比的“综合法”
11.3 跨学科方法
11.4 展望未来:合作抑或分裂
附录:相关网站
注释
参考书目
英汉词汇对照表
索引
译后记
译者简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0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 [平装]
~ 朱小雪 (作者), 高立希(Ulrich Kautz) (作者), 刘学慧 (作者), 等

《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以功能翻译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简介了翻译学发展的历史,区分了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的传统翻译学和以语用学、交际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翻译学。笔译和口译入门部分以翻译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重新对笔译和口译进行了定义,全面阐述了翻译的类型、语篇的种类、翻译的宏观对策和微观对策、笔译的难点及处理方法、口译的对策与技术。笔译和口译教学法部分,提供了以翻译过程各阶段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丛书名: 21世纪课程规划教材
平装: 23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1162163, 7301162162
条形码: 9787301162163
商品尺寸: 22.8 x 16.8 x 1.2 cm
商品重量: 340 g

作者简介
作者:朱小雪 (德国)高立希(Ulrich Kautz) 刘学慧 等

朱小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翻译学研究中心教授,日耳曼语言学专业哲学博士,德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兼中国译协全国理事会理事,欧洲语言证书考官。曾多次赴德国进修,参加过高级口译培训。长年从事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具有丰富的会议口译和跨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主要从事中德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翻译学和教学法的研究。博士论文专著《德语“动态”与汉语“体”的比较》,主编《语言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德语“达福”考试指南与模拟试题》、《德语旅游口语教程》、《外国人看中国文化》等教材、论文集。
高立希(Ulrich Kautz),美因兹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德国最著名的(汉德)翻译家之一。曾负责中国教育部与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合作的“高级口译培训班”的组织和教学,具有丰富的翻译教学经验。主要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出版多部德语学术专著;并翻译了王蒙、邓友梅、王朔、于华、阎连科等作家的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约三十余部,发表了数十篇学术文章,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刘学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副教授、德语语言文学博士,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参加过高级口译培训,欧洲语言证书考官。研究方向:德语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王京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毕业于德国埃森大学,国际日耳曼学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欧洲语言证书考官。主要研究领域: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主要科研成果:《德语语言学教程》、《德语学习方略与操练》、《德语翻译教学新理念》;《语言学导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新世纪翻译教学的任务》、《翻译教学中的意识启蒙》、《德语在驻华德语企业中的地位》、《论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等。

目录
第一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翻译工作
1.1 翻译者的职业实践
1.1.1 什么是翻译者
1.1.2 翻译职业在国际交往中的前景和地位
1.1.3 翻译专业人员的从业领域
1.2 翻译者的素质条件
1.2.1 必备的知识和专门能力
1.2.2 最重要的智力特质
1.2.3 最重要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1.2.4 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品质

2.翻译理论
2.1 翻译学的对象与功能翻译学
2.2 翻译学的史前史:翻译方法及可译性的讨论
2.2.1 应当直译还是意译?
2.2.2 语言可译吗?
2.2.3 中国的特点
2.3 翻译学的探索和发展
2.3.1 翻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2.3.1.1 生成转换语法——普遍性要素研究和翻译
2.3.1.2 翻译语言学——等值理论
2.3.1.3 翻译理论的转向
2.3.2 翻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2.3.2.1 翻译学的语篇语言学和语用学
2.3.2.2 描写翻译学
2.3.2.3 跨学科的研究
2.3.2.4 功能翻译学——综合性学科
2.3.3 翻译学的现状、展望与评价
2.3.3.1 翻译学的现状
2.3.3.2 翻译教师和翻译家对新翻译学的评价

3.笔译概论
3.1 笔译的定义和主要种类
3.1.1 笔译的交际场景要素与笔译的定义
3.1.1.1 交际场景要素
3.1.1.2 笔译的定义
3.1.2 笔译的主要种类
3.1.2.1 文献式翻译
3.1.2.2 工具式翻译
3.1.2.3 功能相同的翻译和功能相异的翻译
3.2 笔译的过程和笔译的能力
3.2.1 笔译过程的源语语篇接受阶段
3.2.1.1 对源语语篇的理解
3.2.1.1.1 理解的内容
3.2.1.1.2 理解的一般运作方式
3.2.1.1.3 不同人的不同理解
3.2.1.1.4 翻译者理解方式的特点
3.2.1.2 语篇类型和语篇种类
3.2.1.2.1 语篇类型
3.2.1.2.2 语篇种类
3.2.1.2.3 语篇种类的类型归属
3.2.1.2.4 语篇类型划分的意义
3.2.1.3 作为译前准备的语篇分析
3.2.1.3.1 语篇分析的第一阶段:通过总体理解确定宏观对策
3.2.1.3.2 语篇分析的第二阶段:通过具体理解确定微观对策
3.2.1.3.3 语篇分析的重要性
3.2.1.4 与笔译相关的查阅、调研手段的利用
3.2.1.4.1 类似语篇和背景语篇的收集和利用
3.2.1.4.2 词典的使用
3.2.1.4.3 利用咨询人
3.2.1.4.4 “个人图书馆”
3.2.2 笔译过程的译语语篇产出阶段
3.2.2.1 译语语篇的映射与接受者理解的前提条件
3.2.2.1.1 语言的理解前提条件
3.2.2.1.2 非语言的理解前提条件
3.2.2.2 译语语篇的拟写
3.2.2.3 翻译的难点和翻译难点的处理方法
3.2.2.3.1 翻译的难点
3.2.2.3.2 翻译难点的处理方法和对策
3.2.2.4 译语语篇的编辑
3.2.2.5 译语语篇的外在形式

4.口译概论
4.1 口译的定义和主要种类
4.1.1 口译的定义
4.1.2 翻译种类的区分
4.1.3 口译的主要种类
4.2 口译的准备
4.3 单向接续口译
4.3.1 接受阶段
4.3.1.1 源语语篇的听辨和理解
4.3.1.1.1 源语语篇的听辨
4.3.1.1.2 源语语篇的理解
4.3.1.1.3 给口译教师的启示
4.3.1.2 对已理解内容的存储
4.3.1.2.1 记忆
4.3.1.2.2 口译笔记
4.3.2 产出阶段
4.3.2.1 源语语篇意义的转换
4.3.2.2 译语语篇的编辑
4.3.2.3 译语语篇的发布
4.4 双向接续口译
4.4.1 双向口译的特点
4.4.2 双向口译场合的特点对译员意味着什么?
4.5 同声传译
4.5.1 同声传译的定义与特点
4.5.2 同声传译的对策和技术

第二篇 笔译教学法
1.笔译教学的一般要求
1.1 什么样的教师可以教笔译?
1.2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学笔译?
1.3 笔译教学的主要目的
1.4 语篇选择的原则
1.4.1 适用性
1.4.2 真实性
1.4.3 内容
1.4.4 难度
1.4.5 语篇种类
1.4.6 长度
1.4.7 兴趣
1.4.8 时效性现实性
1.5 语篇的教学准备

2.源语语篇接受阶段的练习形式
2.1 理解能力的训练
2.1.1 联想翻译——增强对联想理解的自信
2.1.2 记忆翻译——认识语篇理解的方式
2.1.3 快速阅读——假设式的语篇理解
2.1.4 缩写与重构——依靠关键词语的语篇理解
2.1.5 补充练习——预设式理解
2.1.6 “搭积木”——通过“结构性标识”理解
2.1.7 意义填空——锻炼预设能力
2.1.8 词汇填空——从上下文推断词义
2.1.9 划分段落——认识段落特征对理解的意义
2.1.10 改源文——通过编辑理解
2.1.11 书介绍——快速理解能力
2.1.12 想概念——激活已有的知识
2.2 语篇类型识别能力训练
2.2.1 识别语篇特征——以“天气预报”为例
2.2.2 完整描写语篇特征——以“药品说明书”为例
2.2.3 分析类似语篇的语篇惯例
2.2.4 认识和运用童话语篇的文体惯例
……
第三篇 口译教学法
主要参考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0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 [平装]
~ 曹明伦 (作者)

《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先后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来龙去脉,辨析了译介学和翻译学之间的差异,明确了二者各自的学科概念,并发出了翻译学应该划定学科界线、保持学科特点、避免学科危机的呼吁;指出了翻译概念的发展只是其外延的增加,而非其内涵之质变,因此翻译的本质属性并未改变;重新审视了翻译的目的、任务及其标准,首次提出了“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这对概念,首次区分了翻译的“文本行为”和“非文本行为”,批评了功能派理论对二者的混淆,证明了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永远不会过时,尝试性地规划了翻译学的学科范围,明确了翻译理论的位置,把它与翻译史和翻译批评一道作为构成翻译学的三个有机部分,而且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对当今中国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进行了反思,进一步分析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关系失调的原因。并指出了恢复其互构、互补、互彰之和谐关系的途径。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0月1日)
平装: 28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81097176X, 9787810971768
条形码: 9787810971768
商品尺寸: 20.6 x 14.6 x 1.4 cm
商品重量: 340 g

作者简介
曹明伦,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河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四川省翻译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翻译学和比较文化研究。著有《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和《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译有《爱伦•坡集》 《弗罗斯特集》《威拉•凯瑟集》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培根随笔集》《司各特诗选》等多种英美经典,与人合作编有《英诗金库》。论文见于《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国外文学》《名作欣赏》《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及若干大学学报。

目录
译苑新葩又一春
一览众山小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历史回顾
1.1 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的起源
1.2 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历史回顾
1.2.1 汉代到宋代佛经翻译时期的实践和理论
1.2.2 明清两朝科技翻译时期的实践和理论
1.2.3 20世纪学术名著与文学翻译时期的实践和理论

1.3 西方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历史回顾
1.3.1 古罗马时期的翻译实践和理论
1.3.2 《圣经》翻译的实践和理论
1.3.3 民族语翻译的实践和理论

第二章 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现状描写
2.1 文化转向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2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来龙去脉
2.2.1 Translation Studies及其“文化转向”的由来和现状
2.2.2 外来术语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国学界的名与实

2.3 现状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2.3.1 思考一:翻译理论还需不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2.3.2 思考二:新桥旧桥并用,避免学科危机
2.3.3 冷静,求实,保持学科特点

第三章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翻译活动的性质
3.1 翻译的基本概念
3.1.1 翻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1.2 翻译概念及其依附的语词
3.1.3 翻译概念外延的扩大
3.1.4 翻译定义的重新厘定
3.2 翻译活动的性质

第四章 翻译的目的、任务及其标准
4.1 文本目的:译者的翻译目的
4.2 翻译任务:译者的任务
4.2.1 本雅明心目中的读者和译者
4.2.2 纯语言•普世语·核心结构·深层结构

4.3 翻译标准:译者的自律准则
4.3.1 新批评认为原作意义再模糊也可确定
4.3.2 德里达认为有解读经验就能看到真实
4.3.3 译介学理论不能作为解构忠实的论据
4.3.4 百家释严复,还是严复释百家?

第五章 翻译理论的定性和定位
5.1 翻译理论的定性
5.2 翻译理论的定位

第六章 对翻译理论的反思
6.1 关于考证不严、引征不确的问题
6.1.1 典型个案研究之一:“翻译”二字并用始于何时?
6.1.2 典型个案研究之二:道宣撰有《大恩寺释玄奘传论》吗?
6.1.3 典型个案研究之三:大亮法师“五不可翻”出自何典?
6.1.4 典型个案研究之四:真谛真的主张意译吗?
6.1.5 典型个案研究之五:“阙名”是何人?
6.2 关于术语翻译和译名统一的问题

6.3 关于思维逻辑和语言逻辑的问题
6.3.1 典型个案研究之六:等效是理想的目标,忠实就不是?
6.3.2 典型个案研究之七:译者的行为何以如棋着的变化?
6.3.3 典型个案研究之八:没有A就没有B,所以B应该从属于C?
6.3.4 典型个案研究之九:“近真”以什么为目标?
6.4 关于论而无据和论据单调的问题

6.5 关于理论借鉴中的误读误译问题
6.5.1 典型个案研究之十:认知过程中没有客观性可言吗?
6.5.2 典型个案研究之十一:原文已死译文干吗还要捅上一刀?
6.5.3 典型个案研究之十二:The t1:artslator is a betrayer使 Traduttdre,traditore失去了什么?
6.5.4 典型个案研究之十三:是几何学奥深还是文句奥深?
6.6 关于理论界的学术态度和学风问题

第七章 对翻译实践的反思
7.1 当今中国翻译实践的现状
7.1.1 典型个案研究之十四:“背叛”之风为何难以遏制?
7.1.2 典型个案研究之十五:译者对这个场面真不难想象?
7.1.3 典型个案研究之十六:下达“绝对命令”该如何措辞?

7.2 正视实践现状,走出翻译危机
7.2.1 加强理论学习,规范翻译行为
7.2.2 调整翻译教学,弥合人才断层

第八章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和途径
8.1 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
8.2 纯理论与纯翻译理论的区别
8.3 纯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
结论
引用文献
索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产业经营论集 [平装]
~ 尹承东 (作者, 编者)

《翻译产业经营论集》主要内容:一部洋洋50万字的翻译产业论文集书稿放到了作者的面前。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我国一个新兴的行业——翻译服务业的文集。面对这部书稿,作者首先是一阵激动。作为一个毕生从事翻译工作的老翻译工作者,作者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祝贺的。所以《翻译产业经营论集》的编者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请作者写一个序,作者也就义不容辞、欣然接受了。

在这个序言的开头,作者想先引述一下时任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的林戊荪同志2004年11月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上关于译协章程修改草案的说明中的一段话。他说:“中国译协第四届全国理事会会议通过的章程中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是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现在改为‘本会是具有学术性、行业性的非营利组织’。这样的修改是因为中国译协原有8个分支机构均属学术专业委员会,译协所开展的活动基本上都与翻译学术有关。2002年民政部批准中国译协成立第9个分支机构——翻译服务委员会,标志着中国译协20多年的纯学术社会团体性质已开始发生变化,其职能比过去有所拓展。修改草案明确了中国译协具有学术性、行业性的社会团体性质和进行行业指导、参与行业管理的职能,这既是符合实际的,又是具有前瞻性的重要步骤。从实际情况看,翻译已发展成一种产业,翻译行业已成为作者国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0月1日)
平装: 627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2115354
条形码: 9787802115354
商品尺寸: 23.8 x 17 x 4 cm
商品重量: 798 g

目录

前言
翻译与翻译服务
中国翻译服务产业与企业现代化
翻译市场浅析
论翻译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谈起
论诚信体系在翻译服务行业的实践
翻译服务行业的诚信经营及诚信公示
开展诚信经营打造企业品牌
加入WT0后翻译企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翻译企业品牌战略的探讨
创新经营理念强化客户管理
翻译服务行业的主动策划营销
科技翻译中源语和译语的术语研究
谈翻译公司的品质呈现
翻译与出版
2007年中国翻译服务产业论坛筹备活动中的思索
谈大型活动对翻译服务产业的促进与影响
E时代下的翻译管理
关于组建联合体投标翻译项目的思考
试论翻译质量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的平衡理念
翻译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科技翻译工作应努力为自主创新服务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新形势下翻译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浅谈狭窄经济理论在翻译行业中的应用
网络时代翻译事业的新思维,困惑与机遇
促进翻译学科发展
联合国文件翻译与翻译服务国际化
现代翻译服务业市场特征、解决方案
非英语翻译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翻译产业化与金融翻译服务
我国翻译产业的概念、范畴及其它
提升科技翻译工作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勤于耕耘

标准化
翻译服务企业的自身发展、行业自律与合作初探
翻译服务标准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杠杆
翻译资格准入:困境和前景
翻译服务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重要性
坚持在翻译服务企业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行业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兼谈翻译服务行业管理的构想
翻译服务标准化对产业发展的意义及趋势
翻译项目管理与标准化
《翻译服务规范》条文释义
《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条文释义
抓住机遇,加强合作,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浅析建立翻译服务行业相关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标准化经营势在必行
翻译服务企业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是使我国翻译产业免走迂回曲折之路的极其重要的举措
建立与完善翻译行业协会建设促进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
翻译服务行业的标准化经营
构建翻译行业的进入壁垒
试论翻译企业的合作与现状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
贯彻国家标准.做好译文质量检查
对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的若干建议
加强行业整合服务全球化
规范公示语翻译
国际口译职业规范与我国口译行业的规范化
论口译测试的规范化

管理
浅谈如何围绕译文质量抓公司管理
大型工程技术资料翻译的问题与对策
应用型翻译的规范化
商业翻译中的质量管理
大型工程项目口译的组织实施和经营管理
把握翻译的市场特性
浅谈翻译中的质量保证
浅谈如何挑选现场口译人员
翻译公司营销模式之我见
试论翻译人才租赁的可行性
人力资源在翻译流程系统中的应用
试论翻译公司的质量管理
翻译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与探讨
依托大企业技术优势,做好技术资料翻译工作
抓住机遇,强化管理,促进科技翻译事业的发展
洛阳化纤工程聚酯装置引进合同概述及涉外合同管理
浅谈引进项目翻译、亚行项目翻译和厂矿翻译人员的经验教训

翻译宜勤
关于翻译的浅尝辄止
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汉语水平对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科技英语翻译的实用技巧
浅论科技英语翻译
刨根问底的翻译工作
科技英语翻译的讲解和技巧
试论科技英语的语体特征
《译文综合差错率的计算方法》解读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经贸新词语英译方面的应用
谈翻译艺术与翻译经济

翻译培训
翻译培训现状与展望
中译公司会议口译人才培训模式
翻译公司员工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实施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
创建翻译人才库为"海西"崛起服务
塑造译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

智能技术
计算机统计译文字数的弊端
翻译与互联网
搜索引擎在翻译中的应用
构建高效开放的翻译业务管理系统
浅谈翻译公司的内部电脑化管理
浅谈翻译相关的辅助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 [平装]
~ 海岸 (作者)

《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旨在梳理与总结中西诗歌翻译的百年历程,便于我国从事诗歌翻译的研究人员及广大的诗歌翻译爱好者全面地了解我国诗歌译论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1月1日)
平装: 70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44604500
条形码: 9787544604505
商品尺寸: 22.8 x 15.2 x 2.8 cm
商品重量: 794 g

编辑推荐
就中国诗歌翻译理论建设而言,海岸君选编的《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正好提供了切实可信的证据,这可以说是当代中国诗歌翻译理论自主创新最好的论文选集之一。《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的选编立足于诗人译者的视角,注重诗歌翻译实践与诗歌译论研究并举,重点选编老、中、青三代颇有建树的诗人翻译家的译论;同时兼顾西方译介中国古典及现代诗歌的史料与个人经验。
作者简介
海岸,(1965—),诗人/学者/翻译家,世界文化艺术学会(美国)及世界诗人大会会员,浙江台州人,现任职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兼香港《当代诗坛》编辑主任。八十年代后期在上海创办民间诗刊《喂》。1989年获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著有《海岸诗选》(2001)及一些译作。2002年获希腊国际作家协会颁发的“文化—艺术—文学奖”。
目录
辜正坤 /中国古代及近百年诗歌翻译概论与研究前景(序一)
黄杲炘 /译诗的进化:英语诗汉译百年回眸(序二)

上下求索·半个世纪
严 复 /《天演论》译例言/1898
苏曼殊 /《文学因缘》自序/1908
胡怀琛 /《海天诗话》论译诗(节录)/1914
胡 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节录)/1918
刘半农 /关于译诗的一点意见/1921
郭沫若 /批判《意门湖》译本及其他(节录)/1922
茅 盾 /译诗的一些意见/1922
闻一多 /莪默·伽亚谟之绝句/1923
/英译李太白诗/1926
成仿吾 /论译诗/1923
徐志摩 /一个译诗问题/1925
朱 湘 /说译诗/1927
朱光潜 /论顿/1931
林语堂 /论翻译/1933
/论译诗/1970
梁宗岱 /译诗集《一切的峰顶》序/1934
孙大雨 /论音组————莎译导言之一/1940
朱自清 /译诗/1943
戴望舒 /诗论零札(二)/1944)
朱生豪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1944
吕叔湘 /《中诗英译比录》序/1947
查良铮 /关于译文韵脚的说明/1954
/谈译诗问题——-并答丁一英先生/1963

劫后重建·二十余载
季羡林 /《罗摩衍那》译音问题和译文文体问题/1979
周煦良 /谈谈翻译诗的几个问题/1980
罗念生 /翻译的辛苦/1982
林同济 /《丹麦王子哈姆雷的悲剧》·例言/1982
钱锺书 /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1982
翁显良 /意象与声律————谈诗歌翻译/1982
李 芒 /日本古典诗歌汉译问题/1982
许渊冲 /谈唐诗的英译/1983
/新世纪的新译论/2000
钱春绮 /谈谈译诗的形式移植/1984
绿 原 /夜里猫都是灰的吗————一个读者对于译诗的几点浅见/1984
罗 洛 /译诗断想/1985
卞之琳 /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1987
刘英凯 /关于“音美”理论的再商榷/1989
杨德豫 /用什么形式翻译英语格律诗/1989
飞 白 /诗律法/1989
/论“风格译”————-谈译者的透明度/1995
吴钧陶 /编辑谈译诗兼谈杜甫诗英译及其他/1990
王佐良 /谈诗人译诗/1992
袁可嘉 /自由体诗可以自由地译吗?/1994
刘重德 /论译诗————《中国古诗汉英比译五十三首》序/1996
丰华瞻 /我怎样翻译诗歌/1997
江枫 许钧 /形神兼备:诗歌翻译的一种追求/1997
屠 岸 /横看成岭侧成峰——-关于诗歌翻译答香港《诗双月刊》王伟明先生问/1998

中西交融·汇通四海
赵元任 /论翻译中的信、达、雅的信的幅度/1967
余光中 /翻译和创作/1969
叶维廉 /语法与表现: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诗美学的汇通/1973
唐安石 /我怎样译中国诗/1978
葛瑞汉 /中国诗的翻译(张隆溪译)/1982
辜正坤 /诗歌翻译与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1990
黄国彬 /以方应圆——-从《神曲》汉译说到欧洲史诗的句法/1994
黄鸣奋 /英语世界中国古典诗歌之传播/1997
张隆溪 /翻译与文化理解/1999
赵毅衡 /中国诗与自由诗/2003
钟 玲 /中国诗歌译文之经典化/2003
马里安·高利克 /中欧巴比塔:切尔卡斯基、马悦然、顾彬与欧洲的20世纪汉语诗歌翻译(海岸译)/2003
马悦然 /遣词用韵:辛弃疾的一首复韵词(海岸译)/2003
顾 彬 /翻译好比摆渡(王祖哲译)/2004
霍布恩 /驶向天堂的码头——-杨炼长诗《同心圆》译后记(海岸译)/2004
粱秉钧 /翻译与诗学——-对西方现代诗的挪用、取舍与转化/2005

世纪交汇·薪火相传
黄灿然 /译诗中的现代敏感/1998
树 才 /译诗:不可能的可能————关于诗歌翻译的几点思考/1998
傅 浩 /我的译诗原则、方法和译者的修养观/2002
汪剑钊 /影子的影子/2003
田 原 /日本现代诗歌翻译论/2005
李 笠 /是北岛的“焊”,还是特朗斯特罗姆的“烙”/2005
海 岸 /诗人译诗 译诗为诗/2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英美译家汉诗翻译研究 [平装]
~ 朱徽 (作者)

《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英美译家汉诗翻译研究》内容简介: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沟通并促进中国与英关在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英美译家汉诗翻译研究》从19世纪中叶以来的英美翻译家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20位(含四位美籍华裔学者),运用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观念和丰富的译例,对他们英译汉诗的主要成就、译学思想、翻译策略、形式技巧、历史贡献和误解误译等作系统的分析评述,以此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作历时性的全面描述。《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英美译家汉诗翻译研究》既是翻译研究的学术专著,亦可用作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等方向的研究生教材。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丛书名: 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
平装: 29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英语
开本: 32
ISBN: 9787544612814, 7544612813
条形码: 9787544612814
商品尺寸: 20.6 x 14.4 x 1.2 cm
商品重量: 358 g

目录
绪论:英语世界汉诗翻译概述
第一章 理雅各:开创西方汉学新纪元
第二章 翟理斯:以西方传统重构中国古诗
第三章 克莱默-宾:展示维多利亚诗风
第四章 洛威尔:在翻译和创作中追求意象
第五章 弗莱彻:继承格律体译诗传统
第六章 宾纳:对唐诗的诗意诠释
第七章 庞德:为西土移植神州种子
第八章 韦利:将心灵遥寄东方
第九章 雷克思洛斯:毕生追随“诗圣”召唤
第十章 海陶玮:现代西方的东方隐士
第十一章 葛瑞汉:诗译中的哲思色彩
第十二章 罗郁正:执著的故国情怀
第十三章 霍克思:重构文学经典的大师风范
第十四章 华兹生:坚守心中的东方圣土
第十五章 白之:跨越欧美的中国情结
第十六章 刘若愚:译诗复求古人意
第十七章 斯奈德:皈依佛门的美国诗人
第十八章 叶维廉: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
第十九章 欧阳桢:以透明之眼看世界
第二十章 字文所安:熔铸当代西方汉学之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10: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导文件出来了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

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
出版社:外语教研
ISBN:9787513522014
开本:32开 页数:16页
2012-07-01 第1版2012-07-01 第1次印刷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编著,分吸取国内外翻译教学及语言教学大纲设计理念,经过来自全国主要翻译院系的专家反复论证及逐条讨论,充分吸取了相关院校的办学经验,最后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审定通过。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对各类高等学校的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均有指导作用,各学校应参照本书,制订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是今后组织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进行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能力测试、教学评估、师资培训的重要参考依据。

前言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
一、培养目标
二、专业定位
三、专业知识与能力构成
四、课程设置
五、实践教学
六、毕业论文/毕业实践报告
七、教学要求
八、教学原则
九、教学方法与手段
十、测试与评估
参考书目
附录:课程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1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南

作者: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出版社:外语教研
ISBN:9787560084459
开本:32开 页数:199页
2009-11-01 第1版2009-11-01 第1次印刷

该指南包括《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总则》,并涵盖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德语和朝鲜语等六个语种的大纲、样题及答案,对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总则
翻译硕士X语考试大纲
X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样题
翻译硕士英语考试大纲
翻译硕士英语考试样题
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
英语翻译基础考试样题
翻译硕士法语考试大纲
翻译硕士法语考试样题
法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
法语翻译基础考试样题
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
翻译硕士日语考试样题
日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
日语翻译基础考试样题
翻译硕士俄语考试大纲
翻译硕士俄语考试样题
俄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
俄语翻译基础考试样题
翻译硕士德语考试大纲
翻译硕士德语考试样题
德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
德语翻译基础考试样题
翻译硕士韩语考试大纲
翻译硕士韩语考试样题
韩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
韩语翻译基础考试样题
样题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第2版) [平装]
~ 辜正坤 (作者)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第2版)》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歌鉴赏五象美与翻译标准系统论》(项目批准号:94BWW002)的全部结项成果。成果结项鉴定专家小组对本项目的鉴定结论指出:此成果“抓住东方诗歌和西方诗歌传统”、“系统全面地构造出了诗歌美学框架”、提出了“翻译标准论”、“达到了国内的最高水平”、“称得上是自成一家的理论体系”、有“颇多理论突破”。小组的鉴定结论一致将该课题成果“列为一级”,认为“填补了此领域的空白”。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8月1日)
丛书名: 清华语言论丛
平装: 60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2225676, 7302225672
条形码: 9787302225676
商品尺寸: 22.9 x 16.8 x 2.8 cm
商品重量: 839 g

作者简介
辜正坤,男,文学博士,北大外国语学院莎士比亚、翻译学与比较文化方向博导,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长,获国务院颁发“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历任北京大学文化文学与翻译研究学会会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顾问等。曾兼任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美国瓦西塔大学客座教授和北京东方神州书画院一级书画师。曾获北京大学科研成果著作一等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等。研究方向:1)中西文化比较;2)莎士比亚;3)诗歌鉴赏与翻译学。著译、编、校著作47余种。论文100余篇。代表性理论专著有《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互构语言文化学原理》、《中西文化比较导论》、《莎士比亚研究》等。代表性译著有汉英对照版《老子道德经》、《毛泽东诗词》译注、《元曲一百五十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等。现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外国古代神话史诗研究”课题主持人。

目录

再版前记
卷一 中西诗歌鉴赏与比较理论
绪论
第一章 诗歌鉴赏五象美论——汉语:汉诗媒介之妙蒂所在
1.1 诗歌视象美
1.1.1 语意视象美
1.1.2 语形视象美
1.2 中西诗音象美比较
1.2.1 节奏与韵式、一元与多元
1.2.2 音义同构现象与汉诗音象美
1.3 诗歌义象美
1.4 诗歌事象美
1.5 诗歌味象美
1.5.1 画味
1.5.2 韵味
1.5.3 气味
1.5.4 情味
1.6 小结

第二章 中西诗义钩玄录
第三章 东西诗阴阳对立七大潮
第四章 中西诗歌鉴赏十角度
4.1 时间角度
4.2 空间角度
4.3 作者角度
4.4 作品角度
4.5 读者角度
4.5.1 被动读者角度
4.5.2 主动读者角度
4.6 年龄角度
4.7 性别角度
4.8 社会文化角度
4.9 阐释者角度
4.10 译者角度

第五章
中西诗五功能与鉴赏五标准
5.1 诗歌的五功能及其互补性
5.2 诗歌的五功能与阴阳元泛诗的关系
5.3 诗歌五功能与鉴赏五标准
5.4 诗歌鉴赏五标准和十角度的应用
5.4.1 论点甲:语言雕琢的诗是好诗:一吟双泪流
5.4.2 论点乙:语言雕琢的诗不是好诗
5.4.3 论点丙:李白、杜甫优劣论

第六章 中国诗坛的现当代复兴——中国20世纪纯抒情诗综论
第七章 比较文学学科定位与中西诗作品比较
7.1 比较文学学科定位探源
7.1.1 比较文学学科正名的重要性
7.1.2 传统比较文学与传统比较语言学在学理上遥相呼应
7.1.3 Litt6ratureCompar∈e本不该翻译成“比较文学
7.1.4 法国比较文学学派已不是核心的比较文学学派
7.1.5 元比较文学一亚比较文学一泛比较文学
7.1.6 对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批评
7.1.7 中西比较文学应该是21世纪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心
7.2 中西诗坛两绝唱:《荒原》与《凤凰涅粲》
7.2.1 诗人与诗威
7.2.2 《奥义书》与泛神论
7.2.3 水火与生死
7.2.4 尝试与成功——《荒原》和《凤凰涅粲》语言风格略论
7.3 爱伦·坡的《乌鸦》与茅盾的《叩门》比较

卷二中西诗歌鉴赏举隅
第八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举隅
李白
蜀道难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崔颢
黄鹤楼
高适
别董大(其一)
燕歌行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王建
宫词一百首(选一)
十五夜望月
张祜
宫词二首(其一)
李贺
李凭箜篌引
雁门太守行
南园十三首(其五)
南园十三首(其六)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致酒行
温庭筠
商山早行
更漏子
梦江南
罗隐
西施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韦庄
荷叶杯
金昌绪
春怨
谭用之
秋宿湘江遇雨
无名氏
金缕衣
冯延巳
谒金门
李璨
摊破浣溪沙
王禹傅
点绛唇·感兴
林逋
园梅
范仲淹
渔家傲
张先
天仙子
晏殊
浣溪沙
踏莎行
蝶恋花
……
第九章 西方各诗鉴赏举隅
第十章 诗歌评论另类编
卷三 翻译理论与技巧
第十一章 翻译理论部分:玄翻译学引论
第十二章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第十三章 多元化翻译标准存在的客观依据
第十四章 翻译标准化多元互补与翻译学经典命题辩证
第十五章 多元互补翻译标准与西诗汉译诗曲体问题
第十六章 筛选积淀重译与人类文化积淀重创论
第十七章 翻译批评新论与翻译界现状略评
第十八章 诗歌翻译对策与技巧
第十九章 美文翻译技巧
卷四 翻译与学术文化
第二十章 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
第二十一章 翻译与文化
第二十二章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答疑
篇终结语 诗论与译论合壁:万理万教相贯同源互补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地理学
作者:许建忠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
ISBN:9787207086938
开本:32开 页数:260页
2010-06-01 第1版2010-06-01 第1次印刷

内容提要

   本书是《翻译生态学》的姊妹篇,是翻译学和地理学交叉研究的结果, 就是将翻译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相关研究,将翻译及其地理因素相联 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力求打破传统的“决定 论”研究模式,从系统论角度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对翻译中的种种现象进 行地理剖析和阐释。它不但从理论上揭示翻译地理的客观规律,而且注意密 切结合我国的实际,立足于阐明翻译实践中的种种问题。

作者简介

   许建忠,1985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现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lation编委,《当代翻译理论前沿丛书》主编之一。个人代表作有《翻译生态学》等5部著作。在Babel、Meta、Pepectives:Studies in Tralatology、《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被A&HCI(艺术与人文索引)收录35篇。主持省级项目2项、教育厅项目1项。

目录



Introduction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翻译地理学的定义
第二节 翻译地理学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翻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 翻译自然地理论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对语言及语言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以地理自然环境对比分析英汉习语
第三节 地理环境与种族、民族特征的形成
第四节 从自然地理环境解析中西思维模式的形成
第五节 自然地理位置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第三章 翻译人文地理论
第一节 翻译与人文地理
第二节 人地关系理论概说
第三节 翻译研究中的人地关系系统
第四节 翻译实践中的人地关系协调
第四章 翻译城市地理论
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概说
第二节 翻译与城市地理
第三节 城市形象翻译
第五章 翻译旅游地理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
第二节 翻译与旅游地理
第三节 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翻译
第六章 翻译政治地理论
第一节 政治地理学概说
第二节 翻译与政治地理
第三节 翻译语言与女性主义
第四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影响薄弱的原因
第五节 后殖民语境中翻译的“暴力政治”体现
第七章 翻译文化地理论
第一节文化地理学概说
第二节 翻译与文化地理
第三节 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
第四节 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借鉴
第五节 服饰文化的可译度
第六节 翻译中的文化误导
第八章 翻译经济地理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概说
第二节 翻译与经济地理
第三节 发展地域翻译经济,满足时代要求
第四节 经济地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第九章 翻译民族地理论
第一节 民族地理学概说
第二节 翻译与民族地理
第三节 翻译与民俗文化
第四节 全球语境下译者的民族身份
第十章 翻译宗教地理论
第一节 宗教地理学概说
第二节 翻译与宗教地理
第三节 圣经翻译与佛经翻译的文化对比
第四节 中西宗教翻译的启示
第十一章 翻译行为地理论
第一节 行为地理学概说
第二节 翻译与行为地理
第三节 翻译行为要素剖析
第四节 翻译中“不作为”现象
第十二章 翻译与全球化地理发展
第一节 全球化概说
第二节 全球化地理发展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全球本土化发展
第四节 顺应潮流,创造和谐的翻译研究新局面
结语:不是结尾的结尾
参考文献
Contents
Translation Geography (English Abstract)
后记
国内外学者对翻译地理学研究选题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变换术语(后殖民时代的翻译)/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

作者:(加)西蒙//圣皮埃尔...
出版社:外语教研
ISBN:9787560066356
开本:16开 页数:305页
2007-06-01 第1版2007-06-01 第1次印刷

编辑推荐语

   在文学和文化的演进过程中,翻译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集是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学术力作,它运用批评的眼光,对传统理论中的种种术语和概念进行了深层的考察。在此文集中,研究者们重新梳理了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之间的关系,在地理学、政治学、语言学基础上,对文化产品在传输过程中的路线和权力关系进行了规划和描述。作者们从翻译理论和实践入手,重新定义和精炼了现今通行的对后殖民主义概念的理解,通过后殖民和翻译理论重新思考文化关系,对后殖民主义及后殖民主义与翻译的关系进行反审。
内容提要

   本文集透过翻译这面多棱镜来界定和评价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涵义。来 自各国的学者用翻译研究的最新理论挑战已被广为接受的后殖民理论,综 合运用了语言学、文学以及文化理论,探讨了在马来西亚、爱尔兰、印度 、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理论基 础和最新概况,调查了文化交流、融合、断裂的复杂现象,是当代西方相 关研究领域一部颇具影响力的论文集,为“后殖民时代”的翻译研究提供 了极具启发意义的新的范式和方法。

目录
INTRODUCTION
PART Ⅰ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POWERS OF TRANSLATION
Chapter 1 History, Tralation, Postcolonialism
Chapter 2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and the Uses of Postcolonial Tralation The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Chapter 3 The Power of Tralation:A Survey of Tralation in Orissa
Chapter 4 Cultural Tramission Through Tralation:An Indian Pepective
Chapter 5 Legitimacy, Marronnage and the Power of Tralation
Chapter 6 Balai Pustaka in the Dutch East Indies:Colonizing a Literature
Chapter 7 The Third Space in Postcolonial Representation Michaela Wolf, Univeitat Graz(Austria)
Chapter 8 Tralatio of Themselves:The Contou of Postcolonial Fiction
PART Ⅱ SCENES OF NEGOTIATION
Chapter 9 A Gesture to Indicate a Presence:Tralation, Dialect and Field Day Theatre Company's Quest for an Irish Identity
Chapter 10 The Impact of Spanish-American Literature in Tralation on U.S. Latino Literature
Chapter 11 From Other Tongue to Mother Tongue in the Drama of Quebec and Canada
Chapter 12 The Changing Face of Tralation in Indian Literatur
Chapter 13 Gateway of India:Representing the Nation in English Tralation
Chapter 14 Tralating (into) the Language of the Colonizer
Chapter 15 The Post-Missionary Condition:Toward Perceptual Reciprocit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12: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策略与文化(英汉互译技巧详解)/自然英语学用系列丛书

作者:杜争鸣
出版社:中国经济
ISBN:9787501785384
开本:16开 页数:226页
2008-09-01 第1版2008-09-01 第1次印刷

内容提要

   本书以作者近20年从事翻译实践与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总结出发, 深入讨论语言翻译中难以避免的各种文化问题——比如文化冲突、文化适应 与调停等,揭示英汉语言思维的不同传统差异及由此而造成的翻译障碍,分 析翻译技巧的产生、运用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全书由“ 词语概念的文化调停”、“遣词造句的文化重组”、“语篇构建的文化阐释 ”、“文化翻译实例祥解”四个部分组成,共包括50篇讨论文章。所有文章 都密切联系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用浅白、通 俗的语言揭示翻译技巧背后的深层语言思维差异,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对 加深外语理解、认识汉语母语“真面目”,对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和英汉互译 技能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杜争鸣,男,陕西西安人,文学硕士。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西安生漆研究所(中国生漆科技情报中心)、西北纺织学院担任编译、教师,1999年至2000年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任北京新东方学校第一任翻译课主讲教师。翻译出版图书约30余种,出版个人专著《外语、翻译、文化》,在《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外语研究》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目录
序言奶路银河,译桥飞架东西
引言意译、直译、不译的跨文化交际含义
第一章 词语概念的文化调停
1.“走进”英译随想
2.何为“failure”?
3.代词“fi”及其在名作名译中的误解误译
4.“瓜子”英译质疑及其他
5.“红木”英文究竟应该怎么译?
6.用“strike”如何打人?
7.“弯弓射日”英译何必“弯弓”?
8.“休闲”就是“休息”与“空闲”吗?
9.“后来”与“至此”为什么不按词典翻译?
10.“For Example”何以译为“等等”?
11.“Pythagorean Power”是什么力量?
12.“The Rim of the World”为何译成“滚滚红尘”?
13.“Running away”为什么译为“东躲西藏”?
14.通过“花窗”英译看文化空缺填补的原则与方法
15.日本友人为何称苏州为“故乡”?”
第二章 遣词造句的文化重组
1.从“解除婚约”到解开词语中的句子含义
2.“It doesn't just happen”为何一句三译?
3.“Discussas”与“describeas”的实际意义
4.他们如何“变成了恋人”?
5.从一句简单的话看美国总统布什的用心
6.从克林顿的一句幽默话看语序交际效应
7.从“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英文谈起
8.问句与陈述句的转变——中英语言文化的问答
9.肯定与否定的辩证——中英语言思维的姿态
10.“一国两制”原译切不可轻率改动!
11.英语思维何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12.是“水仙离池”?还是“美少年离镜”?
13.“苏州”和“五洲”如何“心连心”?
14.“醉鬼船长”和他的船
15.从“孔雀东南飞”英译所想到的
16.从“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简译看中英差异
17.太湖何以“敞开胸襟照宇宙”?——也谈翻译创造
第三章 语篇构建的文化阐释
1.关于语篇结构性增译的随想
2.再谈翻译语序与“顺译”
3.关于笔译与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统一性
4.例谈语篇翻译不仅要通顺
5.例谈“内外有别,增删有理”
6.从两首小诗歌的翻译看英语的“综合”处理
7.例谈语感和翻译理解中的视角转换
8.英译汉中的“动态表现”与“动词驱动”原则
9.政治考验、知识分子与书呆子
10.“枯藤老树昏鸦”翻译为何添加词语?
11.“万古体坛健儿”与中国语言思维的“天、地、人”
第四章 文化翻译实例详解
1.诗词翻译中的文化增译例谈
2.“What I Have Lived For”翻译详解
3.流行歌曲“十年”翻译详解
4.经典歌曲“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翻译详解
5.“赏中秋”翻译详解——苏州评弹翻译点滴
6.散文如歌——例谈抒情散文韵味的翻译保留
7.《孙子兵法传世典藏本》“前言”翻译详解
附录译作选辑
参考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3: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精)

作者:杨柳
出版社:科学
ISBN:9787030297730
开本:32开 页数:152页
2010-12-01 第1版2010-12-01 第1次印刷

编辑推荐语

   诗学的形式、意义、产生、消亡和再生,对于翻译实践至关重要,也是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翻译诗学与意识形态》所关注的重点,正是诗学在翻译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译者的策略、主要操纵因素,以及它们对于文学、社会、文化传播和文化构建的意义。杨柳教授的研究成果确实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对于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杨柳,南京大学教授、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1999—2000年留学美国奥本大学,现任教于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科技翻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翻译协会理事、新世纪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专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和其他科研课题10项,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4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等12部,20次荣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和其他奖项。主要研究领域:翻译学、美学、中国学、文化学、比较文学、教育学。代表作包括:《林语堂翻译研究——审美现代性透视》、《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意识形态与隐形的翻译诗学
一、隐形之理据
二、在隐形之后
三、隐形之再思
第二章 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与诗学的改写
一、翻译改写中的诗学变脸及其操纵
二、经典翻译诗学的历史作用
三、诗学改写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章 审美意识形态与翻译的诗学“间离”
一、什么是间离?
二、风格的间离
三、词汇的间离
四、句子结构的间离
五、叙事方式的间离
六、修辞方式的间离
第四章 个体意识形态与现当代诗学的传译
一、对诗学差异的向往
二、独特的翻译诗学观
三、赞助、研究与情感
四、语言诗学文化能力
第五章 文化意识形态与译者的诗学策略
一、《论语》及其译本简介
二、以耶释儒:传教士的文化哲学
三、意象析字:儒家文化的审美诠释
四、以西释中:辜鸿铭的文化情节
五、通俗编译:林语堂的文化世界
六、以中释中:斯林格兰德的中国味
第六章 政治意识形态与翻译诗学的构建
一、关于话语场域
二、文化资本与运行策略
三、翻译诗学与文化资本的积累
第七章 意识形态“前结构”与诗学的误读
一、“前结构”与误读
二、《中国传奇》之误读
三、误读之文化价值
第八章 经济意识形态与商标的翻译诗学
一、商标翻译的意义
二、商标的翻译方法和诗学风格
三、商标英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 媒介意识形态与翻译诗学的嬗变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
二、翻译理论与诗学模式的转变
三、语言-文化-图像:翻译的转向
第十章 后现代意识形态与对话的翻译诗学
一、汉译《第五项奇迹》的诗学规范
二、交互主体性vs.主体性
三、翻译的交互主体性之哲学渊源
四、后现代对话诗学构建之必然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3: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汉语新词研究与翻译/青年学者文库

作者:金其斌
出版社:武汉大学
ISBN:9787307098022
开本:32开 页数:262页
2012-06-01 第1版2012-06-01 第1次印刷

编辑推荐语

   金其斌编写的《英汉语新词研究与翻译》对汉语新词翻译,提出了采用“看易写”的实用英语翻译理论,并通过大量的实例以及“信息化”一词翻译的个案研究,阐明这一理论对汉语新词翻译的理论指导作用;对英语新词的翻译,倡导积极采用仿译的策略,并通过实例予以说明;对双语词典中新词的收录原则、新词的释义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辅以实例佐证;对英汉语新词的构成方式以及组合成分在新词生成过程中的能产性进行了英汉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归纳出组合成分在构词心理上的类比性及其对社会和文化的折射功能;在“英语新词研究模式探讨:英语流行文化词语趣说”部分,对新词的研究采用了古今中外的历时比较研究,力图为新词研究提供新的、有益的尝试。

内容提要

   金其斌编写的《英汉语新词研究与翻译》对英汉语中的新词及其翻译进 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既有从宏观角度的阐述,如国内近20年来英汉语新 词研究的综述、汉语中接受英语外来词的新倾向及其心理透视、英汉语新词 翻译的理论思考,也有从微观角度对英汉语新词的爬梳剔抉,以及英汉语新 词翻译的个案研究。《英汉语新词研究与翻译》涵盖语言学、翻译研究、双 语词典学等学科,利用新词这一主线,开展跨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 研究;对增强我国对外宣传的有效性、英语新词译名的确定及术语标准化、 双语词典编纂和翻译质量的提升,以及集学术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的 英语新词研究新模式的探索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英汉语新词研究与翻译 》既注重语言本体的研究,也力求人文关怀,力图做一些会通中西、纵论古 今的尝试,为日益晦涩的语言研究增加一点人文的温度。 《英汉语新词研究与翻译》适合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生,高校英语教师及其他语言爱好者使用。

作者简介

   金其斌,男,1975年生,甘肃靖远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中国翻译协会会员。近年来,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东方翻译》、《辞书研究》、《外国语言文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科技术语》、《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等以上11种外语、语言及术语类期刊发表论文20篇(均为独撰)。论文获深圳市第四届(2001-2005年度)、第五届(2006-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一次、第七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2007年,西南大学,重庆)优秀论文奖一次;目前受聘为上海辞书出版社《辞书研究》杂志2012年特约撰稿人。学术兴趣:翻译理论与实践、双语词典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英汉语新词研究综述
第二章 英语新词语研究与翻译
第一节 英语新词研究(一):英语新词中的复合成分研究
第二节 英语新词研究(二):美国英语新词中的幽默探析
第三节 英语新词翻译研究(一):汉语中接受英语外来词的新倾向及其心理透视
第四节 英语新词翻译研究(二):外来词翻译中的仿译研究
第五节 英语新词翻译批评:《英语世界》中的几处新词译文批评
附录 常见仿译新词一览表
第三章 汉语新词语研究与翻译
第一节 汉语新词翻译研究:实用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新词翻译
第二节 汉语新词翻译批评(一):评《新华新词语词典》中部分新词的翻译
第三节 汉语新词翻译批评(二):“拉力赛”、“托老所”、“信息化”等汉语新词的英译——从借用的角度再谈《新华新词语词典》的翻译
第四节 汉语新词翻译个案研究:“信息化”一词的翻译及学理思考
第五节 汉语时事政经词语英译探究
附录 动态多维·审慎查证——就汉语新词的翻译问题答赵刚博士
第四章 双语词典中的新词研究与翻译
第一节 双语词典中的新词与翻译研究(一):《英汉大词典补编》中的新词翻译
第二节 双语词典中的新词与翻译研究(二):《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中的新词翻译
第三节 双语词典中的新词与翻译研究(三):《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中新词语的收录及翻译
第五章 试说新语:英语流行文化词语趣说
1.wardrobe malfunction,衣橱故障
2.cougar,美洲师,酷格格
3.tadpoling,姐弟恋
4.Brokeback Mountain,断臂山
6.metrosexual,型男
6.come out,出柜
7.trophy wife,战利品夫人
8.Google/google,谷歌(搜索引擎)
9.September 11,9·11事件
10.Kung pao chicken,宫保鸡丁
11.NEET,啃老族,尼特族
12.plastic surgery,整形手术
13.Bushism,布什话语
14.fat cat,肥猫,富人,有钱人
15.bikini,比基尼
16.phishing,网络钓鱼
17.annus horribilis,糟糕的一年
18.intellectual,知识分子
19.three G’S.3G
20.homosexual,同性恋(的)
21.queer,酷儿
22.French paradox,法国悖论
23.beatlemania,披头士狂热
24.marital rape,婚内强奸
25.rightsize,解雇
26.big brother,老大哥
27.groupie,骨肉皮
28.soundbite,一小段话(或一句名言)
29.bowdlerize,删除不当之处,缩减
30.101(one—o-one),一零一
3I.old boy network,老同学关系网
32.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33.netiquette,网络礼节
34.cool,酷,好,妙
35.bobo,波波族,布波族
36.wake—up call,叫醒服务,警告,警钟
37.nouveau riche,暴发户
38.taikonaut,(中国)宇航员
39.texting,短信
40.empty nest syndrome,空巢综合征
41.hypermiling,用有限的油量跑更多里程
42.snowclone,雪克隆
43.escort,陪游服务
44.N-bomb,N炸弹
45.signature,签名档,网络签名
46.tsunami,海啸
47.boobalicous,“波”涛汹涌
48.organ,器官,风琴
49.Kallipygos,佳丽屁股
50.pubic,阴部的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3: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译考辨/高校社科文库

作者:刘桂兰
出版社:光明日报
ISBN:9787511205759
开本:16开 页数:204页
2010-05-01 第1版2010-05-01 第1次印刷

编辑推荐语

   本书主要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个层面对重译现象进行考辨。在文学艺术层面,作者借助文艺学、接受美学、哲学诠释学和解构主义等学说,较为深入地阐明了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文本意义的生成性和多元丰富性、文本生命的无限延续等尖端论题,并将其运用于解释翻译和重译的实际理据,从而使重译的历史文化、语言现实和个体(原作者、译者主体和读者)异同的事实基础得到了极大的哲学学理的提升。在科学技术层面,作者抓住了互文性和重译度两大关键,具体分析了同一原著的各译本间重复、参考、借用的程度,探讨了原文本与译文本、前译本与复译本以及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多重互文关系。特别对于重译的语言演变,书中以丰富的实例说明了语言的承继性与差异性,以及语言处理策略和技巧的异同。这既是基于丰富语料的归纳性研究,也是在互文性理论基础上对重译的可行性的证明,及对合理重译的策略与技巧的探求。

内容提要

   名著得到不断重译,经典受到反复阐释,历史存留的文本也应与时俱进 ,成为重新翻译的对象,重译乃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本书在现有翻译学 研究基础上对重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辨别:对“重译”概 念作历史回顾和清理,列举不同类型的重译现象,从艺术审美和科学技巧两 方面进行重译学理考辨。通过重译现象的分析对其繁荣与争议进行文化反思 ;通过对重译文本作互文性考察和重译度的认定,从方法论上探求重译的可 行性和重译的策略与技巧。透过繁复的重译现象解析翻译的本质、了解重译 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整合重译的艺术和科学渊源,以此建构重译理论、 规约重译实践,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为用。

作者简介

   刘桂兰,女,1970年8月出生,湖北咸安人,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7月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晋升副教授,2007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访问学者身份从事访问学习和研究。自1991年至今从事大学英语教学18年,主持参加省级、校级教研、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著4部,主编教材1部,获省级科研奖2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题义
1.2 概述
第二章 “重译”及其研究
2.1 “重译”定义
2.2 重译历史回顾
2.3 重译研究综述
  2.3.1 重译版本研究
  2.3.2 重译类型研究
  2.3.3 重译价值研究
  2.3.4 重译本关系研究
  2.3.5 重译理论研究
  2.3.6 重译的实证性研究
第三章 重译现象概观
3.1 重译显象外观
  3.1.1 以翻译文本为参照的重译
  3.1.2 以翻译主体为参照的重译
  3.1.3 以翻译语言为参照的重译
3.2 重译隐因内察
  3.2.1 走入时代的重译
  3.2.2 走近读者的重译
  3.2.3 走向完善的重译
第四章 重译的艺术论考辨
4.1 文艺理论及其翻译引借
  4.1.1 文论的发展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4.1.2 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其向文论的引借
  4.1.3 现当代文论对重译的诠释
4.2 译事客体与重译
  4.2.1 文本的开放性与重译
  4.2.2 语言的多样性与重译
4.3 译事主体与重译
  4.3.1 译者的主体性与重译
  4.3.2 读者的期待视野与重译
  4.3.3 重译的主体性研究
4.4 翻译的艺术超越性与重译
  4.4.1 翻译的遗憾召唤重译
  4.4.2 翻译的发展催生重译
第五章 重译的科学论考辨
5.1 重译的互文性
  5.1.1 互文性理论
  5.1.2 互文性与翻译
  5.1.3 互文性与重译
5.2 互文性与重译限度
  5.2.1 互文性与“重译限度”
  5.2.2 重译限度的认定
5.3 重译的策略与技巧
  5.3.1 重译策略的认定
  5.3.2 重译技巧的认定
第六章 重译艺术论与科学论的和谐发展
6.1 比较文学谈重译创造
6.2 比较美学谈重译鉴别
6.3 翻译科学立论谈重译技法
6.4 翻译生态发展谈重译评判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02: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分析与规范 / 应用翻译理论与教学文库

作者:吕和发//蒋璐//王同军
出版社:国防工业
ISBN:9787118078251
开本:32开 页数:367页
2011-12-01 第1版2011-12-01 第1次印刷

编辑推荐语

   这本《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分析与规范》由吕和发、蒋璐、王同军等著,是过去十年公示语翻译研究阶段性成果的写意性记录。我们希望藉此之机,探索一种实事求是的翻译思维,倡导一种实证研究的翻译模式,提出一种有效避免中国人公示语误译的解决之道,为后奥运和后世博公示语翻译研究与规范制定提出我们的见解和建议。

内容提要

   这本《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分析与规范》由吕和发、蒋璐、王同军等著 ,是过去十年公示语翻译研究阶段性成果的写意性记录。全书回顾了 公示语在世界各国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界定了公示语的内涵与外延,功 能特点;通过实证调研,分析了奥运会、世博会前后公示语翻译的使用状 况、错误类别特点、外籍人士需求、问题产生的主因和完善改进的目标。 《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分析与规范》适合于翻译本科、翻译硕士、翻译 研究人员、翻译教学人员、英语 专业学生,企业专职译员、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规范制定者等阅读参考。对 于关注我国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和公示语规范的读者,本书更是一本理 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休闲的读物。

作者简介

   吕和发,天津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永久会员,世界汉语学会永久会员、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资深会员;主要著作有《汉英公示语词典》、《实用公关英语》、《旅游促销概论》等。 蒋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员、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跨文化交际、应用翻译、英美文学等。主要著作《中国人公示语翻译错误分析与规范》、《汉英公示语词典》(修订版)等。 王同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继续教育学院学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商务翻译、法律翻译。主要论文有“公示语的语言经济学分析”、“从语用翻译的哲学视角浅析涉法性公示语之完善”、“文化的视角浅析商务英语的翻译”等。


目录

第1部分 公示语翻译研究概述
第2部分 奥运前全国公示语翻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第3部分 后奥运全国公示语翻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第4部分 外国人对公示语翻译错误的心理感受评估
第5部分 中国人公示语翻译错误专题研究
第6部分 公示语翻译的规范与管理
附录 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
参考文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02: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词汇 翻译 文化

作者:张文英//戴卫平
出版社:吉林大学
ISBN:9787560169026
开本:16开 页数:346页
2010-12-01 第1版2010-12-01 第1次印刷

编辑推荐语

   张文英、戴卫平编著的《词汇·翻译·文化》从隐喻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隐喻的翻译策略与技巧,从而在实践中更有效地传达中西文化中隐喻的含义,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不同的大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西方产生了不同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不同的文化。英汉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隐喻,因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英汉语言的隐喻表达中。文集比较了中西文化中常见的词汇本体和喻体,从而说明隐喻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文化决定隐喻的形成,反之,隐喻也塑造了文化,因而隐喻的翻译对文化的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因此,本文集分析了词汇隐喻理解的特点和原则,影响隐喻理解的文化、语境等因素。然后阐述隐喻的翻译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了解语言中的隐喻,就像打开了通往另一种文化的窗户,能更好地了解语言中体现的文化和思维。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然而,译无定译,在具体的实践中,隐喻的翻译应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有效的交际。


目录

前言
  词汇文化
第一篇 英格兰英语与世界英语
一、English English
二、X—glish
三、Chinglish/Qinglish,Chinish,Chinese Englishes
四、Englishes,Englises,Englic
五、World Englishes
第二篇 英语本土化
一、英语全球化
二、英语在亚洲本土化
三、英语在非洲本土化
四、英语在澳洲本土化
五、英语在北美洲本土化
第三篇 广东皮钦英语
一、皮钦语
二、广东皮钦英语
三、广东皮钦英语举例解析
四、广东皮钦英语的特点
五、广东皮钦英语与英语学习
第四篇 英语与汉语源词
一、英语中汉语源词的语音特征
二、英语中汉语源词的语义、词法特征
三、英语中汉语源词涉及的领域
第五篇 语言与社会
一、“上帝”之国
二、“多元”民族
三、“自我”世界
四、“病态”社会
第六篇 “男”为中心的语言
一、“He”为中心的英语
二、“他”为中心的汉语
第七篇 语言词汇与男尊女卑
一、造词歧视
二、婚姻歧视
三、女人与动物
四、女性词遭贬降
五、称谓歧视
第八篇 《圣经)词汇与英语文化
一、《圣经》中的人物与英语词语
二、《圣经》中的事件、事物与英语词语
三、《圣经为中的动、植物与英语词语
四、《圣经》与英美文学
五、《圣经》与英语习语
六、《圣经)词语与派生词义
七、《圣经》与英语格言
八、《圣经》与英语委婉语
第九篇 “鱼”“船”与英语和文化
一、“鱼”与英语和文化
二、“船”与英语和文化
第十篇 语言与马赛克民族
一、族裔称谓与族裔来源
二、美地名与族裔渊源
三、美式语与马赛克民族
四、美移民与美式英语
第十一篇 英语词与不列颠史
一、外族人的侵略
二、封建社会
三、资产阶级革命
四、工业革命
五、殖民扩张
第十二篇 美语词与美利坚史
一、美语词与黑人史
二、美语词与殖民史
三、美语词与西部开发史
四、美语词与政治病态
五、美语词与禁酒运动
六、美语词与反文化运动
第十三篇 澳英词汇与澳洲历史
一、流放史
二、移民史
三、丛林开拓史
四、淘金史
五、民族意识
第十四篇 澳英词汇与社会病态
一、种族主义
二、“问题”青年
三、赌博、吸毒
四、同性恋
五、歧视女性
第十五篇 称谓词语与文化
一、中英亲属称谓语的构成法比较
二、中英亲属称谓与等级、血统观念关系对比
三、中英社会交际称谓语使用方法对比
第十六篇 英语贵族词与英国贵族体制
一、原始贵族与五级爵位贵族
二、教会贵族与世俗贵族
三、贵族院与平民院
四、高级贵族与低级贵族
五、广义贵族与狭义贵族
六、贵族勋位与贵族称谓
第十七篇 英国地名与英国历史
一、凯尔特人进犯
二、罗马人人侵
三、日耳曼人人侵
四、北欧人人侵
五、诺曼底人征服
第十八篇 英国人姓名与英国文化
一、英国人姓名与联合王国的特定民族
二、英国人姓名与祖先从事的职业、社会地位
三、英国人姓名与《圣经》和古希腊罗马文化
四、英国人姓名与伦理规范、道德观念
五、英国人姓名与生活居住环境
六、英国人姓名与英国历史
  词汇隐喻
第十九篇 “视觉”词与“思维”隐喻
一、视觉与思维活动
二、视觉——感觉之首
三、视觉词与思维隐喻
第二十篇 味觉词与思维隐喻
一、味觉与思维活动
二、五官相通与通感隐喻
三、味觉词与思维隐喻
第二十一篇 爱情词语与爱情隐喻
一、隐喻概念
二、“爱情是旅程”的隐喻概念
三、东方爱情的特色表达
四、西方爱情婚姻的特色表达
第二十二篇 “眼睛”与隐喻
一、本义及其直接投射
二、容器隐喻
三、情感和通感隐喻
四、颜色隐喻
第二十三篇 “头”与隐喻
一、“头”的容器隐喻
二、“头”的空间隐喻
三、“头”的转喻
第二十四篇 “天”本义与“天”喻义
一、天——顶部
二、天——时间
三、天——自然
四、天——主宰者
五、天——极端
六、天——极性
七、天——极乐世界
第二十五篇 “手”与隐喻
一、转喻和隐喻
二、“Hand”的义项分析
第二十六篇 “大”“小”与喻义
一、“Big+N”与“Small+N”的不对称性
二、“Big+N”与“Small+N”不对称性的成因分析
三、英语中其他“大+N”与“小+N”举偶
第二十七篇 动物喻体与隐喻
一、英语动物喻体的喻义
二、英语动物喻体的象征意义
三、英语动物词与神灵
四、英语动物的群体量词
五、英语动物的叫声
六、英语动物词与宠物文化
第二十八篇 服饰词语与隐喻
一、服饰词汇隐喻表达的构成
二、服饰隐喻表达的成因
第二十九篇 科学技术与隐喻思维
一、隐喻思维与科学
二、隐喻在科技语言中的功能
三、科技隐喻的特征
四、科技隐喻的方式
第三十篇 球类习语与隐喻
一、板球与隐喻
二、篮球与隐喻
三、棒球与隐喻
四、网球与隐喻
五、足球与隐喻
六、橄榄球与隐喻
七、台球与隐喻
八、高尔夫球与隐喻
第三十一篇 人体与隐喻
一、英汉人体隐喻之对比
二、英语人体隐喻构词理据
三、人体比喻事物
第三十二篇 数字词语与隐喻
一、数词语义、语用模糊性
二、数字情感意义
三、数字禁忌
四、数词委婉用法
五、数字联想意义与民族文化心理
第三十三篇 植物词语与文化喻义
一、英汉植物词语喻义相似
二、英汉植物词语喻义相异
三、英汉植物词语喻义空缺
四、英汉植物词语喻义独特
  词汇翻译
第三十四篇 文化语境与科技英语翻译
一、概述
二、文化语境的概念
三、文化语境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制约
第三十五篇 “God”与“上”和“帝”
一“上帝”中的“上”
二“上帝”中的“帝”
三、耶酥与上帝
四、上帝与权威和荣耀
五、上帝与恩赐
第三十六篇 姓名与翻译
一、汉语姓名英文拼写之问题
二、汉语姓名英文拼写混乱之原因
三、建议和对策
第三十七篇 外来新词新语汉化翻译
一、汉语特点
二、文化心理
第三十八篇 “Zero X”“零X”成因与翻译
一、zero的词义演变
二、当代汉语“零X”词族的形成与发展
三、“Zero X”与“零X”的构成
四、“零X”的泛化
五、“Zero X”结构中zero不翻译为“零”
六、“零X”结构中的“零”不翻译为“Zero”
第三十九篇 机构名称“委员会”英译
一、“委员会”与“committee/commission”的释义分析
二、译例分析
三、机构名称“XX委员会”简称的英译
四、几点建议
第四十篇 电影字幕文化词语英译
一、字幕翻译的特点
二、字幕翻译中文化词语的翻译方法
第四十一篇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一、对语言结构的顺应
二、对文化语境的顺应
三、对受众心理的顺应
四、对商业效应的顺应
第四十二篇 科技翻译中之“雅”
一、科技翻译标准之“雅”
二、科技翻译文学欣赏价值
三、科技翻译工作者文学修养
第四十三篇 公示语语用等效翻译
一、语用学与语用等效翻译
二、公示语语用等效翻译策略
第四十四篇 古典诗歌意象翻译
一、意象的定义
二、庞德意象翻译的“忠实性”创造
三、庞德意象翻译的“叛逆性”创造
四、庞德意象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第四十五篇 科技新词翻译本质
一、所指的同一性
二、意像的扭曲
三、意义不重合引发意像的扭曲
四、隐喻的缺失引发意像的扭曲
五、语境筛
第四十六篇 纯语言翻译与翻译本质
一、“纯语言”的概念
二、“纯语言”翻译观与翻译的本质
三、“纯语言”翻译观的局限性
四、“纯语言”翻译观的意义
第四十七篇 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性
一、翻译规范
二、翻译规范的解读
三、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第四十八篇 功能目的论与专利摘要英译
一、专利摘要
二、专利摘要特点
三、专利摘要语言特点
四、专利摘要结构特点
五、功能目的论与专利摘要翻译
六、专利摘要:目的决定手段
第四十九篇 语言能量观与纯语言翻译观
一、抽象的纯理论概念
二、庞德的语言能量观
三、本雅明的纯语言翻译理论
四、能量观与纯语言理论的对比
五、能量观与纯语言理论研究背景之对比
第五十篇 图式理论与科技翻译
一、图式理论与翻译
二、图式理论定义、分类及发展状况
三、图式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03: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模式下的译文词汇

作者:冯庆华
出版社:上海外教
ISBN:9787544626835
开本:16开 页数:502页
2012-05-01 第1版2012-05-01 第1次印刷

编辑推荐语

   《思维模式下的译文词汇》由冯庆华所著,思维模式对译文风格及译文词汇有差很大的影响。本作品重点研究的是东西思维模式对译文词汇及搭配的作用。编者们通过文本分析软件对西方译者与中国译者翻译同一部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文本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在词汇使用及其搭配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那些高频词、特色词、独特词,那些以抽象名词充当的主语与宾语,那些独特的形容词与副词,都充分显示了西方思维模式对英语译文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语言特点。中国思维下的译者应该从这些西方思维模式下的语言特点得到一些启示,使我们自己英语译文的语言更加地道,增强译文的可读性,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和推广我们的中国文化。


目录

0 绪论
1 高频词
  1.1 高频名词
  1.2 高频形容词
  1.3 高频动词
  1.4 高频副词
  1.5 高频介词
  1.6 高频口语词
  1.7 高频书面词
  1.8 高频指示代词
2 特色词
  2.1 特色名词
  2.2 特色形容词
  2.3 特色动词
  2.4 特色副词
  2.5 特色介词
  2.6 特色口语词
  2.7 特色书面词
3 独特词
  3.1 独特名词
  3.2 独特形容词
  3.3 独特动词
  3.4 独特副词
  3.5 独特介词
  3.6 独特书面词
4 词语搭配
  4.1 名词的修饰词语和谓语
  4.2 动词的修饰词语和主语、宾语
  4.3 形容词的被修饰对象
  4.4 副词的搭配
5 否定词
5.1 原著否定词研究
5.2 译文否定词研究
5.3 译文否定词搭配分析
结语
附录一 《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字频逆序表
附录二 《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字频逆序表
附录三 《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字频逆序表
附录四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字频逆序表
附录五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版字频逆序表
附录六 《红楼梦》与《毛泽东选集》比较的独特汉字
参考书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0 05: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有点乱,要是能做一个分类就好了,例如汉英、英汉,或实践应用类的、基础研究类、技巧类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7:05 , Processed in 0.1829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