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30|回复: 5

[【外语类】] 散文·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7 13: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起:

从前,很早以前,早到中学,我们就知道“散文贵散,形散而神不散”,并且似乎由此把握住了这种文体的七寸而不胜自得,但这种“神”——“形”描述中,距离到底是多远,甚至,是否真地可以做这种二分,我们却不胜茫然。如果承认对文学文类的一般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譬如《辞海》,那么,反观起来,其实散文是最没说明白的一种文体。

然而我们这个时代,是名副其实的散文时代,长不了,因为积淀太累,不过,还是换种快乐的说法吧:浓缩的才是精华——“同步发送到微博?”,你的任何一段文字,即使鸡毛蒜皮,也得到如此执着的鼓励;“你还可以写75个字”,在为你划定的140个字的空间中,自由抒发吧;我写,我存在。如此,人人都是散文家,散文在你我日常/庸常/只言片语/灵光乍现的记述中呼吸生长并且发扬光大。

为了澄清文体认识上的迷雾,或者也为窥视当下时代的某种气质,我开始阅读这本书:Richard A. Lanham, Analyzing Pros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标题中的“散文•散文”,前者指此书,或此书激发的话题由头,后者指我本人的表现方式。

作为第一则,翻开书之前,先说书前之题记:As with life, so with words.
简则简也,但既仿佛意义自足丰满,又似有虚空尚待充实,“生活如是,文字亦如是”,到底何如为“是”?想起先生的《反讽时代》,那是一本优秀的书,不过,自己学力不逮,做不到纵横开阖,就以此书的阅读经验作为“形式文化学”的一个谦卑的注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21: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版前言

德里达以及之前的海德格尔以及更之前的黑格尔都指出,“前言”总是在书完成之后,所以“前言”这个名字实际上是骗人的,但我还是从前言开读。

不过,这本书可能骗人的态度要加倍,因为这是第二版的“前言”。不过,“直到写第二版,我才知道自己在第一版之中想做什么”,作者用如此惊人坦白的态度开头,倒让我无端对他有了好印象,几乎马上认可,他这种梳理自己写作中的心路历程是一种近情而高明的前言写法。也正因如此,这里承载的内容对于刚打开本书的人来说,的确过于庞大。

传统散文的特点被概括成C-B-S(clarity晓畅、brevity简约、sincerity真切),而网络时代对散文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大致可以从三个层层推进的方面描述:

其一:从页面到屏幕、从恒定到多变、从作者权威到互动读者、从单纯由文字一统天下到字/图平衡、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散文(书本)的存在方式发生着转变;

其二:当传统被褪去光晕(想想本雅明的“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吧,想想那些消逝的墨香、摩挲线装书时的手感……),对散文的思考成首要地成了一种关于伦理的思考;

其三:无数人汇合的声音让道德批判分量日重,对散文的学理分析却并未因之而深入。或许,散文与其载体不妨以“椟”与“珠”的关系来看,从古至今,椟(羊皮、莎草、石板、手卷……)一直在变,散文的珠玉精神则穿透之,因此,我们该做的,是相信电子时代散文会发现与自己相称的方式,与其悲悼、感伤,不如换种思维,探索其新型特点。

所谓新型特点,其实,并不如望上去那么新。在一个无声的世界中寻求声音与节奏,在一个语词的世界中寻求图像的生动,这是散文所一直在做的事。古希腊时代起,人们就对图像诗进行过尝试,四世纪的罗德群岛的斯密亚斯,就写过双刃战斧形状、鸡蛋形状的诗歌,之后,直到现代的马拉美、未来派、达达派的诗作,乃至立体派和波普派的绘画,均蕴涵这种冲动。于是,透过文字线性排列的看(linear through)与直面图像的看(imagistic at)构成阅读史,而电子时代的屏幕,不过是梦想照进现实,为二者提供汇聚的所在罢了。

正在转型中的社会非我们所能清晰得见,然而基本骨架已现。这个社会的核心经济产品不再是物而是信息,真正稀缺的商品则是投在这信息之上的注意力,因此,要开发注意力经济,便须探索各种途径,使信息能够具象化、想像化、观念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前卫艺术家就是高明的经济学家。

在这个时代,“散文”(prose),或者所谓“艺术散文”(kunstprosa),并非是作为诗歌(verse)的对立面,而是作为“信息的包装设计”(information design),找到了用武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19: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版前言

作者自嘲,美国人惯于喜新厌旧,文字如货品,用过即抛是常道,着迷文字则成了“娘娘腔或诗人”(a sissy, a poet),雅各布森又说,语言自指构成所谓诗性功能,于是,两下一加,结论自然:这种文化不大应该有诗人,因此狄金森是只知道写诗的小人物、弗罗斯特是波士顿以北未长大的少年、惠特曼是自我之歌中走不出来的放浪者,只有他们才成为诗人,反过来说,美国诗人均具有“反文化”特征。

中国人其实来得更猛,“得鱼忘筌”或“得意忘言”,无所羁绊地往来于此岸与彼岸之间,如果搁在希腊神话中,哎,可怜卡隆这位冥河摆渡人,收到的只是“筌”或“言”,或者前边的“椟”与“珠”这种比喻,一大堆木头匣子而已。

然而,文字,是否真地那么透明和了然?

散文在中国,更不单纯,与意识形态始终夹缠不清,而且这种夹缠就微妙与形态多元而言,远远超过了奥威尔所说的那种政治。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写导言的周作人,说它“是那样的旧又这样的新”;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写导言的郁达夫说:“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的三点。”

按照范培松在《中国散文批判史》中的三分法,相比“社会派”,“言志派”算是更看重散文自身品性的了,但按照西方文体学或文类学熏陶出来的分析眼光,即使是“文体派”仍嫌不足。本书作者直指,“从起初,即从亚里士多德起,我们就一直在犯一个根本性错误:我们总是弄混评价性判断(evaluative judgments)与描述性判断(discriptive judgments)。”不过,作者倒也谦和,理解之所以评价性判断的数量遥遥领先于描述性判断,在于我们总是愿意在散文中/通过散文“论及我们自身,论及我们对文字的感悟,而不是文字本身”。

不过,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不正则无法触及内里,因此,作者反复强调“名”(nomenclature)之先行以及其对于分析散文的价值,这倒符合西方人的一贯思维方式,不论最后走向何方,工具理性是开门的钥匙,并且和价值理性相互搀扶前行。

这是否意味着,在作者对文字的“透明”(transparency)提出质疑之后,要反其道而行,高举一面“工具本体论”的新旗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0: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言 风格的疆域

从“透明”来看修辞,修辞无非浅薄的装饰,甚至近乎不道德的欺诈。对此的剖析,作者采用了一个迂回策略:从“透明”原则生发出C-B-S方法论——证明C-B-S方法论失当——驳斥“透明”原则。

关于C-B-S方法论失当的证明,作者用了常识考量和理论分析两种方式。
前者:clarity、brevity以及sincerity本身是涵义多重、因人因时因情形而异的;
后者更有意思:sincerity意味着真诚地面对自我,而社会心理学家George Herbert Mead指出,我们所拥有的,并非一个生而有之的中心的自我,而是一个通过不断的各种社会角色的实践累积而成的自我,那么,我们面对的是哪一个自我?clarity意味着晓畅,而哲学家Karl Popper告诉我们,世界并非“已然是在那里的”(out there),而是在我们积极并且再创造的认识之中展现而出,我们的大脑是“一只探照灯”而不是“一个木桶”!brevity意味着简约,社会学家Gregory Bateson却提醒我们,语言是一种社会粘着剂,不仅为事实负载服务,而且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这倒让我想起一个例子:恋人的“絮语”与“废话”之间,距离到底有多远?

C-B-S的根源在“透明”,而“透明”的根源,在把人视为单纯的目的性动物。但我们是否是?福特的成功在于他为人们提供了汽车这一交通工具,他的失败在于他的汽车只服务于交通工具这一目的,忘记汽车意味着一种与众不同: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咳咳,难怪我们要keep up with the Jones,不过,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话,想想,既然美国的前车之鉴在此,而今天中国有这么庞大的私家车保有量,难保没有某个生意头脑的人从看这个帖子得到启发,在这一人性虚荣的本能中找到生财之路,善哉,善哉!

有时,一个毛头小子会“没事找事”,一个年轻女子会“爱上爱情”,……其实并不古怪,动物行为学家Konrad Lorenz把自己这个发现命名为“真空行为”(vacuum behavior)——我们无须动机、无有目的的行事,其实,同上边所说的与众不同一样,不过是人的另一本能:游戏。

目的(purpose)、游戏(play)、与众不同(competition),三种动机的参差交叠,构成了人生的真实多样,于是,对它们进行透析,便是所谓散文分析。反过来说,所谓散文分析,便是认识和了解人生;所谓风格的疆域,便是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0: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名词风格与动词风格

名词风格对动作具有压抑性,不仅让动词堙没在名词之中,而且整个句子的节奏也变得单一。名词风格可能是套话的下意识接受,动词风格则更具备自我/自觉意识。

作者举出这个例子:
This is the basis
  of the adoption
  of dramaturgic terminology
  by social scientists and
  of its elaboration
  in the 'mere analogy'
  of the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ur
  as more or less skilled performance
  by Erving Goffman and
  as 'symbolic interaction'
  by Blumer, Becker and others.
他指出,“这种介词+名词的格式扼制着名词的咽喉”,很是生动。

我想试验,这种方法是否可以用来分析汉语散文?且从论坛里“文学原创与美文欣赏”板块中,在“散文”分类标签中选取两个样本,作方法练习(虽然按照网络惯例看并不必要,但还是在此附加声明:这里的分析是纯粹工具性的,不带有任何文字之外的倾向性,同时,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A篇
这一次,不同。丨只因不一样的感受,跨越与忙碌在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你只觉得自己犹如一粒小苗,想要得到它太多的养分,只唯恐消化不了,碰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电脑旁敲击着英文字母输入所查询的信息,你越发感到自己的渺小。丨从外表到心里的那种渺小,于是不敢让自己有丝毫的懈怠,唯恐会拉在十九世纪的某个角落,遗忘在二十世纪的某个窗口。丨于是开始做梦,去远方的梦……
去远方的梦,我天天都在做,眼界宽宽的,胸怀广广的,把杂乱与琐碎抛掷与脑后。丨这样灵魂的终点便是自然。丨智慧的影子就是一颗多彩的消息树。
“远方的梦”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5658023

B篇
《舌尖上的中国》里的解说词在耳边播放:“不过,遗憾的是,腌制一个月的咸鸭蛋,并不算成功。对于厨师来说,永远会有未知的美味等待解密。小小的一枚咸鸭蛋,照样能难倒一位国际名厨。”丨边听边看画面,微笑就这样爬上嘴角。丨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国际名厨亲手做一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品,还在重要的镜头下和大家一起分享。看来大家对美食的定义、对美食味道的记忆、想和亲友分享自己做美食的心情和想从分享中获得的快乐都是相同的。丨更有趣的是他自己品尝后马上说出的那些话儿,让我对咸鸭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红壤咸鸭蛋”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5636774

特征描述:
1.A篇B篇的共通之处,可以概括为:有感而发,见而起行;

2.A篇共7句,共243字,所用动词如下:
X*/因(有)/跨越与忙碌/只觉得/犹如/想要得到/只唯恐/碰到/拄着/站/敲击/输入/越发感到/不敢/唯恐/(被)拉/(被)遗忘/开始/做梦/去/去/做(梦)/把/抛掷/便是/就是
*无动词句

B篇共5句*,共238字,所用动词如下:
播放/遗憾的是/腌制/并不算/会有/等待/能难倒/边听边看/爬上/是/亲手做/一起分享/看来/定义/记忆/想/和亲友分享/想/从分享中获得/是/是/品尝/马上说出/让/产生
*第一句为引用,整体算为一句,但引文中包含3个分句。

3.A篇共两段,B篇为一段,但根据意义层次(上面引文中用丨分隔),A篇有6层;B篇有4层。

分析:
1. A篇动词缺省严重(如:X/因(有)/(被)拉/(被)遗忘);动词多消极、被动(如:不敢/唯恐/(被)拉/(被)遗忘//把/抛掷);动词多用消极性修饰(如:只觉得/只唯恐/越发感到/);
2. B篇动词复合使用明显(如:边听边看/亲手做/一起分享/和亲友分享/从分享中获得);
3. 从相同词汇的重复看(A篇中两个“唯恐”之间间隔78个字,两个“于是”之间间隔41个字;B篇中两个“想”之间间隔14个字,两个“对”之间间隔5个字),A篇缺乏照应;B篇具有结构自觉;
4. 从句子长度看,A篇最短的一句为第一句,5字,最长的一句为第二句,104字,起伏极大;B篇最短第二句,17字,之后两句分别为47字,51字;
5. A篇以“把/抛掷/便是/就是”结束,一个被动(“把”)接两个静态动词(“是”)收尾,形成闭合结构;B篇以“让/产生”结束,形成开放结构。同时要注意的是,A篇最后两句之间除去同用静态动词“是”之外,语义毫无关联。

结论:
A篇动词与B篇数量相当,但层次多出两层,而且最长的句子(第二句)达到104字,不仅说明作者个性十足,在一个封闭的结构之中自顾自地心疼自己,而且说明作者内心起伏不定,心思偏激而跳跃,这使得他人很难深入其中,很难做出有效互动,而且,以大量消极动词来表现“去远方”这个积极梦想,内在逻辑两相背离,如果只是从文字自身逻辑推理,应该得到的结论是:远方,不过是梦;去,难以成行。

B篇,这里的节选部分,作为开头,让我们有所期待,这种期待,与文中的结构、节奏、动词等的安排起到的调动作用不可分离,正如此,才获得了某种亲和力和文本的内在推动力。


分析方法评述:
中文与英文不同,中文可谓无动词不成句,因此,分析中文时候更应该注重分析动词的位置而不是其表象。不过,从作者概括但未明示的名词对应静态(stasis)、动词对应动态(action)这个大致说法的意义上说,原文的方法仍具有借鉴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22: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从属与并列
其实,hypotaxis与parataxis是我很熟悉的术语,翻译中所谓“形合”与“意合”。

作者似乎具有一种(过度的?)敏感,将从属视为一种专制,一种等级制,与之相对的并列,则视之为一种民主。他认为,前者的关系是引君入瓮式的,而后者是留白式的。换言之,前者是给定的,后者是读者达成的或者作者刻意地留待读者去达成的。

对于这一点,他所分析的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的例子很具有说服力。不过,对教材的分析有些暧昧:给小孩子阅读的东西常常使用并列,殊不知,因为省略连接词,所以并列对推导的要求更高——那到底该怎么向小孩子教授阅读呢?

简单地用本章学到的知识做个文本分析。文本选用今天给学生讲过的兰斯顿·休斯的《初秋》(Early Autumn by Langston Hughes,这是无意中碰到的文章,其实,我之前并不知道这位哈莱姆复兴的代表,除了是诗人之外,还能够写散文或散文式小说;这篇作品篇幅总字数只443字,写两位曾经的恋人多年以后重逢的故事,除去开头和结尾的两段,基本都是对话;这里选择的正是位于开头和结尾的两段,翻译是我的):

那时比尔年龄很小,他们恋爱了。好多个晚上他们散步、聊天,总在一起。随后,一件并不重要的事隔在了两人中间,双方都不说话。一时冲动,她嫁给了一个她认为爱她的男人。比尔离开了,对女人满怀怨气。

公交车启动了。车外,在街道穿行的、他们不认识的人将他们隔开。空间和人。她看不到比尔了。随后,她记起,她忘记给他自己的地址——或者问他要他的地址——或者告诉他,自己的小儿子,也起名比尔。

分析:
开头段中,头三句分别用“那时”、“好多个晚上”、“随后”开始,从句子构成成分上看,都是状语开头,是并列,但就功能上看,“那时”(while)引出时间状语从句,“随后”引出时间先后关系,都是从属,这样的一前一后的分量,倒使得夹在中间的“好多个晚上”似乎轻飘飘的了。最后两句,“她”和“他”分别做主语,中间并无任何连接,哪怕是表示平行的连接(譬如while),意味着二人从此人际分殊如此决绝,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女为人妇,男为人夫。

结尾段中,前边每句均为并列结构,都无连词,尤其是孤零零的一个句片“Space and people.”(此处汉译中作“空间和人”)横亘在那里,配合“她看不到比尔了”,如果就在此嘎然而止,恋人化入路人,的确让人陡生萧索,但这种效果却强化开头段所奠定的那种基调而已。所以,特别的是最后一句,姑且不说句子的内容或最后一个分句中的刻意之笔,只说结构:“随后”这个副词,引出一个本段中绵延最长的句子,不仅让时间有了继续的意思,也征兆着这件事所荡起的的涟漪,而这惆怅的涟漪,随着“或者”、“或者”这种并列而进一步扩大,竟然有无法平息的嫌疑。

——想起了歌曲“十年”,或者诗句“我是一片云,偶尔投在你的波心”,其实人生不乏遗憾,太多人有这种遭际。模模糊糊也想起了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5 14:16 , Processed in 0.19065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