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80|回复: 31

[【其它】] 南怀瑾先生在苏州逝世,享年95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30 14: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怀瑾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位布道者。
上个世纪文革结束后,中国大陆文化事业满目疮痍,传统文化被破坏殆尽。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在文革中间被迫害被送进牛棚,还有不少知名教授名人被迫害致死,知识份子阶层也出现一个大概10年的人才断层。
处于对文革的强烈的批判和反思,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大陆这边出现了一股国学热潮,其中南怀瑾的著作被介绍进来,在全国青年中间形成一股国学热,当时我周边几乎人手一本南怀瑾的书籍。

我的几部有关国学的书籍有南怀瑾的大学微言和论语别裁,看着非常不错,南怀瑾先生的细细数说给我们打开一个新奇的天地,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这么多精妙的体会和案例,我非常感谢南怀瑾先生的国学著作,因为这是我们当时一个文化营养的来源。

今天网易头版刊出消息,南怀瑾先生昨天在苏州逝世享年95岁,我们很怀念南怀瑾先生,这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和尊敬的长者离开了我们,希望他的精神留在我们心里,希望中国的国学能继续发展和继续传播下去,文化的薪火相传一代代的延续。

谢谢你,南怀瑾先生,在文革的巨大破坏后,为我们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做出了您的一份贡献,感谢你介绍给我们这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9: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先生也曾作为两岸沟通的密使:

著名学者南怀瑾去世 曾当密使身份沟通两岸关系
http://news.163.com/12/0930/18/8CLV520B00014JB5.html

1993年4月27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被永远地载入史册,但鲜为人知的是,之前的几年里,南怀瑾先生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付出了很多心血。

同样为两岸关系正常化贡献了他的一份力量,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也是我们今天不能忘记的一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0 2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消息未经太湖大学堂官方证实,不一定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2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东里散人于2012-09-30 20:01发表的 :
此消息未经太湖大学堂官方证实,不一定是真的。

刚刚看到,温州乐清政府上午发微博来说明,还有钱江晚报的途径也说明这个消息,新华社已经转了这个消息!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9/30/18018858_0.shtml

浙江在线杭州9月30日讯(记者 王黎婧)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于9月29日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

今天上午,乐清市委宣传部、乐清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官方微博发布了此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0 2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oliven应该来说两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09: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书深入浅出,虽然可能有些地方不严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09: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那个时代随着这些大师的逝去,也成为往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10: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先生的文章通俗易懂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能看到南怀瑾先生的文章实在是一大幸运
为怀念南怀瑾先生,发一点南怀瑾先生文章的精彩节选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
南怀瑾  讲述


  同时,我们也应了解,一心不乱不光是念佛法门的初步目标,其他任何修行方法,基本上都要做到一心不乱。即使修学一切外道功夫,也同样以此为追求的对象。所谓外道并非骂人的话,不是排斥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依佛经言,凡是不识本心,心外求法,皆是外道。因为天下任何事情都是这个心所造作,你学密宗也好,念佛也好,参禅也好,全由这个心在施为。像一般道家的守窍练气等等功夫,基本上要想得到成就,也非做到一心不乱不可;[甚至于普通世间的各类学问技艺,同样讲求聚精会神,心无杂念,否则很难有大成就。一心不乱的功夫就有这么重要。]

  我们要了解,由于古代中文词汇不足,因此佛经上这个“心”字,有时是代表我们凡夫散乱的感情思想,所有的胡思乱想都叫它做心,也称为妄心或者妄想,这个虚妄不实的东西,非常困扰人,让一切众生永远生活在烦恼痛苦之中,不得解脱;有时这个“心”别有所指,代表圆满无缺的“真知”道体,即是法界全在一心,或者一心包含一切法界。“法界”为佛学专用名词,普通学术上称为“宇宙”。宇宙代表上下无穷尽的时间,以及四面八方无量无边的空间。这观念已经令人感觉很大了,但是佛学在翻译上并不采用,改以“法界”称之。法界的含义更为广阔,涵盖了宇宙这观念。因此,最终真正究竟的一心不乱,不是在意识妄想心的层面上,而是法界一心,一心法界;也等于所谓的“真如法界”。禅宗祖师们常言:“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又说:“心外无佛”。意思都是一样。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正是最后彻彻底底的一心不乱。

     佛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行”不只指外在的动作行为,内在的思想念头也是行。思想是没有表达出来的行为,行为是表达了的思想,思想就是行为。“诸行无常”,一切行为语言动作,一切内在思想情绪起伏,所有宇宙有情无情的存在现象,皆是变动不居,难以长久的。因此,“是生灭法”,有生便有死,有来便有去,同样有死也会有生,有去也会有来。所以佛又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寂灭为乐”便是极乐世界的境界。不生不灭,念佛念到念头不生起;念头不生起,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消灭,彻底的清净,什么牵挂都没有,清明自在,坦然无住。这种境界最乐,故名极乐世界。


     我们念佛一定要认清这个念,是全心全意的想念,不只是口宣佛号便成。几十年来,我看过许多人念佛,有一次在一个地方主持一项活动,有位念佛的老太太念佛已达四十年之久,这种毅力真了不起。她在我面前走过,一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个不停,恰好旁边有个年轻的女同学,不大注意礼节,坐在那里两脚分开,不成规矩,很难看。这位老太太每次转到她跟前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声变了调,意思是提醒这位小姐将脚摆正一点,但是又表示自己没有中断念佛,而且也不是在骂人。你看看,这种念佛能得一心不乱吗?!但到别人咳嗽,心里讨厌,口中就念阿弥陀佛;看到别人不合己意,也不喜欢地念阿弥陀佛;这算念个什么佛呢?你干脆骂人好了。

     所以我常说,我们中国人的念佛很有意思。有时候在街上看到一个人不小心跌倒了,旁人哎呀、阿弥陀佛那一声,意思是说摔得漂亮,你说这不是用阿弥陀佛在咒人吗?这样子的念佛有没有用?有用。但不是我们念佛为求一心不乱,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应效法的。

  一口气一来一往,一呼一吸之间,依佛学讲,叫一念,而这一念还是粗略而言。这粗的一念,一呼一吸之间,究竟包含有多少感觉思想呢?佛经上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就要靠大家去体会了。佛绝不会说谎,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譬如我们的脉搏跳动,一分钟七十几下,每跳一次,究竟有多少思想念头生灭呢?很多很多,只是一般凡夫自己察觉不出而已。


  那么,我请问诸位,你们光是口中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想了断生死,往生西方,而实际上心中却掺杂那么多生生灭灭的妄想杂念,并非真正念佛,这样成吗?所以,念佛决不会白念,但是糊里糊涂混日子的人却不易得力。明朝有位学者说,任何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人一出生就反反复复做这三件事,直到死亡。一辈子自我欺骗蒙盖自己;再不然哄骗人家,哎唷!我念佛念得好好啊!你赶快跟我去念,念佛真的很有意思,实际上自己满腹牢骚,天天烦恼。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而那个莫名其妙跟着赶来凑热闹的,便是被人欺。此人生之三大事也。

  再说,我们以十声念佛法为例,你手中拿着念珠,念呀念,是否能在十声之内,中间插不进来别的妄想?不可能。即使你察觉不出有别的妄想,心里还在数,还是散乱,若说只以手中念佛珠的滑动来帮忙计算,一颗一颗数至十颗,这中间五句也好,四句也好,一句一句,一字一字之间,没有其他念头冒出来,这才算有点苗头。然后,又由第十声开始,倒推念珠,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如此,一来一往,类似数息观的修法,久而久之,练到其他杂念不生,只有清清楚楚的佛号。那么,你说这就是一心不乱了吗?不是。因为你尽管只用佛珠,不注意数字,但是一圈念完又一圈,你全晓得,还是有数的观念。况且,手在动,身体在动,也是念。身体的感觉还是念,念包括了身心两方面的活动。真正念到一心不乱,那完全只剩一句佛号,其他什么身体感觉都没有,忘掉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子,作为同学们的参考:“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上句代表初步一心不乱的念佛法门,下句则是成就真正一心不乱的念佛法门。“有时且念十方佛”,说明全心全意念佛,将佛深深印在心上。“无事闲观一片心”,念佛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杂想空,佛号也空。此时真正进入念佛境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同于维摩经云,“心净则国土净”,净土自然现前。

  那么,念佛如何一心不乱呢?我们大家念佛时,几乎都是边念边打妄想,妄想多了就自怨自艾,以为罪过。不念还好,越念越想,越想越气,越气越念。最后胡思乱想克服不了,干脆放弃,自己讨厌自己,念也白念。一般念佛的情况,大致不离此等现象,落在贪、嗔、痴、慢、疑、悔诸种恶习中。

  其实,念佛别怕妄想,不要后悔,不要怀疑。首先应相信自己念佛一定成功,绝对往生西方,什么妄想不妄想的,何足挂虑?!

  现在我们点根蜡烛,大家看看,这根蜡烛在亮,同时冒这黑烟,亮光愈大,黑烟也愈大。我们心念的状况正是如此。一边念南无阿弥陀佛,一边习惯性地乱想,乱想等于黑烟,南无阿弥陀佛则是光明。光明不畏黑烟的存在,乱想无碍正念的延续;黑烟尽管冒,光明一直没有熄过,这不也是一种一心不乱吗?为什么要大惊小怪,疑悔交加呢?如此一讲,可以安心念佛了吧!


  念佛时旁边起杂念,杂念同你有啥关系?!妄想尽管妄想,念佛尽管念佛。念佛和妄想等于两兄弟,老弟再怎么调皮捣蛋,只要这个大哥哥自己一路照应好,老弟如何作怪都无妨碍。即使乱想想到坏事,阿弥陀佛的正念已经叫醒了它,已经自觉,何必担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10: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stanleysan于2012-09-30 21:30发表的 :
这个oliven应该来说两句?


oliven
估计是昨天晚上喝高了,现在休息呢,过节也是挺辛苦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12: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xiao4zhu于2012-10-01 09:11发表的 :
他的书深入浅出,虽然可能有些地方不严谨。

所以我标注就是他是一个传道者,至于学养还是要看专业的学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13: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心里,仍然不愿承认他的离去。南怀瑾先生就是一个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17: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的普及精神,还是令人敬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18: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aann888于2012-10-01 13:53发表的 :
在我心里,仍然不愿承认他的离去。南怀瑾先生就是一个传奇

是的,读着大学微言的时候,特别想着去听听他现场的讲座,比较起来于丹的作品还是差一些功力,南怀瑾的复杂的经历就是一种特别的底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18: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不知道南怀瑾,今天搜了一下,看到有人说他说精液有七种颜色,也不知道真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19: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stanleysan于2012-09-30 21:30发表的 :
这个oliven应该来说两句?

人都死了,我有什么好说的,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看了很多书,走过许多路,爱评三论四,如此而已,

其言论没有什么创新,更谈不上学术,大可不必较真,看他的书权当与一个旧学时代普通老头唠嗑聊天而已,

会意的地方不妨拍腿一笑,不屑的地方权当戏言放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21: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henry2000888于2012-10-01 18:11发表的 :


是的,读着大学微言的时候,特别想着去听听他现场的讲座,比较起来于丹的作品还是差一些功力,南怀瑾的复杂的经历就是一种特别的底蕴吧

拿于丹相比,这算是黑南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2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悼念一下,南老对我的影响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 23: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缅怀南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 07: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东里散人于2012-10-01 21:33发表的 :


拿于丹相比,这算是黑南老吗?

这也是我的一个口误,如果比喻不当请您谅解,多谢您的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 10: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中国谁是这方面的第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4 12:30 , Processed in 0.16875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