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4|回复: 0

[【其它】] 马未都先生的知识和用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2 18: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启阵



马未都先生在古董鉴赏方面也许是个行家,但是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绝对是一个外行。比如他最近一篇谈论《现代汉语词典》将两百多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作为附录收入的短文,其中涉及汉语言文字的一节,就错误百出。请看原文:



“中国汉字是世界文字中最为独特的,一字一义,一字一声,象形美观,字义丰富。我们自己使用至少四千年了。把拼音文字混入象形文字,尤其入典,表明操办者的妥协心态,同时表明了西方的文化入侵。这事我看比钓鱼岛问题还严重,领土的丢失还可以找回来,文化的入侵会深入骨髓,一代人下来,基本上回天无术。”



马氏大作中这一节不到140个字的段落,至少有如下八处语言文字学知识的错误:

1、“中国汉字是世界文字中最为独特的”。这种话也只能关起门来,说给没怎么读过书的“爱国人士”听听。因为,实际上,西亚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中国党项民族的西夏文字和纳西族的象形文字,等等等等,都是很独特的。谁是“之最”,从来没有人进行过评选。

2、说汉字“一字一义”。汉字一字一义现象,也许在一个汉字被创制出来的刹那存在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汉字,一字一义的基本上只有那些非常冷僻的字,常用字都已经是多义词了。

3、说汉字“一字一声”。汉字究竟有多少个?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有四千多个,《说文解字》里收了九千三百多个汉字,《康熙字典》里收了四万七千多个汉字,《汉语大字典》里收了五万四千多个汉字。但是,汉语的音节(大致相当于马未都先生所说的“声”吧),就是“声母+韵母”+“声调”的数量,最多不会超过两千个。可见,汉字是“数十字一声”。翻开任何一本字典,都可以看到不少多音字。可见,汉字还有“一字数声”的。

4、象形美观。象形是汉字造字方法之一没错,但是,那是三四千年前的事情了。金文之后,汉字就基本上不怎么象形了。春秋战国之后,形声造字法大行其道。有人统计,当今汉字,形声字占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实际上,即使是甲骨文时代,象形也不见得都是美观的。没有专门学过甲骨文的,“狗”“马”两字就基本上分不出来。简化以后,“马未都”的“马”字,只剩了一条腿,也并不美观。

5、说汉字“字义丰富”,这明显是自打嘴巴,跟“一字一义”矛盾。

6、“把拼音文字混入象形文字”。且不说称现代汉字为“象形文字”是不准确的,词典收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也并非把拼音文字混入象形文字。两者虽然同在一本字典中,但是,并不相混,因为来历出处,词典编者都做了必要的说明。还有,它们是被作为附录收入的,并未阑入词典正文。

7、“操办者的妥协心态”云云。一定要说妥协,那么,“操办者”妥协的对象,也并非西方语言文字,而是中国民众在说话写文章时普遍使用西文字母词的现实。比如医院里,再没有文化的患者,也都非常熟练自然地使用着“B超”、“X光”、“CT扫描”等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8、“西方的文化入侵”云云。词典附录里列一些西文字母词,不是开门揖盗,而是临时借用。因为,汉语不会因此变质。事实上,西方人的词典里也收了一些我国出口的词语,例如“tea”(茶)、“china”(瓷器)、“kungfu”(功夫)。健康的文化,总是有交流,有借用的,“入侵”云云,是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心理脆弱者的思维习惯和措辞方式。

除了上述语言学知识错误之外,马未都先生将词典收入西文字母词语跟钓鱼岛问题作比较,也非常不合时宜。在中日两国为了争钓鱼岛眼看着就要兵戎相见的紧要时刻,马未都先生词典收入西文字母词“比钓鱼岛问题还严重”的说法,客观效果上,大有转移国人对钓鱼岛关注的视线、为日本人争取占领时间的嫌疑。须知,钓鱼岛问题是国际争端,词典收不收西文字母词只是国内分歧。马未都先生的说法,很容易使人想起“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臭名昭著的旧话。“领土的丢失可以找回来”,请问马未都先生,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可以放弃钓鱼岛的另一种表述法吗?马未都先生说别人是“文化汉奸”,马先生自己呢?

                            2012-9-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0fe270102e4uz.html?tj=1
不同观点都看看,是有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0 16:29 , Processed in 0.2458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