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0|回复: 0

[【社会视角】] 强硬政客“放大”俄罗斯能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4 21: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为俄副总理罗戈津(左)与总理梅德韦杰夫。

  “毒舌”、“民族主义分子”、“强硬鹰派”,近来西方媒体给公开羞辱美国歌手麦当娜的俄副总理罗戈津戴上各种帽子,但俄国内对此却一片叫好声。在被称为俄“第一硬汉”的总统普京领导下,俄政坛近些年来持强硬立场的政治人物越来越高调。俄外长拉夫罗夫被西方称为俄新一代“不先生”,俄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一度被传言曾威胁“要卡塔尔消失”。 即使被认为最“温和”的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问题上也第一个作出“强硬”举措。尽管俄政要也希望给自己的“铁拳戴上软手套”,但连日本的《产经新闻》也在评论中感叹,俄罗斯政治人物这种无所畏惧和挑衅的姿态,让世界都不敢忽视俄罗斯,强硬让俄在国际上的“存在感”极为强大。

  “毒舌”与“不先生”

  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8日在推特上发文,称“每个前妓女在变老时,都会想对别人进行道德说教。尤其是在海外的巡回演唱会上。要么摘掉你的十字架,要么穿上你的裤衩”。这被许多媒体解读为斥责在圣彼得堡举办演唱会的美国歌星麦当娜。麦当娜不仅呼吁俄政府释放因演唱反普京歌曲而被起诉的女子乐队,并公开表示对俄罗斯同性恋者的支持。

  两天后,罗戈津对媒体表示,自己并没有“辱骂麦当娜”,但从俄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中,很难看出“澄清”的意思。罗戈津称,自己并未拼出“妓女”一词,而只用了一个俄文字母,这个字母“不一定代表妓女,也可代表圣母、舞女等”。罗戈津还讽刺说,“有人立即联想到所谓的‘圣母’麦当娜,而我根本没提到她哪怕一个字”。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的相关报道后,不少网友留言称,这番话与其说是在“澄清”,不如说是在“带脏字不点名”斥责麦当娜后,又“点名但不带脏字”地把她斥责了一回。

  此事被认为是俄政要“强硬外交”传统的又一次表现。法新社称,罗戈津是民族主义政党罗迪纳党的前领导人,他以严厉批评西方著称。罗戈津曾作为“鹰派悍将”被普京任命为俄罗斯常驻北约代表。他一直积极呼吁俄罗斯重整军备以对付来自北约的威胁,称美国和北约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威胁了莫斯科的安全。罗戈津的“毒舌”在西方外交界颇为知名。去年他与美国两名参议员会谈时称,“今天,我感到我坐着时光机器回到了几十年前,坐在我面前的是两个冷战怪物,他们连看我都不是通过瞳孔。”

  实际上,俄罗斯政治人物中,持强硬态度的不在少数。近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表现强硬,西方媒体给他戴上俄新一代“不先生”的帽子。路透社6日的一篇人物述评称,俄外长拉夫罗夫完善了说“不”的艺术。拉夫罗夫在叙利亚问题上多次对西方说不,可与冷战期间苏联的“不先生” 葛罗米柯媲美。文章称,这位久经沙场的“烟鬼”外交官让西方国家很恼火,却在俄罗斯国内赢得了喝彩。强硬的特点让俄国内媒体对他的一些不太“光荣”的往事也大加赞叹。《俄罗斯全球事务》杂志称,在国际上,拉夫罗夫“难以被搞定”的特点有证可考。2003年,时任俄常驻联合国代表的拉夫罗夫不顾安南在联合国总部禁烟的规定,堂而皇之在会议上吸烟,并称安南“不拥有这栋楼”。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也继承强硬的传统。不久前,有阿拉伯媒体曾称,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哈马德与丘尔金在纽约会晤时,要求俄不要否决卡塔尔等国提出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否则俄将会失去整个阿拉伯世界。”丘尔金回应称:“如果你敢再用这种口吻,卡塔尔将从世界上消失。请掂量好自己的分量。我代表的是大俄罗斯,只和同等分量的大国谈。”尽管丘尔金此后否认使用过这样的语言,但俄《观点报》认为,针对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咄咄逼人的政策,这样针锋相对的话并没出格。

  俄强硬让日本“存在感”微弱

  德国《俄罗斯今天》杂志称,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小伙伴”,俄罗斯政客一贯表现出的是“冷面孔”。从苏联时代、甚至更早的沙俄时代开始,“强硬”就是许多俄罗斯政治人物的形象。二战结束之际,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为凸显美国的作用,故意只提前一天通知苏军,在次日接受德国的投降。斯大林闻讯后认为“苏联地位被故意压低”并大发雷霆,执意“这次不算,再来一回”,迫使盟军同意在5月9日重新安排签署“卡尔斯霍斯特投降书”,倒霉的德国不得不因此在3天内投降了两回。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被西方称为“不先生”。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因对西方以及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的强硬举措,使他的形象被定格为俄罗斯“第一硬汉”。

  一些通常给人以“温和”印象的俄罗斯政要,也经常表现出强硬的一面。在外交上“全面倒向西方”的俄前总统叶利钦,在科索沃战争刚结束时派俄特遣队抢在北约前占领了科索沃普里什蒂纳机场,向北约秀了一把肌肉,提醒后者“不要忽视俄罗斯的利益”。而一直被西方视为“鸽派”的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却是第一个作出强硬举措的政要。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这种在全球竞争中扮演武士形象成为俄政客的标准。

  对于俄罗斯政治人物的强硬,不管是对手还是伙伴,许多国家既“恨”又“怕”。不久前,由于俄单方面取消向伊朗出口S-300防空系统的合同,伊朗将俄国防出口公司告上日内瓦国际仲裁法庭,索赔40亿美元。俄方一直威胁要伊朗撤诉。俄《生意人报》10日引述俄政府代表的话称,如果伊朗不撤回诉讼,俄罗斯可能停止在核问题上对德黑兰的支持。俄罗斯战略评估和分析研究所专家杰米坚科称,“俄通过这种方式向伊朗展示:我们有力量,我们有控制局势的杠杆,我们有向德黑兰施压的杠杆。”

  俄政客的强硬,日本人的感受最深。近年日本和俄罗斯的外交交锋中,日本都落在下风。尽管梅德韦杰夫等俄政要频频访问南千岛群岛,日本政府和媒体都显得无可奈何。为讨好俄领导人,日本外相访俄前专门送给普京一只秋田犬。不少日本网民说,“宠物外交”充分显示日本内心的胆怯,将钓鱼岛问题时刻挂在嘴边的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却一直强调“不要刺激俄罗斯”。

  对于俄政要的“强硬”,日本不少媒体流露出“佩服”的感叹。日本《周刊新闻》说,俄政治人物的强悍形象,让俄罗斯在外交争斗上顺利很多,尤其是在争取国际地位、势力范围上非常有用。俄政客强硬被很多国家认为是正常的,日本在这种“世界共识”中只好小心翼翼地应对俄罗斯。《产经新闻》称,俄政客这样强硬的气质是日本所没有的,日本政客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跟随美国成为习惯,因此日本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实在很微弱。

  俄“铁拳”要戴上“软手套”

  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海运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俄罗斯频频出现强硬政治人物,首先有历史文化原因,俄罗斯民族性格粗犷,敢作敢为是最突出的特点。从历史上的北方战争、俄土战争,一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俄都表现出“硬又狠”的特性。俄罗斯人的这种性格使政治人物倾向于强硬。另外,这也是俄罗斯曾经作为超级大国留下的遗产。过去俄罗斯曾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经历过那个阶段的政要不愿放弃强硬的风格。

  实际上,俄罗斯历史上表现出强硬形象的政要,往往远比“温和”的政要更有人望、更受国内欢迎,如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先任前苏联外长、后担任过格鲁吉亚总统的谢瓦尔德纳泽等,都因“过于柔和”而在国内民众中口碑欠佳。俄在历史上也因“强硬”一再得利,从沙俄时代的瓜分波兰、当欧洲宪兵,到二战后利用雅尔塔协议攫取东欧大量利益,都被认为是“强硬”的功劳。事实上,俄在历史上不那么“强硬”的时代往往是最衰弱的时代,尽管原因很多、很复杂,但许多俄罗斯人、包括不少政要和政治势力,都会有意无意地将之归咎于“太软弱”。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强硬”的副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历史上,苏联政要的“强硬”损害了许多国家的利益和自尊心,结果当苏联衰弱时,这些被压抑的不满发作,造成严重后果,使俄为“强硬形象”付出了过多代价。俄罗斯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米赫耶夫表示,俄政治人物对外强硬在国内受到欢迎,但他们不仅对欧美,而且对前苏联国家也表现强硬,使俄罗斯在周边比较孤立,影响了俄的国际地位。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不久前在“陆军、海军和军工综合体运动”成立大会演讲时也称,俄罗斯未来的政策应该是“戴着软手套的铁拳”。

  王海运说,尽管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上不如中国,但是俄罗斯的很多实力依然强于中国,特别是俄罗斯因为“敢干”把它的能量放大了好多倍。总的来说,政治人物的强硬对俄罗斯来说是有利有弊,但是从近一阶段的实际情况看,好处多于不利。俄政要的强硬形象不仅树立大国形象,还获得很多外交上的实际利益,而且这样的态度还满足了俄罗斯国民的自尊心,在内政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转帖:http://world.huanqiu.com/depth_report/2012-08/3023101.html

没有个人思想、没有个人声音、再加上软弱,这样的领导人是国民的灾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9 01:29 , Processed in 0.1638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