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9|回复: 0

[【社会视角】] 人民币发行规模远超国力承受范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7 22: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 ... /092912778053.shtml
这才是高房价作祟的根源。



学者称人民币发行规模远超国力承受范围

  能否给人民币投下信任票?

  文|钟伟 出自《英才》杂志2012年8月刊

  你能否给人民币投下信任票?这似乎是个非常奇怪的问题。我们耳边充斥的是美国如何逼迫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大陆的商品和服务如何价廉物美等报道,我们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地追逐人民币,让我们难以安静地看一看、想一想印刷着人民领袖的人民币。

  我想从两个明确的事实、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讨论我对人民币的态度。

  第一桩事情是中国和美国的对比。如果我生活在波士顿,那么大约支付25万美元,就能买到一套和我目前在北京条件差不多的住宅,但这套住宅在北京的价格超过300万人民币。波士顿衣食行的价格,也并不比北京贵出多少。如果用人民币实际能够购买的物品和享受的生活质量来讲,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和欧洲、北美的大多数城市相比,没有什么优势。

  严谨一些来表述,中国的经济规模大约相当于美国的50%,但中国的广义货币M2以6.4折合成美元,是美联储M2的130%以上。中国发行了两倍于其GDP的货币,美国则发行了70%于其GDP的货币。

  穷国发行了如此之多的货币,是因为穷国比富国有更高的潜在增长率,以至于从相对数量上看,人民币不算多吗?对此我持否定态度。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美国和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和8%,这也许是误把美国和中国过去的长期增长趋势线,误读为潜在增长率了。你有什么理由认为,以几乎3倍于美国的人口、更贫弱的资源和环境、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更糟的增长质量,中国的潜在和可持续增长能力优于美国?目前人均GDP接近5万美元的美国,其GDP增长2%相当于1000美元;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的中国,其GDP增长8%相当于400美元。那么,我们的确有很多的人民币,但现在和将来,未必一定拥有和这庞大人民币相称的国力。

  第二桩事情是多少钱够养老的问题。2009年,也是在《英才》上,我使用统计年鉴和简单抽样,概括了人民币购买力的急剧萎缩。得出了这样的总结:“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居民货币收入增长以及官方的发钞节奏都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询问一个将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他极有可能会认为,他需要一笔约为300万-500万元的积蓄,才能度过余生。这只是城镇人口的大致水准,类似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1000万养老也未必足够。”

  这一结论当时被媒体热炒为“千万养老够不够”。我始终保持沉默,小时候我母亲就嘱咐我,宁和聪明人打架,不和蠢人说话。现在离当时的文字刚过去不足两年,请问你有足够的信心认为,2027年退休只要不多的钱就能养老了吗?

  其实我并不认为“千万养老还不够”这样荒诞的事情会在中国发生,因为在此之前必然有其他许多荒诞的事情已经发生。例如一个聪明人会想到,1000万人民币在中国不够养老,为什么不抢先一步将其兑换成160万-200万美元,到北美养老去?在这些聪明人之前,更聪明的市场和政策可能早就给出了更令人沮丧的汇率和更苛刻的资本管制了。你很可能只是有钱的瓮中之鳖。

  一个简单的公式是:货币供应增速=经济增速+通货膨胀率。因此,如果你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被高估了,那几乎就等于你承认中国的通货膨胀被低估了。

  到此,你能给人民币投出信任票吗?

  至少我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长期前景并无清晰清醒图景。目前全球存在量化宽松的征兆,羞涩的挤牙膏式的印钞票比赛,有可能随着欧债危机的恶化,而向公然的肆无忌惮的发钞发展。如果这样,令我们彷徨的就不仅是人民币,可能还会有更多币种。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16:26 , Processed in 0.1510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