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03|回复: 0

[【社会视角】] 新华社:割除"金牌至上"毒瘤 最强大力量是公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1 0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伦敦7月30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 王镜宇)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以来,中国选手延续着在北京奥运会上凌厉的夺金势头。与此同时,记者留意到公众对“失金选手”的关怀和关注。其中,获得银牌的举重名将吴景彪在微博上以“这样的结果有愧于大家”开头的微博至今已有5万多条的转发和评论。很多人认为,吴景彪没必要自责,银牌同样很棒。@啦娜啦_Lina说:“银牌也是牌。谁说非得拿金牌? 你不必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重在参与是奥林匹克精神最核心的内容,何况拿到银牌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网友们的很多评论是对这一内涵非常好的诠释。然而,锦标主义、金牌至上的毒瘤却不是那么容易消除,这一任务需要体育主管部门、媒体和公众共同完成。

  吴景彪的“有愧于大家”并非随口而说,这样的理解和表述与中国竞技体育的背景和氛围是有很大关系。细心的读者会留意这样的报道,易思玲在射击项目中夺得首金之后,中国队总教头王义夫说:“刘鹏局长要求我们首战必胜,按照刘鹏局长的指导精神,今天我们完成了首战任务。”

  射击队有任务,举重队也有任务,各项目管理中心能否在奥运会上完成任务跟这个项目能够从总局获得的经费和资源是息息相关的,更是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教练员、项目管理者甚至地方体育局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运动员能没有压力吗?失掉金牌能平心静气吗?辜负了领导的期望,能不自责吗?

  竞技体育与企业生产不一样,竞技场上充满了意外和变数。努力争创佳绩是对的,然而下必夺令、分配夺金任务的做法又是与奥林匹克精神有违的。其实,网友们的话非常到位,“尽力就好”,只是知易行难啊。

  割除“金牌至上”的毒瘤,首先应从体育管理部门做起。每逢奥运会、亚运会等大赛,大部分参赛国家和地区都能坦率透露夺金指标,唯有中国军团遮遮掩掩。看似“不重金牌”,实则是对金牌得失太过介意。要想运动员少些压力,还得管理者给他们“松绑”。

  割除“金牌至上”的毒瘤,媒体同样义不容辞。在金牌“物以稀为贵”的年代,对金牌选手连篇累牍的报道无可厚非,也符合公众的信息和阅读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微博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的报道和受众之间有着越来越多的互动。以前是媒体引导舆论,现在是公众引导媒体。自行车名将黄金宝在伦敦奥运会公路赛中只获得了第37名,而新华社体育部官方微博播发的关于他人物故事的微博迄今为止已有近5000条的转发和评论。对金牌“审美疲劳”疲劳之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更加关注成绩背后的故事、运动员不平凡的经历以及他们代表的体育精神给予普通人的精神营养,公众的支持也会鼓励老记们去努力挖掘更多“非金”选手的故事。您想看什么,咱就写什么。

  割除“金牌至上”的毒瘤,最强大的力量还是公众。国家体育总局的官员常说的一句话是,“金牌少了老百姓不答应”。这样的认知是否准确,在过去也许很难检验。但是,在资讯传播更加发达、公众意见更易表达的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发言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投票。失掉金牌该不该道歉?周俊获得奥运资格是为锻炼新人还是选拔制度出了问题?您更关心金牌、奖牌的数量还是运动员的拼搏和表现?多少金牌算少?……这些问题在不久的将来都会逐渐得到解答,而您的答案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指引媒体的报道。

  金牌诚可贵,能够登上最高领奖台当然值得尊敬,但是成绩并非衡量和评价运动员表现和价值的唯一标准。在这一点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达成共识。然而,要想真正割除“金牌之上”的毒瘤,中国运动员要完成从“完成任务”到享受比赛、享受过程的转变,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2012.sohu.com/20120730/n349397450.shtml

割除金牌至上毒瘤 最强大力量是公众,媒体起导向作用,应该负责主要责任。因为,金牌至上毒瘤就是媒体导向引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8 08:31 , Processed in 0.2592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