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8|回复: 0

[【社会视角】] 俄称中国二炮实力持续强大将对俄构成威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1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21cn.com/junshi/gn/2012/07/21/12432052.shtml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刊7月20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阿尔巴托夫、德沃尔金、奥兹诺比谢夫撰写的专著《俄罗斯和二难推理:核裁军》近日出版,该书详细分析了国际战略安全形势,认为除了美国和北约之外,中国核实力的持续强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俄构成潜在威胁。

  俄科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安全中心研究员叶夫托比耶娃介绍指出,这本专著主要研究冷战后国际战略局势的演变、核威慑体系的转换、现代国家核学说的变化、核裁军和不扩散问题、核裁军中的非核因素(反导系统、常规战略进攻系统、远程高精武器),以及太空武器和太空非军事化问题,另外还探讨了地区裁军问题,包括欧洲安全、俄罗斯和北约的反导和常规武器对话、第三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伊朗)核政策的新变化等。

  俄专家在专著中得出的一个重要论点是,现代世界的战略稳定不仅取决于核威慑体系及其变革(进一步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的谈判前景、反导系统的发展),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对此俄罗斯必须在制订核战略中认真考虑。比如核学说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能够使爆发核危机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它也同样适应于弹道导弹战备水平的下降。在此方面,中国和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战略关系同样非常重要。

  俄专家认为,从整体上讲,现在有必要重新审议核威慑的作用,因为当前的核威慑已经不适合冷战后出现的现实威胁和挑战,只在对最不可能的和臆想的威胁有效,比如大国及其盟国发动的大规模核武器或常规武器进攻。许多新因素对核威慑体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就拿俄美互相确保核威慑来说,影响两国战略稳定的首要因素是战略进攻性武器的性能和参数,包括生存水平、反导和反潜防御系统现状、第三国核武库、常规高精武器、太空武器等。

  目前美国加紧部署的反导系统,只有在大幅增加在所有飞行阶段拦截来袭导弹和弹头的陆、海、空、天边界的情况下才确实可能具备颠覆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美国反导系统只有在第3、第4阶段建设项目开始实现之后,在拥有拦截洲际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战略能力之后,才会对俄罗斯构成最大威胁。

  作为影响战略稳定的新因素,美国高精武器的大量部署是从90年代末开始的,但是无论如何不能过分夸大常规远程高精武器的作用,毕竟它不具备较大的毁灭性打击潜力,而且发动大规模常规军事行动,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大量兵力投送、复杂的筹划和昂贵的费用。

  至于太空武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都在全力研发和部署太空武器。如今太空武器系统已经成为大国战斗潜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后在一定条件下太空武器可能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使用各种载体的反卫星武器,以及轨道反导系统。为了防止太空军事化,中俄2008年签署了相关条约,禁止在外空部署攻击性武器,并且呼吁美国加入,结果却遭到了白宫的拒绝。

  俄专家指出,在地区安全和裁军方面,俄美、俄北约、中俄、俄印战略谈判的前景也会对世界战略稳定产生较大影响。除了美俄之外,中国因素同样非常重要。中国没有实施,暂时也不准备实施核裁军,反而继续进行核力量的现代化建设。据个别机构估计,中国在战役展开的核武库数量上已经超越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俄的世界第三核大国。

  鉴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技术成就的迅速发展,中国如果通过相应的政治决策,那么在2020年前中国核武库可能会增加上百枚核弹,或许这种假想已经成为现实。有消息称中国建设了漫长而庞大的地下核长城,能够存放大量战略和战役战术导弹及其发射装置。

  尽管中国官方公布的核学说强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如果中国导弹力量继续大幅提升,中国就将实际拥有先对印度,后对俄罗斯实施致命核打击的能力。如果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大部分仍是井基弹道导弹的话,如果战略火箭兵部署在相对邻近中国的多姆巴罗夫斯基和乌朱尔基地的战略核力量机动性能不强的话,中国核实力的持续增强对俄罗斯的潜在威胁还将更高。另外,中国核力量持续增强的前景还将影响到美国的亚洲战略,特别是美国及其盟国在远东地区发展反导系统的计划。(编译:林海)

最近周边部安宁,确实需要多展示下军事实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7 20:52 , Processed in 0.1273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