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9|回复: 1

[【社会视角】] 亚洲国家不愿损对华关系 美式亚太一体化路途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1 06: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网6月20日电 香港《大公报》20日刊文《美式“亚太一体化”路途遥》。文章说,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全面战略调整,在经济上主要是发起所谓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美学者评论说,这个门槛定得很高,规则写得很堂皇,但现实状况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是本地区各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在这种时候损害与迅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的关系。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是全面的战略调整,除了军事上要把60%的海军力量部署在太平洋外,在经济上美国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发起所谓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即TPP。美国试图通过TPP来主导地区一体化进程。

  美国一直想要主导地区一体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美国非常瞩目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推动APEC的各种机制十分卖力。但由于APEC并非正式的组织,而仅仅是一个论坛,它所通过的决议、文件,如要求发达国家在2010年、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茂物目标,对于成员国来说没有法律约束力,过了二十年,美国对它失望了。

  成效不敌“十加一”机制

  与此同时,东亚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却在实实在在地向前推进。2001年中国与东盟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自贸区于2010年正式建成,当年中国就成了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继中国之后,日本与韩国也决定建立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三个“十加一”的机制卓有成效。中日韩三国总理起先是在东盟地区论坛期间举行会晤。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三国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都认为三国要加强合作,并建立了总理会晤机制,经过数年的磋商,三国决定从今年起进行关于自贸区的谈判,并正在为此进行积极准备。可见,在东南亚和东北亚,在两者之间,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实实在在地向前推进。

  但是,在这个进程中却没有美国的地位,这当然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虽然中国方面在各种场合,包括两国元首会晤的场合一再表示,我们对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态度是“开放的、包容的”,中国并不寻求排除美国,可是美国还是不放心。正在这时,新加坡、新西兰、文莱、智利等国发起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谈判。美国觉得这是可以利用的机制,就把它拿了过来,并制订了很高的标准,包括环境保护、劳工等。现在已经有九个国家正在进行谈判。

  笔者曾经与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一位官员讨论过TPP。笔者质疑,美国订了那么高的标准,有多少国家能够达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位官员说,美国人办事的逻辑与中国人不同。中国人的做法是循序渐进,能做的先做起来,然后提高、扩大、加深。美国人的办法是把这件事情要达到的标准先订在那里,谁认为这个标准对自己合适,就加入进来。TPP也是开放的、包容的,不必有人邀请,如果有一天中国认可了这些标准,也欢迎中国加入。

  笔者认为,美国推TPP主要是要以此来规范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以此来制约中国。近来奥巴马不止一次地对中国领导人说,“中国必须遵守规则”。这话说得似是而非。关键是什么规则,谁制订的规则。美国要牢牢掌握规则的制定权,现在美国订好了亚太地区一体化的规则,中国如果要参加进来,就要遵守这个规则。

  美经济滑坡无法实现承诺

  美国著名学者李侃如对战略重心转移评论说:“最主要的是,美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完全达到总统所宣布的承诺,除非美国能比现在有效得多地处理国内的财政和相关的政治问题。把美国的国内事务整理好是美国新的亚洲战略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美国的TPP门槛定得很高,规则写得很堂皇,但现实状况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是本地区各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在这种时候损害与迅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的关系,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复苏仍很艰难,欧洲的经济前景又难以确定的时候。此言有一定道理。

  笔者认为,美国要搞的TPP与亚太地区现有和正在谈判中的各种机制不是互相排斥的。美国可以搞它的TPP,我们照样搞我们的“十加一”。中日韩三国之间也可以来个竞赛,看哪种机制更有效、更能给本地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陶文钊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http://www.chinanews.com/hb/2012/06-20/3977030.shtml
亚洲国家都明白,美国是不可靠的,中国和亚洲国家是一家人,唇亡齿寒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0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发现周边国家都争先恐后地愿做围堵中国的先锋啊,MD号召力实在太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5:52 , Processed in 0.1286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