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13|回复: 0

[【其它】] 教授20年译成"黄帝内经"英文版 毕业开始学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7 01: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5-25/3916408.shtml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终于有了英文版,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昨天,《黄帝内经》的译者——中医典籍翻译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李照国教授接受了晚报的专访,他说他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希望能把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重新翻译,向世界更好地传播宏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20多年翻译成《黄帝内经》

  走进李照国教授的办公室,入眼便是一大堆他翻译的中医著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翻译的一套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素问》与《灵枢》之合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的基础。但是,一直以来,由于该部古文献专业性强,加上用词特别、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差别甚大,使其深奥难懂,给中医理论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发扬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特别是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经过演变已不是文献中的古汉语含义,寻找权威的今译本以正确、充分地理解这些古语所表达的意思就变得尤为重要。

  李照国教授自1985年起开始学习、研究和翻译这部千古名典。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他所翻译的《黄帝内经》在2000年时被纳入国家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工程,《素问》三卷译本和《灵枢》三卷译本,均已相继出版。这也是我国大陆译者所翻译的第一部《黄帝内经》全译本。

  毕业后从零开始学中医

  是什么原因促使李照国教授翻译《黄帝内经》呢?

  “我本科和硕士读的是英文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陕西中医学院。当时,陕西中医学院对外交流活动很多,经常有同事请我帮忙翻译文章,但是中医文章的翻译与一般的翻译不同,首先它没有什么可供对照的中英文参考资料,其次,翻译者必须要先能看得懂中医的文章才行。这对当时完全没有中医基础的我提出了挑战。”李照国教授说。

  但在挑战面前,李照国教授并没有退缩,他感到要做好这份工作必须要首先懂中医。于是他决定从零开始学习中医。

  “我记得当时一个人身具两重身份,上课时是学生们的英文老师,下课后就去和学生们一起旁听中医的课程。有一天,听老师讲到《黄帝内经》这部书是中医的有字天书,但能读懂的人并不多,更别提把这部书翻译成英文了。也是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翻译 《黄帝内经》,向世界介绍中医文化。 ”李照国教授说。

  探索总结中医翻译原则

  然而,中医学的翻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医是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医学,所以在西方各国语言中,一般都缺乏中医对应语,这就给中医的国际交流造成了很大困难。”李照国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海内外不少学者开始对中医英语翻译,特别是名词术语的翻译进行了总结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且制定了一些区域性的标准方案,为“中医用语英译国际标准化”奠定了实践基础。但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和医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再加上各方对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认识不一,使得标准化的研究举步维艰。各国专家对于中医经典用语的翻译及其标准化问题分歧较大。为此,李照国教授在翻译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了不少中医英译的原则。

  作为中医典籍的翻译专家,李照国教授还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主持翻译的我国1995年和1997年颁布的两个中医国家标准,已通过专家审定,并按要求履行了法定程序,将其作为中医术语英译的中国国家标准提交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其制定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的中方蓝本。

  如今,李照国教授最大的愿望就是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希望能把中医学中的四大经典著作做重新翻译,向世界更好地传播宏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按:中医典籍翻译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李照国先生是真正做学问的人。常言道“十年磨一剑”,先生精雕细琢,20年磨一剑的苦力,一鸣惊人,令那些在急功近利的评估机制下短平快出垃圾产品的所谓专家是当头一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1:09 , Processed in 0.3043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