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2|回复: 0

[【其它】] “咬文嚼字”围观郎咸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0 20: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eijingww.qianlong.com/ 时间:2012-04-28 10:26:14 来源:转载  
来源:长江日报

  昨日,记者从《咬文嚼字》编辑部获悉,该杂志“围观名家博客”活动5月“围观”的是著名金融专家郎咸平。专家指出,郎咸平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远逊于对经济问题的驾驭,许多意义相关或相近的词语他都缺乏辨析,不能准确使用。

  比如他在《保障房能解决楼市困境吗?》一文中说:“住建部说2011年计划要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而且给各省市也都下了‘军令状’,任务完成情况将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郎咸平显然混淆了“军令状”与“军令”的区别。“军令状”,即接受命令后所写的保证书,表示不能完成任务,愿受严厉处分。“军令状”是下级写给上级的,而不是上级下达给下级的,“下了‘军令状’”显然说不通。上级下达给下级的是“军令”,而非“军令状”。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常用词,郎咸平使用起来同样有些力不从心。比如《中国企业没戏吗?》中说:“我就以最近闹得红红火火的富士康为例,其幕后的真正黑手是苹果的霸权。”

  中国有“尚红”的习俗,所以在汉语中“红火”一词形容兴旺、热闹、热烈。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12人跳楼身亡事件,无疑是人间惨剧,怎么能用“红红火火”形容呢?

  此外,“期间”与“其间”、“狙击”与“阻击”、“截止”与“截至”、“收集”与“搜集”等等,郎咸平都不能准确使用。

  郎咸平是金融专才,在他的专业领域一般不会出错。但在涉及金融以外的学科时,往往漏洞很多。如《巨损7000亿:谈判水平不如百年前琦善!》中说:“最后大清王朝派出首席谈判代表琦善签订了《南京条约》……”其实代表清朝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的谈判代表是耆英、伊里布,而不是琦善。

  就是在与金融有关联的国际关系领域,差错也未能幸免。如郎咸平在《漏油危机中的核电攻略》一文中说:“美国的三里岛,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曾经发生过核能事故”。但事实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不在俄罗斯,而在乌克兰北部的普里皮亚季。乌克兰1922年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1991年8月24日脱离苏联独立。可以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也可以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就是不能说“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因为它不在俄罗斯境内。

  身为专家,郎咸平也有不专业的时候。
http://beijingww.qianlong.com/1470/2012/04/28/433_40158658.htm

谁都会出错,关键是要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1 08:49 , Processed in 0.26508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