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1|回复: 0

[【社会视角】] 艺术批评频遭质疑:收费写作类似小姐“出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今“艺术批评”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或认为其中充斥吹捧虚夸气息,或讥讽批评言论和艺术实践脱节,无法对艺术创作、艺术市场产生正面引导作用,进而,连艺术批评存在的意义也变得可疑起来。在艺术资本和大众媒体崛起的当今,艺术批评影响力式微,而艺术家们将作品安置在拍卖会拍出高价,在美术馆举行大展,在大众传媒和时尚杂志闪耀出场,其“定位效果”来得更为醒目和实惠。于是,许多批评文章仅仅成为展览运作中的一个组成项目,习惯性地填满画册前几页的版面,顺带着出现在各种艺术杂志上作为宣传资料的一部分。

  戏剧性的是,单纯就批评文字的产量而言,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展览画册和艺术媒体的爆发式膨胀,近年来的年均批评文字产量远远高于十年、二十年前。在这样生产繁荣的时代,艺术批评的“质”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有多少文章真正具有批判性和反思精神呢?这值得美术理论界认真思考。

  批评家群体的演化

  从大背景来说,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艺术市场的影响力在降低,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艺术从业者都在专业体制内生存,评论家们在很有限的几种刊物上发表的言论,在艺术圈、文化圈能产生很大影响,这无疑和当时相关信息的传播方式直接有关数量有限的发表平台,相应的形成了当时依赖于专业媒体的批评体系。而在新的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下,一方面出现了多种市场化的艺术媒体以及关注艺术话题的时尚、大众类媒体,而且艺术生态中的各种角色都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资源影响艺术批评的生产和传播;另一方面,艺术评论原来依仗的“意义平台”业已分解,书面文字已经不是独霸性的传播介质,各种影像、图片充斥在观者的眼前,书面语、学术性的艺术批评面临迅速增多的艺术新闻通讯语体、对话语体、特写语体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艺术圈的外延也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的艺术圈主要由艺术家和批评家、美术馆员和各类文化观者构成,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经纪人、收藏和投资者加入了这个行列。艺术批评家的社会地位乃至收入一度曾与艺术家、美术馆管理者等基本平行,可随着艺术市场的勃兴,艺术家、画廊主和收藏家们似乎成为更大的得益者,而且随着大众媒体和时尚媒体的兴起,批评家们的影响力似乎已经转入收藏家、画廊主、美术馆馆长和时尚杂志主编手中,这让批评家们自己也开始焦虑:在今天的艺术世界中批评存在的意义何在?

  甚至,这也不仅仅是中国艺术界的特殊问题,欧美艺术界也有类似的趋势,媒体评选的艺术界权力榜、影响力榜单上,占据主要位置的也是艺术家和艺术经纪人、收藏家、美术馆馆长,批评家们则少的可怜。

  批评家群体近年来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分化,部分主要从事策展乃至开设画廊,于是他们的批评文章的产量就大大下降;另一些在教育、研究机构或企业任职的同时兼职从事艺术批评写作,因为写作批评文字收入颇微,所以目前的批评家普遍都是兼职状态。

  “写作”成为“项目”

  在当前越来越商业化的艺术生产机制中,对艺术家或其背后的投资人来说直接凭借资金进行拍卖、展览、媒体宣传的市场操作是更有效率的选择,如此批评文章就成为展览或宣传运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很多批评家也适应运作方式,依附于展览、画册前言这类“批评项目”之下。

  尽管有人讽刺这类批评家收费写作类似小姐“出台”,可是这种“批评项目”在今天的商业化时代无可厚非。对批评家来说写作这种“订购文章”是项高难度的语言游戏,批评家需要拼凑作品呈现的形式、艺术家的只言片语和各种理论的耀眼词句形成文章,并以毫不犹豫的华丽语调抹平所有的裂痕。而从传统角色上看批评家们应该公正的进行评判,他们的角色具有某种道德色彩。

  今天面对“批评项目”中产生的文章,读者和批评家都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对读者来说,可以参照批评文字的逻辑、呼唤、预感来判断论及的作品、人物的价值,作为形成自我观点的参考项之一,不必把批评家当做全知全能的艺术法官并托付所有的信任;而对批评家来说,历史上主动或被动赋予的道德角色和当代商业化的“批评项目运作”的“共生关系”或许给很多人带来内在和外在的道德压力,导致他们某些时候的言辞、举动有点小丑化。我以为批评家群体与其承受这种暧昧的压力,不如将这种收费项目正常化、公开化,就像艺术家也接受订购生产一样,收费写作文章并非没有道德标准。

  交互式批评的可能性

  商业化公关宣传操作盛行的今天,从事相对独立、严肃的艺术批评的确像是进入了夕阳行业,这或许也和中国缺乏非营利基金会、学院、学术组织给予支撑有关,在没有经济资源挹注的情况下,各类学术协会、专业组织本身嗷嗷待哺,于是严肃的批评往往只能成为某些艺术批评家个人对于学术理想的坚持。

  不过也应该看到新的媒体和社会环境也激发了新的批评空间,比如最近十年来,随着大众媒体、时尚媒体和商业化艺术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媒体批评群体,他们依托商业化媒体的平台进行批评,因此语言适应大众读者的角度、长度和趣味。同时,更业余的批评写作则在网络展开,这是透过个人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站进行的评论,以短小的文字为特点,发散式进行,但有些网站持续推出时效性较强的评论。

  新的批评家群体和媒体环境也推动了艺术评论的新动向,如原来占很大份额的形式批评大大减少,更多的是倾向解读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艺术界最新的流行风尚,艺术与社会事件的关联等,这更容易吸引专业圈以外观众的眼球,也更受市场化媒体的欢迎。

  实际上新的媒体空间提供的可能性并未得到批评家群体的充分重视,比如很多批评家仍然侧重写作长文发表在刊物的形式,而对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勃兴缺乏敏感,实际上若充分利用多种新媒体完全可以形成新的批评交互环境,比如通过微博、博客即时发布对展览、时间的论点,不论质量如何,至少可以更快速、大量的生产批评话语,这是进一步对话和产生影响的基础。同时,艺术出版物的线上发展也可以对批评文章有更大的容量,同时降低传播成本,并且可以在全球性的平台上进行传播。商业化的介入新媒体进行艺术批评是新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的艺术刊物还存在缺乏前期投入和有效的策划执行等现象。
http://cul.sohu.com/20120428/n341903047.shtml
中国的艺术批评确实处于并不正常的发展方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9:01 , Processed in 0.1829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