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4|回复: 0

[【社会视角】] 青岛植树风波凸显理性问政倒逼政府决策透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0 0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岛植树风波凸显公民理性问政

  青岛市因启动耗资40亿元的“植树增绿行动”,引来市民的广泛质疑。与以往不同的是,以“80后”女孩潘琦为代表的多位市民,通过实地调查,理性、温和地发出声音,最终,青岛市政府通过微博发声,承认工作不细致,并向市民致歉,承诺作出整改

  法治周末记者 高 原

  发自山东青岛

  4月24日15时,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城市园林局的一辆黑色雪佛兰轿车,把王赫接到了青岛市园林局。

  除了若干名工作人员,等在这里的,还有负责此次植树活动的园林局局长和书记。

  今年3月1日,青岛启动了耗资40亿元的“植树增绿行动”,引来了市民的广泛质疑。王赫是质疑者之一。

  “他们接待我的态度很热情,也回答了一些我之前在电话里提到的问题。”王赫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大家并不陌生,在这之前,王赫已经给园林局打了无数个电话询问植树事宜。

  两个小时后,王赫拿着一份《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植树增绿大行动的通告》的复印件走出园林局,虽然此前在政府网站上已经看到过这份文件,但是“能够有文件回复,也是园林局的一种态度”。

  此前的一周,“青岛退坪植树”已发酵成为网络热词,巨大的资金投入、“突击式不合理的”植树方式引发了青岛市民的不满和追问。而不同于以往的是,青岛市民更多的不是质疑和谩骂,而是和政府进行理性沟通。

  在市民的努力下,4月18日,园林局在其官方网站刊登致歉信;4月19日,青岛市副市长王建祥就植树事件在线和网友交流。

  政府的一次“武断”决策

  “你想要怎样的世界,就先改变怎样的自己,让我们生活的青岛更美好!”王赫在微博中写道。

  帽衫、黑框眼镜,中分略长的发型,眼前的王赫,“80后”的气质尽显其中。4年的留学背景,让王赫更加注重公民的权利表达,不同于大多数网友,学习法律的他更加理性地看待这次事件。

  此前,同是青岛市民的潘琦通过调查植树成本,致电政府并追问植树方案的决策过程,而正是潘琦的行动,经报道引起了热议。

  接过潘琦的接力棒,王赫开始了向青岛市政府的问政之路。

  4月13日,王赫接力打电话,一口气打了9个号码,从市林业局开始,皮球不断传递,最终抵达工程部经理手机。一年前出的一场车祸让王赫习惯“宅在家里”,虽然现在还在恢复期,但他还是四处拍照调查,了解青岛植树的实际情况。

  除了调查,王赫还在做的,是整理各种调查结果,给园林局打电话,询问植树的位置、密度等问题。

  经过事件的不断发酵,电话那头园林局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第一次打电话时,给我的感觉是,园林局的工作人员极力回避问题,问及植树费用,园林局直接推给了发改委和财政局,说自己并不清楚。”王赫说。

  第二次打电话时,态度有明显的变化,虽然提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最终的答复,但和上一次1小时拨打多个电话号码30余次的经历相比,这次20分钟的通话自始至终都是与园林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的。

  王赫说:“办公室工作人员给出了正在处理问题的进程和作出答复的时间,对其他当时无法给出信息的问题也作出了落实的承诺,告知了比较确切的回电时间。”

  据当地媒体引述今年2月青岛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消息,今年青岛市将至少投入40亿元用于造林绿化,预计全年将完成新造林13.1万亩。其中80%以上的任务要在5月底前完成。超过3000名工人正在青岛市区日夜兼程劳动。

  同时,青岛市将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力争2014年创建成功。

  40亿元相当于青岛2011年财政收入的7.2%,青岛这一史无前例的植树增绿行动,遭到了市民史无前例的质疑,之后被网民称为“运动式植树”的活动,更是将此次植树活动升级为“青岛增绿门”。

  引发市民的理性质疑

  市民质疑的焦点在于,青岛此举是不是突击植树,是不是植“政绩树”?应该在哪里植树,是在绿化已经相对很好的市南区等海滨植树,还是应该在相对落后的李沧区等地植树?

  在采访中有市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青岛素有“镶着金边的抹布”之称,“抹布还是那块抹布,金边却一镶再镶,而且镶的太不合理”。

  “人行道上甚至都种上了树,有的地方甚至要到马路上去等车。”有市民抱怨道。

  一位青岛网民重提“旧事”而忧心忡忡,锒铛入狱的青岛原市委书记杜世成,当年效仿大连,热衷于种草,不惜对青岛老城区的大树痛下杀手。“现在,倒了‘种草书记’,来了‘种树市长’,福兮祸兮未知。”

  多位青岛市民将新任市长张新起称为“种树市长”。张此前在山东莱州、潍坊任职时,均非常重视绿化。

  针对植树事件,“80后”的青岛姑娘潘琦没有随声抱怨,而是向市长热线、市建委、市园林局拨打电话表达意见。潘琦说,作为一项公共决策,政府应该征求市民的意见。

  “决定不骂人了。”这是潘琦7000字调研报告的第一句话。

  潘琦起初看到沿海一线都在扒路种树,她跟着大家骂了几句,可看着越栽越密的树,决定“收声做事”。

  通过查阅宪法和《山东省行政决策程序》,清楚了自己的公民权利,同时,潘琦选择了谨慎的立场,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管网上的图片是什么样子,眼见为实,我和几个朋友去沿海一线实地查看”。

  为了了解植树成本,潘琦到工地上与工人聊天;为了解植树的决策过程,她打市长热线,向市建委、园林局打电话……

  虽然屡屡碰壁,潘琦并没有生气。每回对方问她“你是哪里的”,她就语气平和地介绍“我是一个普通市民”。而每一次,不管受到什么刁难,她都会向对方坚持说完“好的,谢谢”才挂电话。

  她把每一次打电话经历都记录下来,发布在微薄上。潘琦的理性坚持,引起了越来越多市民的热议和行动。

  市民王强(化名)养成了一种习惯,随手拍照路边树,从自己工作的软件园,到被称为青岛金边的东海路,“只要看到不合理的种树行为,走到哪里拍哪里”。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认为,潘琦作为发起人、曝光者,她用自己的亲力亲为,温和地发出声音,推动了事件的良性发展。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希望通过谣言、炒作去迷惑民众的空间越来越小。

  作为曾在青岛居住的知名网友“作业本”,有200多万粉丝,他的三封公开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继发了第一封公开信被删后,4月16日,他又在微博上发了致青岛市委书记、市长的第二封公开信,以“一个理直气壮的市民”身份表达自己的主要意思:我们拥护合理植树,反对胡乱种树;希望先从“破、旧、土”的四方区和李沧区开始植树。

  面对政府此前回避网络质疑的态度,他甚至给政府“出主意”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一条官方微博,“例如有关部门正在合理采纳居民建议,不日将有植树报告合理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呼吁网友要保持理智;在有网友将群众因为热电站问题聚集到政府门口的照片谣传成是抗议植树时,他甚至还主动帮官方辟谣。

  倒逼政府决策透明

  在几乎一边倒的指责声中,政府终于打破沉默公开回应。

  “是我们园林局工作做得不好,是我这个局长水平不够。”4月18日,青岛市园林局局长杨湧在“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座谈会”上回应质疑,承认与市民沟通不够,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反应迟缓,没有说清楚、说及时,并向广大市民道歉。

  也是在同一天的23时,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青岛发布”,连发两条长微博《青岛市召开城区园林绿化工作座谈会》和《关于我市植树增绿工作有关情况的答复》。

  答复中,青岛市园林局认为,此次事件存在“局部区段栽植不合理,设计方案公开不及时,前期工作论证不细致,与市民、网民沟通不主动”等问题。

  4月19日晚上7时至9时,在青岛政务网上进行的在线问政,因涉及本次“植树风波”,吸引了20多万网民前来“围观”,一共提交了905个问题。

  青岛市电子政务与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青海说,政府部门集中回复网友的问政方式在青岛开展了两年,在他的记忆中,同时在线的人数最多不超过5万人。

  青岛市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全市植树增绿大行动因为“太多网友有意见”已经暂停,等待听取网民和专家的意见。

  不过,政府的道歉并没有得到市民的谅解。“道歉虽然说明了一种态度,但是市民更多的是想看到解决问题的行动,而不是单纯的道歉。”王强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4月26日,王赫在他的微博上公开了他向青岛市园林局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要求青岛市政府、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园林局公开植树密度操作规范及专家组成员、专家讨论会议记录。刚刚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正式提出,静候答复,欢迎关注。”

  “15天内,我等待着政府的回复。”王赫说。

  来源:法治周末

转自:http://news.sina.com.cn/c/sd/2012-04-29/013924346730.shtml
评论:透明了,猫腻就少了,腐败就少了,这是施政的努力方向,方便对公权力进行监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5:17 , Processed in 0.1803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