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5|回复: 0

[【社会视角】] 蔡英文幕僚:“一国两区”的确是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5 10: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ifeng.com/taiwan/3/detail_2012_03/25/13427687_0.shtml

台海网3月25日讯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2日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港澳媒体和岛内相关人士对此予以关注和评论,解读未来两岸关系基调和政策走向。其中,对于吴伯雄所提两岸关系现状是“一国两区”概念,蔡英文的重要幕僚、现任民进党籍“立委”段宜康表示,“一国两区”的确是现状。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表示,民进党去质疑“一国两区”这套论述,那就“站不住脚”、“过头了”。

港澳媒:吴论述或代表马英九基调

香港《大公报》整版刊发5篇文章配发4张图片予以报道。该报文章称,胡锦涛和吴伯雄都肯定两岸和平发展是正确方向,将珍惜已有成绩、继续稳健前行。

香港《文汇报》解读性文章引述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建民的话称,国共双方均对两岸关系发展高度肯定,并强调将沿着正确道路向前迈进。这意味着,国共平台是成功的,不可被取代的。

王建民指出,“这是一次历史机会之窗”,目前岛内的政治新格局,民进党应检讨其两岸政策,应考虑建立类似国共平台的党际平台,“民进党如果再不调整就会错失机会”。同时,国民党亦应认识到,两岸关系发展必须大胆向前走。

《新华澳报》文章称,无论是胡锦涛所说的增进政治互信,重在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还是吴伯雄所说的“两岸同属一中”,都展示国共两党仍将在坚持“九二共识”前提下,进行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这也是未来四年巩固两岸交流合作成果,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文章称,吴伯雄的论述或可代表马英九未来四年的大陆政策基调。

台媒:为政治对话预留空间

台湾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大陆对“胡吴会”的反应。二是双方对“一中”的确认。台媒注意到胡锦涛指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确认这一事实,符合两岸现行规定,应该是双方都可以做到的。”《联合报》称,胡锦涛的讲话为未来两岸的政治对话预留了空间。三是胡锦涛提出“三符合”。四是胡锦涛提倡文化交流。《中国时报》文章称,对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胡锦涛说,双方应促进ECFA后续商谈取得新成果,还应在文化教育领域商签相关协议,以推动文教交流机制化和向更高水平迈进。五是吴伯雄提出乐见其它党派访大陆。

蓝营人士:国共共同确认“两岸一中”

据中评社报道,对于“胡吴会”,前国民党副秘书长兼大陆事务主任张荣恭23日晚间对此发表书面回应。他说,吴伯雄的讲话是国共两党首次在高层对话中,以各自的文件和规定共同确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也是多年来国民党高层人士首次申明“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他表示,吴伯雄是代表党主席马英九率团赴北京,所以他的讲话反映了国民党的两岸定位与民族认同,将在未来的执政期间加以巩固,以进一步维护两岸和平、促成台海稳定、推动共同发展。

绿营人士:民进党的质疑站不住脚

据“中央社”报道,民进党籍“立委”段宜康24日表示,国民党讲的“一国两区”的确是“宪法”现状,与现行“宪法”和法律不敢说有抵触的地方。

在23日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中,段宜康还引用民进党基层党员所言,“两岸问题真的要好好处理,两岸生意都做成这样了,民进党竟然还在讲‘台湾共和国’!”他认为民进党已经与社会认知脱节,应该回头检视长期坚持的价值与主张是否有必要修正。

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说,民进党执政8年,既未修改“中华民国宪法”,也沿用“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这难道不是“一国两区”?民进党若反对“一国两区”,百姓看不懂也会觉得民进党不诚实;如果民进党去质疑“一国两区”这套论述,那就“站不住脚”、“过头了”。郭正亮呼吁下届党主席,需进一步建立民进党版的两岸框架,“怕受伤就不要来”!

民进党前大陆事务部主任董立文表示,“九二共识”并未主导2012年台湾“总统”选举整场选战,但到了选前最后三周,当企业、农渔民、摊贩都出面挺“九二共识”时,民进党却完全回避,“这才是败选关键!”

陈水扁办公室前主任陈淞山则认为,下届党主席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两岸政策转型,“没有能力面对两岸问题,就不要来选!”他认为,要完成两岸政策转型,单靠民进党内部的力量恐怕还是不够。

导报记者吴生林整理报道



“一国两区”对台湾当局有好处、对两岸同胞有好处,但对共党没好处,摆明了台湾地区与共党执政的大陆是同等地位的,而不是在共党领导下的特殊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7 06:00 , Processed in 0.1261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