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0|回复: 0

[【社会视角】] 文艺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 别让戏说媚俗的制作泛滥网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3 15: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艺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 别让戏说媚俗的制作泛滥网络
    张保宁

2012年03月23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来,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多起来了,这折射出多年的文学创作,在经历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之后,经过迷惘徘徊和艰难探索,又重新走回到现实主义创作的轨道上来,许多作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脚下的土地和眼前的生活,多层面挖掘和表现普通民众的心灵情感和精神状况,这对于重塑中国文学形象,发挥文学的社会责任,振兴民族精神和复兴民族文化,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脱离现实生活,文艺创作就会走入歧途。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起来,促进了中国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市场的全球化,使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交错碰撞,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然而就中国当下的社会现状而言,物质财富的增长成效显著,文化精神的建设却明显滞后。比如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特大型城市或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社会管理却缺乏创新,难以跟上,造成能源紧张,通胀频现;比如社会上下物质欲望的过度膨胀,不仅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也使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之争更加激化,恶性事件屡屡发生,社会道德底线不断受到挑战;特别是金钱至上主义的盛行,不仅诱生出官场许多腐败大案要案,也造成社会上低级趣味意识行为的泛滥,八卦、搞笑、戏说充斥于民众日常的娱乐生活,穿越、玄幻、仙侠成为一些所谓玩文学者热衷的元素,低俗、媚俗和庸俗的制作泛滥于网络。这些都炙烤着国人的肉体和精神,急需社会公众的反思。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复兴,不能光有物质的丰富,更需要有精神文明的提升。当下的社会更渴望人文关怀,更需要重构民族精神。因此,现实主义文学的复兴,正是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需要。

  文艺创作向现实主义回归,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使然。中国文学自《诗经》开始,就树起了现实主义的精神大旗,“诗三百”真实地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近500年的历史状况,具体、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其所创立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养育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进步诗人和作家。此后的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一直绵延不断,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歌创作,到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诗风以及“实录”精神;从杜甫忧国忧民的《三吏》、《三别》,到白居易感时伤世的《新乐府》和《秦中吟》,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西厢记》,到描写反映封建大家族腐朽没落走向崩溃的《红楼梦》,每一次文学高潮的到来或伟大作品的出现,几乎都是以现实主义为标志的;就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尽管文学流派众多,创作方法不断出新,但“平民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和“为大众”的文学等现实主义文学依然占据主流,并且成就斐然,贡献最为突出,为20世纪中国文学创造了辉煌。

  现实主义文学之所以在中国长盛不衰,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经济文化背景。中华民族自蒙昧之初,就在广袤的黄土地上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条件的艰苦,生存的艰辛,一开始就使先民们养成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农耕经济催生的农耕文化,需要团结天下的生民,形成集体的力量,战胜各种自然灾害,从而孕育出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同时关心民生,重视现实,救民于水火或施惠于民,成为历代社会的核心意识和重要职责。在这种背景下孕育出的中国文学,必然会选择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使在文学史上那些为数不多的神话作品,如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等,以及屈原、李白等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也都无不具有牺牲自我、勇于抗争、追求真理和嫉恶如仇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往往也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所具有的。

  现实主义文学一直受到历代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诗人和作家的重视,也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创作是深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的。生活永远都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毛泽东当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这一文艺思想,曾经影响了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大批作家和诗人,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等现实主义作品,都是在这一文艺思想影响下创作出来的,这些作品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增添了新的生活色彩和更加大众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深入生活成为更多作家、诗人的自觉行动,出现了《保卫延安》、《山乡巨变》、《红旗谱》、《红岩》等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和《玉门诗抄》、《天山牧歌》、《花的原野》等歌颂新生活的诗作。特别是作家柳青,在秦岭脚下的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创作出了史诗般的小说《创业史》,成为新中国现实主义作家的典范。回想柳青当年提出的“生活是作家的学校”的观点,觉得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尤其值得今天的作家、诗人学习和继承。

  现实主义文学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思想营养和艺术质素。文学要发展,文化要丰富,人文精神要日新,就要不断创新文学和文化观念。中国人民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今天的文学艺术无比丰富的生活矿藏,需要一切有责任、有抱负的作家和诗人去观察,去体验,去挖掘。“只有贴近大地,感受滚烫的生活”,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才能不断吸收新的生活养料,才能表现新的思想情感,才能为今天的读者创造出充满生活质感的新作品、好作品。

  现实主义文学要创新,尤其要密切关注和善于发现时代精神的新质素。因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必将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生新的质变。比如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创新,使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共性化,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必然要求人类有更多的智慧和才能来处理各种矛盾,这将对人类的精神产生怎样的影响?再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促使农耕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将会有多少新的故事发生,又有多少新的思想产生?这些都需要所有作家和艺术家去思考,去把握。

  现实主义作品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是对生活的照搬照抄,需要诗人、作家的艺术提炼。在当下,对绝大多数诗人和作家来说,尤其需要加强自己的艺术素养,努力提升自己观察生活、把握时代精神、提炼作品思想的艺术能力,防止文学创作粗鄙化倾向的泛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这方面提供了学习的范例。不论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还是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和毕飞宇的《推拿》,这五部作品不仅富有生活质感,而且都展示出作者长期深厚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提炼功力。这些都是他们自觉遵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法则,始终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始终把目光和笔触放在人民的身上,始终追求艺术的真理的结果。在欣见现实主义文学复兴的今天,这种忠于生活、忠于艺术的精神尤为可贵,值得一切文学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责任编辑:黄维)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 ... 21018/17467873.html
文学本应该是一种艺术,现在似乎只是赚钱的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7 05:49 , Processed in 0.1737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