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47|回复: 0

[【其它】] 四网协同发展,致胜移动宽带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2 17: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用户对无线带宽的需求逐渐增加,预计到2020年MBB(移动宽带)流量会增长500倍,热点流量会达到当前的2000~3000倍,移动数字洪水即将到来。面对数字洪水迅猛来袭,如何应对剧增的数据流量冲击是当前运营商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中国移动作为一个拥有四种不同制式的运营商,将面临更严峻的移动互联网运营挑战。

明确四网不同定位

就中国移动目前的网络情况而言,中国移动将长期面临GSM/TD-SCDMA/WLAN/TD-LTE四网共存的局面,而且不会遵循业界传统的2G/3G/4G之间的网络生命周期替换规律。如何统筹考虑四张网络之间的制式差异性、技术特点、承载能力、技术发展成熟度等因素,使得四网能够统一协同地运营?对四网分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是首要任务。

综合来看,四网在定位上各有侧重。

GSM网络定位:主要承载GSM话音、短信业务等基础业务,辅以高价值的数据流量业务。

TD-SCDMA(简称TD)网络定位:主要承载手机终端的移动数据业务,并同时承载部分话音业务。

WLAN网络定位:WLAN侧重在热点区域分流PC、手机及MID(移动互联网终端)等终端承载的中、高速的低价值、低移动性、低QoS的Internet 数据业务。

LTE网络定位:主要承载高速数据业务,并具备承载话音业务功能。

在明确了上述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四网协同,使得每张网络各司其职,就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网络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这正是四网协同的最终目标。

五大策略,实现四网协同

策略一:依托传统大网牵引热点区域业务下沉到底层,优化GSM网络架构

通过底层网建设(如室内微蜂窝、室外微小区及其他特殊场景覆盖如地铁、隧道、大型场馆等场景)实现话务下沉,优化GSM网络架构,有效解决现网容量、干扰、覆盖难题。在数据业务高发的室内/外热点区域建设底层网,可提升网络容量60%以上,有效缓解数字洪水冲击。话务下沉可确保室外900M/1800M宏基站配置不高于最大配置S777/S999,降低整网干扰。扩大覆盖深度,让用户享受更加流畅的业务体验,提升用户感知。

底层网解决方案的核心要求是,提供多种差异化的产品形态,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以RRU共小区模式建设底层网,替代原有直放站方案,提升底层网综合性能。

策略二:G/T协同与分流,使得TD网络能够有效分流GSM网络,给GSM网络减压

G/T分流三大举措分别是:第一,调整互操作参数扩大TD网络“软覆盖”;第二,增大PCCPCH功率进一步提升“硬覆盖”;第三,提高GSM和TD-SCDMA站点比,覆盖补盲完善T网“硬覆盖”。

具体来看,第一大措施指的是在原有互操作参数基础上为了尽可能地让双模手机驻留在TD网络上,而将原有的G/T互操作参数作进一步的调整。

在TD网络部署初期,TD覆盖不太连续,为了保障双模用户的业务感知,在TD覆盖刚刚开始偏弱的时候就让手机重选或者切换到GSM网络。很明显,随着TD网络覆盖的完善,这样相对保守的互参数设置,不仅增多了不必要的互操作频度,而且严重影响了双模手机在TD网络的驻留和业务承载,不利于TD网络分流双模用户的业务流量。通过华为的理论分析,调整后的互操作参数能够较好地起到让手机更多地驻留在TD网络,让双模终端的业务更多地承载在GSM网络的目的,这也相当于提升了TD网络的“软覆盖”能力。

第二大措施的关键在于提升TD网络的分流比,其实现是通过在原有PCCPCH(承载BCCH广播信道)功率基础上增加3dB发射功率,从而扩大原TD小区的覆盖范围。相较于互操作参数的优化,PCCPCH功率的提升也可以理解为提升小区的“硬覆盖”能力。

第三大措施主要是提高GSM和TD-SCDMA站点比,通过覆盖补盲而完善TD网络的覆盖。这一措施也属于完善TD网络硬性覆盖能力的措施。

在相同的覆盖区域内,TD站点数与GSM站点数的比值越高,双模终端在TD网络上通话的时长就越长,换句话说就是TD网络的分流能力越强。根据某市在TD四期工程阶段获取的网络数据分析,在中心城区TD站间距达到400米、TD站点数与GSM站点数的比值达到70%时,TD网络分流比例可达到40%。这一分流比例明显高于站点数比值低于70%的区域,且站点数比值越接近1,分流比例就越大。在实际现网中,华为根据对PCCPCH覆盖电平的多种测试和评估,采取了在弱覆盖区域通过有效的站点补充进行覆盖增强的做法。事实证明,这一举措对于提升TD网络的分流比例也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

策略三:基于话务地图的多网协同规划,指导G/T/WLAN精确扩容

客观来看,在移动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情况下,建设移动性高、成本低、部署速度快的WLAN网络,应该能够有效地对宏网的移动数据业务起到分流作用。但是,放眼实际的网络建设,当前WLAN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分担宏网压力的作用。从根本上来看,这归因于当前WLAN规划并没有考虑到与G/T大网的协同,没有基于当前的话务热点进行站址规划,WLAN的部署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并没有部署在话务热点,最终造成了 “热点不热”、“热装冷用”的现象。

WLAN精确扩容的方案是以话务地图(语音、数据)为基础,以网络业务透视(对终端、用户行为、业务类型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为手段 ,结合小区业务趋势预测,分析出问题区域的最佳扩容模式。在低价值业务占比高、支持WiFi的终端比例高的小区,建议扩容WLAN;在高价值业务的占比高、支持TD的终端比例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的小区,建议扩容TD网络;在高价值业务占比高、GSM单模终端比例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的小区,则建议扩容GSM。

策略四:WLAN与蜂窝网融合,构建统一PS,实现WLAN访问自有业务

传统的访问自有业务方案需要AC/BRAS分流自有业务给WAP GW,AAA将用户上线信息抄送给WAPGW。但由于AAA与WAP GW之间属于非标准接口,接口定制复杂,并且AC/BRAS只能基于IP分流,不支持URL分流,同时不支持内容计费、在线计费,不支持PCC策略,因而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WLAN与蜂窝网融合方案,通过要新增TGW来简化WLAN接入PS, AC/BRAS通过TGW将流量分给GGSN。GGSN不仅可实现自有业务的分流和访问,并能够支持3GPP演进到ePDG。这样一来,WLAN就可方便地访问自有业务,同时支持URL分流,完全复用现网GGSN,支持统一用户接入、内容计费和在线计费,支持PCC管控。

策略五:ANDSF智能选网,实现网络协同

ANDSF(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Support Functions,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单元),提供了一种根据运营商策略为终端选择目标接入网络的模式。

3GPP R10定义了ANDSF标准, ANDSF作为接入锚点实现智能选网,通过网络与终端的交互协同,实现网络接入的有效分流,符合未来多网协同的运营方向。ANDSF基于网络负荷、终端能力、用户签约情况等信息制定策略,帮助终端用户选择最佳接入的网络制式,实现多种接入方式的协同运营。ANDSF既可以单独部署,也可与其它网元合设。目前,业界主流观点认为ANDSF可以部署在PCC设备上。

http://market.c114.net/176/a678225.html

移动互联网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 17:39 , Processed in 0.10858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