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4|回复: 0

[【社会视角】] 雷锋不是小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6 2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日来,中国又再掀起“学雷锋活动”高潮,力度似乎这些年未有。官方出台了多项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和机制化,包括将雷锋活动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村镇和单位的测评体系,要求学校把学雷锋纳入学生素质考评等。各地也纷纷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

  去年以来,摔倒老人无人扶、广东两岁女童小悦悦车祸后18名路人没有相救等事件,掀起了中国全民道德大反思。小悦悦去世后没几天,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新举措被视为是官方对社会普遍关心道德下滑问题的一种回应。

  借每年3月5日的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以及今年8月15日纪念雷锋逝世50周年,北京当局重新抓起学雷锋活动,把原本在改革开放后已逐渐褪色的雷锋形象重新上色。这间接说明,在今天的中国,虽然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的活动年年举办,但要再找一个适合的人选,动员国家机器将他塑造成道德完美范型的做法,如今再也难以复制。

  雷锋这位50年来在中国地位无人能比的“超级道德楷模”,其道德内涵如何?在中国广为传播的《雷锋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官方宣传的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他“敢爱”也“敢恨”,敌我分明,必要时残酷无情,对不正确的意识形态会毫不留情地批评。

  更重要的是,雷锋的敢怒敢言是以“永远忠于党,忠于毛主席”为前提的。

  当然,在今日意识形态已经趋向多元化的中国,即便是在同一面学雷锋的大旗下讨论道德问题,民众对雷锋所代表的精神可以是各取所需、各自解读。但这样的一个雷锋,与我们所熟悉的,新加坡小学《好公民》教材里,逢人问安、毕恭毕敬的小明,显然有很大的不同。

  就以口头对抗为例,在新加坡往往被视为是一种偏执的行为。如果要表达不满或提出反对意见,应该心平气和、实事求是地说明,骂人是不应该的,骂人“狗”更是缺乏品德和修养的表现。

  但在中国大陆,虽然也有人认为骂人不当,但认为骂“狗”本身没错的人为数不少。有支持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骂香港人为狗的中国人就指出,骂人不但无关道德范畴,而且还是很有文化的表现。他们并且感叹批判精神在中国的日渐式微,呼吁借学雷锋活动唤回中国人的批判能力。

  有的甚至将这起“骂狗”事件,及新加坡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网上声称“新加坡狗比人多”的事件,与五四时期作家鲁迅对“走狗”的批判相提并论。例如有中国新移民在网上指出,鲁迅毫不留情地批判中国人的奴性,却被中国人视为头号现代文学家,但新加坡就不会如此尖刻地批评自己,甚至有议员只是讲了一句呼吁“反思”的话,也被迫道歉。

  显然,相关发言者的道德观念,与本地“小明”的道德标准,有着显著的落差。一些国人认为理所当然的道德观念,也并非是放诸四海皆准。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 ... dian_hk120306.shtml
即使是同文同种,对道德观念尚且有如此大的认知差异,说起普世价值,要么就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要么就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最基础的共识,绝对不会多,更不会多到了称为价值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30 21:26 , Processed in 0.11662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