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83|回复: 0

[【社会视角】] 中国歌剧逆市繁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8 12: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世界各地的歌剧院都在裁减预算以度过难关的时候,中国却似乎正在掀起一股歌剧热潮。
刚刚在福州闭幕的首届中国歌剧节上演了14部歌剧,表演单位既有中央直属院团,也有地方歌舞团和民营演出团体。歌剧节的开幕演出是福建省第一部原创歌剧《土楼》。这部由福建省歌舞剧院推出的作品据称耗资1050万,并邀请导演陈薪伊、男高音莫华伦等著名艺术家加盟。
歌剧节的节目有欧洲的经典作品,如中央歌剧院的《汤豪塞》,但更多的是中国作品,如天津歌舞剧院的《原野》、辽宁歌剧院的《远方的胡杨》等等。
“中国歌剧近年来的繁荣发展,使得举行一次全国性歌剧节的时机已经成熟,”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说。“仅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首次上演的歌剧新作已有20多部。”
中国歌剧节由文化部主办,具有较强的官方展示性质。不过近年来各种与歌剧相关的活动频频举办,昭示出这一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进入了一个上升阶段。
去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一周的时间里上演了三部歌剧:由前卫艺术家张洹导演的亨德尔作品《塞魅丽》、旅美华人作曲家周龙的《白蛇传》和叶小纲的《咏•别》。
从2009年开始的国家大剧院歌剧节至今已举办了三届,今年的歌剧节在三个月的时间了带来了15台、47场的歌剧演出,并举办了100多场歌剧普及活动。
上海大剧院从8月开始转播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高清歌剧”,让歌剧迷可以以低廉的票价欣赏国际水平的演出。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于去年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所专门从事歌剧研究、创作和表演的高等教学科研机构,并将于2012年开始招收歌剧表演艺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兴建了众多高端表演场地之后,中国正在经历一个歌剧制作、教育和创作的繁荣期”,今年1月1日《纽约时报》在《中国歌剧的大时代》(Boom Times for Opera in China)一文中写道。
英语中的“Chinese Opera”曾经是中国戏曲的代名词,而近年来开始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指称中国歌剧。
一般认为,中国的第一部歌剧是黎锦晖在1928年创作的《小小画家》。早期的中国歌剧较为注重民族性,《白毛女》和《洪湖赤卫队》中最广为人知的唱段都取材于民间音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歌剧创作开始活跃。1992年由华盛顿歌剧院制作、中国作曲家金湘作曲的《原野》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十一场,标志着中国歌剧开始获得国际认可。
“歌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歌剧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说。“因此国家大剧院将歌剧定为重点发展项目。”
从2007年成立至今,国家大剧院共制作了19部演出剧目,其中15部是歌剧。为了弥补经验的不足,国家大剧院多次与国外机构合作,其中包括意大利帕尔马皇家歌剧、挪威歌剧院和美国卡索尔顿艺术节等等。
2009年中国国家大剧院版《弄臣》首轮演出,400余人的指挥、演员、合唱团、乐团队伍由帕尔马皇家歌剧院全权负责,国家大剧院则负责舞美、服装、道具等硬件的制作与提供。2010年《弄臣》第二轮演出,指挥、主配角依旧来自帕尔玛,合唱团、乐团改为中央歌剧院班底。今年,《弄臣》演出第三轮,主演分为外国组和中国组,其他的所有工作都由中方完成,实现了这部意大利歌剧的“本土化”。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2270
文化市场,高层次文化消费的活跃,是文化发展的一股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05:59 , Processed in 0.1073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