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0|回复: 0

[【社会视角】] 从“感动中国”迈向“行动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5 07: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由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已整整10年。2011年参与此项评选投票的有近7000万人次,各网站统计的总票数高达3.2亿张。

  站在2012年的料峭春寒中,我们回首过去的十年,不禁在欣慰之余温暖良多、触动良多;带着美好的愿景展望未来,道德向善的力量让我们怀揣着更多自信、更多憧憬。

  这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十年。我们团结一心,先后战胜了“非典”、“汶川地震”,沉着应对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海啸,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这十年,又是中国精神文明发展更加给力的十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牢固。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出发,评判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应当承认:我国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发展进步的,在总体上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同向的。

  《感动中国》正是对这十年道德建设的有力见证。从十年前的那个春天开始,郑培民、张荣锁、王选,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百万三峡移民,一位又一位、一群又一群平凡却须尊敬的人们走入了千家万户的视野:十年里,我们结识了坚守正义和良知的弱小女子刘姝威,我们铭记了扫恶打黑、除暴安良的铮铮女杰任长霞;十年里,从科学巨擘钱学森,到普通邮递员王顺友,再到收养多民族孤儿的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那些闪光灯下的温情泪花,那些摄像头前的朴实无华,让整个中国为之动容,让所有世人为之敬仰,更是唤醒和振奋了全民族的精神自觉与道德自律。

  正因如此,我们说,《感动中国》最大的社会意义在于“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最大的道德指引在于“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毕竟,明晰是非才有革故鼎新,辨别善恶才会激浊扬清。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感动中国》的公益理想,是《感动中国》的现实追求,更是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并收获观众首肯的“根”与“源”。

  十年之末说十年,成绩固然来之不易,责任依旧不可忘却。我们的社会时有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道德困境、尴尬、乃至彷徨:面对那些倒地的老人,有人有过迟疑;面对车轮下的小悦悦,有人有过迷惘。看来,十年之后的《感动中国》仍然会肩负更多的良善期待。

  感动者,感而动之。《感动中国》节目的社会价值并不止于感动,心灵的震撼最终还要付诸实践,而道德良善的人文关怀还需你我共同行动。上善若水,我们今天的纪念更加强调中华传统价值观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厚德载物,我们今天的聚焦更加懂得道德的行动力不仅要靠自省与慎独,还要依赖社会的约束与促动。也只有舆论、制度、法律来共同构筑向上的合力,我们才会信心满满地期盼一季又一季感动中国的中国故事!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7016458.html

感动中有行动,行动中含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0 20:18 , Processed in 0.2176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