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2|回复: 0

[【社会视角】] 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4 2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的机遇显而易见,但面临八大劣势,需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才能克服

  【背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正式印发《“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额达到1000万亿元左右,主要金融市场规模保持或进入世界同类市场前列。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市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跻身于世界金融中心之列绝非易事,但一旦成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收益。

   可是,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上海固然有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还需要努力化解哪些劣势因素呢?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员道格拉斯•艾略特(Douglas J. Elliott)指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要汲取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和那些正渴望成为金融中心的城市的经验教训。

   他指出,有许多强大的力量依然倾向于既有的金融中心,即所谓“富者愈富”现象,金融集中化的力量将继续使伦敦和纽约这类老牌金融中心从中受益。其次,世界其他地区所接受的中国金融产品的类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对于上海存在的劣势,道格拉斯•艾略特认为主要有:

  ——使用复杂金融产品的能力有限。中国法律对于金融产品在市场上允许交易的类型相当保守。许多较为复杂的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在中国境内禁止交易。这使得发挥上海主导中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潜力较为困难。关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绝非夸大其词,全球金融中心的繁荣得益于其提供全面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如果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就无法和伦敦或纽约竞争,因为那里的一切都非常高效。

   ——全球范围内对人民币的使用有限。尽管这并非硬性需求,但在全球交易中使用本币对于一个金融中心而言受益良多。

   ——政治决策过程不透明。金融机构和市场可以应对某些不确定性,但是,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是他们难以应对的,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金融机构很难预估可能出现的后果。

   ——担心政治偏袒。所有不确定性中,最为堪忧的是某些监管和法律决策或许会受国内政治利益的影响,而无法体现广泛讨论的真实结果。

   ——与北京的金融机构距离遥远。商业银行、综合银行和保险公司是资本和风险管理产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对于投资银行而言,这些顾客更为重要。由于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选择落户北京,上海面临了另一种劣势。

   ——是否使用中国法律从事全球交易举棋不定。中国合同法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大刀阔斧地修改。可能要等到多年以后,国外金融界人士才能完全适应使用中国法律从事全球性交易。因此,国际金融界人士往往倾向于在伦敦或纽约开展国际性交易。

   ——相关服务尚不健全。上海服务产业的专业度和发展水平还无法满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需求。随着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市场力量会自然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和改进。

   ——需要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软件。根据2009年经济学人智库(EIU)的调查结果,上海排名第84位,表明上海有待解决诸多问题,涵盖空气质量、教育和医疗等关键领域。■

http://opinion.caixin.com/2012-02-02/100352698.html

咱们的经济只要保持发展,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8:46 , Processed in 0.07818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