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32|回复: 0

(转贴)英语学习的革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3 15: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摘自 张源侠专著《胡说英语》上海远东出版社

     我开始学习英语可以从1976年我进入初中算起。当时,每个孩子都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是“为了革命学习外国语” 。在那个每个人都高呼革命的年代,我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革命。有一天,我老爸责问我学习是为了什么,我理直气壮的回答:“学习是为了革命!” 这是当年的标准答案,绝对不会错的。没想到老爸朝我眼睛一瞪,喝道:“你要革谁的命?”

        就在那个当下,我才惊悟到我们天天挂在嘴上说的革命两字原来是杀头的意思。所以,在那以后,我轻易不再用革命两字。从1976年到2002年转眼26年过去了,我完成了我所有的学业:1993年获得华东师大的心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了美国专业心理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再强化博士后证书。

我现在却突然举起久违了的革命大旗,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这里的革命不是为了杀头,

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活命。


这里的革命是英语学习的革命,我要革除所有传统英语学习中不合理部分。

这里的革命是快乐幸福的革命,我要让每个人都脱离英语学习的无边苦海。

这里的革命是实用英语的革命,在新世纪竞争中你要用你的英语纵横天下。


欢迎所有英语的初学者加入英语学习革命的行列,

你们可以从一开始就避免重韬失败者的复辄,

轻松超越那些学英语几十年不开窍的悲情老朽。

欢迎所有英语考试的高手加入英语学习革命的行列,

在你们走向新大陆的挑战中,

你们的考试英语天才需要被革命性地转换成实用英语。

欢迎所有办公室的白领们加入英语学习革命的行列,

在你们狭小办公室里残酷的竞争中,

英语的这把革命利剑将使你突颖而出。

欢迎所有教英语的老师和教授们加入英语学习革命的行列,

你们比谁都更清楚传统英语教学的问题所在,

你们才是真正的领导这场英语革命的主力军。



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注重语法的学习,注重写作的能力,而忽视了口语的训练。当我用日常口语提问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里,我的学生听不懂我在问什么。他们面对的情况是,无法从字典中找到合适的词语组成句子回答我的问题。有很多字典上的词在现代的日常口语中已经不使用了,甚至他们用这些词造的句子我都无法理解。”



生活有时就象一个玩笑,

我们可以欣赏玩笑,

有意地创造玩笑,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生命浪费成一个玩笑。



初到美国,我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美国电台广播

        这简直就是一个玩笑!在1996年底漫天飞雪的芝加哥,我躺在吱吱呀哑的老床上,满怀悲哀地面对那只发出一连串英语的收音机,试图抓住哪怕一句简单的英语,但每一句英语却都象泥鳅一样从我的脑筋之间溜走了。

我感到无能,因为我一句话都听不懂。

我感到悲哀,因为我到那时为止已经学了二十年的英语。

我感到可笑,因为我一直以为自己拥有超人的语言天才,在1995年,我成功主持了上海有线电视收视率冠军节目“心灵之约”。我也以为自己拥有超人的心灵理解力,在1993 年,我就获得了华东师大心理学博士学位。

我感到恐惧,因为我接受美国专业心理学院总裁Dr. Markovitz的邀请,到位于芝加哥的总部,伊利诺斯专业心理学院, 讲授东方心灵传统和健康之道。我的听众是学院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我感到痛恨,痛恨自己在中国所受到的无效的英语教育。如果象我这样知识背景的人在学了二十年的英语后依旧无法听懂美国电台广播的一句话,这是谁的过错?按照自然的逻辑推理,许多知识水平比我差的人这辈子要想学英语是没有希望的了。

怎么办?

无能的人终将被淘汰;

悲哀的人会在悲哀中消亡;

可笑的人往往只是他人的笑料;

恐惧的人发现自己其实无处可逃;

痛恨的人在痛定思痛后寻求对腐朽传统的革命!

所以我们需要革命:英语学习的革命!

                      李阳疯狂英语不疯狂

李阳疯狂英语在中国可谓风靡大江南北,我也特地买了一套李阳的疯狂英语来拜读。李阳疯狂英语的好处不必多讲,但我发现李阳的疯狂英语其实不够疯狂,因为李阳追求地道英语。他说:“刚开始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地道的教材,刻苦模仿,养成良好地道英语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时时刻刻处处’ 收集地道句子,用心设法彻底将他们‘私有化’,逐步改造自己的中国式英语,逐步增强自己的地道英语表达能力。”

要问李阳有没有疯狂?他把传统中文的“道地” 改为李阳的“地道” 就有点意思。老子说:“顺则凡,逆则仙。” 所以,地道就胜过道地。

李阳的要点是:疯狂地追求地道英语,而不是疯狂地追求疯狂英语。所以说李阳其实很理智,他的疯狂的目的是最不疯狂的地道英语。学成李阳的地道英语到底是象李阳所说的那么容易,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李阳疯狂英语的名气很大,给人一种错觉,好象只要按照李阳疯狂英语的要求去做,地道英语随手可得。但根据我做心理医生多年的经验,我认为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人不是机器,在输入同一套指令后,各人的反应往往会南辕北辄。在我多年的心理医生的经历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们的最大问题是:



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他们往往就是无法按照好的那套去做。



道地英语谁不喜欢呢?毫无疑问,每一个学英语的人都渴望学成道地英语,但人的天性使得这种美好的愿望通常只能成为一种美丽的空想,因为人在渴求上进的同时也自然地趋向于堕落。人的生命永远都是在上下的对抗中沉浮。



革命性提示:

当你想得到道地的,那不道地的自然也希望得到同样的尊重。如果你只给自己设定道地英语标准,而试图剥夺自己使用不道地英语的权利,那么你内在的不道地的那部分力量就会在暗中作梗,不让你的道地的那部分力量舒舒服服的达成。这是人性内在状态的辩证法,是超越单纯英语学习范畴的怪圈。



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可以看到相类似的情形。在现代艺术兴起之前,所有的艺术家都疯狂地追求道地艺术,那就是完美、标准、准确。但到了二十世纪后,艺术家从疯狂地追求道地艺术转为疯狂地追求疯狂艺术。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歪曲事实的涂鸦顽童。

我每次陪朋友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去,看那些现代艺术大师们的涂鸦杰作,内心都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我们的这个时代是属于胆敢疯狂自我表达的时代,至于你所表达的内容其实没有必要达到完美、标准、准确、和地道的水平。



革命性提示:

只要表达就足够了,哪怕你的表达是疯狂的和不道地的。



有人可能会反驳我的疯狂观点:艺术和语言是不一样,艺术可以表达疯狂,语言却必须精确。这样的观点其实不值一驳。现代诗歌中的语言就很疯狂,而现代文学中也有很疯狂的文字。即使美国人,他们在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时,也有乱用的时候。



例如:

·      It’s no good.                  

·      Long time no see.

·      I don’t do nothing.

·      He do a good job.

·      He go to museum last night.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标准的病句,但在美国人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I don’t do nothing.”中两个否定词,按逻辑的意思来理解应该是肯定的意思,但事实上,这句句子的意思是否定的。意即“我什么事都没有做。”我初到美国,听到美国黑人讲这句病句,感到很诧异,后来发现几乎百分之八十的黑人都这么讲。我于是就这个问题请教一位白人。这位美国白人笑道,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白人曾想教美国黑人标准白人英语,但遭到黑人的强烈反对。黑人认为他们有保留自己的特色英语的权利。于是,象上面这些标准英语中的病句现在早已成为美国人日常英语的一部分。

上面的这些病句除了“I don’t do nothing.”这句外,其实大多符合中文语法。英语中动词的不规则过去式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人的日常口语中,有这种向中文语法靠拢的倾向。

我一直感叹中文语法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法,中文没有时态变化,没有单复数变化,没有复杂的介词规定。我倒是希望有那么一天,英语真的来一次革命,将那些罗嗦的语法规则彻底消灭。当今世界中文和英文成为两大语言不是没有其道理的。

在我的眼里,语言的表达比语言本身的对错更重要。



伟大领袖和南腔北调

为了说明我在上面列出的革命性提示,我不得不请出我们可敬的伟大领袖们:毛泽东的湖南口音极重,但好象他老人家并没有请语言学家为他纠正发音。也有文章介绍他老人家晚年开始学英语,但他接见尼克松的时候好象一句英语都没有说。

我请出伟大领袖好象不具有普遍性。那么一个来自福建农村的包工头的故事是否能够代表大众呢?我认识芝加哥的一家餐馆的老板,这位李老板告诉我在偷渡来芝加哥之前,他是一个包工头,虽然识字不多,但对他的手下管理有序,所以也赚了不少钱。来到芝加哥后,开头几年努力打工还清了偷渡费,他就开了一家小餐馆。因为他经营有序,很快他又开设了第二家餐馆。芝加哥的中餐馆可谓多如牛毛,但李老板的餐馆却与众不同。在他的菜单上可以看到中国菜、韩国菜、日本菜、泰国菜、意大利菜和法国菜。

“顾客爱吃什么,我就提供什么。” 李老板嘿嘿笑道。

“你这里的服务生都是美国人,这在中国人开的餐馆了很少见的?” 我好奇地问道。

“我这个区是芝加哥的富人区,请美国服务生可以提供最好的英语服务。”

“你的英语怎么样?” 我问道。

“不瞒你说,我的英语是狗屁不通,所以我才要雇英语好的美国服务生为我在前面张罗。” 李老板一点也没有为自己狗屁不通的英语感到汗颜,因为他是老板。

“那你至少要用英语向你的服务生交代清楚啊。”

“我的那点英语向服务生交待事情还是足够的。如果他们听不懂我的英语,那是他们的事。” 我在李老板的脸上看到了一脸牛气。

我举李老板的例子,有人也会说不具普遍性,因为在中国大多数对英语感兴趣的人都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指出这么一个核心要点:英语只是帮助我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手段而已!因为英语只是一种手段,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一切都压宝在英语上。在美国,你如果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不是最重要的。英语只要够用就可以了。

我在美国遇到许多老华侨,在美国数十年,家财百万,他们讲的一口英语依旧是口音十足的洋泾邦英语。我也遇到在美国二十多年的中国高科技专家。他们的英语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说:李阳所倡导的疯狂地追求地道英语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没有必要。



如果你是一位领袖,你的带有浓重口音的英语正是你的魅力所在。

如果你是一位老板,你可以雇会讲标准英语的外国人做你的助手。

如果你是一位专家,你南腔北调的英语照样可以获得众人的敬佩。

如果你只是个凡人,你应该努力追求成为一位领袖、老板和专家。



我在上面的论述中指出李阳疯狂英语的误区所在。有趣的是,李阳在他的书中很得意地列出的一种道地英语表达法,在美国人的生活中其实极少有人这样用的。李阳举的例子是 care for. 这是他印象最深的一个地道表达法,他列举了如下五句地道英语句子:



·      Do you care for this kind of music? Personally, I don’t like jazz.

·      I read the novel last night, but I didn’t care for it at all.

·      The poetry is very realistic. I don’t care for it very much.

·      Would you care for a cup of tea?

·      I don’t really care for tea; I like coffee better.



李阳如上所举的五句句子都是标准句子,在英语国家里也的确有人这样用,但这种用法基本上是属于少数人的用法,对大多数人来讲,这里的care for完全可以用like来代替。事实上,在美国,我从来没有听到有人在上述句子中使用care for。美国人越简单越好,能用一个字的地方,为什么要用两个字呢?李阳此处的道地英语事实上反而是不道地了。



李阳强烈要求英语初学者学地道英语,因为他是积极正向的理想主义者。

我强烈要求英语初学者胡说英语,因为我相信人学坏通常比学好更容易。



李阳强烈要求英语初学者学地道英语,因为他相信每个人都象他一样认真。

我强烈要求英语初学者胡说英语,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象我一样不求甚解。



李阳强烈要求英语初学者学地道英语,因为他相信每个人的舌头都很灵巧。

我强烈要求英语初学者胡说英语,因为我相信古训所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李阳强烈要求英语初学者学地道英语,因为他相信每个人都会化很多时间去学。

我强烈要求英语初学者胡说英语,因为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接触英语机会有限。



        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知道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是不足的。我们要做的是放弃空想,面对现实。你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你能吗?现实吗?我在美国遇到许多己在美国五到十年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的口语水平往往还是结结巴巴。



你在中国的英语环境下,想学出一口流利道地的的英语,现实吗?



        我是一个幻想家,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学英语要入门不难,但要象美国人那么流利地讲英语,就凭你在国内那样的英语环境下,我看是几乎没有可能的!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

        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英语是英语文化的载体。英语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英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上。我到美国的时候,听美国人在讲笑话。当每个人都笑得东倒西歪的时候,我还在一边发楞,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好笑的。这种窘境不光光是英语本身引起的,而是那笑话背后的潜台词。这种潜台词非得在美国生活上十多年,并且是完全生活在美国人的圈子里才有可能了解的。

        中国人在美国除了和老美结婚,普通的华裔即使一辈子在美国也搞不清楚美国人的道道的。还有所谓我们在中国学疯狂英语发音可以比美国人还标准, 这也是一种笑话。英语本身是一种表音文字,字形和读音基本上是相对应的,所以美国人的英语不管走到哪里听起来都差不多, 根本没有中文这样南腔北调的情形,所以在美国人当中从来都不会有人吹嘘自己的英语是标准英语发音。

        差别比较大的是黑人英语,语调和正规英语有很明显的差别,但在种族问题敏感的美国,也没有人敢讲黑人英语是不标准英语。在美国,人们可能会互相赞扬对方的声音很甜美,但绝不可能出现两个美国人互相赞美对方英语讲得标准的事。李阳听美国人表扬他的英语很纯正,便吹牛说疯狂英语可以把学生训练得比美国人发音更标准,这是一种文化盲区,我不得不在此指出。其实美国人说李阳英语发音标准是相对于广大发音不标准的老中说的。美国人决不可能说李阳的英语发音比美国人更标准。      

        毫无疑问,就标准英语发音而言,李阳的英语发音要比广大的美国黑人的英语发音来得‘标准’,但你如果敢以此为荣,在美国黑人面前吹嘘说,我李阳的英语比你们黑人标准,那你的麻烦就大了,因为黑人会骂你种族歧视。

        记住千万不要在美国人面前吹嘘说,我的英语发音比你标准。这在美国白人听来是一种笑话;在美国黑人听来是一种种族歧视。这是英语背后的文化意蕴,我们学英语的人不可不察。

        正因为我们和美国人在文化上的差异,我们的英语说得再怎么棒,和优秀的美国人都还差一大截。不信你用英语写一本小说试试看,你的真实的英语水平马上就可以见分晓了。我这么说,不是打击大家的积极性,而是让大家更加脚踏实地。学英语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是要化大力气的。


                       承认我们舌头的局限性

     在“李阳疯狂英语  精华版 ----如何用步步高复读机全面突破英语”一书中写到:“李阳从一个极度自卑、智力低下、极度不善言辞、中英文都很难听的人成为著名播音员和广告配音员,虽然其中经历了无比得艰辛和征服自我痛苦的过程,但是他做到了!今天他总结出的经验会让你也实现这个梦想,只要你愿意。”

        这段文字也是有问题的。把李阳说成“智力低下”实在有点过分。李阳是个大学本科毕业。在中国残酷的高考竞争中,智力低下者是完全没有可能进入大学的。只要是大学生,智力一定不低下。说李阳中英文都很难听,那查无实据,我也不好多加评说。但在上面这段话中有关李阳“经历了无比的艰辛和征服自我痛苦的过程”,我相信。李阳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的。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虽然经历了无比的艰辛和征服自我痛苦的过程后,我们是可以达到某种成功,但每个人的成功却是很个人化的,而非普世性的。李阳经历了无比的艰辛和征服自我痛苦的过程后成为著名播音员和广告配音员,我相信世上绝大多数人却无法成为著名播音员和广告配音员。

        理由很简单,我们的舌头不争气!

        我本人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可以证明我的观点。在1994年的时候,上海电视台迫于新成立的东方电视台的竞争压力,试图将上海电视台的老根据地8频道改版,其中有一个构想是寻找高学历文化主持人。上海电视台在全上海的高学历文化人中找来找去, 最后居然把我给选上了。当时,我可以说是根本没有想到上海电视台会看上我,因为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我的江浙口音很重,我的舌头顽强地拒绝卷舌音。

        我当然把我的顾虑向电视台负责人说了。当时主考的副总监王小平对我说了一句李阳式的名言:“普通话连小学生都会讲的,你一个大博士为什么不会讲。”我一听之下,也觉在理,于是英雄就义般接下了这件任务。当时报称我是中国电视第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电视主持人。

        离开播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天天着迷似的练卷舌音。我当时天天念叨的是“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四十不是十四,十四不是四十。”在那个星期中,我经历了无比的艰辛和征服自我痛苦的过程,等到开播的时候,我的江浙卷舌普通话和女主播张颍的漂亮普通话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上播映室热似蒸笼,我的表现可想而知。到第七集后我就被赶下了台。

        后来,我不甘失败,在上海有线电视台东山再起,成功主持了当红节目“心灵之约”。我干了一年半后才兴尽罢手,转而出国。我做了一年半的当红电视节目主持人,我的那根江浙舌头有没有柔化的迹象呢?

        没有!我发卷舌音还是发不标准。每次我讲到“实事求是”,不是满嘴葡萄,就是乱吐蛇信。于是我相信,有时小学生能做成的事,大博士做不了。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著名主持人或播音员,把功夫花在狂练舌头上,你成功的可能性是极微的。我的普通话到现在还是转不过弯来,但我要做主持人却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说,英语只是一门工具,够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地道英语上。

说到够用,怎么才算够用呢?你天天都用,开头尽管乱用,用多了,熟能生巧,自然就够用了。你没有必要天天梦想成为著名主持人和播音员。有很多时候,你想也没有用!顺其自然,你不想,只是天天进步。有一天好运会突然降临,就象我一样,稀里糊涂成为电视主持人。

我们的舌头真的是很局限的。有的人的舌头可以舔到鼻子,你能吗?有的人的舌头可以上下翻转,你能吗?有一天,我在我教的英语课上听到一个学生把kind 的发音念成 kend, 于是,我上去纠正。 我原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令我惊讶的是那位学生的舌头就是发不出kind中的‘i’音来。我让他模仿我的发音,但经过几十次无比的艰辛和征服自我痛苦的过程,他还是发不出标准的kind音来!

在美国,我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母语对英语的发音有极大的影响。印度人和俄国人习惯卷舌,所以他们的英语口音都好象嘴里吐不出的葡萄。韩国人和日本人习惯拖腔带调,所以他们的英语口音也象唱戏。相比之下,我们老中的口音是最轻的,但我们常犯she he her his him 不分的毛病。

有一天,我和我的美国朋友凯西聊起口音的事,她说她的一个北爱尔兰亲戚从英国来到纽约度假。那位亲戚说的英语,凯西居然听不太懂。她不好意思指明,于是问家里其他亲戚,结果全家大笑,因为大家都听不太懂那位亲戚的英国口音。这可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所以,在学英语的时候,你有两种疯狂的选择:一种是选择李阳的疯狂地道英语,另一种便是选择我的疯狂胡说英语。记住老邓的名言“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英语只要够用就可以了,管他漂不漂亮。

        李阳疯狂英语有项伟大的突破,那就是集体大声快速朗读法。这种集体练英语的形式使人自然联想到前些年盛行的气功报告会。当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时,聚集的目标往往不是那么重要了,而聚集的形式本身带有了心理凝聚和归属的意义。李阳的疯狂英语聚会其实带有了集体心理治疗的功能。而事实上,英语学习的成败不仅仅是英语本身的事,这有关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在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不管白猫黑猫,能用英语的就是好猫

    财主对他的两个老婆的态度和你的自我评价

庄子在旅行途中宿于一个财主家里。财主有两个老婆,一个国色天香,另一个其丑无比。令庄子惊讶的是,那个漂亮老婆整天忙里忙外的,活象一个佣人;而那个难看老婆却脚不沾地,活象一个皇后。庄子忍不住问财主,为何他对他的两个老婆的态度如此异于常理。财主答道:“那个漂亮的自以为漂亮,但我不以为她漂亮,所以她的漂亮也就没有了意义。那个难看得自以为难看,但我不以为她难看,所以,她的难看也就没有了关系。”



        你的英语水平就象财主的两个老婆。如果你不在乎自己的英语水平有多么丑,那么当你说英语的时候,你的感觉就会象一个皇后;如果你总是在乎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完美,即使你学了十年二十年的英语,你在用英语时的感觉依旧会象灰姑娘一样自卑。

        你是现在就想作皇后呢,还是象灰姑娘一样空有一身美丽却只能忍受后母的欺压?一切都在于你的心态!

中国足球队折腾那么多年才咸鱼翻身,到底靠了什么?我说靠了老米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你想要冲世界杯,技术要紧吗?技术当然要紧了,但技术是没有底的,中国队就那么点技术,杀了他们也提高不到哪里去,所以老米才强调态度决定一切。

什么态度呢?快乐和游戏!这就是态度。学英语也不必搞得象中国队历年冲世界杯那样严肃紧张,只要心放松了,不就象玩一样么?即使你的英语技术不行,你还是可以用英语的。现在国内有一种“Chinglish” 的说法,就是中国式英语。有人大力反对,我的态度是要大力提倡。其实在香港,英语也很普遍,但香港的英语多少也有点 “Honglish” 的味道。当年旧上海滩,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平民百姓讲洋径浜英语,不是很好吗。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讲,学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著名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而是实用。你担心他们发音不准吗?大可不必!他们的洋径浜英语、Chinglish、Honglish都会自动调整到老外听得懂的程度。



革命性提示:

不管你的英语是洋径浜英语、Chinglish、Honglish, 还是其它什么古怪的-glish,只要你敢开口说,并不断地学习和调整自己,你的英语就是好的英语。

        

        在美国我遇到过好几位菲律宾女佣,他们的英语都是Philippinglish, 发音很难听,但和人交流起来问题都不是很大。我也遇到过几位日本商人,他们的英语大都是那种带有日本特色、不连贯的Japanglish。因为日本人在商业上很成功,所以美国人对日本人态度很好,从来也没有什么美国人要求日本人说什么地道英语的。甚至有一部美国戏剧电影,带有浓重日本口音的日本董事长炒了他的美国公司总经理的鱿鱼,而其它两个美国捣蛋鬼因为得到日本董事长的重用而欣喜若狂。

记住:

在美国会说地道英语不稀奇, 稀奇的是你要让说地道英语的美国人向你这个只会说Chinglish的中国人表示尊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9 02:19 , Processed in 0.26304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