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74|回复: 1

[【评论探讨】] [转载]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5 18: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媒体中关于所谓“价格战”的报道连篇累牍,涉及范围从轿车到家电,从明折到暗折,从厂家到商家。人们忧心忡忡的、痛心疾首的、奔走呼吁的、厉声指责的、跺脚助威的、剖析解读的、谈经论法的、出谋划策的、掩卷深思的、推波助澜的、哀兵求胜的、结彩欢呼的,以至漏夜排队的和“没事偷着乐”的,都有。其实,同样的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长年累月每天都在发生,人们早已习以为常,没有谁会对此大惊小怪。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社会成员对价格竞争,特别是在短缺时代已经过去、“相对过剩”成为市场常态下的价格竞争尚不熟悉,因而对所谓“价格战”的认识多有误区。
  
  一、社会普遍关注价格和价格竞争,说明市场经济发展了
  
  在规范的经济学概念中,根本不存在什么“价格战”的说法,有的只是价格竞争。要说清楚价格竞争,得先弄明白什么是价格。
  
  价格是个市场经济的范畴。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典型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分工和交换只是附属性的偶然过程,因而人们无需要特别关心价格。价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并不重要。在“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下价格也不重要。因为那时的价格只是生活资料的配给制以及计划分配物资的一种核算工具,价格高低与供求平衡几乎无关。市场经济才讲究价格。因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化的普遍分工。分工就要交换。交换就得对不同有用性的东西有个能够互相比较的尺度。人类在商品交换,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文明结晶,这就是货币。人们共同约定,用货币单位来衡量所交换物品的多少。这就是价格。
  
  上述阐述并不多余。价格首先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们的改革目标不就是要完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吗?人们普遍关心价格,企业普遍学会用价格和社会对话,这是一种历史进步,是市场经济制度发展的表现。因而当然是好事。
  
  其实,人们并不是今天才开始关心价格。在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始终伴随着人们对价格现象的认识深化。废除各种票证的过程就是价格“放开”的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两次通货膨胀过程中,舆论讨论的热点是物价的上涨幅度。只不过那时社会供求关系的普遍状况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人们关心的是物价水平。其实,通货膨胀也是一种价格竞争或者叫“价格战”。只不过那时的价格竞争主要表现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价格竞争,而我们现在面临的价格竞争则更多地表现为供给方之间的价格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价格竞争从供求双方为主发展为供给方内部为主,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深化的表现。这种发展同样是好事。
  
  二、社会优化选择的尺度简化为单一的价格,这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很多人把“价格战”归结为卖方竟相削价,好像当前的厂家、商家都特别愿意把东西更便宜地卖给消费者似的。这是只见现象不见本质的认识。
  
  价格是什么?价格是卖方与买方的利益均衡点。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常识可知,萝卜白菜的价格贵一分,菜贩子的利益就多一分;价格降一分,消费者的利益就多一分。双方竞争的最后成交价就是双方的利益分割点。用理论化的语言说,叫做供求双方的利益在这样一个价格点上实现了均衡。在供求双方的竞争中,那种卖方拼命压价、买方争相提价的事只能出现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不会发生。
  
  卖方竞相削价是供给方内部的相互竞争所致。供给方为什么要相互竞争?因为资源有限、市场有限、机会有限。市场经济下的参与者都是平等的。要获取有限的资源、市场、机会,就得参与竞争,证明自己比别人更优。竞争过程就是社会的优化选择过程。优化选择就得有个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社会评判优劣的最重要尺度。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下最基本的竞争形式。其他所有竞争形式,包括品牌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品种竞争以及技术竞争等,都只能是价格竞争的延伸。美国的依星公司开发了卫星移动通讯技术,技术上已经成功,但其服务价格不能为市场所接受,它就只能倒台。日本产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是世界公认较好的,但2002年初还得靠日元大幅度贬值来获取价格竞争力。其实,在市场经济下其他所有形式的竞争力都是可以换算为价格的。特别有必要指出一个深层次的道理: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交易过程中的一切条件都换算为单一的货币单位。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拿钱说话”,“拿价格说话”。这种尺度的单一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拿价格说话”的过程中,有限的资源就被优化配置到某些生产者手中。
  
  三、价格竞争决不会导致“全行业垮台”,当前的关键是要建立退出机制
  
  相当多的人把彩电等一些行业的亏损归结为激烈的价格竞争。人们担心,价格竞争过程会导致“全行业垮台”。目前,这种说法已经成为一些人大搞垄断的理由。这种说法是一种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测。在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过因为价格竞争而导致“全行业垮台”的先例。为什么?因为竞争总是导致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更快进步。
  
  价格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不论哪家哪派的经济学都得承认,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效率是发展的根本途径。严酷的竞争环境还将导致技术的加速进步。环境的变异推动进化,这已为自然界的种群发展所证明。事实上,再没有比战争环境更严酷的考验了。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我们到今天也可能还没有喷气式客机、无线电通讯以及核技术。这不是“本本”的说教,是已为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应对外来竞争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但当前妨害中国各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究竟何在?在于大量劣的企业、低效率的企业占用了包括市场在内的有限资源;在于一些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缺乏深化改革和推进技术进步的动力。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一个严重短缺的基础上开始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改善短缺状态的过程延缓了我国企业的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重新配置过程。今天,这个过程已经不容推延地来到了我们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结构调整是主线”的问题,“国有经济要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的问题等,在本质上都是重新优化组合资源的问题。所谓的“价格战”之所以成为普遍现象,其深层次所反映的正是优胜劣汰的迫切要求。可以不夸张地说,当前,是继续促进还是抑制价格竞争,这已经成为决定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
  
  在关于价格竞争的讨论中,人们很容易诘问的一个问题是,“价格战”确实导致了很多企业的亏损。其实,这个问题的另一个问法应当是,为什么这些无法盈利的企业仍不肯退出?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在于存在着价格竞争,而在于缺乏与价格竞争相应的退出机制,在于那些劣的企业不肯或者无法顺畅地实现从供给领域的退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完善退出机制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彻底破除原有体制延续下的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二是建立退出企业的资本补偿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6 12: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必然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8:53 , Processed in 0.22622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