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9|回复: 0

[【社会视角】] 周之江:今之“韩流”与古之“汉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11: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之江:今之“韩流”与古之“汉流”

去过一次韩国,屈指一算,恰好是十年前,待了足足一个月。经常挂念的,是韩国烤肉。因我性本粗鄙,加之当年囊中也着实羞涩,最爱的去处,就是烧烤店。去烧烤店,总有韩国人过来打招呼,意思不外乎听说你们是中国人,我请客,喝一杯。毕竟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其意拳拳,令人感动。

  因此一段渊源,便留心朝韩的新闻,最近有一个值得说说。据韩国媒体报道,随着韩剧电影、韩国服饰化妆品、韩国料理、韩国音乐以及韩国娱乐节目的迅速渗透,“韩流”终于成了中国人身边随处可见且极富魅力的“生活必需品”。

  读来不免有些自恋,其实,上溯若干年月,朝韩的“生活必需品”,恰是“汉流”,这历史倒更要漫长得多。谓予不信,有书为证。

  十八世纪时,汉城知名文士朴趾源,以朝鲜政府使节团随员身份,赴华祝贺乾隆七十寿诞,往返六千数百余里,沿途记录所见所闻,后出版《热河日记》一书,影响据说极为深远。

  作者说在自己国家,明时衣冠尚存。为此,不时发出不少感慨来。

  历代朝鲜赴华使节常有人写纪行文章,流传于世者不少。较早的有十五世纪崔溥的《漂海录》、十六世纪许篈的《朝天记》,与《热河日记》时代接近的,还有崔德中《燕行录》、金昌业《燕行日记》等,数量颇为可观。可惜闻名不得见面,手边能翻览的,还有一册洪大容的《乾净衕笔谈》。

  洪大容来华,也是在乾隆年间,略早于朴氏。他到北京后,结识了几名中国士人,一见如故,时相过往,言语不通,只能笔谈,后整理成此书。

  洪大容讲到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关东一知县,遇到朝鲜使节,特地“引入内堂”,借其帽带衣裳穿上,“与其妻相对即泣,东国至今传而悲之”。这里说的东国,系朝鲜自称。

  对此,杭州士人潘庭筠也曾谈及,据说清太宗时,有人建议改服汉衣冠,太宗答:“如效汉习宽衣大袖,如遇勇士,将何以御之乎?人称满洲人云:立着不动摇,上阵不回头,为天下无敌。若效汉习,诸事便怠惰:忘骑射,少淳朴,失礼度。子孙当谨凛之。”迄至晚清之际,满人尚武之风衰微,孰料“八旗子弟”竟成为纨绔浪子的代名词,大损列祖列宗威风。这是题外话,不多讲。

  而对于汉人留辫子,洪大容也颇有看法,他调侃道:“余入中国,地方之大,风物之盛,事事可喜,件件精好;独剃头之法看来令人抑塞。吾辈所居在海外小邦,坐井观天,其生靡乐,其事可哀;惟保存头发为大快乐事。”

  中朝交往频繁,见于记载的很多,清代甚至有入朝为官者。李岳瑞著《春冰室野乘》,其中有一则说,乾隆年间,有个叫金简的都统,就是朝鲜人,入仕中朝,后仕至尚书。而在历史上,高仙芝曾任将相,封王爵。

  回到文章开头时的话题,据历史学家称,十三世纪之时,蒙古人的铁骑一度征服高丽,大概是朝韩烤肉文化的发轫起兴。话说回来,北京人吃烤肉,恐怕也一样习自于游牧民族。今时今世,文化交流渗透,已成常态,港台欧美韩日,这样“流”,那样“流”,管不了三天两头,变化如走马灯。

  倒是想起十年前,韩国人学汉语,便已蔚为大观,究其原委,无非因为中国大陆经济起飞,带来大把机会。而韩国迭遭经济“寒流”冲击,一度不振,近年来颇有复苏之势,与中国经济的强劲走势大有关系,“韩流”来袭,背后跟着的也还是商机,这一点不可不知。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2-01/20/c_131369575.htm

理由:交流文化的过程,自然就形成所谓的流。这是动态的。也是正常的,强者为标,众人来仿。如今仍旧。不如为怪,怪在不知深浅的狂妄之辈。惹事生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4 15:30 , Processed in 0.09825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