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老外学汉语,头一句是普通话,第二句是上海话,第三句又是广州话,那我们会笑他是南腔北调。但是我们学英语,如果头一句说的是美国话,第二句是英国话,第三句又是新西兰话,那结果也是一样的。
其实,即使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各国甚至各地的英语也都有很大的区别。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不是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在讨论停战协议的时候,英方代表看到美方的文本中有关美国主权的条款,就说:‘Let’s put it under the table.’美方代表表示同意,英方代表很高兴。但是等到签字的时候,英方代表看到那个条款还在协议里边,就说:“我不是让你put it under the table 了吗?怎么现在还在这里?”美方代表说:“就是因为你让我put it under the table,所以这一条就还在这里啊。”原来英语中put it under the table 的意思是“把这一条放到一边去,这条不能谈”,而美语中的意思是“把这一条放到一边去,这条不用谈就可以通过”。各国的英语,各地的英语,甚至各人的英语都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短篇读物的作者的国别,地域,乃至各人表达习惯都不同,我们无法保证我们学到的表达方法不会出现南腔北调的现象。只有长篇小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够熟读或者背下来一本名家的名著,那就可以比较深入地熟悉一位名家整套的表达方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语言习惯,这才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