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33|回复: 16

[【经管活动】] 研究报告-行业评估-好行业的标准-催化剂(参与送威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6 21: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您如何看待上述的观点?
若您赞同上述观点,请参与下列问题:
2、您一般阅读哪些旧报告?
3、您如何看待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现阶段有指导意义?能否简要说明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您购买股票的催化剂有哪些?您如何看待?最好举例说明
5、您看好的行业有哪些?为什么?
6、您可以就上图的部分观点展开说明,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与方式:您可以回答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也可以对他人发表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活动跟贴不限次数,您可以一次性回答所有问题,也可以分别依次回答。
期待您的参与
奖励幅度:视质量1-20财富或1-10威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7 1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和经验

1、您如何看待上述的观点?

答:我赞同这种观点。
我有一个观点,即相当一部分新闻实际在误导短线操盘,因为话语权或者说是发表观点的权力,在相当少的一部分人手中。
我曾经试图找出新闻与短线股价的相关性,但是过于麻烦,且很难用某种标准来分类新闻,只好作罢。
我觉得用旧新闻或旧研报,结合现实中的实情,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判断某种观点的正确性。

若您赞同上述观点,请参与下列问题:
2、您一般阅读哪些旧报告?

答:旧报告,我看的比较少,看书比较多。
我在2008年初,看了一本书,童牧野的《最糟糕情况下的人类急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首版首印。
看完之后,那种感觉简直是无法言语。
当时看这本书,以为是讲市场营销的,谁知是讲股票的。
心想:要是05年接受童牧野的这种观点,我在05~07年这波行情中,一定能赚翻。
但是话说回来,即使当时看了这本书,我真的会完全接受吗?会按照他的想法参与股票操作吗?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观点没有通过时间和实情的验证。

3、您如何看待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现阶段有指导意义?能否简要说明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答:实话实说,没有研究过。
这个问题太大,以至于不知从何下手。
胡舒立似乎有本书,与这个话题有关。

4、您购买股票的催化剂有哪些?您如何看待?最好举例说明

答:1、净资产收益率;2、行业趋势;3、中长线技术指标(MACD);4、现金流

5、您看好的行业有哪些?为什么?

答:目前看好节水产业,比如大禹节水,因为中国真的非常非常缺水啊,而且政策扶持。
好的产业,都是靠政府、靠补贴活着。
净资产收益率高、市场需要大的医药产业,这个不用说为什么吧,再穷再富都得看病吃药。三精制药,是我长期关注的,你要是有孩子,你就明白那蓝瓶钙水的魔力,有多少人在给三精送钱啊。

6、您可以就上图的部分观点展开说明,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09: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炒股,我写出自己的想法:
1大盘走势,每天的基本事件都写在财经日历。
对大盘日k,成交量,和分时图,都要有所了解。
收盘后哪些板块居前........
2选股

任何一只股都是好股,就看这只股所处在什么位置
“股票的交易不是股票的实际价格,而是人们心中的期望值 ”

有备而战,这是最起码的知识。如果一只股票你不了解,匆匆忙忙买卖股票,那你只是运气炒股。
最起码,要看看一只股票的一些大事。大事发生时,股票是涨还是跌?涨跌,成交量又如何?
还有最好个股叠加大盘走势,再细细研究
我有时经常动手画趋势。。。。。


我还是最喜欢这句话“钱难挣,屎难吃”,炒股也得动脑筋

3不炒股就是不亏钱

这段时间,我一直没炒股,已经一个月。
只是看大盘和选股

炒股,虽然风险和利润并存。当风险太大了,你看不懂一只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持币观望。。。。。。机会有的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别拿钱不当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6: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题目啊!

先严重支持下。

kestral 的很多观点甚为赞同。

行业很重要,基于行业视角下的选股才有可能是穿越牛熊的好品种。支持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6: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ye斑竹的题目很好,刚好最近刚刚开始看行业分析的书,给大家补充些这方面的基础内容。

首先行业分析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股票有技术分析和价值分析。后者常常为技术分析所不齿因为他们认为走势已经反映了一切。
在分析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时(也就是所谓的价值分析),包含三个层次,1宏观基本面分析,2行业分析3,行业内的公司分析。
其中的第2点就是针对整个行业的分析,所以说它并不是针对一个公司的价值分析。更不是怎么炒股票。


其次行业分析包含哪些内容,在看书之前我并不知道价值分析是什么,大多数人只把它理解为看财务报告,实际上大相径庭。
行业分析包含
A.行业环境和基本面分析
1行业类型分析2外部因素分析3供给分析4需求分析5盈利能力分析
B.行业特征分析
包含价值链和产业链分析

实际上一般人很难有精力和能力去研究这些,大部分是人云亦云。投资报告可以给人很多启示,曾经有财经节目专门针对投资报告的可信性作过讨论,结论是大家去做自己熟悉的行业,并且要看了报告,最简单的办法是找个你认识的行业内的朋友问一下。
另外关于过期报告,在很多软件里都有个主力机构投资排行,其中有个长线和短线排行,对应的有上榜时间,可以根据上榜时间结合走势来选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20: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的这个题目非常好,拉拉等专家已经进场指导,这里就听听大家的高见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1、您如何看待上述的观点?
若您赞同上述观点,请参与下列问题:

大部分赞同,但是需要对资料和报告进行分类,这个标准先可以简单分成国外报告和国内报告。

国外一个基金经理养成时间比国内要多很多年,国内这几年是靠2006年以后的股市膨胀才临时提拔起来一大批基金经理,这些经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相当部分都成为炮灰,原因很简单:国内环境+突击提拔+没有基本分析手段和独立思维习惯。

国外的分析报告也是良莠不齐,但是这些报告很多也出自国际一流的团队,他们担负的责任不单单是给一个国家做行业分析,而是兼有战略咨询和引导其他国家决策的职能,就写作手法和数据采集基本分析手法这块就够国内这些基金经理学习好多年。
国内报告多半是为了配合国内股市融资和托市的需要,有极强的目的性和短期指向,所以国内的这些报告也可以做一个趋势分析判断的指标。


摘录点资料给大家参考:


第一有关太阳能的一个行业分析案例,很清晰的预见到了今天这个行业的困境。

[案例分析]升级版德州扑克游戏 裴明宪(2009-01-29 23:37:36)
分类:行业分析裴明宪
2008年8月之前,我对太阳能行业没有任何了解,不曾想过会从事太阳能企业的投资研究与分析。所以,对于2008年8月之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我既没有第一手资料,也缺乏及时的第二手资料。当我参加的时候,第一场盛宴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正是两场盛宴之间的中场休息时间(如果还有第二场盛宴的话)。
  
  太阳能行业,尤其是中国太阳能行业,经常让我想到德州扑克游戏。你有两张暗牌,你不知道对手的暗牌,而起决定性意义的是五张公牌。三张公牌首先被翻开,每个人都要决定是否增加赌注;你可以看牌,可以首先加注,而一旦别人下了大注,你就要迅速决定是跟注还是弃牌。第四张和第五张公牌是决定命运的,在翻开最后一张公牌之后,你们还可以勾心斗角、虚张声势一下,争取用一个天大的赌注迫使对方弃牌,或者飞快地计算各个玩家赢得牌局的概率。这场游戏有三分之一是运气,三分之一是心理,三分之一是决策能力。暗牌虽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所有老玩家都会承认,最后一张公牌(“河牌”)可以把你的一切谋划打成粉碎,最后关头冒出的特大赌注也可以吓退许多竞争对手。总之,玩德州扑克可以让你深刻地意识到,你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无论你有多么自信。
  
  对于太阳能企业来说,自己的实力和发展计划就像是暗牌(当然,上市公司的暗牌已经被别人看的差不多了),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走势和各国补贴政策则是正在发放的公牌。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完全依靠政府补贴,哪个国家的补贴更慷慨,哪里的市场就最大;太阳能电价的长期竞争力和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价格息息相关,虽然不总是显著相关;最后,大部分太阳能企业仍然处于疯狂烧钱的阶段,所以能否从资本市场及时融资,能否赢得分析师与投资者的信赖,成为了它们最为迫切的任务。这些因素,对于庸人来说完全由运气决定,对于勤奋聪明的企业家来说则可以预测和计算,但不可能完全把握。谁知道某个欧洲小国的议会明天会出台什么税收政策呢?谁知道美国能源部的下一任部长将由谁担任呢(虽然现在我们都知道是朱棣文)?谁又能预测未来12个月的石油、天然气期货走势呢?如果有人真能预测,他更应该去做政治家,或者对冲基金经理,而不会去搞太阳能。
  
  四个月之前,当我刚开始同这个行业打交道的时候,德州扑克牌桌上的赌客处于历史最高峰,人人都认为自己的暗牌非常好,人人也都指望下一张公牌能让自己凑成对子、顺子或三条,于是许多赌客都选择了“全下”。那些赌本不够多的人到处寻找投资者,投资者则感到有那么一点点焦虑。不到两个月之后,情况完全变了,由于最后的“河牌”出乎大家的意料,很多赌客都炸牌了,甚至永久性地退出了赌局。新一轮发牌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几个老朋友还是坐在桌边,但已经鼻青脸肿,筹码不剩几张了。然而形势还在急转直下,恐怕过不了几天,连那些老赌客都撑不下去了;谢天谢地的是,最近半个月貌似又露出了曙光。
  
  在下面的叙述中,我将把自己所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组织起来,但不会透露任何敏感的或不宜透露的话题。任何有戏剧性的描写都在严格避免之列,因为现实已经很有戏剧性了。德州扑克牌局总是比任何小说和电影都更有戏剧性,而太阳能行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升级版德州扑克游戏之一。
看样子牌桌上的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2008年9月15日,即中国的中秋节前夕,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申请破产保护。当时我正在办公室里,所以第一时间就从各个英文媒体上知道了这个消息。与此同时,美林(Merrill Lynch)被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收购。对太阳能行业的投资者和企业家来说,雷曼兄弟的地位显然比美林重要一点,虽然后者的规模更大。这是因为雷曼兄弟拥有一位极负盛名的太阳能行业分析师,其投资银行家队伍也对太阳能交易拥有深厚的经验。
  
  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太阳能行业的首席投资分析师无疑是Piper Jaffray的Jesse Pichel, 其次是雷曼兄弟的Vishal Shah, 然后则是里昂证券(CLSA)的Charles Yonts, 高盛(Goldman Sachs)的Cheryl Tang, 摩根士丹利的Sunli Gupta, Am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的Colln Rusch等等。虽然分析师已经失去了网络股泡沫时期的呼风唤雨能力,他们在太阳能这一新兴行业里仍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太阳能上市公司(虽然大部分是在美国上市),而中国本土的券商和基金对太阳能行业缺乏足够的兴趣,所以太阳能行业必须依靠外资分析师把它们介绍给国外投资者。太阳能企业选择上市或增发的时候,会把是否拥有举足轻重的行业分析师作为挑选承销商的标准,所以我们看到Piper Jaffray, 雷曼兄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参加了太阳能行业的大部分重要交易。
  
  Piper Jaffray的Jesse Pichel拥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洞察力,总是能针对上市公司的预测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并根据重大信息及时调整盈利数字和目标价位。他的报告总是很短,正文不会超过三页(包括信息披露和免责条款也不会超过六页),相当具有时效性。不过,在中国太阳能企业的心目中,Jesse的形象可谓毁誉参半,这应该归功于他在2007年11月率先揭发了赛维LDK(NYSE: LDK)的“库存门”丑闻。在库存门爆发之后,赛维LDK竭尽全力挽回影响,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审计库存,但股价再也没有恢复当年的高度。如果你对一个LDK的股东提起Jesse的名字,你多半会听到诸如“华尔街的骗子”“蠢货”“土匪”之类的谩骂之辞。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自从库存门事件之后,Jesse在LDK的季度电话会议上总是很晚才得到提问的机会,而在其他公司的电话会议上,他经常是第一个提问。
  
  雷曼兄弟的Vishal Shah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他非常熟悉中国国情,也熟悉美国国情;相对而言,对于太阳能的主要市场——欧洲大陆,他倒不是特别了解。他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关系网,能够准确预测大部分厂家的成本和利润空间,其精确程度令人感到恐惧。他还在奥巴马上台之前几个月,就详细分析了美国太阳能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国会可能通过的各项提案。雷曼兄弟在2008年4月赢得了晶澳太阳能(Nasdaq: JASO)的可转债发行承销权,至少应该部分归功于Vishal的威信。
  
  高盛的Cheryl Tang的研究报告是我非常喜欢的,在她领导中国太阳能研究小组期间,高盛也赢得了不少投资银行业务,例如LDK在2008年9月的最后一次增发。令人疑惑的是,Cheryl在不久之后就离开了高盛,该公司暂停了对中国太阳能企业的跟踪研究。里昂证券的Charles Yonts自2007年初就非常有名,当时许多中国太阳能企业还没有上市,他则已经开始呼吁投资者关注太阳能。里昂证券一直标榜其独立色彩,不以争取投资银行业务为主要目标,所以Charles可以大胆地说许多真心话。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也是如此,虽然他们是一家小型独立机构,但对太阳能这样的科技股有非常深入的认识。
  
  2008年9月,拥有强大的太阳能分析师和投资银行队伍的雷曼兄弟破产了,这一事实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与雷曼关系较好的太阳能企业被迫寻找新的合作对象,晶澳太阳能还因为投资雷曼债券而损失约1亿美元;没有人知道Vishal Shah会去哪里,他那著名的雷曼太阳能日报或许将永远停止发行。幸运的是,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在一个多星期之后就收购了雷曼的北美业务,全面接管了股票研究团队,Vishal和他的主要同事继续在巴克莱名下发表太阳能研究报告。不过,雷曼的亚洲业务被野村证券(Nomura)收购了,结果Vishal失去了一些亚洲的触角,而野村则开展了自己的太阳能研究业务(奇怪的是,该业务由新加坡团队,而非香港、北京或上海的团队负责),我个人认为他们做的相当不错。
  
  雷曼兄弟破产前夕,许多太阳能股票都处在从2008年夏天的低谷回升的过程中,眼看就要再创辉煌。江西赛维LDK的股价已经比较接近2007年11月的历史最高点,上海林洋新能源(Nasdaq: SOLF)从最低点反弹超过70%,无锡尚德电力(NYSE: STP)收复了2008年年初以来的所有失地,南京中电光伏(Nasdaq: CSUN)也从最低谷反弹60%以上。在雷曼破产之后的那个星期一,中国太阳能板块整体下跌了10%以上,很多太阳能企业的高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反复查阅新闻之后才发现华尔街上出了大乱子。两三天以后,形势似乎略微稳定了,大部分太阳能企业的股价都回到了雷曼破产之前的水平,但那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没有一个企业家,或分析师,或投资者,知道这个行业在三个月之内会摔得那么惨。在德州扑克游戏的牌桌上,你永远不知道河牌会不会让你亏的一干二净。
 多晶硅风暴——事实证明中国人总是慢一拍
  
  2008年9月19日,在常州太阳能光伏展览会上,聚集了许多亿万富翁和更多的百万、千万富翁。常州天合光能(NYSE: TSL)主办了这次大会,高居中国富豪排行榜前30名的CEO高继凡频繁出现在各种讲座、沙龙和酒会上。尚德、林洋、晶澳、阿特斯(Nasdaq: CSIQ)、中电和英利(NYSE: YGE)均派出规格较高的代表出席,只有上游企业赛维LDK和昱辉阳光(NYSE: SOL)没有出席。会展的重量级角色当然不止这些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还包括天威新能源(其母公司为在A股上市的天威保变),日本京瓷,以及许多大型外企或民企。理论上讲,光伏会展的主要目的是撮合生产商和客户,建立长期的供应销售关系;但是当时正是太阳能投资的热潮,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也频繁出没于这种会展,从美国、日本、迪拜到上海、深圳,到处都可以听到大型投行、基金或咨询公司的名字。
  
  雷曼兄弟的破产根本没有引起太阳能大老板们的不安。毕竟,华尔街上的混乱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先后出局,但太阳能股价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2008年夏天太阳能板块整体下挫,主要原因是油价达到高峰,以及欧洲补贴政策的不明朗。大老板们认为,只要他们把故事讲的好听,把近期的业绩做好,投资者的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流进来——7个月之前,浙江昱辉成功地在纽约上市(此前在伦敦AIM交易);5个月之前,锦州阳光(HKG: 0757)成功地在香港上市;在此期间,已经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太阳能企业,通过增发和发债,募集了十几亿美元的资金。在雷曼破产的同时,至少有五家中国太阳能企业正在申请在美国、香港或A股市场上市,而且万事俱备,只欠最后的流程。
  
  太阳能企业急需资金,是因为它们拟定了庞大的新增投资计划,尤其以赛维LDK为代表。只有3年历史的LDK宣布,将在2008年的后两个季度烧掉5亿美元,在2009年全年烧掉10亿-12亿美元,用来扩大现有的硅片产能,以及设立新的多晶硅工厂。LDK的主要竞争对手昱辉,打算在相同的时间段花掉4亿-6亿美元,做相同的事情。保定英利已经拥有了从硅片到电池组建的完整产业链,却打算继续投资4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来建设多晶硅产能。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厂商——徐州中能,在多次向PE/VC融资之后,打算于2008年下半年到美国上市,以支持其庞大的扩张计划。硅片制造商扬州顺大也多次尝试在海外或国内上市,以便向多晶硅环节扩张。总而言之,大家都非常需要钱,而这些钱将被用来建设多晶硅生产能力。
  
  多晶硅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建设耗资非常巨大。以江西赛维LDK为例,为了建设两个累计产能16000吨的多晶硅工厂,资本开支预算是17亿美元,这还是江西地方政府慷慨划拨地皮、帮助进行三通一平之后的结果。多晶硅产能建设周期漫长,10000吨级的工厂至少要花费20-24个月,建成之后还要花费超过半年的时间来调试;也就是说,从开工建设到达产,可能花费25-30个月。即使花费了巨额金钱和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队伍,生产出来的多晶硅质量还是会很差。相比之下,中国太阳能企业的主营业务——硅切片、电池加工和组建封装,耗费的资本和时间要小的多,在本质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它们对外都自称高科技)。
  
  尽管多晶硅建设之路充满艰险和不确定性,中国企业仍然纷纷迎难而上,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暴利。2008年6月,太阳能级多晶硅(纯度为6个9左右)的现货报价一度达到400美元/公斤,差不多和白银一样昂贵。长期供货协议的价格要低的多,但也达到200美元左右。根据技术专家估计,国际多晶硅大型生产商的总成本,最多只有50美元,有些甚至低于30美元;中国本土已经存在的多晶硅生产商,技术水平和规模效应都不及国外,总成本在80-100美元之间,但也足以获得三倍的利润。所有人都知道,太阳能行业70%以上的利润,被多晶硅生产商拿走了,剩下的30%则由可怜的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商瓜分。有时间即便出很高的价格都买不到多晶硅,下游厂商的产能只能长期闲置。到了狗急跳墙的时候,有些下游厂商甚至愿意购买更昂贵的半导体级多晶硅(纯度接近9个9),再用这些纯度极高的原料加工纯度要求不高的太阳能电池。对中国人来说,这真是既痛苦又耻辱。
  
  于是,从2007年开始,中国的太阳能企业纷纷拟定了向多晶硅环节扩张的计划。2008年,随着多晶硅价格暴涨到300美元以上,化工企业、电子企业乃至八杆子打不着的服装企业纷纷涌入,正如它们在不久前涌入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一样。太阳能硅片、电池和组件加在一起,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不过能获得30%-40%的毛利率,而多晶硅在大部分时候都能获得超过80%的毛利率,这就足够吸引数百亿的资本。2008年9月,某些动手较早的新生产商已经试产了,虽然达产达标还要等到2009年第一季度。至于LDK, 昱辉和英利等上市公司高调建设的多晶硅产能,最早也要到2009年第三季度才能达产(前提是资金链不能断裂)。
  
  在多晶硅建设的狂热阶段,很少有人想过,当新产能迅速跟上的时候,多晶硅价格会不会跌倒他们的成本价之下?对于这个答案,许多人的回答充满自信:“不会跌!2008年不会跌,2009年也不会跌多少,2010年才可能下跌!”他们都寄希望于强大的太阳能需求,这一需求在2012年以前都不会减弱。另外,就算多晶硅价格比高峰时期下跌一半,例如从400美元跌到200美元,新的生产商仍然认为自己有利可图,因为多晶硅的总生产成本不太可能超过100美元,只要积累足够经验就能迅速降低到50美元。
  
  中国人的狂热使外国投资者和分析师都深感敬畏。在绝大部分投资银行和专业研究机构的多晶硅供求预测报告上,“来自中国的多晶硅新厂商”被单独列为一类,其计划产能甚至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新增产能和扩大产能之和!中国人的办事效率也给外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毫无经验的新玩家居然真的能在十几个月之内移山填海,建起厂房,买好设备,组装好生产线,并巨资购买生产技术或聘请资深工程师。一开始,华尔街还很愿意陪中国人玩这个游戏,机构投资者向这些庞大的多晶硅项目里扔了几十亿美元现金,它们很快就消失在深不见底的黑洞里。到了9月,大家发现有些不对劲了,不仅多晶硅的产能很快将过剩,需求好像也需要继续调低。9月22日,赛维LDK在高盛和瑞银的帮助之下发行了1.9亿美元的新股,大部分用来继续建设多晶硅工厂。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一个中国太阳能企业能从华尔街上圈到一分钱了,因为那以后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事先透露一下,2008年年底,多晶硅的价格从400美元跌到了120美元。不是跌了50%,而是跌了70%。现在整个行业的一致预测是,到2010年初,多晶硅现货的价格很可能跌破100美元,长期供货合同则可能跌到80美元——差不多是大部分中国企业的长期成本价。简单地说,绝大部分在2007-08年投资多晶硅产能的中国企业将完全无利可图。这算是中国人总是比别人慢一拍而付出的小小代价。




第二个资料:

裴明宪:证券研究行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不朽著作《证券分析》 (Securities Analysis)第一版正式出版,宣告证券研究从一门荒诞不经的江湖手艺,转化成了一门拥有科学标准的正规行业。《证券分析》一书此后修改了四次,但目前最流行的仍是1934年的所谓“经典第一版”。虽然这本书中涉及的绝大部分定价模型都已经失效,但其根本立足点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证券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研究以及对未来经营情况的预测,找出被市场低估的证券,并推荐投资者买入和持有;与此相反,那些被市场高估的证券则应该被剔除在投资组合之外,甚至是被卖空。
         与大多数中国投资者想象的不同,华尔街的证券研究从一开始就不包括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技术分析只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很短的时间内流行过,并且在《证券分析》第一版的序言里就遭到了格雷厄姆的无情批判。格雷厄姆的著作从根本上瓦解了技术分析,直接导致它被淘汰出了历史舞台。今天,在华尔街的确仍然有人画技术图表,但他们的人数只是基本面分析师的百分之一左右,而且在江恩逝世之后,从来没有一个分析师是因为分析技术图表而成名的。华尔街当然也重视所谓的“技术信息”(Technical  Information),但那是指短期内的供给需求、成交量等市场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根本不属于研究部门,而属于交易部门。
         此后的二十多年是乏善可陈的,因为美国大股灾结束之后用了二十五年才恢复原先的高点。在1950-1960年代的大牛市行情中,中小投资者进入了市场(多半是通过Merrill Lynch或类似的零售经纪机构),股票和债券的投资者基础被骤然放大了,所有的投资者都需要信息。于是,许多第三方研究机构诞生了,他们如同今天中国的股评家或证券分析网络一样,提供着大量千奇百怪、经不起推敲的研究报告,有的是根据扎实的基本面研究,有的则是对未来信息的捕风捉影。大型的投资银行和基金都有自己的研究部门,但他们离市场的中心很远——附带说一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当一个分析师离市场太近的时候,他就无法做出冷静独立的判断了。
         1970年代之前,证券分析仍然是一个乱糟糟的行业,虽然已经有了切实可靠的定价模型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但这个行业太零碎了,缺乏大机构的力量。但是在著名的“五月日”(May  Day)之后,监管部门允许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在交易业务上展开激烈的价格战,交易与经纪费用一降再降,机构投资者在选择交易商的问题上也越来越挑剔了。这样一个发生在交易业务上的重大变革,竟然直接促进了研究业务的发展壮大,恐怕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测到的。理由很简单:既然大型投资银行必须与中小经纪公司争夺有限的交易业务,那么怎样才能体现大型银行的优势呢?除了为投资者提供更小的价差(Bid-Ask Spread, or Bid-Offer Spread)之外,恐怕只有研究报告最能体现一家公司的个性了。
         于是,研究部门居然成为了投资银行销售与交易(Sales and Trading)部门最有力的支持者,如果没有这个部门,许多交易员和销售人员恐怕根本拉不到任何业务。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养老基金自己的研究人员是有限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卖方研究人员提供最新消息、对利润的预测以及与上市公司领导层接触的机会。久而久之,买方和卖方的研究部门都发生了显著的质变,一个越来越倾向于决策——也就是最终做出买进或卖出的决定,另一个则越来越倾向于支持——也就是为决策提供一切准备工作。现代证券分析行业的格局就这样形成了,此后虽然有一系列调整,却并未伤筋动骨。
         除了握有资金的买方分析师和握有关系的卖方分析师之外,还存在着一种经常被忽视的分析师,即所谓“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分析师。在2000年之前,这类机构中最著名的有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和费奇(Fitch),即所谓“三大评级机构”;此外,晨星(Morningstar)和Lipper也是不可小视的力量,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共同基金进行评级。证券评级听起来是一项非常神圣的工作,实际上却被一系列死板的模型控制着,评级分析师根本不像买方或卖方一样具有预测和创造的激情,他们的任务只是保证事情不要变的更糟糕而已。至于基金评级,对于糊弄中小投资者来说已经够用了,但对真正的大投资者来说,根本无须相信,也不可能相信。结果,所有评级机构的待遇都比较低,无法招募到真正出色的人才,而且被视为一个死气沉沉的行业。
         但是,自从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灭、2001年安然破产和2002年世界通信破产之后,卖方分析师已经变的声名狼藉。其实每个机构投资者都知道,投资银行分析师与银行家狼狈为奸、互相吹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没有预料到事情会变的如此糟糕。此后直到2006年,卖方研究部门一直笼罩在司法调查和行业自律的重拳打击之下,只要粗略地看一看SEC的处罚简报就知道,许多企图操纵分析师的银行家或者企图从银行家口袋里拿钱的分析师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丑闻曝光之后,买方突然恐惧地发现,他们已经找不到值得信赖的人了。即使卖方研究部门还能恢复元气,谁能保证他们不再骗人呢?另外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是,今天的卖方分析师的水平比十年前大有下降,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刚刚从商学院毕业的年轻人在两三年内成为位高权重的分析师,整天被上市公司老板们灌着米汤,并接受着“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教育,你能够相信他说的任何一句话吗?
         一些真正优秀的分析师离开了卖方,成立了新的第三方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以评级为目的,他们只是受雇于客户,独立客观地撰写研究报告,然后建议客户“买进”“持有”或“卖出”。他们的薪酬不依赖于银行家的承销收入或交易员的交易佣金,仅仅依赖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某些规模较小的买方或卖方也成立了类似的研究部门,它们的收支完全独立,例如Stanford C.Bernstain和Prudential Equity Research就是其中的翘楚。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Bernstain从第三方研究中赚取的数字相当惊人,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它真的将转行成为一家独立研究机构。
         尽管如此,诚实的第三方研究仍然是偏少的,所以买方内部共享研究成果的事例越来越多。买方分析师发现,他们自己召开聚会获得的新信息,甚至可以超过与卖方开会获得的信息;一些研究能力极强的基金可以用研究报告换取别的基金在某些业务上的忠诚合作,或者干脆直接收钱。不过,买方之间的合作有一个难以逾越的瓶颈,那就是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少了。一个管理100亿美元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资产配置基金,可能总共只拥有五到十名全职分析师(基金经理除外),还比不上任何一家中型投资银行一个行业小组的人数。即使买方有足够的人手,与上市公司直接建立联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很烦人)。
         现在我们可以看的比较清楚了:买方、卖方和第三方的研究部门各有各的优点和弱点。买方的优点是他们掌握着绝大部分的资金和最终客户,而且他们的利润几乎完全依赖于投资决策的好坏,所以他们的分析师异常谨慎,水平往往高于卖方;但是,买方的人数之少使他们不可能独立完成任务,如果他们真的独立完成了任务,成本也是惊人的。卖方的优点在于他们与上市公司长期建立起来的深厚联系,而且他们拥有充足的人手,其研究部门和交易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增加价值(与投资银行部的互动已经被法律禁止了);但是,卖方研究部门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既然他们要依靠交易部门支付工资,那就不可能保证独立性。第三方看似具备了完全的独立性,但是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总人数相当少,至今仍不是一支真正可以依赖的力量。
         十年或二十年之后的证券研究行业将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唯一可以肯定的结论是:现存秩序不可能继续维持下去。以卖方分析师为骨架的证券研究秩序仅仅是1970年代以后华尔街变革的结果,而另一次变革早已于2002年开始。至于今后第三方机构究竟能否成为主流,买方分析师能否变的更加活跃,或者说卖方分析师作为一个整体还能否继续存在下去——我只能说,都是一些难解的谜题。如果谁真能预测到确定的未来,那么他一定将成为传奇人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06: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henry2000888于2011-08-28 20:38发表的 :
若您赞同上述观点,请参与下列问题:

大部分赞同,但是需要对资料和报告进行分类,这个标准先可以简单分成国外报告和国内报告。

国外一个基金经理养成时间比国内要多很多年,国内这几年是靠2006年以后的股市膨胀才临时提拔起来一大批基金经理,这些经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相当部分都成为炮灰,原因很简单:国内环境+突击提拔+没有基本分析手段和独立思维习惯。

国外的分析报告也是良莠不齐,但是这些报告很多也出自国际一流的团队,他们担负的责任不单单是给一个国家做行业分析,而是兼有战略咨询和引导其他国家决策的职能,就写作手法和数据采集基本分析手法这块就够国内这些基金经理学习好多年。
国内报告多半是为了配合国内股市融资和托市的需要,有极强的目的性和短期指向,所以国内的这些报告也可以做一个趋势分析判断的指标。

.......

基金经理是行业报告的买方,他们并不写分析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13: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这种观点。
若您赞同上述观点,请参与下列问题:

3、您如何看待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现阶段有指导意义?能否简要说明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答:我国主要在这四个方面发生改变: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的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
材料补充: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381.2元,1990年是1644.5元,增长了4倍。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起飞的速度明显加快,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7857.7元,2006年则高达16164.8元,6年翻一了番。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亦得到控制;财政收入为6.13万亿元,增长了19.5%;人均GDP达到了22698元,即约为3000美元①。
根据世界通行的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GDP3000美元是进入中等发展水平的标志,比如北非、拉美和中亚一些国家,就属于中等发展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出,到2007年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约达3000美元。
根据国际经验(见表2),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后,用了3年的时间实现了向人均GDP4000美元的跨越;日韩两国则更为迅速,仅仅历时2年就达到了人均GDP4000美元大关。由东西方国家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可知,一般国家经济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后,通常只需2~3年的时间就能达到人均GDP4000美元。因此,200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人均GDP在越过3000美元大关后,会很快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的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这些挑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计划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市场取而代之,弱势群体丧失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给予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新的社会阶级提出的利益诉求和矛盾更加多样化;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权利的运动风起云涌。所有这些变化,对社会政策的目标模式、社会福利的项目设计、社会保障的水平和服务递送方式以及对政策制定和管理的透明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也在社会政策的领域反映出来,社会福利的制度成本成为决定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向中等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在发生着意义深远的性质变化。中国的社会政策是否能够成功地应对这些挑战,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有深远的影响。
   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
纵观各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社会政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了达到这个根本性的目标,基本的政策目标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缓解贫困,收入保障和社会平等。
英国著名的社会政策专家Townsend曾经讨论过社会福利的三项原则:第一个原则是给少数人提供有条件的福利(缓解贫困),第二个原则是对很多人提供最低限度的福利(收入替代或收入安全),第三个原则是社会公正和再分配。从社会福利的项目安排上看,社会救助针对的是缓解贫困的问题,是一个社会为少数弱势成员提供的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社会保险解决的是社会上很多成员的收入安全(收入替代)问题,收入的再分配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在西方福利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这三个政策目标的提出是历时性的:缓解贫困是社会政策最早的目标,其后提出了收入保障的目标,然后才把促进社会平等作为重要的社会政策目标。不过,在福利国家成熟之后,这三个政策目标则是共时性的,只是侧重点变了。比如,在主要发达国家,缓解贫困都不是最优先的政策目标,但是,促进社会平等、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或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则成为社会政策的重要目标。
   在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之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是发展经济。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在社会政策的目标选择中,缓解贫困始终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在经济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较早地把城市人口的收入保障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来追求。社会保险支出占了社会保障支出的95%以上。但是,这个目标始终不是针对全体人口的社会政策目标。针对全体人口的社会政策的首要目标,始终是缓解贫困。
在向低收入中等发达阶段迈进的时候,最主要的社会政策,特别是农村社会政策的目标,开始逐渐拓展,从缓解贫困为主,向缓解贫困和收入保障并重转变。同时,为了应对老龄化、贫富分化和公民权利运动等挑战,出现了多样化的政策目标。在政策目标拓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社会政策领域研究者的认真考虑和应对。
路径改变的挑战
   在社会政策的目标从缓解贫困,开始向缓解贫困和收入保障并重转变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路径转变的挑战。路径转变包括两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从城乡分裂的社会政策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转变;第二,在社会保障的提供方面,从以社会保险为主的政策手段,转变为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并存,并主要依赖社会救助的政策手段。
中国目前以社会保险为主要手段的收入保障政策非常昂贵。根据Whiteford等(Whiteford 2009,Salditt, Whiteford and Adema 2007)的研究,中国的社会保障缴费占劳动力成本的百分比高达27%左右,超出OECD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6%)。除了原东欧国家,这在全世界也是最高的。这个堪称世界上最昂贵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是一个不平等的制度。
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项目中,最主要的项目是养老保险,用替代率衡量,其待遇水平是世界之最。如果从人均养老金占人均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看,中国的水平在全世界最高,超出OECD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个制度只覆盖城市中的少数人口,要依靠财政的转移支付来保障。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低收入家庭得到最大份额的公共转移支付。如英国,10%的最低收入的家庭收入中,有33%来自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只有6%的收入来自公共转移支付。在中国城市居民中,这个比例和英国正好相反。10%的最高收入的家庭收入中,有33%来自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只有6%的收入来自转移支付。③如果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情况,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平等就更明显了。
    现行这个昂贵的、不平等的制度之所以可以维持,依靠的是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和相对年轻的劳动人口。如果这个制度扩大到全体人口,将大大提高我国的劳动力成本,降低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老龄化高峰来临之际,这样的政策在经济上没有可持续性。对社会安定也构成非常大的威胁。转变社会保障的提供方法,采用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并重的社会政策,有利于减缓社会保障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速度,有利于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过去的10年中,路径转变正在逐步发展。从领取社会保障待遇的人数看,由于中国最大的社会救助项目: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到2004年,社会救助在中国的社会保障的受益人口中,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④到2008年,社会救助的受惠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社会保险的受惠者人数,正逐步向“三分天下有其二”发展。社会福利递送路径的转变,涉及利益的再分配、技术手段的更新、管理能力的建设以及专业化的发展,很难一蹴而就。但是,没有递送路径的变化,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以社会保险为中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为全国人口提供有效的保障。
专业化和管理能力的挑战
   社会政策目标的拓展、社会福利递送路径的转变,对国家在社会福利的资金筹集、项目管理和服务递送方面的行政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更高。这是中国社会政策面对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挑战。
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有特定的条件,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其中,政府机构的管理能力和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例如,1997年,根据Newman和Clark等的研究,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在政治方面,有资本和劳动之间达成的合作和妥协的共识;在经济方面,有凯恩斯主义的制度安排;在社会方面,传统的关于典型家庭(一夫一妻加几个孩子,男性在外面工作挣钱养家,女性在家里照料孩子)是国家福利提供的基础;在行政管理方面,有官僚制度和专家负责结合的制度:官僚制度保证了政府官员对公民一视同仁,使所有的公民得到同样的福利待遇。同时,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在专家负责制下得到辨认,并获得国家相应的支持。这几个条件对福利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危机,导火索是石油危机,导致了战后劳资之间关于妥协条件共识的改变(资本要求减少国家干预和税收、占有更多利润、拥有更宽松的流动条件等)、长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造成滞胀经济问题等等。但是,福利国家社会基础的改变(如妇女参加工作,家庭分工模式的变化)和行政管理的危机等,也是重要的因素。随着社会福利的发展,国家机构对社会福利的递送能力和我国社会福利递送领域的专业化程度过低,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很可能会构成重要的制度瓶颈。
民主监督的挑战
   在世界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扩展与公众参与度的提高有很大关系。中国在福利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面对的最大挑战即是民主监督的挑战。
社会福利的提供,必须在公共财政大大增加、国家税收也大大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现代社会中,民众参与意识提高,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政府无法像以前那样垄断信息。国家机构通过纳税征收了大量的收入,纳税人对国家机构在经济、政务等各个方面的公开性也会逐渐提高。政府如果不能满足对公民对政府运作的公开性、公民社会对民主监督的要求,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合法性。这对于我们政府机构,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
结 语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在积累。中国政府是否能够在这些关键性的问题上成功地应对新的形势的挑战,拓展政策目标,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增强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并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是维持社会和谐状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这需要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注释
①“建国60年GDP超过30万亿 经济总量增加77倍――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关注60年中国经贸发展系列报道”,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http://news.ec.com.cn/article/zxztxw/200909/920022_1.html, 2009-12-01.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8》,《中国统计摘要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③Whiteford, Peter 2009 Pension Reform in China, Presentation for the Workshop on Social Security in China,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7th July, 2009.
④Shang, Xiaoyun and Xiaoming Wu,2004 Changing Approaches of Social Protection: Social Assistance Reform in Urba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and Society, Vol. 3 No. 3, 259-271.
国外政府公共服务制度的三种主要模式(延伸阅读)

一、美国:“最低保障与兼顾效率型”或“自保公助型”的公共服务模式。即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上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的制度模式。其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社会保险、企业养老金、商业保险共同构成的个人保障体系。二、英国:“全面公平型”或“国家福利型”的公共服务模式。“公平”是其首要价值理念。它强调以国家为主体,实行对全民的普遍保障。国家承担着保障全体国民的义务和责任,每一个人都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例,英国公共服务制度主要由国民保险、国民医疗保健、家庭津贴和国民救助等构成。三、新加坡:“效率主导型”或“自我积累型”的公共服务模式。通过国家立法等强制手段,以个人或家庭的储蓄来进行自我保障。这种模式国家负担轻,对经济效率产生正面影响。(来源:《人民论坛》2006年 第6期)
附录表:



5、您看好的行业有哪些?为什么?
答:我认为,确定性的机会依然存在于战略新兴性产业。有人说,这类股票已经涨了一年
多了,未来无论如何都会轮换。不反对这种说法,战略新兴产业的个股会调整,而且现在已经开始调整,但调整到位一定是买进的机会。
理由一:这类产业不是一两年的机会,而是10 年的机会。中国政府已经把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当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所以未来的所有投资机会都将在这个方向。
理由二:越是经济问题大,中国政府就越会加大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从长远看,这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变,从短期看,它同时关系到当下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理由三:针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依然会在未来层出不穷。必要时,恐怕不排除政府采购以拉动行业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14: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图应该是用mind jet做的吧

求源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16: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stanleysan于2011-08-29 06:34发表的 :


基金经理是行业报告的买方,他们并不写分析报告。


感谢指点,刚刚找到两篇比较好的介绍这个行业报告的文章,请大家欣赏:
原先看过一些文章,说国内有部分基金经理就是由写分析报告的分析人员突击提拔的,不知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请大家指点


第一篇:

经过stanleysan指点,找了点资料学习,同时提供给大家参考。




[案例分析]卖方投资研究的现在与未来
2009-04-02 12:15
  作者:裴明宪 提交日期:2009-3-28

一 开宗明义
  卖方投资研究(Sell-side Investment Research),是指为客户完成的、间接指导投资决策的、收取一定费用的投资研究。这是我自己下的定义,并非严谨的学术或专业定义,请大家自行鉴别。
  为客户完成——卖方研究不是为自己完成的,而是面向客户的兴趣和需求,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卖方研究的供应商,一般是投资银行(在中国称为证券公司),也包括独立研究机构、咨询公司乃至财经媒体等等。它们的客户,一般是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家族信托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包括一些特别富有的个人投资者,统称为买方。买方是卖方的客户,卖方通过向买方提供各种服务而生存、盈利,卖方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项核心服务。
  间接指导投资决策——卖方研究一般不能直接用于投资决策,而是间接地为客户提供观点、信息、数据和估值方法,由客户来作出投资决策。客户的情况千差万别,卖方不可能掌握所有情况,不可能作出非常具体的建议(即使作出,一般也是销售人员的职责),只能说明自己的立场,供对方参考。所以,客户照此操作无论盈利还是亏损,卖方都无法负责。
  收取一定费用——绝大部分卖方研究是以佣金或软美元(Soft Dollars)的形式收费的。如果客户认为某个卖方的研究质量很高,对投资决策产生了贡献,可以将交易指令送到该卖方的交易柜台,也可以在总的交易佣金当中提取一部分划拨到对方的销售柜台。当然,某些机构投资者也以硬美元(Hard Dollars)即直接付费的方式,对卖方进行补偿。总之,卖方研究不是免费的。
  
  二 卖方研究有什么价值?
  对客户(买方)而言,卖方研究至少可以具备如下价值:
  总结公开市场信息:从理论上讲,一个信息只要公开了,就没有价值了,但现实并非如此。每天的财经信息都浩如烟海,能够指导投资决策的上市公司报告、新闻、演讲、调查、法律和监管文件等等,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被市场完全消化。机构投资者不可能自己去一一消化这些信息,必须依靠卖方分析师进行提炼,指出其意义。所以,即便卖方研究只涉及了公开市场信息,客户往往也愿意为此支付费用。
  提供独家信息:卖方可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自主调查,例如拜访上市公司,采访政府官员,利用商业调查手段收集数据,对上市公司的上下游企业进行调查等等。这些调查结果可以被视为新的信息,对未来具备一定的预测作用,当然不一定每次都可靠。能否获得大量的、可靠的独家信息,是决定卖方研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提供投资话题或观点:在信息之外,卖方分析师也可以向客户提供一些有益的话题或观点:某种政策在长期能产生效果吗?某家公司的运营模式是不是可持续的?宏观经济对某个环境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等等。以上话题具备“头脑风暴”的特点,卖方分析师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可以激起客户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打开一种不同的投资视角,从而创造长期价值。
  提供估值模型和定量分析模型:金融建模是一项浩繁的任务,虽然所有机构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模型,但卖方可以提供独特的视角和建模方式,作出有益的探索。即便所有客户得到的信息都一样,把这些信息输入不同的估值模型,得到的投资结论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定量分析也是如此,一些定量分析能力较弱的客户可能会相当依仗卖方的定量分析模型。
  对于整个市场(而不是特定的客户)而言,卖方研究还具备如下价值:
  增加市场有效性:通过不停地更新信息、提供观点,资本市场的定价无效被极大地消除了,大部分证券定价在长期趋向有效,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得到了加强。在这一点上,受益的不仅是全体投资者,还包括整个商业社会。
  增加市场流动性:卖方研究的目的是让客户作出投资决策,执行交易,这样就增加了市场交易额,即所谓的流动性。虽然卖方分析师经常受到“销售导向、交易导向”之类的诟病,但是如果没有卖方分析师,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可能减弱很多。
  对于卖方,即所谓的投资银行、独立研究机构和一些咨询公司来讲,卖方研究具备如下的意义:
  吸引客户交易,获得经纪佣金:这是卖方研究最初和最基本的目的。如果客户喜欢某个卖方的研究报告,它很可能把大量交易交给这家卖方去做,或者在整体佣金当中为这家卖方留出相当大的一部分。现在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采取了佣金管理计划(Commission Management), 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卖方之间划拨佣金。交易佣金,尤其是股票交易佣金,具备稳定性强、风险低、投入资本小的特点,是卖方的一个稳定收入来源,这次金融危机更加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吸引对冲基金客户,获得机构经纪业务:机构经纪(Prime Brokerage)是一种专门面向对冲基金的全面经纪业务,主要包括结算服务、融资、证券出借、风险管理、执行交易以及投资者关系等。总而言之,如果卖方成为某个对冲基金的机构经纪人,它就将与这个对冲基金产生极为紧密的联系,收取极其丰厚的费用。对冲基金会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选择合适的机构经纪人,但是研究实力无疑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
  提高声誉,扩大知名度:拥有一群强大的分析师,可以极大地提高卖方的声誉。分析师在客户、媒体和公众中的曝光率越高,卖方的知名度也就越高。虽然发表讲话或接受采访不能带来利润,但是会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并加强已经存在的客户关系。强大的研究部门还能够加强卖方与政府机关、公益组织和非金融类企业的关系。
  为投资银行业务提供支持:这里的投资银行业务,是指最狭义的上市业务。拟上市的公司往往倾向于选择研究实力比较强大的卖方担任其承销商,以便与卖方分析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分析师还能够对自己的投资银行家提供咨询,以达到更好的发行与定价效果。但是,2000-03年的监管风暴之后,研究部门与投资银行部门的联系被切断了,现在分析师对上市业务的贡献已经不如以前那么大。
  
  三 卖方研究会走向灭亡吗?
  不可否认,现在的卖方研究的地位已经比2000年有了严重下降。在网络股泡沫时期,分析师是卖方的灵魂人物,明星分析师的地位可以凌驾于一切银行家、交易员和销售人员之上,机构投资者也必须讨好他们。分析师不仅是经纪业务的核心,也是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因为他们可以在定价、路演和销售过程中大肆鼓吹,为拟上市公司争取更多的融资。在网络股泡沫、安然丑闻和世通丑闻中,分析师与投资银行业务的联系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美国监管部门不得不予以研究部门极大打击,世界各国监管部门也随即跟上。现在,在发达国家,卖方研究的地位仍处于持续下滑之中。
  卖方研究的衰落,不仅仅是因为丧失了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直接联系。分析师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接触受到了限制,利益冲突受到了严格监管,薪酬也被置于监控之下。但是,绝大部分主要金融机构仍然保留了研究业务,并作为它们的核心服务之一。典型的例子是美林(Merrill Lynch),在2003年的监管风暴之中,纽约市检察部门强硬地要求其取消、出售或拆分研究部门,但美林予以了更为强硬的拒绝。不久前倒闭的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以及现在仍在活跃中的CLSA等卖方机构甚至进一步加强了它们的研究部门。对于中小型卖方机构如Piper Jaffray, Jefferies和Cowen而言,训练有素的分析师仍然是它们的灵魂。
  卖方研究始终没有消亡,其原因很简单:机构投资者需要研究报告,整个市场需要卖方分析师提供持续的信息更新,销售人员也需要研究部门为其提供卖点。如果卖方研究消失,机构投资者不得不独自承担寻找信息、整理信息、产生话题和进行估值的全部任务,其组织必将大大膨胀,成本必将大大攀升,市场效率也将大大下降。此外,卖方如果砍掉研究部门,必将丧失对市场、媒体和客户的绝大部分发言权,声誉和知名度将急剧下滑,整个资本市场业务都将蒙受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除非卖方只从事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否则它们是不可能砍掉研究部门的。  
  在2003年之后的痛苦改革之中,卖方研究部门完成了一些有益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机。首先,现在的卖方分析师队伍比原先有所削减,一些热门股票的研究者从二三十人减少到了十几人,冷门股票的研究者可能只有三五人;结果,原先广泛存在的“冗余研究”或“无效研究”被大幅度压缩了。其次,许多卖方开始采用更有创造力的研究方法,例如增加实地调查,采纳草根调研方式,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及进行政策研究、公共关系研究等等;比起那些只会与上市公司高管交谈,然后列出复杂的预测和估值模型的旧分析师,这些具有活力的新分析师无疑能给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再次,卖方分析师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机构投资者开始垂青那些以研究部门为核心、利益冲突较少的卖方机构,例如前面提到的CLSA, Piper Jaffray和Lazard Capital Markets等等。事物总是存在着两面性,在利空因素出尽之后就可能迎来利好,卖方研究也是如此。
  
  四 卖方研究仍然保持着对市场的影响力吗?
  有很多人认为,在2000-03年的监管风暴之后,卖方分析师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客户不再相信卖方研究,所以卖方的绝大部分影响力都丧失了。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分析师固然不像10年前那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但是无论对于大盘蓝筹股还是对于小盘成长股,无论对于宏观经济还是对于短期交易策略,他们都还具备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下面是两个简单的例子。2009年初,汇丰银行(HSBC)是受次贷危机打击最小的大型金融机构之一,其股票估值仍然很高,受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一致支持。但是CLSA的银行业分析师多次发表研究,认为汇丰可能遭到极大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减记(Intangible Assets Write-down), 资本充足率将受到影响,不得不在目前哀鸿遍野的市场上进行增发配股。高盛、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随后发表了类似的意见。一个星期之后,汇丰受到了机构投资者和媒体越来越多的质疑,不得不于3月宣布配股计划,股价一度暴跌30%以上。虽然汇丰银行的规模相当于几十个CLSA, 但在对方强大的银行业分析师面前,汇丰管理层的争辩是苍白无力的,分析师的言论产生了强大的效果。
  无锡尚德(Suntech)是中国最著名的太阳能生产商,在2008年下半年的太阳能股票暴跌之中,尚德一度表现良好,因为其具备良好的规模和技术优势。但是很快,包括Piper Jaffray, 巴克莱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卖方研究机构纷纷发表研究,指出尚德面临严重的债务问题,甚至有可能在2010年可转债到期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结果,尚德的股价在短短两个星期内暴跌一半,从跑赢全行业变成了跑输全行业。与此类似的是另一家中国太阳能生产商赛维LDK(LDK Solar), 自从2007年11月Piper Jaffray分析师指出该公司存货价值存在问题之后,其股票再也没有恢复当年的最高价。即便是对于几万公里之外的中国高科技成长股,分析师的言论仍然具备不容置疑的效果。
  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分析师的言论也有极大的影响力。虽然中国政府多次宣称2009年GDP增长率将达到8%,卖方研究却远远没有那么乐观。2008年第四季度,CLSA提出2009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能只有5.5%,主要缘于出口的崩溃;摩根士丹利、渣打和中金相继调低了增长预期,现在只有摩根大通等极少数机构保持8%以上的预期。鉴于这些悲观的宏观经济预测,海外投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热情被遏制了,无论中国的股市、债市和房地产市场进展如何,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仍然持有非常谨慎、甚至过于悲观的态度。以上卖方研究不能说完全正确,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国政府和官方媒体的乐观宣传,也抵消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乐观估计。
  
  五 卖方研究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首先,卖方研究永远不会消失。只要机构投资者需要有人提供建议,只要资本市场存在,卖方分析师的饭碗就有保证,只是饭碗大小的区别而言。其次,卖方研究仍然需要持续的改革。总结起来,卖方研究的改革方向和过去几年的方向是一致的,我将其总结为:草根化,中立化,差异化,多元化,以及精简化。
  草根化,就是指卖方分析师必须放下身段,从金融中心城市的豪华写字楼里走出来,到工厂、乡下、中小城市和生产销售第一线去。仅仅凭借电话、电子邮件和官方提供的资料,是不可能做好研究的。卖方分析师既要有在凌晨三点被电话吵醒的心理准备,又要有穿着草鞋在泥泞的乡间道路上体察民情的决心。卖方研究是一种高端服务,但高端不意味着清高,更不意味着脱离实际。除了亲自去干脏活累活,分析师还必须认识三教九流的人物,与第一线的“低端”从业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切忌产生不切实际的优越感。没有草根化的视角,就不可能有高屋建瓴的结论。  
  中立化,不仅包括卖方分析师必须与投资银行业务保持距离,还包括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保持距离。上市公司管理层是卖方分析师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如果距离过紧,很可能沦为管理层的传话筒,不敢或不愿报告坏消息。人们往往认为,分析师不愿给出负面评价是为了争取投资银行业务,但是分析师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给出的负面评价过多,就没有管理层愿意与其保持联系了。为了达到中立化,分析师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避免激怒管理层,还必须扩大自己的信息渠道,即我前面提到的草根化。
  差异化,就是指方法论和研究视角与众不同,不能千人一面。传统的卖方研究格式和内容都非常类似,无非是公布某些信息,对这些信息作出财务预测,建立一个或一个估值模型,然后加上几句定性的评价。客户从这些报告中看到的无非是一些混乱的预测和莫名其妙的方法论。如果卖方分析师能够多讲一些他们对行业的深入看法,对公司治理的认识,以及对监管环境的意见,无疑将大大加强研究报告的价值。此外,卖方研究一贯偏重损益表,预测集中于营业收入和利润,而忽视了对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这一缺点已经受到了许多客户的一致谴责。分析师不一定要做到正确,但一定要能够提供新颖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多元化,就是指卖方研究的提供者不限于传统的投资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应该包括更多的中小投资银行,第三方研究机构,咨询公司,财经媒体,乃至行业协会等。只要提供的信息有价值,客户是不会在乎为谁付出软美元的。大型卖方机构也意识到了多元化的趋势,推出了一些顺应潮流的措施,例如高盛推出了Hudson Street这一第三方研究汇总平台,Soleil Securities则在其研究部门旗下整合了十几家高科技行业研究机构,等等。麦肯锡等传统的管理咨询公司,现在也经常发表一些与资本市场有关的研究报告。卖方研究提供者的身份也越来越难以准确判断,例如你很难定义CLSA和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这样的公司究竟是投资银行,还是第三方研究机构。
  精简化,不仅包括卖方研究人员的精简(这个过程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也包括研究报告本身的精简。凡是从事过投资研究业务的人都知道,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每天产生的卖方研究报告数以千计,有时候甚至数以万计,每篇报告动辄十几页、几十页,令人眼花缭乱。任何客户都无法认真阅读这浩如烟海的研究报告,必须依靠销售人员把大致内容“解读”一遍,然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大机构每周要出版几本经过删节的研究汇总,内容仍然长达数百页,CLSA的报告汇总一般也有几十页。卖方研究的浩繁与机构投资者的有限精力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所以卖方必须改变原先动辄发表长篇大论,对一切信息都要产生反应的习惯,致力于提供最有效、最简洁、最重要的研究。
  综观最近十年来的历史,我们可以说卖方研究已经死了,也可以说卖方研究已经浴火重生。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自营交易、对冲基金、私人股权等传统的摇钱树业务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投资研究与经纪这两个曾经的“冷门”业务却受到了高度重视,股票经纪也成为了绝大部分投资银行唯一盈利的部门。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见解,挂一漏万,至于未来发展究竟如何,还需要我们这些有幸生逢这一大时代的人们去亲自经历。










第二篇:

文章有些过时,现在券商也能做融资融券了,另外引进了股指期货了,请大家注意。



中国券商的困境——以销售交易的角度观察
作者:裴明宪 发表日期:2009-8-29
  
  中国的券商,或者说证券公司,处在一个长期的困境之中:可以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很少,佣金费率逐年降低,而所谓的创新业务又迟迟不能成为主流。结果,大部分券商的业绩波动性极大,盈利能力提升的空间有限。虽然它们在国外的同行,即全球性投资银行,受到了极大的挫折,但是中国券商仍然没有实力与它们竞争。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券商的业务分为投资银行、销售交易、自营交易和资产管理四个部分。自营交易和资产管理都属于买方业务,在此不予考虑;投资银行和销售交易都是卖方业务,是真正的券商业务。在发达国家,销售交易业务所占的比重是最高的;在中国也是如此。销售交易又可以分为对机构业务和对个人业务(零售业务),中国券商与国外投行最大的区别,就出在对机构的销售交易业务上。
  
  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一部分实业企业,其中最重要的是基金公司。当一个基金或保险公司向某个券商下单,该券商就获得了一笔机构交易业务,从中获得一笔佣金。问题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券商究竟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在发达国家,大致有如下几种:
  
  1. 卖方研究,即提供研究报告、召开电话会议、安排实地考察等待。券商是沟通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重要桥梁,仅仅因为这个愿意,机构投资者也愿意支付高昂的佣金,或“软美元”。全球各大基金公司支付给券商的软美元,其数量级在几百亿美元。
  
  2. 最佳执行服务,即券商交易员根据近期市场走势,判断究竟应该在什么价位以什么方式执行客户的委托。一个基金经理或买方交易员可能下单“以尽可能优惠的价格购买10万股某股票”,而究竟在什么地方买进,则是卖方交易员的职责。卖方可以设计很多精妙的算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单对市场的影响,保证客户的利益。
  
  3. 做市服务,即券商扮演一手买进、一手卖出的角色,维持市场的流动性。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是做市商市场,是由做市商的双边报价驱动的;全球各主要债券市场都是做市商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绝大部分买卖行为,都要通过某个做市商。某种证券的流动性越差,做市商的职能就越重要(注意,在中国股市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上,不存在做市商,也不可能有做市服务;美国纽交所实行的则是一种与做市商有区别的专营商制度)。
  
  4. 大宗交易和投资组合交易,即当客户的交易指令过大或者过于复杂的时候,券商可以通过自己的内部网络、特定程序和交易机制,尽量吸纳其交易,达到对市场影响最低的效果。在美国,一般而言,有10-20%的股票交易是通过券商自己的交易网络完成的,根本不曾达到交易所,其中很多是大宗交易。
  
  5. 融资融券,在国外这主要是一项面向对冲基金的机构业务。
  
  6. 交易的事后统计、结算等等,这些业务可以由券商完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或银行完成。
  
  以上第一项服务的作用是“告诉客户应该如何交易”,第二到第四项服务的作用是“提供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第五项和第六项与交易本身没有直接关系,是间接服务。
  
  那么,中国的券商可以为机构客户提供哪些服务呢?从目前来看,只有第一项。大部分券商都在加强自己的研究所,雇佣优秀的分析师以提供研究报告、预测公司盈利,这是差异化的唯一源泉。虽然目前中国的卖方研究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每年都在大幅度地进步。
  
  第二项服务事实上不存在,因为券商在交易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很少。中国证监会不允许券商接受全权交易委托,也不允许券商主动寻找交易对手,所有的交易指令都只能输入网络,由中央主机统一执行。中国的基金交易员,往往只是把买卖数量和价格输入交易软件,然后等待交易结果而已。至于算法交易等新鲜的概念,更是尚未存在。
  
  第三项服务也不存在,因为股票市场不存在做市商,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主要是商业银行。想在债券市场上击败强大的商业银行,是不现实的。
  
  第四项服务极其微弱,受到监管极严。中国只有一个官方的大宗股票交易平台,一切交易指令必须发到那个平台上。证监会对大宗交易的数量、价格、买卖者身份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事实上扼杀了大宗交易的活力。在美国,券商可以活跃地为大宗卖单寻找买家,或者自己先买下来然后拆分出售,但在中国是不可能的。投资组合交易也是如此。
  
  第五项服务还不存在,考虑到目前中国缺少真正的对冲基金,即便允许融资融券,一般的基金经理也很难迅速进行融资融券。
  
  第六项业务在中国一般由托管银行完成,券商除了一共一些交易统计和图表分析,似乎无事可做。
  
  我们观察的结果很清楚:在中国,券商能够为基金提供的服务,无非是给它们一个机构交易专用席位,让它们通过自己的交易软件下单,同时提供研究报告和投资会议而已。一个交易指令对市场的影响如何,券商管不了;一个交易指令能否以最有利于客户的方式执行,券商管不了;除了交易所,有没有别的更高效的执行渠道,券商也管不了。这里的主要原因是监管过严,电子化过强,完全忽视了券商的主动性。
  
  以上现象对市场的影响如何呢?简单地说,减少了显性交易成本,提高了隐性交易成本。根据基金公司的公告,机构股票交易佣金一般只有0.8%-0.85%,远远低于欧洲和美国(0.1-0.3%)。因为券商能够提供的服务很少,基金公司不过是在付给券商成本价外加研究报告的费用而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基金交易对市场的冲击极大,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引用的研究资料,中国股市的市场冲击成本比欧美高3-5倍,整体交易成本高于欧美。
  
  Bloomberg Markets杂志2008年9月的“最佳股票经纪行”评选,证实了在市场大起大落的情况下,券商经纪业务的重要性:券商交易员可以利用自己开发的算法和流动性平台,最大限度地吸收大笔买卖,补充市场的流动性;券商销售人员可以主动联系可能的买家与卖家,在内部平台上撮合交易,达到比交易所自动撮合更好的结果;券商还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客户的匿名性,使市场不至于因为某些大户的集中抛售传闻而趋于崩溃。
  
  纽交所的专营商起到的作用甚至更大。在道指动辄创下几百点甚至上千点跌幅的时候,专营商们不停地打电话联系潜在的买家,维持市场稳定,使流动性得以有序地进出市场。根据某些学者的估计,如果没有专营商,那么道指在一天之内有可能暴跌3000点,那将肯定意味着全球资本市场的整体崩溃。
  
  遗憾的是,中国券商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中国股市缺乏很多东西,中国的机构投资者需要很多服务,但是券商无法提供。只有证监会和交易所许可,券商才能展开一些创新业务。按照一位买方分析师的话说,中国的金融创新完全是自上而下的,券商只是传声筒,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为只提供极少的一般服务。如果没有研究所,那么每个券商之间都没有什么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19: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henry2000888于2011-08-29 16:13发表的 :



感谢指点,刚刚找到两篇比较好的介绍这个行业报告的文章,请大家欣赏:
原先看过一些文章,说国内有部分基金经理就是由写分析报告的分析人员突击提拔的,不知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请大家指点
.......

Henry客气了,谈不上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 0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和经验
1、您如何看待上述的观点?
答:部分赞同。新闻记者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有真有假,且大多属于无效信息。一般对于新闻报道我只看标题,若感兴趣再快速浏览,除非有效信息绝不仔细研读。

若您赞同上述观点,请参与下列问题:

2、您一般阅读哪些旧报告?
答:旧报告,我只看其分析的框架,再借鉴到自身的研究中。

3、您如何看待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现阶段有指导意义?能否简要说明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答:现阶段,我们似乎更需要关心拉美陷阱~除非社会不稳定,否则这对股市无影响,暂属无用信息。

4、您购买股票的催化剂有哪些?您如何看待?最好举例说明

答:一周内大盘至少2天有20个左右的跌停时才买。不追涨,不杀跌,不熟不做。

5、您看好的行业有哪些?为什么?
答:强势百货股(抗跌),强势资源股(抗跌)

6、您可以就上图的部分观点展开说明,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绝对不能像上面一样教条,否则只有输钱的份。不要光听研究员忽悠,他们只想卖报告且水平有限,要自己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09: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和经验
1、您如何看待上述的观点?
答:我赞同这种观点。当今很多机构和新闻发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欺骗我们散户的,尤其是电视里面天天那个股评分析。
即相当一部分新闻实际在误导短线操盘


若您赞同上述观点,请参与下列问题:
2、您一般阅读哪些旧报告?

答:具体我也没有读什么就报告,一般是读读网上关于这个公司的过去一年或者2年内的情况。在这里我推荐一本杂志《股市红周刊》,中国证券报,那都是正规的报纸。还有就是天涯第一高楼贴,入眠的股市分析贴。分析的很好(这个我不是做广告啊,入眠这个人只要是搞股票的大家都应该知道了)

3、您如何看待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现阶段有指导意义?能否简要说明日韩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的历

史经验和教训

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反正一句话,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有中国共产党在,还怕什么,天不会塌下来

4、您购买股票的催化剂有哪些?您如何看待?最好举例说明

答:  1. 政策面:决定大市的走势很多时候来自于政策。这往往是一段时期股市走好走坏的基础。从国内股市十几年的走势来看,大牛市和大熊市都因政策面而起。所以理性看政策面到向决定了未来大盘的运行格局。
    2. 个股基本面:每股收益,成长性,市盈率。题材都属于基本面的信息。选择一个好股很重要。要选好股,光看股票软件里的个股信息是不够的,那些信息其实知道用股票分析软件的投资者都会看,那些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除了那些,报表分析还有行业分析就更关键了。这些信息可以在网上从该公司所处行业国家相关行业排名以及公司在所在城市上交利税的情况。选一个好的股票,选一个好的买点为未来股票走势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3. 盘面:个股每天的成交量,换手,一个时段的换手,盘中大单出现情况都是跟踪的信息。其实看盘,主要看主力动向,每一个庄的性格都不一样,有些喜欢尾盘拉升,有些喜欢连续上拉,有些喜欢折磨散户的,都可以在盘中分析出来的,关键是自己要仔细。
     4. 技术分析面:综合各种指标。所谓的均线,MACD,RSI。支撑位,压力位,这些辅助方法综合运用。
     5. 心理面:这是很重要的,股票几个永远是散户和庄家的博弈。所以分析散户和庄家的心理也很重要。在一个相对的股价位置,要多从心理面去分析。例如涨多了,主力会不会出货。散户会不会追涨。还有就是一般在下跌时总是前期涨的多的股票跌的快,那是因为获利盘太多,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获利盘涌出。在大盘下跌时抗跌的往往是主力很强的股票,因为散户跌时杀跌,涨时追涨是共性。很多股票涨起来慢,跌起来快,那是典型的散户型股票,就不要碰。总之你要进可能揣摩主力心理和它站在一边,你才能与庄共舞

   

5、您看好的行业有哪些?为什么?

答:我还是看好节能和黄金股票。因为节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节能公司股评具有很好的成长性,股评是依靠成长性来支持的。二是黄金,黄金比纸币稳定,2010年第才1300美元,现在涨到1900美元。只要国际动荡,纸币就不稳定,而稳定的货币就是黄金,只要打仗或者金融危机,黄金就涨。比如辰州矿业,是我一直持有的股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09: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上面的帖子有限另外看一个帖子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选股票

第一、关于补仓和止损:
买股票一定要有好心态。目前你低位持有该股有利润是好事,可是如果你目前价加仓的话,你的持仓成本就抬高了。加上加仓后你的资金买得更多。一旦股价回落可能下跌几个点你的股票就要被套了,前面的赢利全部烟消云散。往往得不偿失。没太大意义。做股票一定要学会控制资金的运用和科学的管理。做任何股票,力求一控制风险,二再谈收益。散户在如今的世道里永远是慢半拍的,因为和主力相比,永远是不对等的弱势地位。所以要想自己在股市里能获得好的收益,一定要让自己具备一套科学的资金管理思路和简单实用的操作理念,千万不要忘记风险。
    止损短线股设在5%。中线考虑的设在15%。一般股票进入下跌空间,一般都有续跌的空间,没有完全走稳是不可以补的。一般没有套10%以上不要考虑补仓,补仓不是一个好办法,对于操作来说,表面看摊低了成本,可是你的资金量多了,风险是在家大,如果继续跌你可能心态完全被跌坏,亏得也更多,那样是得不偿失的。个人觉得做股票还是坚持止损,那样最主动。
  第二、股票基本面技术面相关分析
    (一)怎样进行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
    其实我也很想好好给大家讲讲个人选股,操作的理念。我想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都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一直觉得股票投资是很灵性的。有时候看天分。所谓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其实说起来实在话长。因为个人时间关系,实在没办法一一讲清楚,不过以后我会多讲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吧。
    个人觉得分析股票未来的走势要有很多方面:
    1. 政策面:决定大市的走势很多时候来自于政策。这往往是一段时期股市走好走坏的基础。从国内股市十几年的走势来看,大牛市和大熊市都因政策面而起。所以理性看政策面到向决定了未来大盘的运行格局。
    2. 个股基本面:每股收益,成长性,市盈率。题材都属于基本面的信息。选择一个好股很重要。要选好股,光看股票软件里的个股信息是不够的,那些信息其实知道用股票分析软件的投资者都会看,那些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除了那些,报表分析还有行业分析就更关键了。这些信息可以在网上从该公司所处行业国家相关行业排名以及公司在所在城市上交利税的情况。选一个好的股票,选一个好的买点为未来股票走势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3. 盘面:个股每天的成交量,换手,一个时段的换手,盘中大单出现情况都是跟踪的信息。其实看盘,主要看主力动向,每一个庄的性格都不一样,有些喜欢尾盘拉升,有些喜欢连续上拉,有些喜欢折磨散户的,都可以在盘中分析出来的,关键是自己要仔细。
     4. 技术分析面:综合各种指标。所谓的均线,MACD,RSI。支撑位,压力位,这些辅助方法综合运用。
     5. 心理面:这是很重要的,股票几个永远是散户和庄家的博弈。所以分析散户和庄家的心理也很重要。在一个相对的股价位置,要多从心理面去分析。例如涨多了,主力会不会出货。散户会不会追涨。还有就是一般在下跌时总是前期涨的多的股票跌的快,那是因为获利盘太多,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获利盘涌出。在大盘下跌时抗跌的往往是主力很强的股票,因为散户跌时杀跌,涨时追涨是共性。很多股票涨起来慢,跌起来快,那是典型的散户型股票,就不要碰。总之你要进可能揣摩主力心理和它站在一边,你才能与庄共舞。
  
  (二)如何确定目标价?
    目标价主要看主力的成本。一般在牛市里主力操作的空间达到50%以上才会出货,很多股票成长性好的,一般地100%以上才会考虑出局,股票的目标价主要看庄家思路和题材结合。在熊市里,很多主力的短线一般在2案0案以上就出货了,具体要结合个股来看,不是恒定的。目标价位还有一个评测的标准是以股票本身的基本面和业绩情况结合市盈率情况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价,以上几点都是综合考虑的内容。
    个人给股票的定价基本是认为该股没有低估的合理价格,很多时候是一个阶段的价格。以下是几个关于定价的几个考虑的参考指标。 
    1. 行业地位。该股在该板块和行业的地位如何,龙头企业和一般企业,成长企业和衰退企业要给出不同的估值和市盈率。  
    2. 成长性。从该股的行业和该股的财务状况,募集资金投入以以未来预期收益如何来综合考评目前的定价。  
    3. 题材。题材炒作的是想象空间,这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4. 主力介入程度。从盘面分析该股主力的强弱,控筹程度主力成本。来判断未来股票的潜力和理论主力运作的目标。
    5. 该股目前市盈率情况结合整个板块的平均市盈率是否低估。  
    6. 技术分析,结合该股历史价位过去表现来判断对该股未来价格的影响。历史高点,阻力位。以及均线对该股的压制,都是一个考虑的指标。
    总之合理定价是一个综合的分析和判断。这里时间有限,简单列了几点,提供大家参考。
  
  (三)关于选股思路和如何预测股价
    我想选股的问题其实很难简单说清楚,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选股思路也不同,从我个人来讲主要分三方面。1. 紧抓热点选龙头,这基本属于短期思维,力求踩准市场节奏,抓住热门热股,短期获得最高收益。2. 稳健仓位基本把握低估股票,这其中个人介绍15倍市盈率以下的,或者同板块股价最低。都可以按这些思路去选择股票,获得稳健型收益。3. 选择成长性股票,这类基本是中线仓位,主要研究公司的年业绩增长率,行业成长性,公司在该行业的竞争优势如何。应该说选择好成长性股票这基本是可能获得最好收益的途径。其实我一直在贴里说,我只推荐低估的和未来具有成长性的股票,还有就是总说要抓龙头,以上就是我一直说这些的原因。
    关于预测股价其实参考指标很多,1. 首先看该股在行业的具体地位如何,品牌公司和优势公司可以享受高估值,参考该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地位来衡量应该给公司的具体定位,这其中市盈率参考很重要。2. 其次看主力成本,从最近半年的最低价最高价,以及成交量堆积在什么价位,结合目前股价,结合技术图形来判断主力成本在哪里?然后结合主力未来可能在多少获利空间会出局。3. 从未来公司的成长性如何来判断目前股价定位的低估或高估,如果是成长性公司可以以动态市盈率指标来衡量未来在某个成长阶段该给出的合理价格判断。4. 从公司具有的题材来判断应该给出的高溢价,很多股票之所以走高,部分是题材因素,考虑到炒作未来业绩,题材能给公司可能带来的想象空间,来判断应该给出什么价格。5. 从主力持股结构和股东人数考量主力实力是否雄厚,主力势力强的股票股价会更强势,应该可以给出更高的预测价。
    以上只是简单的几个应该关注的信息,应该说关于如何预测价格这些很难分析完,这里只能简单说这些了。
  
  (四)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才能发现值得买的股票呢?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检验它是否具备投资价值。1. 看业绩,2. 看市盈率,3. 看行业排名,4. 看股东人数,5. 看今年涨幅大小,6. 看行业成长性. 7. 看技术图形(有关图形很多,但MACD指标很适合初学者)
   综合以上分析后,如果一家公司,业绩不错(年报0,40以上)+市盈率不高(20倍左右)+行业排名前五+股东人数减少+今年涨幅总体不大+行业具备一定成长性+技术图形MACD指标翻红====好股票。 
   以上的简单分析只适合初入市者,至少可以避免盲目。分析方法很多,还需要加进去很多指标,我想另外有些因素要加进去例如流通盘要尽量小,具备一定题材,等等,我想这样去分析就可以了。初学者不要强求太多,我想刚入市者,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基本面的选股。打好基本面研究基础比盲目学习技术派的内容可能收效更好。
  
  (五)关于市盈率
    首先市盈率是一个指标。它所衡量的是业绩和股价的一个关系。市盈率低风险越小,反之越大,然而不是所有的股票都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它只能是一种参考。我想市盈率在某个阶段是静态的,例如年报公布了,假设每股收益1元。股价10块,那市盈率只有10倍。这个时候市盈率是静态的,然而到了下一季度报表出来,上市公司会有业绩波动,那么市盈率就会变化,这个时候市盈率就是动态的。应该说现在的市盈率只代表过去,而未来是动态的,因而考虑这个指标就要考虑这种动态。炒股票其实是在炒未来,想象永远是无限的,这也是很多股票之所以现在亏损,或者业绩一般,但是股价却很高的原因,因为只要未来具有业绩增长的动力,市盈率具有下降的预期,股价就有空间。一般而言主力都是先知先觉,往往炒到高位了,业绩增长了,大家都知道股票好了,可能股价就高高在上了。再去接盘可能就要被套了。所以股票都是提前炒作。
    以农产品为例,公司三季度亏损,因而市盈率对它没有意义,也不存在负数之说了。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公司未来潜力很大,未来业绩将具有大幅增长的空间,那么未来的市盈率预期下降,股价上涨是合理的。个人推荐理由其实很清楚。一、剥离民润股权轻装上阵,今年年报将扭亏。二、公司已在全国省会或核心城市拥有15家农批市场,07年开始每年至少新开1~2家市场。 业绩增长的来源:1、原有市场的搬迁将增加综合性市场的功能;2、新市场的开业;3、盈利模式进一步向"佣金模式"转变。三、作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 从经营模式来看, 农批市场兼有商品批发及零售企业的特点,可以说是集“小商品城”和“苏宁电器”之长。而且农批市场还具有诸多“小商品城”及“苏宁”所不具备的优势。未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以上。因而公司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六)除权与分红送配操作方法
    我也不用专业的说法解答你,简单来说什么是除权/上市公司公司分红送配是每个股东应该分享的权利,分红送配都有个股权登记日,在登记日后都会有个除权日,这一天股票会有个特殊的标志,这一天开始上市公司将分红和送的股份注入到你的股票帐户,那样你的享受的权利已经到帐了,那么短期就没有了新的分红送配权利,也就代表权利去除。
    操作指导:年报公布到召开股东大会一般是一个月,股东大会通过送股方案后,一般送股在半个月进行,也有个别在一个月后才送。主要看公司意愿。对于高送配股,可以这样一来操作。
  1. 公布方案时涨幅不大,市盈率不高的,可以果断介入。一般持有到除权前选高点卖出。
  2. 公布方案时股价高高在上,一般消息公布会出现利好兑现后回落,可以在回落时选低点介入。持有到送股前卖出。
  3. 部分股票送股前涨幅不大,将可能填权,可以一直持有到除权后,送股除权前涨幅大的,大部分送股后会贴权,或者阴跌调整。这些都要在除权前卖出。
  4. 成长股往往送股后会强劲填权,这类股票可以一直耐心持有到除权后填权到一定价格,出现高位大量时暂时卖出。
  6. 绩差股的送配,股价也不低的,未来没有成长性的以回避为主。
    
  (七)股票的操作风险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股票的风险不是来自股价的高低而是股票的质地和您的操作策略及资金的控制。你说我推荐的股票价格高,的确有些是在高位推荐。不过一般我都介绍了推荐的理由。对于股票来说,其实真正的高手通常都是追涨杀跌的,我说的这个追涨杀跌,指的是追高买进强势股,特别是创新高的股票。杀跌指卖出弱势股,跌破止损位就卖出。而真正的散户心理总是想卖在最高,也总想自己买在最低。那是不容易做到的。很多股票总是创新高后再创新高,强者恒强。那是因为创新高后,没有套牢盘,拉起来抛压轻,从技术图形上看,真突破就是好的买进机会,那样的短线受益来得快也收益高。另外创新高的股票,其实大部分散户是不敢买的,那样庄家才好做上去。通常散户都不敢买的主力就敢拉。另外从股票本身来说,昨天的高价只代表过去,而昨天的业绩也代表过去。昨天的高价只要该股未来有业绩支持,有高成长空间,那么昨天的高点就是未来的低点。如果公司没有成长性,那么现在的低价可能就是未来的高点,所以不要总因为价高就害怕,如果害怕50元的股票,那就买十块以上,十五块以下的好了。我说这些不是要大家都这样去做,这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的,高手可以考虑这样操作。我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一些思考的途径。逆向而思,正向操作。突破自己以往的思维方式,只有突破自己心理的惯性和障碍,你的操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你才可以进入高手的行列,你才会真正分享到投资的愉悦。
  
  (八)关于增发问题,
    近期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增发,只要是增发后,有实质性优质资产注入,未来业绩有好的增长保障,那么对公司来说都是利好。但是要自己学会思考问题,公司增发后资金投向如何,未来行业前景如何。都要区别对待。个人认为大部分公司的非公开增发还是不错的,对公司业绩增长有帮助,但是增发后股本扩张,股性必然比以前要不活跃,加上业绩摊薄,可能很多公司不会有特别好的表现。所以关键是增发后给公司带来的业绩暴增,或者质变,公司未来才有好的表现。
   
  第三,关于庄家操盘手段
    (一) 问:1. 庄家在操作或者说操纵某个股票的时候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2. 做为散户我们在每个阶段的应对策略大致应该怎样?3. 如何判断当前在哪个阶段
    入眠:您问的问题其实很复杂,很难在这和您很快交流清楚。以下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1. 主力运作一只股票一般要经过。吸筹,洗盘。试盘。拉升。出货等五个阶段。  
    2. 吸筹完毕,为了拉升起来轻松,通常都有一个洗盘,以清洗浮动筹码,将不坚定的跟风者震出,一般采用快速杀跌,或者连续震荡造成恐慌,浮筹洗出后即快速拉回到成本区位置。  
    3. 洗盘结束一般会有一个试盘。拉一拉,看一看上方的抛压如何,试试抛盘轻重,追高意愿如何。  
    4. 拉升期一般看主力性格,有些采用快速脱离成本区,往往连续大幅拉升,短期升幅可以达到50%。让散户不敢追进。有些采用缓慢拉升的方式,沿均线一直缓慢盘升。  
    5. 出货一般有几种常见方式。一。高位震荡出货,往往持续盘整,一直横盘整理,成交量维持在一定量,一天出一点,一直出完为止。二。边拉边出货。不断拉高,一边拉一边出,采用金字塔方式出货,越高位出的筹码越少。三。连续杀跌出货。拉到高位后连续跌停,或者大跌两天又快速反弹,将抢反弹的全部套在高位。然后继续杀跌出货。
    
  (二)我前期说过集合竟价是一个吸引人注意的时段,很多主力经常挂大单封停,随后会吸引很多散户筹码见好就收,大量筹码抛出,考虑到集合竟价规则,一般股价会就会被打下去,回到正常价格,当然很多时候是主力自己的筹码在自拉自唱,以活跃股性,吸引大家关注,一般这种行为在主力本身,通常只是表演一下而已。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三)一般情况下,机构建仓一支股票多少利润才肯出货呢?熊市里一般30-50%利润就可以了,有时候在新股里第一天吸货。过两天拉高卖,20%就跑了,牛市里基本100%,好股票可以做到500%,甚至根本就是长期做庄,不卖。
    一般来说,突破前期高点的股票,从前期高点算还有30%左右空间。然后会震荡。
  
  第四,建议
    (一) 如何面对震荡和可能出现的小幅调整  
    1. 合理配置,滚动操作。
    持仓成长股,绩优股,预增股,高送配股。回避垃圾股,亏损股。以大部分中线思维,少量参与短线热点。力求踏准节奏,使自己的持仓不至于全是中线股失去新鲜感和操作感。
    2. 选股重质,介入选时。
    要在最合适的时候选择集会介入,多观察目标股选择在大盘急跌时买进,在指数箱体上方选择高点卖出,在低位承接,滚动操作来获取滚动利润。
    3. 急跌不卖,急涨不买。
    在向上突破确立时买进,在向下突破成立时止损。
  
  (二) 过去我一直说,如果一个投资者还停留在两种操作上,那么他在股市里还没有入门。更说不上可能成为高手。一种是总买低价股,还有一种是手上持有超过三只股以上。
    总喜欢低价股的人,总以为价格低风险小,这类患有恐高症,总觉得高价股风险大,事实上这是个我觉得应该要改变的想法。其实一个人的投资风险在于资金总量,不在股票本身价格高低,计算盈亏是以资金来计算的。同样的五万块,5块的低价股你会买一万股,50块只能买一千股,以跌停算,一次分别跌五毛和五块,可是数量不同,下跌一个跌停你的亏损是一样的。因而风险是一样的。从其他方面来将,经过几年的熊市洗礼,目前能够站在高价的都是经过一次次的检验的,现在靠单纯炒作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因而目前的高价股大部分都是成长股和业绩好的股票,而反之低价股在经过一轮牛市后还是低价,大部分是基本面差的原因,从股价和国际接轨来看,未来低价股必然会出现仙股,因而真正的风险是低价股,不是高价股,从主力炒作来看,高价股往往机会更多,高了还有新高,主要是筹码被机构介入,因为高价股散户不敢买,从相反的操作理论来看,大部分散户不敢买,可能就是机会,因而从这方面看高价股机会会更多。很多买低价股的投资者总觉得价格低,很容易翻倍,其实低价股成为黑马的很少,能抓住它很难,骑着黑马不被洗出去更难。  
    还有一种是持有超过三只股票以上,有的持有二十只。股票账户像个菜场,呵呵,他的想法是分散投资,风险小,股票是个高风险的所在,也具有高收益的特征,既然来了就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否则不如存银行。那样更稳健。既然来了,就要用科学方法来操作,一次买太多股的缺点在于,分散了投资,也分散了投资收益,最后几只涨,几只跌,最后收益一定没有集中持股高,还有就是,一次介入太多股票在精力上也管不过来,如果一旦哪天大跌,你想跑,可是等你二十只股票一个个下完单,可能要收市了,呵呵。股票的收益最大化在于集中投资,最好不超过两只股票,或者就一只,然后用控制仓位和设立止损来控制风险即可。而不是盲目买一大堆。那样可能得不偿失。或许天天可能有大涨的股票,可是最后收益呢,试试就明白了。  
    为什么很多散户收益不高,从账户的持股上通常就是犯了以上两个毛病。其实可以不叫做毛病的,因为个人投资思路不同。这没办法去说谁对谁错,但是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这两者未来收益不会很高。以上主要就你的问题忽然有些感触,并非针对你,只是就这个问题和一些新手谈一些我的看法,仅供参考。我所以讲这么多,是觉得有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8 1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stanleysan于2011-08-29 19:12发表的 :


Henry客气了,谈不上指点。


刚刚又看到一篇好文,提供给大家继续参考:

关于金融与投资行业的10个流传最广的谣言
裴明宪


2008-02-19

  注:本文所指的金融与投资是指专业的融资、并购、交易、私人股权、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等等,这些活动由具备从业资格的职业人士来完成。一般人业余进行的投资、借贷、合资等行为,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你可能发现,本文描述的某些谣言,在业余金融和投资行为中是正确的,但它们不适合于专业人士。

  1号谣言: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名字是金融市场的主角

  随手打开《中国证券报》《经济观察报》或类似的刊物,总是能发现许多分析师或经济学家在讲话。他们背后都有一些非常显赫的名字:GS, MS, ML, DB, 等等。如果只看这些刊物,我们很容易把这些名字理解为金融市场的主角,是它们决定了价格、成交量和一切走势。但这不是事实,因为它们只是中介商。对外行而言,它们拥有一个气派的名字: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而内行一般把它们称为“经纪商/自营商”(Broker/Dealer),这精辟地描述了它们的两大功能:帮助客户进行融资和交易,用自己的资本进行投资和投机。

  因为这些公司只是中介商,所以它们必须不停地发表言论,打免费的广告,让全世界都注意到自己。如果你掌管着1万亿美元资产,并且要亲自作出投资决策,你肯定绝对不会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个经纪人,为那些拥有1万亿美元资产的人提出建议并提供服务,你肯定会尽可能多地接受记者采访,以便给那些真正掌握资产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投资银行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存在的唯一目的。当然,GS和MS这样的中介商也拥有庞大的投资管理部门,BCS的投资管理规模甚至是全世界最大;但是这些投资管理部门和投资银行部门是分开运作的,它们的基金经理可能根本不会在乎自己的经济学家说了些什么。

  ML, Citi和许多其他投资银行没有自己的投资管理部门,GS, MS和DB的投资管理规模大致在2000-5000亿美元之间,听起来挺吓人的。但是很少有人听说以下的名字:Fidelity拥有1.4万亿美元,State Street拥有1.2万亿美元,Capital Group拥有大约1万亿美元,Vanguard拥有8000亿美元。以上任何一家都相当于三到四家顶级投资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所以,当中国私募基金挺进香港,声称要把GS和ML赶出去时,他们完全错误理解了金融市场的角色关系。他们不应该把经纪人赶出去,因为经纪人是为所有人提供服务的,否则市场无法运转。

  2号谣言:只要做足功课,个人投资者可以轻松击败机构投资者

  这是彼得-林奇反复强调的谣言,但是你可以去做一个验证——在10年以上的长期内,真正打败了机构投资者的个人非常少,大部分个人存在的目的就是作为机构的食物。在中国,你也可以随机调查100个自己操作的股民,问问有多少人在过去2年、3年或5年内打败了市场。许多人会告诉你,不但没有打败市场,甚至没有赚到一分钱。

  林奇认为,个人投资者拥有更大的耐心,更少的投资限制,可以自由购买小盘股、陷入困境的股票,不用向别人反复解释自己的决策,等等。机构投资者需要向无数个人和其他机构负责,需要应对堆积如山的法律和规制问题,其交易成本往往也不低于个人。但是林奇没有告诉你,机构投资者的高成本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他们可以最快速地获得市场信息,并且在重大危机到来之前提前跑路,而你却被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

  一个掌握1000亿美元的基金公司,每年至少会向华尔街支付1亿美元的佣金和“软钱”,并在市场出现重大波动的时候与华尔街合作。作为代价,华尔街的分析师会不停地给基金公司打电话,发送邮件(谁给的钱最多,谁就会第一个接到电话),使基金经理永远比市场提前1小时知道最新消息;当基金经理有几十亿美元的重仓需要抛售时,华尔街会绞尽脑汁地为他卸货,甚至不惜让自己蒙受亏损,以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当你通过报纸、网络和手机短信监视市场动向时,机构投资者早就把这些东西纳入了备忘录。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基金经理的职业道德不高——当他们从券商那里获得一个重要信息,总是先照顾自己的老鼠仓,最后才轮到客户。在中国,如果你真的能够侥幸打败机构,这多半不是因为机构投资者不如你聪明,而是因为他们不道德。

  3号谣言:对金融和投资来说,专业知识是无足轻重的

  彼得-林奇不停地告诉我们,要在市场上生存,艺术和历史知识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索罗斯也告诉我们,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哲学,而不是经济学或金融学。如果你有幸参加过投资银行或机构投资者的面试,你肯定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很少询问艰深的专业问题,大部分问题都围绕着性格、经历、价值观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打转。这是否意味着你可以一边研究哲学,一边成为超级银行家?或者一边学习绘画,一边当上对冲基金经理?

  事实上,你听说过的所有名声赫赫的金融界人物几乎都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沃伦-巴菲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硕士,乔治-索罗斯是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荣誉学士(相当于硕士),彼得-林奇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罗伯特-鲁宾(高盛前联席总裁、美国前财政部长)是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硕士和耶鲁法学院的法律博士,斯蒂芬-施瓦茨曼(黑石创始人和CEO)是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等等。大部分银行家都是MBA(工商管理硕士)或JD(法律博士),基金经理和交易员一般学习金融、会计或经济学。你也可以发现不少出身工程学、数学或自然科学的专业人士,但是极少有人受的是历史学、艺术或哲学教育——即使有,他们后来一般都去过商学院镀金,然后重新开始。

  解释这个事实很容易,就跟拍电影一样——大导演总是会告诉你,他们成功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哲学思想,自己对世界的深刻理解,自己的艺术感觉和宗教信仰等等。他们不会告诉你,自己能拍出电影首先是因为在电影学院接受了如何放置三脚架和如何设置光线的训练,也不会告诉你各种镜头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对于他们那个档次的人而言,这些可能都太简单了,可是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学会这些非常简单的事情。

  4号谣言:如果你是一个天才,具备大局观和灵感,你就能统治世界

  大错特错。多年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认识的所谓伟大人物也曾经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金融和投资界是这样运行的:你拿起报纸,打开研究报告,分析国际局势、宏观经济和高层内幕,然后突然产生一个伟大的灵感,然后你对同事说:“嗨,我有个主意,这个主意能让我们赚10亿美元。”然后你们就促成了一桩并购,或者做了一笔伟大的投资,或者把某家公司运作上市,或者干脆空手套到了10亿美元。如果你经常光临大学附近的星巴克,可以看到无数的潜在天才在跟别人口沫四溅地分析世界大局,讲述自己的灵感有多么美妙,天生就是当百亿富翁的料子……

  有极少数天才终于在金融界找到了一份工作,也许是投资银行分析员,也许是交易助理,也许是研究助理。他们惊惶失措地发现,自己第一年的全部工作居然是给老板端咖啡,给上司预订午餐,以及打印装订宣传手册!第二年,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制作PPT幻灯片,检查Excel表格的数据输入,并且被老板永无休止地嘲笑。第三年?没有第三年了,因为他们都逃跑了,带着一大堆钞票逃跑,却不得不悲哀地承认自己一辈子不想搞金融了。在与朋友聚会的时候,他们会愤怒地指责自己的老板是个废物,居然没有理解自己的伟大投资构想,或者扔掉了自己的并购可行性计划书,或者禁止自己接听客户的电话。最后他们会这样歌唱:“我是个天才,天才,太天才;你们都不配,不配,不配跟我说话——Suck my balls, you uncle fucker!”

  大部分天才终身都只能为自己的账户做投资,或者看着证券报发表融资建议。时光流逝,他们的自大情绪却丝毫不减,每当报纸上报道某个大交易或大决策完成,他们都会轻蔑的说:“我会做的更好——我是天才,我不是读死书的,我注定不是循规蹈矩的,我他妈的就是有一大堆灵感。”在熬过足够的年头之后,他们可能突然获得一个掌管大资金的机会,或者成为某个项目的融资主管。灾难就这样发生了。不幸的是,中国投资公司正是由这样一群人掌管的,现在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表现那么差劲了。  

  5号谣言:金融界充斥着阴谋、诡计、违规操作和犯罪行为

  这要看你拿什么做道德标准。如果你坚持以清教徒或摩门教徒的道德观来规范金融界,肯定会发现这个行业充斥着小偷、强盗和杀人犯。问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都很肮脏,你走在街上都会遇到飞车党和拎包的,打开电子邮箱都会收到无数垃圾骗子邮件。你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政客、评论家和娱乐明星,全身上下只有衣服是干净的。就连去吃饭的时候,都得提防老板有没有在菜里加罂粟壳,有没有使用转基因食品。

  那些攻击金融与投资行业道德败坏的人,并没有意识到金融界是世界上管制最严格的行业。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面谈或电话交谈,经常要邀请律师到场,或者做现场录音,以保证不会产生内幕交易;当你有幸为机构投资者操作账户时,你本人炒股赚钱的希望就永远破灭了,因为那是不允许的;最后,每个季度你都要签署一大堆法律文件,公开一系列个人隐私,以方便虎视眈眈的检察官随时把你抓进看守所。我说的当然不是中国的现状,但是从某些基金经理开老鼠仓被抓的事件看来,中国早晚有一天会跟上的。

  当你买房子的时候,房地产开发公司可以剥掉你三层皮;保险公司最喜欢骗取你的保费,然后什么也不赔偿;在医院开药可能开到过期老药,或者干脆开到自己不用吃的药;至于电信、煤气和自来水公司,相信你经常受到他们的残酷欺诈。相比之下,金融界人士简直就是天使,他们连打一个广告都要加上几百字的免责条款和解释说明,例如“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类社会的本质是肮脏社会,我们只能找一个相对干净的地方。我们原先认为很肮脏的行业,其实“最不肮脏”。

  6号谣言:世界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他们躲在密室里搞我们

  在我看过的阴谋小说里,《达芬奇密码》是最精彩的,可惜它讲的是宗教阴谋,而不是商业或金融阴谋。关于金融阴谋的小说经常以历史著作甚至学术著作的身份出现,并且与反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几个比较有趣的阴谋论包括:拿破仑是被英国金融家打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摩根家族的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对国际犹太人集团的自卫反击;苏联是犹太人的阴谋;次级贷款危机是华尔街的阴谋,等等。

  相对而言,我觉得世界杯阴谋论更有参考价值——1998年的决赛被赌球集团收买,2006年巴西受贿故意放水,等等。足球,无论多么复杂,都只是场上22人和3个裁判的游戏,最多加上十几人的教练组,所以是可以收买和计划的(电话门事件证明了这一点)。而专业的融资和投资管理则是非常复杂的游戏,一家公司最高决策层的人数就可以轻松超越巴西队的人数,而且其影响力都远远大于罗纳尔多和卡卡。如果不相信,你可以去看看花旗董事会的名单,他们要么当过政府高官,要么在其他世界500强公司担任CEO,都拥有不止一架私人飞机。

  让全世界最大的银行和机构投资者联合进行某个阴谋,将是阴谋策划者最大的噩梦。那些最高决策者们都太聪明了,他们的部下可能更聪明,很快就会意识到背叛阴谋可以取得更大的利益。如果有一个天才阴谋家对大伙儿说:“明天我们就联合整垮中国,捞一大笔”,那么今天就会有数十人向中国政府告密,以捞到更大的一笔。要贯彻一个阴谋,你的团队必须又小又精,最好头脑简单,不要老是斟酌利弊。对于一个即使交易1万股股票都要勾心斗角一番的行业来说,联合维持一个庞大的阴谋实在太强人所难了。

  7号谣言:金融界是一场你攻击我、我攻击你的零和游戏

  一年多以前,麦克告诉我们:“华尔街是一个动物互相攻击的地方。”他当然有资格这么说,因为他是那群动物的领袖之一。不过,鉴于他一贯夸张的风格,我宁可相信这是指同行之间天然的敌意,而不是指行业的本性。事实上这更像是一场互相帮助的游戏:今天你打电话给我,把100万股股票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我,那么明天当我发行一只热门新股的时候,就会给你留出100万股的配额。在客户与经纪人之间的电话线上,你会不停地听到如下对话:“我帮了你这么多……我上次帮了你一个大忙……这次你必须帮我……谢谢,下次我还会帮你。”

  众所周知,交易员的首要素质是喝酒,并且总要比客户和同行更晚醉倒。有人恶意地揣测,这是为了把所有人都灌醉然后套取情报;但事实是关系比情报更重要,而维持关系的最廉价的法门就是泡吧。如果白天你搞了对方,晚上可以依靠喝酒挽回一些影响;如果白天你被对方搞了,晚上可以借助喝酒让对方悔罪。银行家也是一样,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嘀咕如下的话:“上次那个单子我们让你们参加了,这次你们应该让我们参加……我们要当联席保荐人,上次我们不是让你们当了吗……朋友之间,合作愉快……”

  如果你是圈子之外的人,例如基金投资者或者上市公司,肯定会觉得自己被搞了,因为金融家拉关系的时候用的都是你的资源,最后是你在买单。机构投资者用基金的利益来贿赂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则用上市公司的利益来反哺,以此类推。如果每个圈内人都能巧妙地从圈外人身上刮下一些金子,那么整个圈子仍然是一个正和游戏。圈内人有时候也会闹矛盾,而且是很大的矛盾,但那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真正的敌我矛盾是不存在的。

  8号谣言:专业人士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或消息最灵通的人

  如果一个人搞金融和投资,他肯定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要么在探讨人生和宇宙的奥秘,要么在竞争诺贝尔奖,要么在白手起家自己创业,总之他不会为别人筹集资金,也不会为别人管理资产。至于金融界人士是不是消息最灵通,也很值得商榷,因为金融界内部防火墙(通称“中国墙”)的存在,给信息流动带来了严重困难。此外,在宏观层面上,专业媒体的信息可不比专业人士的差,如果你读过《法柏报告》的话,就知道《纽约时报》或CNBC这类媒体的消息有多灵通了。

  既然金融机构不是由最聪明的人构成的,也无法保证最灵通的信息,它们怎么还能立于不败之地呢?答案很简单:1)它们运用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及2)它们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框架。那些所谓的“民间高手”可能的确比投资银行的董事总经理更聪明,比对冲基金的首席投资官更会分析,但他们仅仅是武林高手而已。普鲁士军队能够横扫世界,依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和严谨的组织结构,尽管这支军队的大部分军官都是头脑僵硬的笨蛋,他们仍然打败了浪漫的法国人、冷酷的俄国人和高贵的奥地利人。腓特烈大帝告诉我们:一个完善的中级军官团比一个天才的最高统帅更有价值。

  金融界并不缺乏天才,但这些天才都学会了如何在科学的框架里发挥自己的热量。作为年轻的银行家,你首先学习的将是IPO的法律流程,Excel模型的做法等极其枯燥的东西;作为年轻的交易员,你首先会在电话线上旁听几百个小时,以弄清机构投资者的思维方式;作为年轻的分析师,你首先会弄清如何用Bloomberg和Reuters终端最快地找到财务数据——当然,让团队里的每个人喜欢你,是一项最重要的学习任务。那些无法融入科学框架的天才怎么办?你还记得阿根廷球星里克尔梅吗?他是一个天才,但终身只能在比利亚雷亚尔这样的球队打上主力,这就是天才在现代社会的比较糟糕的下场(其实与达利山德罗比起来,他已经很幸运了)。

  9号谣言:重要的不是创新和技能,而是讲故事和吹牛,以便把产品卖出去

  我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唯一学成的技巧是吹牛,这正是我痛恨自己的原因。每当我看到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时,总是会产生由衷的敬佩。会用Matlab和SAS进行定量分析是非常杰出的技能,会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是非常杰出的技能,能够独立对整个财务和税务报表进行分解也是非常杰出的技能。我认为,随便学会以上哪一项技能,都比会吹牛要强不少。事实上,这个世界上身无长技的人太多了,而吹牛又是一项门槛很低的能力,所以我们才会听到“一切技能都不如吹牛”的奇谈怪论。

  好吧,吹牛的确是一种卖东西、拉单子的好方法,但前提是我们总要有东西可卖。如果没有金融工程师设计出绝妙的抵押证券和利率衍生品,我们能够仅仅依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虚构出一个市场吗?如果没有律师解决资本利得税的监管问题,我们能够仅仅依靠胡吹海吹而创造出ETN(交易所交易票据)吗?即便是被绝大多数人鄙视的IPO,如果没有一个产品专家和一个行业专家,仅仅依靠所谓的“老式关系专家”也不可能做成任何一笔交易。曾经有一段时间,能说会道的人受到大家的一致追捧,于是他们都被宠坏了,直到今天还以为世界没有变化。

  不少人都读过《说谎者的扑克牌》,对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抵押证券业务留下了深刻印象。所罗门兄弟的高管都是一群吹牛高手,但首先他们得益于一个强大的、积累雄厚的抵押证券部门。出于种种自愿的和被迫的原因,抵押证券业务的头头建立了完整的承销、销售、交易和研究业务,并掌握了强大的定量模型,然后才轮到所罗门兄弟的客户关系起作用。吹牛固然很重要,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这项能力,使它与外语、电脑等能力一样,成为一种纯粹的工具,而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力量。

  10号谣言:中国的金融业正在高速发展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的中心

  前半句话是真的——除了中东的石油富国,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比中国增长更快。如果算上香港、台湾乃至新加坡等所谓“大中华区”的金融机构,中国早已在全世界的融资、交易和投资格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所谓中国将在十几年或二三十年内成为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甚至取代美国和欧洲的地位,无疑是一句空话。中东人正在迪拜、多哈等城市用大笔金钱打造西亚金融中心,但没有人会认为他们威胁到了纽约、伦敦或东京的地位;同理,尽管我国政府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打造北京和上海,它们仍旧缺乏足够的制度和实力。

  几乎所有成功的金融中心都位于英美法系国家——纽约,芝加哥,波士顿,伦敦,香港,新加坡,等等。日本在战败之后引入了一些英美法因素,但法律和习惯上的原因使东京的金融地位仍然无法与它的经济地位相提并论。巴黎、卢森堡、法兰克福和阿姆斯特丹等地各有各的优势,但它们始终是二线金融城市。来自欧洲大陆的全能银行,例如DB, BNP, SG, ABN以及ING等等,总是会把自己的投资银行和交易业务迁移到伦敦城去,并且在华尔街买下大宗业务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中国不可能为了成为金融中心就把自己实行的大陆法改为英美法,甚至不可能做日本战后那样的改良,这是一个重大的劣势。

  与中国政府想象的不同,强大的政府干预无助于建立金融中心。华尔街和伦敦城都是在政府的强烈不信任情绪下成长起来的,只有在它们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来源之后,政府才转而采取支持的态度。作为世界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联邦和各州通过了多如牛毛的阻碍金融发展的立法,而欧洲大陆的监管倒是薄弱的多。现在我们知道,成为金融中心的关键在于发挥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缩小政府的权限,赋予市场更大的自由。政府的强力干预可以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把一个小渔村变成出口加工基地,可以让钢产量突破1亿吨,却唯独不能制造金融中心。我国政府不是不明白这一点,只是无法改变自己而已。



点评:时间已经过去三年,现在看本文还是有很多参考意义,金融危机爆开很多金融大鳄的隐藏机密,而我们这些普通投资客已经过了2006年-2007年的那段时间,很多人已经非常冷静的来看周遭事物了,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继续提供一点经典英文商业金融类刊物的名单: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华尔街日报)

Barron's 周报

New York Times: Business Day (《纽约时报》商业版)

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周刊

BusinessWeek (《商业周刊》),周刊

Bloomberg Markets(彭博市场月刊),月刊

The Banker(银行家),月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22: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这篇文章我并不认为是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 1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碧落于2011-09-28 22:16发表的 :
楼上的这篇文章我并不认为是好文!

这是一篇有自己观点的分析文章吧,原先作者在新浪发表被删除了,后来只能存在于草根网这个小平台上面,我觉得这个文章触动了不少方面的利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23:22 , Processed in 0.27690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