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13|回复: 14

[【读书进行时】] 【原创】张祥龙《西方哲学笔记》读书随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6 11: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黑色字体为原文摘抄
   蓝色字体为思考与点评   
   绿色字体为网络资料延伸


2011-07-04 阅读至18页

什么是终极问题?
“终极问题”(往往是孩子们把大人们问得“没了词儿”的问题或把大人们折腾得颠三倒四的问题):到了一种情境的边缘,没了标准,“左右不是”,比如这样的问题:“死”、“终身大事”、“幸福”、“爱”、“正义”(可杀人而不悔者)、“自由”、“(活的)时间(再往前呢?再往后呢?)”、生病、“世界的实体”、睡眠(越想睡就越。。。。)、临场发挥(超出一切计划、安排,但又不是完全不可测的)等等。

思考:所谓终极问题,在我的理解就是没有最终答案的问题,张先生前面的比喻用的甚是贴切。

“希望”是边缘,出于有与无、现在与未来之间,所以是意义的来源。

点评:希望是什么?是内心渴望达成的目的还是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幻想?有希望就有意义么?意义又是什么?

延伸:希望 是形容一种情绪的术语,这种情绪是一个人对与其生命相关的事件,环境等因素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感情产出。希望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屈不挠,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抱有希望时,他也会相信一些积极的东西会成为现实,即使此时有不少与指相反的事物发生。
在希腊神话中,希望是潘多拉的盒子中最后留下的东西。--维基百科

意义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务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等,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互动百科
\"意义\"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来自意识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因素,是人的追求、希望、理解在社会关系中通过语言显现出来的指向。赫尔施在《解释的确定性》一书中认为:“意义是意识的事,而不是物质符号或东西的事。意识又是个人的事,在文本解释中,涉及的人是一个作者和一个读者。由读者实现的意义要么是和作者共有的,要么只属于读者。--CNKI概念知识元库


人类世纪分成几个阶段:第一纪:黄金的人类;第二纪:白银的人类;第三纪:青铜的人类,残忍而粗暴;第四纪:半神的英雄,也陷于仇杀和战争;第五纪:黑铁的世纪。

点评:让我联想到了王小波的文集。

相比于(科学的)真理,意义是更本原的。意义就是使存在者脱开平衡态(熵最大)的差异。所以意义的本性最自由,最不现成。思潮变化之源不是求真,而是求意义。

思考:张先生关于意义的阐述似乎接触到了本质论。将求真用意义来代替似乎更准确一些。

延伸:化学及热力学中所指的熵[3],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总数。熵亦被用于计算一个系统中的失序现象。熵是一个描述系统状态的函数,但是经常用熵的参考值和变化量进行分析比较。
克劳修斯认为熵是在学习可逆及不可逆热力学转换时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往后的章节,我们会探讨达至这个结论的步骤,以及它对热力学的重要性。
热力学转换是指一个系统中热力学属性的转换,例如温度及体积。当一个转换被界定为可逆时,即指在转换的每一极短的步骤时,系统保持非常接近平衡的状态,称为“准静态过程”。否则,该转换即是不可逆的。例如,在一含活塞的管中的气体,其体积可以因为活塞移动而改变。可逆性体积转变是指在进行得极其慢的步骤中,气体的密度经常保持均一。不可逆性体积转变即指在快速的体积转换中,由于太快改变体积所造成的压力波,并造成不稳定状态。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为可逆过程[6]。

热机是一种可以进行一连串转换而最终能回复开始状态的热力学系统。这一进程被称为一个循环。在某些转换当中,热力机可能会与一种被称之为高温热库的大型系统交换热能,并因为吸收或释放一定的热量而保持固定温度。一个循环所造的结果包括:
系统对外所做的功(等于外界对系统做功的相反数)
高温热库之间的热能传递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高温热库所失的热能正等于热力机所做的功,加上低温热库所获得的热能。
--维基百科


思考:这里的能量让我想起了昨晚关于能量的思考。劳动创造价值,实际上也是一种能量的转换,目前的社会利用金钱这个工具来衡量能量的转换,然后帮助我作为物质交换的工具,即用我的劳动赚取一定的金钱(实际上是能量),然后转化成其他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完成能量的转化)。基于黄易科幻小说中的猜测,未来有可能将能量直接作为交换的工具,能量或许会代替金钱这个价值衡量工具而直接进行物质的交换。

只是数学是纯关系、纯形式的和非自然语言的,不能对许多人们关心的终极问题发言,于是,有了哲学。

思考:对于哲学的起源,确实是因为终极问题的出现,以及神话的启蒙,这个和傅佩荣先生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对于数学这种纯理性的东西,确实很难对生活的难题予以解答,只能对于一些物体在数学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意义,比如一些实体的存在的数学表现,但是精神却无法用数学来表述。

哲学家希望哲学活动在处理终极问题上扮演同样角色,开显出更精深、准确的意义关系,这就是“智慧”只所在。

思考:由此看来,智慧就是试图探索物质内在的一些最根本的联系?

广义哲学的根本意向不只是建立某种”世界观“,也不只是寻找什么”一般规律“,因为规律已经以一个意义机制为前提;也不仅是”关于如何认识这个所予世界、或进而如何去改造这个世界的方法和理论“,而是寻找终极的意义机制。

思考:我感觉对于一些“一般规律”的描述,确实是在我们自身已经认可其意义的重要性之后所做的尝试,等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规律的意义。对于认识这个世界,我认为是必须具备的,但是能否改造这个世界,就存在一定的怀疑。对于最后的寻找终极的意义机制,等于建立整个终极意义的必然规律(互动百科上的解释),不知能否这样理解。

延伸:理解机制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2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事物有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百度百科》

机制,一个系统中的组织构造、运行原理,以及在相同条件下将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综合称之为“机制”。
机制本来是物理学术语,后来引用到生物学、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之中。“机制”的思维方式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整体论”的逻辑。--《互动百科》
延伸: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义,引申为“分工”“合作”,即人们和睦地生活于“社会集团”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也可以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维基百科


中山若水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1: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7-06 《西方哲学笔记》的笔记-第44页


不是受一家影响,有活眼、有空穴,则八面来风,折衷交融,或有新意境生。
思考:思想的僵化其实就是一家独大的结果,对于思想的形成来说,如果其本身完美无缺,则很难由其本身激发中新意,只有那些本身有着漏洞的思想才有机会因为不断的弥补而完善。所以说封闭导致落后,开放才会进步。
“逻各斯”(logos)的原意是一种原发的“当场收拢”,在其中存在者“站入到结合之中”,并且在其自身中、凭借其自身被收拢起来,并且在此收拢中保持住自身。所以,存在的原义(physis,自然、本性)就是发生性的、动态的:“出现、自身展现(像一朵玫瑰花在开放),打开见光和保持在那里”。

思考:存在本身就是运动的?后面补充的打开意味着存在在不断的变化与升华?而且存在必须是亲身体会到的?

这个笑话适用于一切哲学家,因为哲学家完全不熟悉他的近邻。他不仅不知道他(近邻)正在做什么,而且不知道他是一人还是一动物,因为他正在探索人的本性,忙于弄清楚适合于这样一种本性去做,去受苦的是什么。”

思考:这段话说的很生动。但是我认为哲学并没有必要高高在上啊 ,完全可以贴近生活的。

我们只能在行道中遭遇智慧,这不只是中国古人的看法。

思考:智慧可遇不可求?

“宇宙论”(cosmology),关于宇宙、世界如何形成和构造的学说;说明有关物质世界的基本概念【如“广延”、“空间”、“时间”、“延续”、“力”、“因果”。。。的意义和有效性】的学问

思考:黄易的小说中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有宇宙论这样的学说,这里的解释帮我澄清了宇宙论的概念。对于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会有一些关于宇宙论方面的猜测,只是都太零碎,没有系统而已。

“为了让生成不会停止,本原就必须是不确定的。本原的不朽性和永恒性并不像阿纳克西曼德的解释者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在于一种无限性和不可穷尽性,而是在于它不具备会导致它衰亡的确定的质。因此,它被命名为‘不确定者’。”--尼采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周国平
阿纳克西曼德的本原有一种原本的平衡态(无定),通过“分离”产生区别和万物,就破坏了这平衡,使之倾斜,造成“不正义”。这本原就有了一种回复原本状态的正义要求,并去“惩罚”那些造孽者,以恢复本原状态,以此“轮回”不已。P35页

思考:“正义”是否就是终极的正确意义?

“必然性”、“正义”、“补偿”,它们既有宇宙论的含义,又有“自然法”、“宇宙伦理”的意思,合起来才可能回答终极问题。
这是一种意义机制,不只是物质性的或宇宙论的。P35页

思考:又一次提到了意义机制这样的概念。看来上述的内容都是形成此机制缺一不可的条件。

中山若水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1: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7-06 《西方哲学笔记》的笔记-阅读至64页


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载:“当有一只遭到痛打的狗穿过时,他(毕达哥拉斯)就充满怜悯地喊叫到:‘住手!不要打它。它是我一个朋友的灵魂;我听到它吠声时就认出了他’。”--P40.

点评:这个听起来蛮有趣。轮回转世如果成立的话,这样的行为倒也很正常。

数学关系似乎是超时间的,所有后来的唯理论追求的概念逻辑化的真理也是超时间的。

思考:对于纯精神的理论来说,确实是超越时间的控制的,这是不能被忽视的问题。

“他们(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先于整个宇宙也先于一切自然事物(因为没有数,任何东西既不能存在,也不能被认知;而数即使使离别开的事物也是能被认知的),因此,他们认为数的元素和第一原则就是万物的第一原则。”

思考:这里与前面提到的数学关系似乎是超时间的假设息息相关。

其实“二”的更深刻含义是“差异”,或造成差异的最小单位。在注重“发生”胜于“确定性”的思想传统中,“二”(比如阴/阳)的地位不比“一”低。

思考:差异意味着变化?

这里提出一重要命题:相反是事物的本原。

思考:真理都是能被证反的?

“相反是本原”是极其深刻的哲学见地,惜乎此派未加深究,而此后两千年中叶未能得其意。
直到现代结构主义,才有了转机。索绪尔认为语言的意义只来自“差别”,而差别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立”。(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延伸: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在许多领域,像是一个文学作品、一项活动或处事径路的构成元素之间有着交互关系,比仅关注孤立的单一元素内本身更具显著意义,有时应用在人类全部活动和其产品上,甚至将其视为被建构的,而非自然形成的。[1]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是二十世纪下半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不过,“结构主义”并不是一个被清楚界定的“流派”,虽然通常大家会将索绪尔的作品当作一个起点。结构主义最好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括研究方法。就如同任何一种文化运动一样,结构主义的影响与发展是很复杂的。
广泛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现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 of signification)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一个结构主义者研究对象的差异会大到如食物的准备与上餐礼仪、宗教仪式、游戏、文学与非文学类的文本、以及其他形式的娱乐,来找出一个文化中意义是如何被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比如说,人类学与民族志学家李维史陀(Claude Levi-Strauss)这位早期著名的结构主义实践者,就分析了包括神话学、宗族以及食物准备这些文化现象。
在分析文学的领域,结构主义者能将一个故事中各元素的潜在关系(也就是结构)揭露出来。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西城故事》和《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关联性。尽管这两出戏剧发生于不同的时间与地点,一个结构主义者会说它们是同一个故事,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在这两个故事中都有一个女孩与一个男孩坠入爱河(或者可以说是+LOVE),然而他们的家族彼此仇恨对方(-LOVE),这个冲突最后经由他们两人的死而获得了解决。现在如果有另外一个故事是两个彼此友好的家庭(+LOVE)为他们的小孩安排了一场婚事,然而他们的子女彼此仇恨对方(-LOVE),而最后这场冲突的解决办法是两个子女用自杀来逃避这场婚事。一个结构主义者会说后面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倒置”,因为爱情价值以及两对团体的关系刚好是颠倒过来的。总言,结构主义者能从一个故事中将其所代表的“意义”揭露出来,而非找出作者的意图。
结构主义的出现,帮助人们从生活中混乱的表象中,揭露隐藏其中的完整结构,但亦因此一简约化的结果,造成结构主义把“文本”作了过多的解读,而让学者创造出许多并不存在的意义与结构。另外还有各种立场是位于这两个极端立场之间;而事实上,许多关于结构主义的争论就是在试图厘清上面所说的这个问题。
http://zh.wikipedia.org/wiki/结构主义


中山若水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1: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7-07《西方哲学笔记》阅读至77页


他讲:“我寻找过我自己。”寻找到了吗?不清楚,只知他说“自然(本性)喜欢躲起来”。

思考:是不是每个有着智慧觉醒倾向的人,都会产生寻找自己的冲动呢?

赫拉克利特说:“狗咬它不认识的人。”

点评:什么寓意?是不是意味着对于自己的不熟悉的人,才有可能针锋相对?

网友谷主指点:就是翻脸不认人的意思 人也一样

柏拉图:“赫拉克利特在某处说,万物流变,无物常住。他把存在着的东西比作一条河流,声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思考:这里与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什么关系?

正如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所述,赫拉克利特“不是说存在的有些东西运动,有些不运动,而是一切事物都在永远运动,但是我们的感觉发现不了这一点。”

思考:生命在于运动,来源于此?

其要点在于:“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样的河流;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意识与否,愿意不愿意,我们时时处处都处于“既存在又不存在”、“踏进。。。。又不踏进”的对立之中,流变乃对立之源,所以赫拉克利特着重强调的是“时间”,他说:“时间是一个玩骰子的儿童。儿童掌握着王权。”(《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残篇》52

点评:这个观点对后世的哲学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比喻似乎就是揭示了时间的流动性以及不可控性?

只有深刻意识到“万物皆流”中的“对立”,以及这对立逼出来的超出逻辑矛盾(这是到亚里士多德起才被正式提出讨论的)的逻各斯,才能“注意他们醒时所做的事”,即他们实际上、“自然地”已经、正在、将要超出这对立而成就事情和人生的意义。
所以“思想(即逻各斯)是人人所共有的”。“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本性)行事,听自然的话。”
“自然”或“本性”正是活在那对立冲突之中的意义机制,它使知性(常人想问题的方式)不可能而又使逻各斯意义上的“思想”可能。

思考:这段话揭示了思想能有机会改变命运的真理。对于世界的变化来说,虽然有些东西已经被自然所安排好,但是人类的存在就使这定势中存在了一种不安分,人类的思想就是变数。使自然保持了一种动态的平衡。自然就是人类存在最基本的意义。

“一团永恒的活火”

思考:赫拉克利特的“活火”理论原来有如此的深意。直接上升到了终极意义的层面。虽然我对这个终极意义的理解还是有些模糊,但是对于这个“流动中的对立”倒是有了深刻的理解。

对于人来讲,“人是万物的尺度”。

点评:一针见血。

为什么最好的最神圣的就一定是最高级的?毕达哥拉斯说,因为我们总是从“一”生出了一切数。但印度人说:“不然,我们总是从‘零’或‘空’开始的。”中国人则要说:“实际上,我们总是从‘零’和‘一’,也就是阴和阳开始的;没有阴阳的差异与相交,什么也没有。”
因此:在古印度与中国,没有一神教和教会,没有西方那种数学和科学,也没有宗教战争和“世界”大战。

点评:从这个思想的根源来挖出欧洲思想的起源以及后续的宗教与社会现象,真的很受启发。

中山若水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6 13: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13: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7-07  《西方哲学笔记》阅读至第88页

很明显,真理之路有必然的互连锁: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因为它真正揭示了“存在”这个语词和思想的本性(即它所说的、它的逻各斯)。“存在”就意味着存在,而不可能意味着不存在。而且,更巧妙的是,这“存在”在希腊文(和后来的西方大多数文字)中就是“是”这个下判断时用的联系动词。

但这“是”(存在)本身却不能不是(存在),不然它就不是“是”(存在)了。不然我们就不可能做有意义的思想和言谈。这是克塞诺芬尼学说的浓缩、词语化、自身化,是“唯一”的活例(“唯一的可能”)。

巴门尼德讲了这一句著名的话:“思维与存在时同一的”,另一种表达是,“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能够存在(是)的是同一个东西”。其理由就是于能被思想和被说者都是“所是者”(用“是”判断者)、“存在者”。巴氏说:“在我看来存在是一个共同体,我就从这里开始,因为我将重回这里。”

思考:这段话看着有些晕。按照汉语的使用习惯,“是”就是我们用来判定一个事物存在的动词,而“存在”这个词其实也是一个用来判定的动词?

它所说的就是:思想的内容和对象都只能是“存在(是)”这种确定的、客观的、不变的状况或“存在(是)”的各种表现形式,而不能“非存在”(包括“关系”、“游戏”)或与非存在相关(又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这就是西方“形而上学”或“存在论”(本体论)的基础,使用概念来达到数学的严格必然性(互锁性)的结果。

思考:这里不是很明白。

存在的特性:

1 存在(“是”本身)不生不灭。由存在生成存在,就已预设了存在,无“生成”可言。“不灭”的原因是“它既不是在过去,也不是在将来,而是整个在现在(作为‘单一和连续性’)。”

2 连续性。连续意味着,“存在不可分,因为它是完全相同的存在;它不会或多或少,这将阻碍它的联结,它充满着全部的存在;因而是整个连续的;因为存在的东西只能与存在的东西相接”。

3 不动

4 完整,形如球体。

5 这存在与思想(说和逻各斯)同一,只有存在可被说被思,其关系可分解为说——判断——思——判断式的思维。


张祥龙先生点评: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是西方传统唯理哲学的结胎期。后来的发展都是在这“一”块大理石上雕刻出来的。

巴氏的存在论和宇宙论的关系:宇宙间发生的一切都限于存在之内,服从存在的真理;它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个世界;两者不一定相冲突。

思考: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特别是用其理论与赫拉克利特的相关理论做对比,暂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两者之间具体的区别在哪里,但是上面的摘抄应该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一个是“流动”(赫拉克利特),一个是“不动”(巴门尼德),一个是“内在的对立”,一个是“不变的连续性”。同样的起源得出如此不同的思路,是值得人思考的地方。

“点”的真实形态不是被分出来的点,而应是原点,即处于人的生存领会或过程之中的点。(由此可见海德格尔“人的实际生活体验为一切知识之源”的原则的效力和思想上的严格性。这不是“含糊”,而是“不得不如此”的跃迁。

延伸:跃迁(英文quantum transition)  

跃迁量子力学体系状态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过程。原子在光的照射下从高(低)能态跳到低(高)能态发射(吸收)光子的过程就是典型的量子跃迁。即使不受光的照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在真空零场起伏的作用下,也能跃迁到较低能态而发射光子(自发辐射)。除了辐射过程之外,其他散射过程、衰变过程等也都属于量子跃迁。量子跃迁是概率性过程,这是量子规律的根本特征。以原子能级跃迁为例,无法预言某个原子什么时刻发生跃迁,有的原子跃迁可能发生得早,有的原子跃迁可能发生得迟,因此原子处于激发态的寿命不是整齐划一的,但对大量原子来说,激发态的平均寿命是确定的,可以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量子跃迁的速率与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跃迁前后的状态有关,并遵从一定的守恒定律。原子能级跃迁所遵从的选择定则就是角动量守恒和宇称守恒的结果。  

微观粒子量子状态的变化.包括从高能态到低能态以及从低能态到高能态.当粒子由于受热,碰撞或辐射等方式获得了相当于两个能级之差的激发能量时,他就会从能量较底的初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但不稳定,有自发地回到稳定状态的趋势。在释放出相应的能量后,粒子自动地回到原来的状态,这些行为称为跃迁,遵守严格的量子规则。其吸收或发射的能量都是h的整数倍。如果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造成光谱线的分立性。


思考:我们总是说“思想指导行动”,实际上思想本身就是行动,只是先于自身行动之行动,我目前所理解的“思维之实践”,其实就是获取生存知识的行动,然后通过自己对外界的感受以及大脑的思维实践的不断反馈而形成经验,对于知识的摄取也是一致的,是对这些已经存在的知识的“思维上的实践”,说人的实际生活体验为一切知识之源,确实是非常深刻的揭示了其中的道理。

这里用到的跃迁,确实精彩!


这种原点只能是人活生生体验到的时间点,比如“现在‘点’”,它就是最本原的点。现在点尽管可以无限地缩小下去,但永不会只是一个间断定点,而总包含过去与未来,总有一个现实的跨度和动势(时空比率),因而总已经在动着和能去动着,包含着无限多定点的显现可能于其中。

问题:时空比率是个什么东西?空间与时间的比值?

中山若水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读书园地转发

2011-0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7: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7-08 《西方哲学笔记》阅读至第101页


“当我们感觉到‘现在’有前和后时,我们就说有时间。因为时间正是这个——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亚里士多德

“时间就是被数着的运动的数,而这运动是在前与后的视域中遭遇到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P141

思考:这里是不是要说明时间是运动着的,不可分割的?或者说就算分割的话也无法成为点,而都是时间段?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有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恩格斯

思考:运动是否必须要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对象?如果没有这个对象的话,如何认定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呢?如果没有参照的话,如何对运动定性呢?能都依靠能量的转化来认定是否运动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承认矛盾的真实性就能真切理解运动了吗?我看不行。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扬弃或转化(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已经预设了运动的可能。运动已经被预设了。我认为,关键在于透彻理解这种预设的不可避免、含义及思想后果。

思考:张先生揭示出了我们对物体运动的预设性,即“运动的绝对性”,但为什么会有“运动的绝对性”这样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深究。

亚里士多德用“类比”方式,规定它的哲学意义:“‘元素’的命意是一事物内在的基本组成,于物类而论是不能再分析为别的物类的;如言语的元素是字母(音注),字母组成言语,言语分解为字母后就无可再分解了。”

思考:元素论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学科的分类研究。

但原子与虚空是分立的二元,虚空不是物质(原子)自身存在的形式,而是外在的场所或分隔物体的空隙,原子无内在动力因。所以该派被认为是西方机械唯物论的先导。其说法是对爱利亚问题的拙笨、机械的解决。

延伸:机械唯物主义(或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也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但否认物质与精神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否认物质与精神的联系和转化,否认人的精神的能动性、创造性。机械唯物主义是指以机械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和认识论问题的一种唯物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17世纪英国的霍布斯,荷兰的斯宾诺莎,18世纪法国的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哈等。它告诉我们物质的一切变化发展的原因都在物质本身内部可以找到。它认为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在根本上只有两种:就是位置的变化和数量的变化。世界上的千变万化的现象。归根到底,都可以看作各种不同的位置变化和数量变化。根据这种说法,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新的东西出现,因变来变去,只不过是一套“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战法而已。

思考:对于思想来说,思维是否也是一种虚空呢?思想是不是就是组成这些虚空的原子?而思考就是思想的跃迁?

中山若水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2011-08-28 转发于读书园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08: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7-09 《西方哲学笔记》阅读至第104页


赵敦华说该派思想(德谟克利特)“包含了后来被称作感觉论和怀疑论、相对主义和现象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各种不同知识论的萌芽,达到了早期认识论的最高水平”。

该派的“认识论”(知识论)主要探讨主体能否、如何认识客体的理论,或关于人能否、如何获得客观知识的理论。此已是主客两分前提下的探讨。
早期哲学家,们更关心“本原”,它与人的整体生存和那种原本意义上的“认知相关。

思考:人类经历了这样的哲学进程,通过哲学史的撰写使后来的思考者能够快速的熟悉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但是对于那些未能接触过哲学史的人来说,就像一个朋友说的“自然哲学”的思考,或者说“还在泥潭里打滚”。其实就这两种方式而言,(一种是学院派的系统学习,一种是自发的痛苦实践)并没有真正的好坏之分。我认为草根哲学一样能够解决人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只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智慧。

“想当演说家完全用不着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他只要知道裁判的人民认为哪些是正义的事情就行了;他也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善和高尚,认为要说服人只需要靠群众的意见而不靠真理”。

这就是智者、苏格拉底等“人本主义思潮”出现的一个重大原因。

延伸: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他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他们都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他们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他们不是联系具体历史、联系社会实践来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词被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曲。如德国现象学者谢勒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克拉格斯,就侈谈“哲学的人本主义”或以“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的“人本学”或“性格学”。他们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唯心主义理论。--互动百科

思考:与百科上的解释对比,从人本主义思潮到人本主义,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就已经产生了萌芽?

智者运动就是古代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启蒙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西方自文艺复兴之后的人道主义、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潮与之有血脉关系,有“神似”之处。

思考:一堆的概念出来了。需要不断的去澄清。

中山若水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2011 08-29 转发于读书园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09: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7-13 《西方哲学笔记》阅读至第119页

“形式的世界”

思考:这里的形式如何解读?是否意味着一种框架与体系?

西方哲学往往这么“轮回”:数学的突破,新观念的出现,进入新的语言境域,沉浸于这语言,然后出现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宗教(或代用品)

思考:这种“轮回”是如何导致的?起码这种轮回还是有进步的,东方又是怎样的规律呢?

这正是芝诺捍卫“存在是不变的一”的策略。为此而用矛盾法(antiologike,antilogic,反证法)从与己对立的命题中引申出与它矛盾的结论,或导出公认的荒谬结论,此法直到现在还在数不清的法庭、议会和辩论竞赛中被使用。因为人从根本上是一个“尺度”的存在。

思考:只要你足够雄辩,那么颠倒是非就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因为可能性本来就有着万千变化。

因此,正如智者的论辩方法,他们的思想倾向有两个方面:“解放思想”和导致怀疑主义、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它是一种看法,即真理依情况而变,或相对于某种背景(语言、文化、世界观)而成立。
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是一种态度或立场,即人无法确证每个正常人都知其然的事实,比如我们并不总在做梦(这是西方学院派哲学家对怀疑主义的贬低看法)。
“解放思想”的作用:从概念式、习惯的思想中解放,而不只是怀疑神的存在,利用语言起舞,让语言本身喝醉而“潇洒走一回”。芝诺论辩的真效果决不只是在为“不变的存在”做论辩,而更在于能揭示论辩的语言本身可以造成自己的意义世界和真理,以至于大开人的思想眼界,使人都要“闻鸡起舞”一番,使任何命题都可以有反命题,使“道可道,非常道”。

思考:上述对智者总结性言论,客观而又具体。语言本身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可以影响到听众的思维,相对主义与怀疑主义之所以存在,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就是语言本身的可塑造性以及不稳定性。语言与思想之间的联系越紧密,或者说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越好,那么运用起来漏洞越小,反之,则越多。思想的漏洞导致了说话总是不着边际,漏洞百出。

“人是万物(复数 chremata)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这不存在的尺度”,此句出自柏拉图《泰阿泰德篇》。又说:“真理就是如同我们写的,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存在和非存在的尺度。”可见,虽然普罗泰戈拉不一定完全区分了“一个人”与“人”(人类)但其“尺度”有可能指“个人”。
对它可以做更深刻理解:“人”为“一个文化体”、“一个有根本利益联系的群体”、“时机化(境遇化)的人”......。现代西方哲学在这些意义上复活了它。

思考:作为个体而言,一个人或许有解释世界的权利,但是进入一个群体之后,就可能受到群体认识的影响。上述的话带入群体之后或许是依然成立的,但是里面的关系就更复杂了一些。

思考:人类都是载体,比如一些文化的载体,当我们所承载的文化与身边的人的文化不一致的时候,就可能引起冲突,这或许就是克氏思想里着重强调的地方。


“自然”(physis)一开始指“依靠自己力量而成长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天生的”,与“技艺”或“制造术”(techne)相对;后来有了“本性使之然”的意思,与“人为约定的”(nomos)相对;最后成了“自然界的”,与“社会共同体”相对。

思考:这段文字阐述了“自然”这个概念的发展史。以前曾经思考过“自然”这个概念,只是停留在“自然而然”与“天生的”这个层面,看来还是有些肤浅。

苏格拉底哲学是智者思潮的一种产物,即在它提供的新方法论(论辩术中的矛盾法)和新看法(以“人本身”为万物尺度)的视野中力求重获“不变的一”或起码是“不变的多”。苏格拉底哲学表现为“认识你自己”或“从对自然本原的研究转向对人的心灵的研究”的视野转向,和以“对话”(不预设结论【无知】,在反诘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中揭除意见蔽障,诱导人达到自己本有的真理)方法来达到对于德性(arete,过好生活、做善事的艺术或技艺)的“普遍定义”。其哲学含有深刻的矛盾及张力,比如“对话”与“普遍定义”的冲突和紧张关系,因而对苏格拉底可做不同的理解。其后,柏拉图张大了“普遍定义”的一面,与亚里士多德一起建立起概念形而上学的范式。

思考:苏格拉底式的问题,对于寻求真知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在他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基础上,每个人对于语言的“普遍定义”(概念)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是处在一种混沌的模式下生活,(只要满足最基本的需要,这样的生活是可以持续的)但是涉及到智慧的需要,这样的混沌就需要不断的澄清才有机会获得真知。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有机会将自己的心灵开放,才有机会从其他的地方获取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并有机会从中提炼出智慧和真理。但是“普遍定义”真的可以普遍么?概念必须要统一才有机会传播真理么?这个是我所困惑的。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苏格拉底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申辩篇》38A)。这“省察”主要是指反思观念上的;他结合了观念理性和宗教顿悟(“灵机”,“出神体验”、“神的命令”......)。

思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常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才有机会让自己不至于误入歧途。

而且,在他(苏格拉底)看来,认识世界之前应先审视认识者(人)自身的心灵,找到其内在原则(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据)。

思考:这句话对我的一些思考起到了验证的作用。

至此他还与孔子和释迦摩尼近似。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释迦关心的是如何拔出插在人身上的毒箭,而不是研究箭与身体的本原。--张祥龙

思考:张先生这样的思考不无道理。

所以苏格拉底将智者的“进入论辩言说”(其中“论辩”与“言语”未充分贯通)变成了“让言说本身产生论辩并导向普遍定义”。他不只是“进入论辩言说”,更是“进入由论辩至定义(真相)的言说”。

思考:“普遍定义”就是一种共识,就是达成一致。

中山若水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2011-08-30 转发至读书园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5: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7-16 《西方哲学笔记》阅读至第129页

“勇敢是对可怕或不可怕的事情有知识,能够做出正确的高尚的选择,即使面对艰险也能充满信心地去避恶从善,做光荣、善而快乐的事情。怯懦是由于无知,不能做高尚的事情”,虽然有所获,但并不让人感到满足,让人认为这就是一切,无须那个引导过程。那过程本身似乎更有意义。

这个定义本身似乎难以增进我们对“勇敢”的直接理解,罗嗦又沉重,其中有那么多等待定义的大词,如“正确的”、“高尚的”、“善恶”、“光荣”等等。--张祥龙

思考:对于概念本身,或许其定义是固定的,都被我们的生活内化的,但是对于直接拿来用的概念和自己理解的概念相比较而言,探索的过程或许更有趣一些。就上面的解释而言,反而有了更多的模糊的等待解释的大的概念。如果我们的人生都是被别人安排好而我们只是在照做的话,又有什么乐趣可言?

点评:过分的依赖一些书面的解释,其后果就是一个概念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想说明什么。

“被动性”(passivity)对于原发的心灵体验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但“自知无知”是一个很粘连的、猫追自己尾巴的游戏,如同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

思考:上面的被动性,我理解为“接受”,当我们尝试接受的时候,等于变被动为主动,反而能更好的进行体验,被动的时候,内心或许是抵制的,而主动接受的话,内心的态度就会转化。而自知无知,实际上还是有知的,或许只是一种谦虚的态度,就像张先生的注解“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都“无为”,只是有原则的“不为”而已。

“如果我要悄悄地摘除并抛弃你的胎儿,那是因为我考察它之后发现它只不过是幻觉而已。......请不要像那些第一个婴儿被拿走的妇女那样大吵大闹。......有许多人因为我去掉了他们的愚蠢观念,总恨不得咬我一口。......不知道我也从不出于恶意做这类事情,只是绝不可能允许幻觉毁坏真理。”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之所以这么说(无知、助产),不只是比喻,其中也有深意。对他而言,置身那对谈问答过称本身而不是在此过程之外方是有效的,这个过程本身是不可代替的。

思考:正如张先生所言,如何判断真知还是幻觉?是否能够达成共识?其实在苏格拉底的心中已经有了潜在的分界线,或许这条分界线还不是非常明显,但是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界限。这样在引导的过程中,才不至于偏离苏格拉底的思想轨道(思路)。

苏轼的《留侯论》:大勇者必有大忍。“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勇”成于势、显于势。--张祥龙

思考:张先生对勇的说明,借用了苏轼的一段文字,形象而生动。

儒家讲的美德:仁、义、礼、智、信,其境界是“诚”或“中”。

道家:“含德之厚,比之赤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真正的德乃“玄德”。

基督教推崇什么德?信。亚伯拉罕式的敬畏之言,“因信称义”。

思考:“德”是否就是伦理学的范畴?

古希腊公认四大德性:勇敢、公正、节制、智慧。

孔子与老子都讨厌“辩”。道-理并非总是“越辩越明”,尤其在关键处,会“越变越冥”。

思考:到了庄子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喜欢辩呢?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在辩中寻找真理呢?是在尝试挑战自己的思想么?

中山若水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2011-08-31 转发至读书园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7 10: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建议以后不要用这种绿色,实在是对比度太弱,看不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谢谢鼓励,一定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哲学笔记》的笔记阅读至第138页


......苏格拉底一再自认“无知”。这里正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关键点,即从这极有语境、人生构成力、孕育力的“无知”处,接生下一个什么样的胎儿?

思考:这里所说的“语境”是不是现象学的分析方法之一?

延伸:语境是语言学科(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篇章分析、语用学、符号学等)的概念。
语境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布朗尼斯劳•马凌诺斯基所提出,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可以区分成语言性语境和社会性语境。--维基百科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百度百科


理式是一类事物所依靠的“唯一存在”。

思考:这个理式到底是否存在?

理式论是巴门尼德与毕达哥拉斯学说的混合体。

思考:同意这个观点。

简言之,理式(理念)就是“知识”(真理)的本性,“德性就是知识”,而“知识就是对于理式的认识”。
所以这“理式”恰是“形而上”的,是一种“内在的理想之理式”;它是巴门尼德的“存在”的意义化、范畴化和这个意义上的“复多化”,与“元素”不同;它不是质料因,更近乎目的因和形式因;(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这里有帮助)它使苏格拉底的学说形而上学化、理式客观化和系统化。

思考:这里是对柏拉图哲学积极意义的肯定性描述吧。

柏拉图说:“既然灵魂是不朽的,可以不断重生,它已经在这个世界以及别的世界中获得一切事物的知识,所以它能回想起先前已经知道的有关美德和别的事物的知识,这是不必惊奇的。整个自然是同类的,灵魂已学到一切事物,所以当人回想起某一件东西——通常便叫做学习——时,便没有理由怀疑他能发现所有别的东西,只要他有足够的勇气去寻求;因此寻求与学习并不是别的,不过就是回忆(anamnesis)。”

思考:冥冥中自有天意??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先验论”吧?

这表面上是神话,但亦有学理根据。有永恒的认识对象(理式),感官又不足以直接认识它们,就需要设定一个永恒的认识主体来承载这些认识可能性。由此开始,西方哲学的主干——唯理论(rataionalism)——就经常带有“先验认识论”的特点,即认为认识的最重要的可能性和对象不在人的感觉和外部世界,而在人的心灵和一个更高级的精神世界之中。后人叫“潜意识”转化为“意识”,亚氏叫“潜能变为现实”。

思考:这个理论表面上看无懈可击啊,但是确实忽视了变化的存在呢。最初的经验从哪里来?这个怎么解释啊?

发问难道就不包含提示与教导吗?发问与所问没有现成的直接联系,但不会没有引导性的间接联系,不然你为何问甲而非乙呢?而真正的学习与教育恰恰只能以引导为主。
所以海德格尔讲:“发问正是思想的虔诚之处。”

思考:哲学就是从发问开始吧。一个好的问题,就代表的求知的开始。

“如果在我们的灵魂中存在着万物的真理,那么灵魂必定是不朽的。所以你应当坚定信心,努力去研究和回忆你目前尚不知道的东西,换言之,即尚未记起的东西”。

思考:怪不得我会有“唤醒”这样的思考,也是受了这个思路的影响吧。看来柏拉图算得上是“唤醒”的始祖了。

2011-07-18 豆瓣读书笔记首发
2011-09-07 转发于读书园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7 21: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先生的《西方哲学笔记》,读来确实很有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01: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原创】张祥龙《西方哲学笔记》读书随录-至203页

页码:第203页 2011-07-29 17:02:09

怜悯:一种痛苦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人看见一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落到不应遭受(偶然、非存在、运动、时间)的人头上;恐惧:一种痛苦的或恐慌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人想像有某种足以引起破坏或痛苦的灾祸即将发生在与己相似者身上。

思考:悲剧所起到的效果,是否存在“移情”?或者是一种对人类原始情感的“唤醒”?
“发现”有似海德格尔讲的“去蔽”(aletheia),即“从不知道知的转变,使那些处于顺境或逆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关系或仇敌关系,‘发现’如与‘突变’同时出现(例如《俄狄浦斯》中的‘发现’),为最好的‘发现’。......同时出现的时候,能引起怜或恐之情。(正是‘假’的实现、‘罪’的实现)按照我们的定义,悲剧所摹仿的正是能产生这种效果的行为,而人物的幸福与不幸也是由于这种行动。”所以情节中还应包含的第三个成分是“有形的”,即“苦难”。

思考:这里是对“悲剧”的定义,悲剧虽然是被创造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却由于情节的设计而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起到洗涤心灵的震撼效果。悲剧从哲学角度来讲,有着启发灵感和揭示生活真相的效果。而这些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通过自身的经历而实现的。
犬儒派的主张是按本性生活,不顾忌社会习俗。比如第欧根尼(Diogenes,西元前404-前323年)主张:仿效(野)狗的生活方式;“不动心”——对遭受苦难泰然处之;“自立”——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漫谈”——不受拘束地大胆发表言论;“无耻”——毫无顾忌行为,抛弃任何荣誉感。

叫这一派“犬”,一是主张“访狗生活”,二是其讲学处是“白狗体育场”。

犬儒学派(希腊语:κυνισμός,英语:Cynicism)是古希腊一个哲学学派,由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Ἀντισθένης)创立,这个学派的信奉者被称为犬儒(希腊语:Κυνικοί, 拉丁语:Cynici,英语:Cynics)。该学派否定社会与文明,提倡回归自然,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要求人克己无求,独善其身,近于中国的道家。最著名的犬儒学派人士是安提西尼的弟子狄奥根尼。由于中文里本无现成的对应词汇,在中国大陆犬儒主义常被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

学派创立

安提西尼在晚年对哲学丧失了信心,他放弃了上层阶级的生活模式,过着简朴的生活,并希望希腊回复到原始社会,而不受各种习俗和规定的限制。

名字起源

犬儒(希腊语:Κυνικοί)的字根来自希腊语:κύων,意思是狗。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解释,或说该学派创始人安提西尼曾经在一个称为“快犬”(Cynosarges)的运动场演讲,或说该学派的人生活简朴,像狗一样地存在,被当时其他学派的人称为“犬”。到现代,“犬儒主义”这一词在西方则带有贬义,意指对人类真诚的不信任,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和行为。

基本思想

犬儒学派的主要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犬儒学者相信,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建立在稍纵即逝的外部环境的优势。每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而且一旦拥有,就绝对不会再失去。人毋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犬儒学派对之后的斯多噶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期变化

随着犬儒理念的流行,犬儒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微妙的根本变化。早期的犬儒主义者是根据自身的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后期的犬儒主义者依旧蔑视世俗的观念,但是却丧失赖为准绳的自身道德原则。

因此后期的犬儒主义者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既然没有什么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没有什么是要不得的。这样想法的结果是,对世俗的全盘否定变成了对世俗的照单全收,而且还往往是对世俗中最坏的部分的不知羞耻的照单全收。于是,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

一个关于犬儒主义者德勒斯的例子[1],某富翁送给他一笔钱,他收下了,对富翁说:“你慷慨大度地施舍给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于你,既不卑躬曲膝,也不唠叨不满。”--维基百科


思考:犬儒学派,是绝望还是看破??

怀疑是人的一个本性。

思考:怀疑是因为自我保护的需要?

异质文化相交处常有怀疑论的裂谷。

思考:是否是接触的东西太多导致信仰的崩溃?

“块不失道”(《庄子。天下》)

延伸: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

译文:这是什么原因,没有知觉的东西,就不会有标榜自己的忧患,不会有运用智谋的牵累,动静合于自然之理,所以终生不会受到毁誉。所以说:“达到像没有知觉的东西就行了,不需要圣贤,土块不会失于道。”

思考:用土块来形容犬儒?妙!

按照皮罗,一个哲学家(爱智者)或一个要生活得幸福的人应问自己三个问题:(1)事物的本性是什么(由什么构成)?(2)我们应对周围的事物采取什么态度(即与之发生什么样的关系)?(3)这种态度或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后果(益处)?

思考:看来幸福的人生需要搞清楚一些事情(事情真相),起码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然后要清楚自己该如何处理这些事情(防止恐惧),然后知道处理之后的结果如何(预知未来)。


2011-07-29 17:02:09
首发于豆瓣读书
转发至读书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20:01 , Processed in 0.31642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