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42|回复: 0

[【社会视角】] 美核废料管理面临巨大压力 是否用密封舱引争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9 16: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使人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核废料安全性上来。目前美国有104个核反应堆在工作,核电的脆弱性不免让人担忧。因为美国的核电站燃料池密度比福岛核电站大得多。





法国拉萨尔核电站的一个核废料池

工作人员用长臂工具将一个巨大的白色金属箱子从42英尺深的管道中提出水面。他们小心翼翼全神贯注,因为这项工作十分危险:法国拉萨尔核电站的57000磅核废料已经在池子里存放了几十年,一旦发生泄漏,几秒钟的辐射量就足以致人于死地。

这些核废料被移入一种叫干桶的密封舱内。密封舱内充满惰性气体,并且焊接密封。小密封舱还要装入一个稍大的密封舱里,之后将被移到外面放入混凝土储藏间,在那里储存直到找到合适的核废料处理点。在几百甚至上千年时间里,在衰变到失去放射性之前,核废料都必须与环境隔绝。

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使人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核废料安全性上来。目前美国有104个核反应堆在工作,核电的脆弱性不免让人担忧。因为美国的核电站燃料池密度比福岛核电站大得多。一些专家认为拥挤的环境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也更容易使核电站成为恐怖主义者袭击的目标。

由于干桶被认为安全性很高,能够抵御地震或飞机撞击,而且没有可移动零件也不需要用电,美国国会一些议员正呼吁加快步伐将核燃料从燃料池中移到干桶里。但转移核燃料又有另一种风险。核专家认为,每一次进行核废料转移,都有可能发生人为失误。如果根本不需要转移,为什么要增加发生事故的几率呢?

围绕核废料处理的激辩仍在继续。在美国核工业诞生半个世纪后,至今未找到一个固定的核废料处理点,因为谁都不愿意那东西放在自家后院。1987年美国国会曾指定内华达沙漠里人迹罕至的丝兰山为核废料处理点。但随着政权交迭,2009年奥巴马政府在来自内华达州的参议员民主党领袖哈利·里德的压力下废除了这一规定。

之后就发生了福岛核电站事故。一时间,美国核管理委员会面临巨大压力,他们要向公众交代美国密集的核反应堆是否面临和日本相似的危险。

核管理委员会主席格雷戈里认为将核燃料储藏在燃料池里和干桶里在安全性上相差无几,“就像买彩票时是买一张还是买十张的差别”。但前能源部长资深顾问核能专家罗伯特·阿尔瓦雷茨指出,福岛事故中燃料池发生泄漏而干桶安然无恙,“由于干桶未发生泄漏,反而未引起人们注意”。

除了美国和日本,其他国家也在大量使用干桶,通常将它们储存在反应堆附近。德国在这方面更进一步,将干桶储存在能抵御飞机冲撞的设施里。

日本核事故之后,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称将研究将更多燃料转入干桶的可能性,但目前其他州并未有跟进表示。阿尔瓦雷茨说,将美国所有冷却的核燃料都转入干桶将耗资超过70亿美金。

上世纪60年代设计核反应堆的时候,人们一致认为核废料在燃料池中冷却几年后将会被送进粉碎工厂进行处理,提取反应中未使用的铀和钚,提纯加工后还可以循环使用。

虽然法国和日本做了一些回收工作,但美国的福特和卡特总统因担心钚(炸弹燃料)交易而禁止在美国进行核废料回收。所以美国的核废料都是采取干桶封装,但这也仅限于燃料池接近容纳极限的情况下。一些专家认为这一政策应当持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核废料转移的风险。

工业专家警告封装核废料也有辐射危险。因而在拉萨尔核燃料池工作的工人使用的是配有探头和盖革计数器的长操作臂,一旦发现哪里有核污染,另一位工人马上用长臂清洁工具擦干净。

移动一个干桶的十几名工人受到的辐射量大概是500毫雷姆(人体积聚辐射的单位),相当于美国规定的每名核电厂工人年辐射总限量的四分之一。

艾斯能也在设法降低一切风险。工人们避免将干桶置于燃料池上方,这样即使干桶掉落也不至于损坏燃料棒。雷雨天也停止工作,避免因雷电导致电力中断。


一些核工程师认为将燃料棒留在拥挤的燃料池里风险更大。近年来燃料池里的核燃料越来越多,2003年一项旨在应对恐怖袭击的研究报告指出这增大了发生火灾的危险,之后国会要求国家科学院调查燃料池的安全性。

2005年科学院报告指出恐怖主义者很有可能成功袭击燃料池,建议将更多燃料转引进干桶。核管理委员会接受了部分建议,要求核废料池必须保证能均衡核废料余热,但并未要求对核废料进行转移。

阿尔瓦雷茨先生认为这样的预防措施根本不足以防范事故。一个反应堆燃料池里的放射物就能达到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泄露总量的5到10倍。

干桶制造商预期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干桶的需求量会一直居高不下。(编译:Dear)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708/09/78EBB4Q2000125LI.html
核電是把雙刃劍,有利必有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4:17 , Processed in 0.21457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