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152|回复: 9

[【文史类原创】] 辛亥革命中的“海归”派:陈友仁[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1 20: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辛亥革命中的“海归”派:陈友仁
  陈友仁(1878--1944),出生于英属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岛圣费尔南多。他父亲陈康臣(译音)原籍广东顺德,曾在太平天国军中服役,太平天国失败灭亡后,他逃到西印度群岛,以理发为生,时人多管他叫阿陈。阿陈先到牙买加,后去马
提尼克,与一个广东侨民的混血妇女结婚。他们抚养六个孩子,五个男孩,一个女孩。陈友仁是长子。
陈友仁的外国姓名是尤琴•贝纳特•阿陈,进了圣费尔南多市立学校,后
又进了西班牙港的圣玛丽罗马天主教公学。毕业后在特立尼达的一家律师事务
所工作,同时还为本地报刊写文章。当他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最高法院取得律
师,财权诉讼师和公证人的资格时,他就开设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以后他又取
得法律辩护士的资格。他一直开业从事律师事务,他的成就引起了他同行的妒忌,他成了种族歧视的牺牲者,他不得不于1911年他离开这里去到伦敦,充当一名辩护士。同年底他在伦敦遇到孙中山,当时孙中山已获知武昌起义的消息,决定回国。孙中山很赏识陈友仁通晓法律,劝他回国贡献才智,于是陈友仁在1912年初回到北京。9月,他被任命为交通部法律顾问,他担任此职直到1913年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时为止。
  此时陈友仁仍留在北京,任北京英文《京报》主笔。起初,他支持袁世凯统一全国。陈友仁反对袁世凯实行帝制,他在《京报》发表了梁启超的《异者所谓国体问题》一文。1916年袁世凯死后,他继续贯彻公开批评政府的编辑方针。1917年5月18日,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出卖中国》的文章,揭露内阁总理段祺瑞和日本正在进行的秘密谈判,第二天陈友仁被捕入狱。他自称系英国公民,要求英国驻北京公使馆干预而未成。不久,总统黎元洪下令将他释放,但《京报》停办。
  此时,黎元洪受北方军阀的压力解散国会,孙中山发动了“护法运动\",在广州成立了军政府。陈友仁到广州后受孙中山指派,于1918年夏和郭泰祺、王正廷一起去美国,想争取美国对广州南方政府的支持,但并无结果。
  1919年陈友仁在法国,任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中以伍朝枢为首的南方
代表的顾问。他为代表团起草了一些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要求废除1915
年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以后他又去伦敦和欧洲其他城市游历,直至1920年夏
才回国,在上海创办了《上海时报》。
  1922年,陈友仁回到孙中山身边,任孙中山的外事顾问,是年冬,他参加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在上海举行的会谈。1923年1月,签订孙文越飞宣言,这标志着陈友仁在政治上明显的左派色彩,这成为今后几年中陈友仁的政治态度的特征。
  1923年2月,忠于孙中山把陈炯明逐出了广州后重建军政府,恢复大元帅职务,陈友仁仍任孙中山的外事顾问。1924年8月,广州商团准备叛乱,广州军政府事先截获了接济他们的一批军火。英国当局图谋干预,以孙中山为首的特别委员会挫败了这次叛乱。
1924年10月,孙中山应冯玉祥、段祺瑞邀请去北京商谈国事,陈友仁是孙中山的随从人员之一,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汪精卫则担任高级中文秘书。孙孙中山到北京不久便卧病不起,1925年2月下旬孙中山病势加剧时,汪精卫起草的政治遗嘱和家务遗嘱,孙中山表示认可。1925年8月11日孙中山临死前一天,孙中山在至亲好友前签署遗嘱。陈友仁起草了一份孙中山致苏联遗书,重
申国民党在为中国摆脱西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同苏联合作的政策。这封遗书经
宋子文宣读后,由孙逸仙签署。这个文件后来在国民党内部引起很大争论,有
些人认为孙逸仙在弥留之际,不可能充分考虑这份文件的内容。
  孙中山逝世后,陈友仁仍留在北京,编辑以中英两种文字出版的国民党的
《民报》。8月,该报误刊张作霖死讯,陈友仁曾把张作霖称为“屠夫”,因此陈友仁被捕,解送天津监禁。1925年12月,冯玉祥的部队进占天津,陈友仁重获自由。他回到广州,新的国民政府已于1925年7月在广州成立。
  1926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友仁被选人中央执行委员会。1926年5月,广州政府的外交部长胡汉民离广州去上海,乃任命陈友仁为外交部长。1926年6月,陈友仁被提名与宋子文、陈公博组成三人代表团与香港当局商讨1925年开始的香港反英罢工的解决办法,1926年9月,罢工结束。
  此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在总司令蒋介石统率下,于1926年7月从广州出发。10月,汉口落人国民革命军手中,11月中,广州政府派出五人委员去武汉研究政府迁徙问题。这五个人是陈友仁、宋子文、孙科、徐谦、鲍罗廷。1926年12月13日,抵达武汉的领袖们组成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联席会议,作为重建中央政权时的临时权力机构。1927年1月1日在武汉的国民政府正式运作。
  1927年1月初,汉口工人示威游行,与守卫英租界的海军陆战队发生冲突,国民革命军强行收回英租界,交由陈友仁、孙科、宋子文组成的委员会负责管理。几天以后,也以同样手段收回在九江的英国租界。日本和法国驻汉口的领事向陈友仁探询,日、法租界是否亦将有所变动,陈友仁答以租界必须无条件交还,致使于1月中旬外国战舰在上海集中。
  当时,英国驻北京公使馆代理参事欧玛莱从英国驻汉口领事那里接过谈判事宜,陈、欧1927年2月19日和3月2日的换文,确定两地租界交还中国。陈
友仁在外交上的胜利好象是达到了,似乎他为中国开创了一个革命外交的新世
纪。南京的1927年的3月事件反映了同样的反帝情绪,在这次事件中,一些外
侨被杀伤,外国财产亦遭破坏,外国企业尤其是设在汉口工业中心的纷纷被迫停闭,外侨也开始撤离长江流域。
由于陈友仁在外交上缺乏经验和灵活应变的策略,给当时的国民造成很大伤亡和损失。外国列强在上海调集了精锐部队,有些国家动用海军进行炮轰,以保护它们在南京的侨民。1927年4月3日,中国的游行示威群众袭击汉口日本租界,日陆战队当即用机枪扫射……。当陈友仁领悟到所遇到外交的困局和严重性时,陈友仁准备使其政策转向缓和,但为时已晚了。由于1927年4月张作霖在北京对苏联使馆进行突然搜查,陈友仁只得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表示“郑重道歉”。北京事件不过是陈友仁外交政策的一个连锁反应而已。几天以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从此,陈友仁和南京政府外交部长伍朝枢格格不入、争执不休。
  1927年4月汪精卫从欧洲回国主持武汉政府,他开始清除这些左派势力,陈友仁、宋庆龄、鲍罗廷等不得不去苏联了。
陈友仁到莫斯科后又去西欧,在那里旅居了三年。1929年2月宁汉合流时,陈友仁被选人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治会议,但这两项任命不过是形式而已,并无实权。1931年2月,陈友仁来到香港,3月,胡汉民在南京被蒋介石拘捕为导火线,促使了新的反蒋联盟在广州组成,联盟的参加者有汪精卫、孙科、伍朝枢、唐绍仪,并得到两广军人陈济棠、李宗仁的支持,5月间在广州成立了反蒋政府,任陈友仁为外交部长。7月,陈友仁去日本为广州政府筹集军械、聘请顾问。这一行动在当时是十分令人忌讳的冒天下大不韪之举,因此,陈友仁此行受到普遍的严厉的谴责。
  因1931年9月18日军袭击沈阳事件,而消除,广州政府解散。12月 29日,孙科在南京任行政院长,陈友仁任外交部长。1932年1月24日,陈友仁任职不到一个月就辞职了,因为他所主张的政策,在政府同僚中得不到支持。第二天,孙科本人也辞职了。
  1933年5月南方的一些首领成立了西南政务会议,陈友仁被任命为政务会议委员。
  蔡廷锴率领的十九路军于1933年11月发动了福建事变,在福州成立了 “人民革命政府”。陈友仁和他在武汉的同事徐谦是事变主要参预者,陈友仁任“人民革命政府”外交部长。1934年初,蒋介石消灭了福州“人民革命政府”,陈友仁因参预事变,被开除出国民党,自此他就退出了政治舞台,从而也就结束了他“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政治生涯,游历欧洲去了。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被日军占领,他在那里被拘留一段
时间,然后于1942年春被解押到上海。他在上海对日方劝诱他参加南京日伪汪精卫政府的活动坚决予以拒绝。1943年时,坊间也有流传说他进了南京政府,据说他为此曾指摘日本军部的一些人是“一伙骗子”。
他居住在上海一直到1944年5月20日去世,时年六十六岁。[注]
[注]有关陈友仁事迹,可参阅钱玉莉著:《陈友仁传》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11: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是美国人,这个档案文件已经被公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4: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像是有原因的啊,革命先行者不容易啊。
引用第1楼nceva于2011-06-12 11:31发表的 :
孙中山是美国人,这个档案文件已经被公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3 16: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entomology于2011-06-13 14:38发表的 :
这个好像是有原因的啊,革命先行者不容易啊。

那邓小平,周恩来为了革命,没加入外国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半床书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6-20 00: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近代史,觉得辛亥革命全是海归们在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 19: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可进一步参阅华侨与辛亥革命相关著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8 11: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觉得 都是学术骗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1 16: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nceva于2011-06-13 16:28发表的 :


那邓小平,周恩来为了革命,没加入外国籍吗

这个有必要吗?,即便是真的有,写历史的人就是他们自己挑选的,谁敢写?

历史是需要修正的,叫做修正主义路线,东帝曰:机会主义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23: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友仁媚日的一条史料

1931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等赴日活动,企图在粤派与日本之间建立“中日同盟”。( 币原喜重郎:《外交五十年》,146~150页,东京读卖新闻社,1951)据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密告南京国民政府驻日公使蒋作宾称:陈友仁表示,将以“满洲利权”换取日本对粤方的援助。(《蒋作宾日记》,1931年9月30日)因此,蒋介石一直认为,日本出兵东三省,源于粤方“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22: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8e02ea0100runj.html

这个博客的作者村学究和楼主是一个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5:46 , Processed in 0.25348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