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15|回复: 3

[【其它原创】] [原创首发]浅谈模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14: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模仿


   那一日与群友争论不休,就是关于模仿与借鉴的关系。在我的眼里,或许给模仿下的定义过于死板,但毕竟是自己的观点。我对模仿的定义是:机械的重复。在我看来,模仿只能是停留在表层的,基于动作的。无法进入更深的层次,比如思想。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天决定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考,让身边的朋友一起来思考一下这个概念。在这之前我要插一句,前两日看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发现季羡林先生也在抱怨词典给出的一些解释过于简单。同样的,对于百度百科上涉及到的任何一个概念,当我们尝试引用的时候,最好自己思考清楚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就那样不清不楚的直接拿来用,这并不利于我们解读文章。就拿百科上给模仿的定义来说,模仿是学习重要的过程之一,并把模仿分为“有意识的、无意识的、内在的、外在的”,对于模仿是学习的过程,这个是成立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模仿仅仅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忽略我们学习的动机,以及我们想要达到的最终的结果。

   在与群友的讨论过程中,他列举了小孩子的学习过程。他说,在我们出生之后,基本都是在模仿,这个话不假。既然模仿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那就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过程。但是他为什么会模仿,我感觉并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而是因为一个新的生命,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之后一种自然的生存手段,他通过对同类的模仿然后来满足自己一些最原始的需求。而有些东西几乎是无需模仿的,比如婴儿吃奶的动作,这似乎是一种本能,还有就是出生之后的啼哭,也是生存的本能所致,或许这些动作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已经根深蒂固的融入到了我们的DNA中,根本无需模仿。然而后续的动作,有多少是本能,多少是经过模仿的,我暂时也不得而知,只是有着一种直觉:这些我们所认为的模仿,其实都是一些原始的本能所驱使,比如饥饿、满足、好奇等。对于大人教给他的动作,或许只是因为好奇,或许是因为饥饿的驱使,或许是出于某种满足,让他们能够尝试模仿这些动作,一旦这些动作未能满足他一些原始的需求,他可能也不会持续的模仿下去。所以我认为,模仿是需要一定的原始动机所驱使的,最终是为了满足其原始动机的。而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

   在讨论的过程中群友又提到了运动员的模仿。他所陈述的案例我并不是非常认可。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的每个动作在自己的内心中应该都有一个无形的标准,或许他们会参考一些知名运动员的动作,但这些模仿也只能局限于动作,我认为他们是尝试在模仿这些动作的同时领会这些动作的意图以及这些动作有可能产生的效果,虽然这些效果的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对于出色的运动员,基本都有着不断总结自己动作失误的能力,才有机会做的更好,与其说他在模仿对方的动作,不如说他以对方的动作为基准一遍又一遍的模仿自己之前的动作,而这实际上正好印证了我的解释:机械的重复。对于模仿这个概念本身来说,确实有着“有意识”这么一说,但只有有意识的模仿才有机会找出问题的所在,而无意识的模仿能否找出问题,我也比较迷惑。这里我想到一个案例:我曾经模仿过一个同学的说话,他的说话是有点结巴的,导致我那段时间说话也有点结巴。这是有意识模仿导致的,说明有意识的模仿确实会习得一些动作,但如果说这种模仿能够带来创新,我表示怀疑。我认为任何的创新都不可能只基于模仿就可以,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始终是无法忽略的,那就是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引发创新,只有模仿如何创新?就算古代的一些拳法是基于模仿而来,但这些动作的模仿也是经过创造性的改变之后才得来的,如果是单纯的模仿的话,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邯郸学步,最终忘记了自己本来的动作。

   当讨论到最后的时候,我那写作举了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模仿是非常的局限的,像写作这样的工作,就是无法模仿的。有的人掌握了写作的技巧,或许可以剽窃别人的作品,但是那始终始终伪造,只要是明眼人,一眼就看的出来对方的风格,他能够模仿只能是文章的结构,而对于精髓的内容,是无法模仿的到的。然后我列举了霍金所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这样的著作何来的模仿?于是又引出一个问题:思想能否被模仿呢?我认为这个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思想能否被模仿?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没有模仿别人思想的企图呢?比如我们尝试以对方的思路来思考?就像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换位思考”?但上述的答案都被我一一否定了。每个人思想的形成,都是经历了无数的事件的影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信仰体系,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做出评判,这个评判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当然,有些人是放弃了这个过程的,他们基本都是利用别人的准则来衡量自己,而对于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个最终的答案,都是非常模糊的。如果连自己的思考过程都是模糊的话,又如何来模仿别人的思维呢?这是让我很难理解的事情。我所理解的模仿,起码要很清楚的知道对方的动作吧?那么大脑的动作又如何得知呢?最终也是出于自己的想象吧?难道这样的想象也能称之为模仿?那么这个模仿的威力似乎太大了一些。

    我当时得出了一个断论:过分的模仿,最终可能会导致迷失自我。就学习来说,模仿起到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或许还是我对模仿的定义过于狭窄。但是就模仿的动机以及最终的结果来说,模仿都只能是一个过程,一种学习的方法。如果只重视方法而忽视其背后的思考,那么等于丢掉了最基本的东西,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我相信一定也有朋友有同样的感受。

   我有个想法,就是想了解下在发展心理学中,对于模仿是如何定义的,比如:儿童时期的模仿对于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有着哪些影响?期待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予以解惑。

   最后我想就上文的“有意识的、无意识的、内在的、外在的”模仿给一个自己的解释。有意识的模仿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最基本的过程之一,但这个过程迟早都会过去,最终成为自己不断的有意识的模仿自己,然后在模仿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加入自己的体会与思考,达到一定的积累之后获得创新。无意识的模仿通常是我们下意识的动作,这和我们的一些原始本能息息相关,比如打哈欠的传染,这或许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对于内在的模仿,我感觉是基于神态或者声音一类的,无法用文字表述的内容,但是却可以通过模仿来达到,有一个词经常用来形容这类的模仿:惟妙惟肖。而外在的模仿就是最基本的动作的模仿,像上文一直提到的例子,都属于外在的模仿,是最有局限的模仿,也就是我说的:机械的重复。

   对于模仿这个概念来说,如果仅仅是用来造句,可能就是查查字典查查百科就可以,如果是用来指导人生,我认为就不能这么轻易的下结论。一个狭义的认识,可能会导致自己的思维方式都受到偏见的影响。或许真的会有很多人依旧尝试去模仿别人的思想呢。

   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偏见:思想是无法模仿的。

中山若水 园地首发
2011-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4: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模仿是學習的開始,如果連模仿都不行,那書都合上了。但將來若停留在模仿階段不前進那也永遠不夠的。模仿他人作品風格也無妨,但處於此階段時莫發表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6: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7 14: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借鉴就是举一反三,模仿就是临摹、临摹再临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5:58 , Processed in 0.18679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