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33|回复: 7

[【文史类原创】] 作家学者化与写匠知识化[书园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5 23: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家学者化与写匠知识化
村学究

作家王蒙大约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引起人们普遍赞赏的有关作家学者化的号召。期时,王蒙先生位居国家文化部部长之职,这个口号,出自他之口,显然既符合他当时的身份,又是他的职责之内应当思虑与躬身实践的。后来,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未曾相约,却相继开办了“作家班”,试图以这种速成培训的方式,来帮助中国作家尽快实现学者化的梦想。作家们重新回炉的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特别在中青年实力作家当中,“学者化”的渴求与时代的需求不谋而合,王蒙当年的号召与期冀,很快变成了许多中青年作家自觉的追求。转眼过去了二三十年,回头一看,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长篇小说取得了一些成果,似乎验证了王蒙先生当年的号召。同时也看到,这一拨“高潮”过后,当年的这些大作家、名作家们,似乎一个个都“江郎才尽”,几乎淡出江湖。这又似乎验证了王蒙先生当年的号召,有点不那么靠谱。
作家学者化的话题,有时会感到有点纠结,例如王蒙并未将作家“学者化”的程度给出规定性,作家“学者化”到百分之一个点、百分之十个点或者是百分之一百个点才能算完成了“学者化”的使命呢?因此,作家学者化的令题并不具可操作性。这倒不如转换为另一种的表述:学者型作家。学者型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否存在过?因最权威的工具书《辞海》都未曾收入这个词条,更遑论对“学者型作家”的界定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讨论“学者型作家”的话题。中国文学史上是否有过“学者型作家”?肯定有的,学者型作家不是以逻辑性见长的学术论文表达自已的思想情感,而是用形象思维说话。能称为“学者型” 作家的代表人物当首推曹雪芹!一部《红楼梦》犹如一部 “百科全书”,几乎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清代中期的社会全景风貌,一部《红楼梦》就将中国小说推向高峰,只可惜《红楼梦》仅是一峰独秀!继《红楼梦》后再无“《红楼梦》”。而且一部《红楼梦》竟养活着成百累千人的“啃红一族”。说曹雪芹是“学者型作家”,窃以为是无异议的,且不说无人能与其比肩,亦无人可望其项背!
中国从有文字以来,迄今为止只出过一位曹雪芹!据可信的治曹雪芹生平史的红学家研究,曹氏没有进过府、县官学,没考过举人、进士,更不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所谓科班出身,如高等学府设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系),或“作家班”之类等等。
曹雪芹之所以成为曹雪芹,他有他的独特的身世和独特的人生感悟,他有他的丰富的积累,他有一双慧眼洞察社会,他有丰富的语言编织文字,他有独具的匠心结构文章……更重要的是他有创作的自由!这些,不仅你没有,我没有,即使王蒙也未必会有。
说了这么些,我感觉“作家学者化”似乎是个伪命题。首先在于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尤其是有建树的名作家,并不是在文学系、“作家班”里培养出来的,倒是所谓“社会大学”造就了不少作家。再则,一个人假若成为了学者,恐怕很难再成为作家。我在做编辑时曾与一位作家讨论:你写作时考虑过句子中的主谓宾语法结构吗?他说:我只考虑语言的流畅和语境等,若先考虑语法的规范,可能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其次,作家主要是在作品中塑造栩栩如生的众多人物,塑造人物的最高艺术是在你笔下的、读者眼中的那个活脱脱的“熟悉的陌生人”,这似乎与“作家学者化”没有什么逻辑关系。
“作家学者化”虽然似乎是个伪命题,但在八十代末九十年代初,却是个十分时氅的口号和话题,一时间什么“编辑学者化”、 “教师学者化”(甚至小学教师也提倡“学者化”,这就十分荒谬了),什么“学者作家化”等等不一而足。最后,这个“作家学者化”口号无疾而终,静悄悄地离我们远去。
意识形态给作家套上了个耀眼的光环,人们对作家总是持以仰视的目光。其实很多“作家”真不如一个“写匠”,至少我还没看到一个“写匠”狐媚地高唱“做鬼也幸福”!
不久前,武汉市作协据称是“破例”吸收了一批网上文学爱好者,即所谓“写匠”们加入市作协,似乎“入彼彀中”就带上了那皇家骑士的桂冠,值得弹冠相庆,那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兴奋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却看到官方对“写匠”的畛域,在官人眼里,“写匠”与“作家”仍然是泾渭分明的,这也是颇令人有些伤感、无奈的事。事实上,“写匠”们就是一大批“草根作家”,谁能料到他们中的佼佼者不会长成参天之木呢。 “草根作家”有自已成长的土壤,有自已的成就感和价值观、幸福观。如果“草根作家”一定要依附个什么,或者以能成为一名皇家骑士为旨归,这就是“写匠”们-------“草根作家”的墮落和悲哀!
但是,当个“写匠”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匠者,是指有某一方面技能,并能熟练操作此技能的人,社会并不要求每一个匠人是全能全知的。因此,“写匠”应该是熟练运用写作技能的人,并对故事和语言有一定驾御能力。“写匠”也并非是什么体裁和题材都能得心应手地写得了的,但是,你写什么,一定要对被写的事物、人物、环境有所了解。例如你写划龙舟,就需对端午节的来源和当地风俗有所了解,你写春耕,一定要对时令、生产习俗有所了解,至于划龙舟和春耕的过程,则全凭你的观察力了。如此类推,举一反三,即是你写什么,就需了解什么。这就是我在本文题中提到的“写匠知识化”的问题。倘若你不了解你要描摹的对象,不仅会文能伤义,而且会留下处处硬伤。
要做一个好匠人,做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匠人,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不能不学无术,以己昏昏,总不能使人昭昭的吧。
  做个好匠人,即便一辈子只是个普通匠人,也要努力做一个巧匠,为世间添一两件或几件成熟的甚至传世的作品。
  君不见,大多数传世的艺术品,是不留名的匠人所造。
  我们不要放弃努力,永不放弃。
  一不留神,写脱了手。愿乞“学者化”的作家们谅解,亦愿与“草根”写匠们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09: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章中一方面说作家学者化的命题并不具可操作性,“作家学者化”虽然似乎是个伪命题,

同时对学者型作家这一特定名词都没有界定,然后就得出“能称为学者型作家的代表人物当首推曹雪芹。。。”,这不合逻辑啊,

诚然曹雪芹是有学问的,涉猎的领域是广泛的,但是否属于一个学者,当另论,

何为学者?何为作家?在一篇专业化探讨的主题里应予界定和阐明,

否则按字面理解的话,只要是学习研究之人,均可以称为学者,至于作家,或者其他什么家,只是别人对当事人的一种尊称,而非严格之评定。

大家说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这本身仅仅是一个俗成的尊称,而非严格论证的结果,

真要按照科学精神,将老毛的东西掰开来评价一番,结果也未必就是伟大的思想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5: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有误读。

楼主的核心思想是说“学者型”这个加在作家之前的修饰词是真功夫挣来的(曹雪芹或别人,不过是作者趁手而来的一个例子,并不需要在此枝蔓上耿耿于怀),不是意识形态授予的,然后话锋一转,揭出底牌:对所谓“学者型作家”这个铭牌的探索,不过是针对所谓“草根”的所谓“匠人”,嘉勉后者无须苟羡上述名头,直坚持不懈加强内功,则成功可期矣。

不过,我虽然认为自己读明白了主旨,却反而滋生更多期盼,因而有所微词:

一者,也许符号学解释方式可以摒弃那些云山雾罩:所谓“学者型”,所谓“学匠型”,都是游离“作家/作者/写东西的人”这个本质之外的又一重符号而已,因而此种追求,或曰追逐,难免有舍弃本文而觅求伴随文本价值的嫌疑,因此,揭批前者具有的虚伪性,并不必然说明后者就具有拉升空间,如果两者真有联系,那倒更可悲,无非是充当了简朴的后现代削平理论的又一证据而已,于此停步有些可惜;

二者,某种程度上,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标签的游离性,才有了被意识形态驾驭的可能性,止步于仅仅点出游离性这种非本质属性就进入结论环节,那么自然难出“甘于寂寞,好自为之”之外,于是心中想,如果楼主之文只是个引子,而意在从游离性本身出发,深入讨论驾驭和被驾驭机制以及此种机制之下的种种受者心态,也许更有咀嚼的滋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01: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取决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4 22: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的发展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9 12: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zm799于2011-06-05 23:35发表的 作家学者化与写匠知识化[书园首发] :
如果“草根作家”一定要依附个什么,或者以能成为一名皇家骑士为旨归,这就是“写匠”们-------“草根作家”的墮落和悲哀!
.......
老兄以为悲哀的事情,却是没法改变的传统。社会结构中,学者、作家在上,写匠在下,人所共知。人往高处走,古今同梦。齐白石木匠出身,也有必要拜入王湘绮门下镀金,从此成为文人画家,而不自甘于匠人。
“写匠知识化”,老兄似未展开论述,而现实情况却比较乐观,很多网络作者的知识储备都很丰富,其中令人赞叹者也不少。
在我看来,与“写匠知识化”形成有趣对应的,不是“作家学者化”,而是“学者通俗化”——简单地说,这种通俗化,就是文化传播中面向大众的娱乐消闲倾向。不管这化那化,都是写匠和学者们在努力挖掘文化中的“卖点”,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先谋利,后求名,世道人心原来变化不大。等到写匠求名时,加入作协,甚至受聘为啥客座教授,正是顺理成章的愿望。好比前一阵热闹过的江左某范,绘画出身,现在已经在某某艺术研究院荣膺“当代通儒”的称号了。可见成名成家的极致,还是要做个学者,如武侠小说大师要作文学院长,要读剑桥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9 09: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宋公明学士说的甚是,

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齐白石也不能免俗,何况范曾。谁不喜欢名利啊,对吧,

范曾流水作画捞钱不假,本也无可厚非,关键他还想自我标榜的很那个,其实如果放低自己,活得本色一些,或许不会招来那么多非议,

标榜君子的未必是真君子,自认小人的未必不仗义,做人还是低调点好,低调点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8 15: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協制度倒是“頂好”,窮寫匠進協會一躍成作家,就衣食無憂了。無需再辛苦創作,吃飽至於也找些事消遣一番,即所謂研究如紅學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5:47 , Processed in 0.15024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