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00|回复: 17

[【问道台】] 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1 21: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两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透露,教育部正在研讨进城流动人口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将尽快出方案。这一新闻引起各方人士的强烈关注。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lh/2011-03/11/c_121178212.htm
但是看到许多人的观点,正反两方面的都有,呵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办。
感觉以前有位会员有个办法,转述下其观点:全国统一考纲,不定教材和教法,同一试卷,建立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报名系统,各省协助管理,实际就是阳光招生的全国版,每年600万左右学生对于现代数据库管理能力来讲没多少,软件硬件都可以实现。将全国的优质高校招生指标按照当年各省参加高考应届生人数占全国总应届生人数的比例分到各省(必须是应届生),家长和孩子自己选择在外边受教育还是在打工地受教育地,在这两个地方都可以参加一次高考,可以有学籍,户籍还是按照现在政策管理,但是这部分小孩子的招生参加户籍所在地指标。这些流动的情况已经高考的情况在现在网络化管理这么发达的情况下,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

之后就是国家和各地自己建设自己的学校,公平为首。
按照这个办法招4年生后,可以进一步按照学生入学之后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考核,指标要量化,学生嘛,还是以德智体美劳来衡量比较合适,按照各省排序,按照排名定下年各省的招生比例。之后根据学生进入社会10年左右的变现定各省的生源质量。

呵呵~~人生而平等,在同一中环境下竞争几年时间才能显示出其真实的潜质,请大家也帮助完善下公平合理的高考招生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23: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2 17: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动人口子女在就学地参加高考我认为是比较公平的做法,
因为地域不同,教育资源、水平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当地受教育者就应参加当地的选拔考试;
尤其是现在为了体现招生表面的公平,避免其他省市老师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考生分数低的毛病,
在每个省单独出高考试题,每省按每校所给指标招生的前提下,
让在北京上海受教育的孩子回高考大省,像湖北、山东,去参加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
同样让其他省孩子跑北京上海去考也对当地考生不太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qqchun于2011-03-12 17:53发表的 :
流动人口子女在就学地参加高考我认为是比较公平的做法,
因为地域不同,教育资源、水平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当地受教育者就应参加当地的选拔考试;
尤其是现在为了体现招生表面的公平,避免其他省市老师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考生分数低的毛病,
在每个省单独出高考试题,每省按每校所给指标招生的前提下,
让在北京上海受教育的孩子回高考大省,像湖北、山东,去参加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
.......

如果这样,会有好多人争先恐后地去当流动人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2 19: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3 02: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qqchun于2011-03-12 17:53发表的 :

让在北京上海受教育的孩子回高考大省,像湖北、山东,去参加竞争显然是不公平的;
同样让其他省孩子跑北京上海去考也对当地考生不太有利。


为什么呢?

给人一种北京上海才是自己人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3 1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0: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只看到教育公平这一个话题,但依我看,异地高考或高考公平问题实际上是各地经济、就业等多项社会问题纠结下产生的。当然,也和我国已明显滞后的计划性高校教育制度有很大关系。

第一、我国高校的计划性招生、培养制度已明显不合时宜。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大学录取=城市户口=干部身份=……,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为实现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但改革开放已逾30年,市场化的经济模式使国家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而大学招生、培养模式依然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水平,其巨大的落差必然会带来不平衡,从而引发矛盾。
再者,我国高校扩招、并校潮之后,大学的师资力量,研究水平被人为“摊薄”,导致教学能力、水平的下降,且招生采取“严进宽出”的政策,也加剧大学生毕业生能力水平下降。

第二、流动人口异地高考未必叫好又叫座。
以我所在的苏南地区为例,我们这里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有些小孩从小学已读至高中,其受教育水平与其家乡比较是较高的(相对于西部一些地区,请不要误解),但他们的父母放弃了给子女落户机会,为的是让子女返乡高考,从而考一所好大学,俟大学毕业后,再到苏南工作、生活、落户,这成为其父母多年在外打拼的重要动力。如果强制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这部分人员将是利益受损者(其自身多年打拼勉强能落脚,而子女却还要与发达地区的高水平考生拼杀高校入场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22: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异地高考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把户口迁移到北京,或者北京有亲戚,挂一个户口在那里。所以异地高考的大方向是好的,但要避免出现一些漏洞甚至腐败。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移民现象呢?是因为高考中的许多不公平造成的。现在各省份高中考试用的课本和试卷不同,16省份自主考试,加上国家命题的统一考试,高考共使用17份试卷。而且北京和上海由于人均教育资源占有量较大,录取的分数线较低,在北京能上清华北大的,在上海能上复旦同济的分数,在一些省可能最多只能上三本。所以想方设法往那边移动的人就多,高考移民的现象就络绎不绝。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而且极有可能使得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异地高考破冰之旅成为遭到封杀的借口。
实行“异地高考”,在这场教育资源并非增量的改革中,蛋糕怎么切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包括体制、机制和税制的改革都要考虑在内,尽量减少震荡和负面影响。
这里面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公平。像北京户籍人口一千多万,河南人口一个亿,可在北京录取的人数比河南的还多,公平何在?
公正公平是一千年来设立考试制度的根本原则。大学是全中国人民的,不是某一个地区的,所以招生录取人数就要根据各地参加高考的人数均等分配。方可体现公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10: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1_03/07/5006305_0.shtml
教育部正研究推进异地高考

本报讯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

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昨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该消息。

袁贵仁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该问题比较复杂,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教育部则主要和接收这些学生比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进异地高考。

“该问题首先是义务教育,然后是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而各地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这样的学生特别多,有的地方不多。”对于异地高考问题的时间表,袁贵仁表示不会很长,现在进入高考的学生还不多,主要在接受义务教育,“首先把义务教育解决好,然后逐步解决高中、包括高考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对于异地高考问题,是全国性的制度,上海会按照全国的制度办。

声音

实现异地高考需户籍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秘书长李逸平:如果户籍和居住证的含金量能够完全吻合的话,这就不成为问题。要真正实现异地高考的话,恐怕还要和户籍制度改革联系起来。

对于异地高考增加本地考生竞争压力的问题,李逸平坦言,会增加当地考生的压力,但要看到他们初中、高中本来就是在输入地读书的,接受的是输入地系统的教育,回不去的话,对这些考生也是很不公平的,因为和输入地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完全不一样。

如何解决竞争压力问题,李逸平认为,这需要系统设计,包括入学模式、户籍制度、初高中阶段教学大纲等通盘考虑,关键点则是户籍制度改变问题,“上海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但要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进行。”

“这不是教育一家能解决的”

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异地高考牵涉的利益很复杂,这不是教育一家能解决的。教育部门可以和方方面面协调,一方面是看给各地的名额怎么改变,一方面是看能否在当地参加高考。

她表示,从教育部门看,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技术上没问题。但当地的利益就不是教育部能管得了的了,要把各种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因为现在的情况不像以前那么单一,过去可以根据历年的统计分配名额。

她透露,现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门研究考试问题,今后还有可能成立一个国务院层面的委员会来协调这些事情。同时,她也强调了户籍制度改革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应太慢。本报记者 杨华云

建议

“京沪允许异地高考是合理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北京和上海允许异地高考是合理的。他说,中国客观上有个户口问题,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出生在这个城市,理所应当作为本地考生来参加高考,但目前却因没有户口无法实现,这是不合理的。“我觉得这些孩子应该在这里考。”许智宏说,各地可以根据自身不同情况来制定异地高考的政策,即便北京和上海成为试点,他们的经验也未必值得千篇一律地推广。

在异地高考的话题中,许智宏认为,还要看见新政策在某地出台后,不属于上述情况的大量异地考生都会挤到这些城市去参加高考,对这里的教育资源造成冲击。对于可能出现的高考移民现象,许智宏建议制定政策来处理。对于异地高考放开后对当地分数线及高校招生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许智宏表示不好预测。本报记者 傅沙沙

“国家层面应出台指导意见”

全国政协委员王玉凤:计划提交关于异地高考的提案。她称,完全禁止异地高考过于严厉,应从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地方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门槛”,逐步放开。

王玉凤表示,异地高考主要涉及高考移民问题,由于各地教育水平不均衡,招生的难易程度相差比较远,所以现在必然带来这个问题。但要是等着教育均衡后,全都整齐划一了再解决,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对待异地高考不能“一刀切”,不同的地区城市,根据不同的人员、孩子、教育资源状况,要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你在当地工作多少年,纳税情况怎么样,孩子教育情况如何,地方应设不同的‘台阶’,北京、上海‘台阶’可以高一些,但一律不解决是不对的。”

对于“台阶”怎么定,王玉凤认为,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非户籍孩子的人口数量、当地的教育资源数量进行设定,“比如现在如果放开,能有多少人要参加高考,这会占用多少高中教育资源的空缺?会给城市带来多大问题?这都需要地方政府好好调研。”

她还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出台指导意见,这样各地才会按要求拿出解决异地高考的办法,“最初的口子可以开得小一些,然后逐步放开。”本报记者 吴鹏

个案

同一屋檐下的两样人生

“解决异地高考是一个很急迫的问题,不能再等下去了。”张驰(化名)是一个父亲,特殊的人生经历,让他每天都要面对两个孩子:一个有北京户籍,能在北京顺利地接受教育;一个没有北京户籍,符合可在京中考的条件,却不能在京高考。

1993年,张驰放弃老家安徽某国字号研究所的铁饭碗来京闯荡,户口始终未迁入北京。他和现任妻子此前都经历过一段婚姻,各有一个孩子。由于现任妻子是北京人,在这个新组成的家庭中就出现了两个户籍不同的孩子。妻子的孩子是北京户籍,张驰的孩子是外地户籍。

按北京市规定,在小学入学、小升初以及中考中,只要父母一方为北京户籍且有《子女关系证明信》,子女即便没有北京户籍,也视同北京市户籍学生对待,可以与北京户籍学生享受一样的报考政策。但这一政策在高考时就不起作用了,张驰的孩子必须回安徽老家高考。现在儿子就要中考了,他完全有能力考入知名高中。但接下来怎么办?高中毕业后怎么办?张驰很纠结。

据了解,市教委已开始着手对在京就读的非京户籍学生的中考以及高考问题进行研究,听取各方人士意见和建议,为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报记者 王佳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5 15: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5 15: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俞敏洪也为女儿上学愁 称教育公平不能只落在口头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1_03/15/5157934_0.shtml

最近,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遇到了两件麻烦事。

其一,俞敏洪公司骨干员工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但因为这些孩子的户口不在北京,他只能到处给小学、初中校长打电话,求他们收进几个孩子。

另一件事,他的女儿到了上高中的年纪,但因为户口不在北京,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送女儿出国,要么送女儿回老家以应对3年后的高考。

今年,俞敏洪递交了题为《关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及升学问题的若干建议》的提案,呼吁输入地政府应将包含随迁子女在内的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以学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保证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与输入地学生享受完全同等的待遇,平等地参加中考和升入高中继续学业。

“教育公平不能只落在口头上,应该有实际的措施。”俞敏洪说。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对此有切身感受。

近日,俞敏洪参与了本报主办的“寻找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寻找在爱国奉献、科研创新、自主创业、志愿公益等方面表现非同一般的大学生。

俞敏洪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期待安逸的生活。“不能怪大学生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这是一个保险的职位。我们一直在提倡鼓励创业,可是中小企业越来越艰难,集中资源型企业越来越强大。谁都看到了‘体制内’的力量。”他认为,稀缺的创新、创业精神应该得到社会的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0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表态了:

教育部:不赞同进城务工者子女“异地高考”
核心提示: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就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据新华社电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28日表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就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杜玉波说,近三年来,中央财政下拨62亿元,专项用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近80%。

他指出,教育部对异地升学非常重视,鼓励和支持各地抓紧研究制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省市积极研究相关支持政策。

杜玉波说:“但需要明确的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不等同于‘异地高考’。‘异地高考’是指‘高考移民’,也就是学生为了更多地争取入学机会,到另外一个省份参加高考,这是教育部门不赞同的。”

杜玉波强调,流动人口子女在输入地的升学问题涉及很多方面,不只是教育问题,也涉及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问题,涉及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情况十分复杂,需要通盘考虑,权衡利弊。

热点

自主招生联考须保公平

杜玉波表示,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探索自主招生制度,并高度重视联考的考试安全及公平性。


杜玉波介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进行,试点高校主要是“985”和“211”高校,到2010年试点高校一共有80所。几年来,有3.9万名学生获得自主选拔录取公示资格,实际录取1.6万名。

“一些高水平大学进行自主招生联考,是对高校自主招生形式的新探索。”他说。

他表示,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探索,并要求试点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及专业培养要求,着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进行考查;积极探索学校考核与高考、高中学业成绩及个人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选拔方式;尤其高度重视联考的考试安全及公平性。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NN027(本文来源:新京报 )

http://news.163.com/11/0329/01/709EA5SO00014AED.html

不赞成是一定要做出的,户籍政策确实不能被侧面突破,至少目前这个政策确实不能这样被突破,利益所在各地区都不能视若无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8: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平合理的高考制度建设首先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

另外,很难认同“人生而平等”的观点。认为那不过是理想的追求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4 19: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changchun于2011-05-04 18:02发表的 :
公平合理的高考制度建设首先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

另外,很难认同“人生而平等”的观点。认为那不过是理想的追求而已。
恰恰说明了一件事,人生而不平等,宿命论也许有些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7 10: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引一段美国大学如何录取学生:
http://zone.haiguinet.com/chairwolf/zone_digest.php?id=25229

在美国的大学录取中,学生家庭背景一直很重要。二战前,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以前,大学被以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清教徒”(WASP: 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为代表的上流社会所垄断。一些犹太平民子弟靠优异的成绩进了常青藤院校,就让既得利益集团惊恐不已。在一战以前,常青藤院校还是延续欧洲的传统,按考试成绩的客观标准录取学生。

这种录取政策,并非看起来那么公平。比如,考试所要求的一些科目,如古典语言等等,普通的公立学校不教或者很少教。结果,那些从私立贵族学校出身的WASP还是占尽优势。但犹太人的到来挑战了这一体系。这些犹太子弟学习认真刻苦,即使在公立学校就读,也精心准备常青藤院校的入学考试,并经常能够战胜WASP子弟。

纽约是犹太人的聚居地,地处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首当其冲,犹太学生的比例一度达40%以上,这就推动了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专门的“录取办公室”于1910年在该校建立,其使命就是解决“犹太问题”,把那些“不受欢迎的学生”(undesirable students)的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办法是在录取时不仅看成绩,还要看学生的“品格”和“领导力”等素质。

这种评价方法具有非常主观色彩,使录取官员可以绕开客观的考试标准,结果大见成效。到1921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犹太学生比例被压到了22%。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三巨头也很快效法。考生进大学不再是参加一个考试那么简单,而要填写详细的个人和家庭背景资料,撰写自传性的作文,描绘足以证明自己的“品格”和“领导力”的课外活动。当然,还要由“靠得住的”教育工作者写推荐信。录取时要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复杂。没过多久,录取办公室就成了美国大学中普遍的、永久的部门,美国大学的历史由此被改写。

这套系统在二战后被保存下来,特别是经过平权运动而被用于扶助弱势子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如今,美国的大学录取仍然不仅仅是看成绩,个人在功课外的成就、家庭背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取舍过程是严格保密的,这就给录取过程带来相当大的神秘性。最近,马萨诸塞州的两个知名大学Tuft Uni ersity和Amherst College让《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监督整个录取程序,最后记者的观察公开登在报纸上,使我们对美国大学在录取过程中如何查学生的家庭背景有了一个非常具体直观的了解。

这两所大学都是快能与常青藤院校比肩的名校,有“小常青藤”之称,录取竞争非常激烈。Tuft Uni ersity今年有15000名申请者,最后能收到录取通知的有3000多学生。录取委员会有7名成员,从3月开始一起开会审阅录取材料。

一名女生的申请材料是:成绩全A,女童子军成员、舞蹈家、同学的辅导老师……然而,如此优异的记录难以给委员会成员留下深刻印象,大家很快就予以否决。一位录取委员会成员说:“这样的人太多了。”

一位意大利蓝领工人的儿子,因为其作文动人地描述了他对食物和家庭的热爱,以及他和自己智障弟弟的关系,一下子被大家看中,很快获得一致通过。一位平均成绩为B、英语成绩为C的学生,她有听力障碍,生长在西班牙语家庭和非常破落危险的社区,每天要通勤一个多小时上学,从小就照料自己的弟妹。录取人员对她争论不休,讨论了二十分钟仍没有结论,最后不得不推迟决定。

Amherst College的录取委员会有6位成员,要在7700申请者中挑选1100位学生。一位科罗拉多的学生的资料显示,他成绩平平,在一般情况下肯定不合格。但录取委员会发现,他父亲离家出走多年,母亲失业,他生长在犯罪率极高的社区。结果,他的成绩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委员会一致决定录取。

一位来自纽约的牙买加移民,虽然在美国历史和统计两项高级课程考试中拿了高分,但在大学录取的主要综合考试SAT中成绩仅为1180分(满分1600),离Amherst College学生1360-1530分的中等水平还差很远。录取委员会发现,她的父亲曾被关进监狱,并已经被遣返牙买加。大家一片叹息:“这是多么艰难的生活!”不过,在纽约,这样的学生实在太多了。最后,大家把她放进了候补名单。(美国大学录取的学生有一半左右不来就读,当不来就读的学生人数超过预想时,留出的空额就由候补名单中的学生填补。)

一位来自贫困的移民家庭的学生,11岁才开始讲英语,各科成绩都很出色。大家无话可说,连举手表决都没有就把她的材料放进了录取档案。

录取委员会非常认真地审查申请者的家庭背景:父母的职业和收入水平、教育程度、所上的高中里升大学的学生比例,等等。上述主要三个方面的程度越低,这个学生越容易被录取。

当然,这样考察学生的家庭背景,并非论出身取人,也不是把大学变成慈善机构,其最终目的还是挑选人才。在这样的选才过程中,大学把社会和家庭因素当作衡量学生“品格”的一项指标。你以后在一生的事业中是否有克服艰难险阻的品格,是你成功的关键。而这种品格,从你上大学前如何“克服生活的挑战”,能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当然,艰难的生活也加强了你对他人的理解力,成为你的“领导力”的基础。可见,“品格”和“领导力”这种在美国大学录取中非客观的指标,刚开始设立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者,如今则基本上成为辅助弱势阶层的有力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7 10: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大学录取中,比较看中申请人的成长轨迹。
当然,其中也谈到这种政策不是简单的“扶助弱小”,把大学变成慈善机构,而是间接地考察学生的品格,看重的是大学的社会责任。

这种做法,似乎强于我们所纠结的“教育公平”。

当然,我不主张照搬美国的做法,因为在东方,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种社会传统,只要有能力,父母总会给予子女以受教育的权利。只是,受到生活的重压,有些流动人口父母不太重视这一点,对他们的扶助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

而对于外来人口中比较重视子女教育的人群,如果小孩已在流入地稳定地学习了多年,那么,流入地政府应该考虑这部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应该有一个中考、高考的准入制度。

从根本上来看,应该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大学自主招录体系,留下至少70%的名额,让大学自主决定招生方案,政府只需起到监督作用即可。
录取委员会非常认真地审查申请者的家庭背景:父母的职业和收入水平、教育程度、所上的高中里升大学的学生比例,等等。上述主要三个方面的程度越低,这个学生越容易被录取。

当然,这样考察学生的家庭背景,并非论出身取人,也不是把大学变成慈善机构,其最终目的还是挑选人才。在这样的选才过程中,大学把社会和家庭因素当作衡量学生“品格”的一项指标。你以后在一生的事业中是否有克服艰难险阻的品格,是你成功的关键。而这种品格,从你上大学前如何“克服生活的挑战”,能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当然,艰难的生活也加强了你对他人的理解力,成为你的“领导力”的基础。可见,“品格”和“领导力”这种在美国大学录取中非客观的指标,刚开始设立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者,如今则基本上成为辅助弱势阶层的有力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平、公正。一个在当地生活了十几年,仍不能融入当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08:38 , Processed in 0.20324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