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815|回复: 51

[【释惑亭】] 从细节看宗教和教育的起源和本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2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和友人聊天,有些内容是关于从葬礼找出宗教、教育的变迁痕迹的。聊天中间友人语出惊人,说从历史的角度看,宗教的本质就是祖宗留下的教育,包括让后辈们了解自己的祖先,学习先人专门为后辈留下的认为后辈们应该懂的和了解的宗族历史、传统、文化、行为习惯,还有其它先人认为后辈应该懂的的东西,这些东西系统化制度化仪式化后就成为宗教,这个中间包括出于维护民族利益的制度设计,包括主要以教育为核心的宗族乃至民族的教育理念、社会制度、文化、风俗习惯、发端宗族为将自己的社会行为传统、智慧、思想、为人处世之道、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在宗族内部固定和完善下来的自发的系统性组织行为。后来伴随大的宗族统治版图的不断扩张,强者为王胜者为王,这些制度和文化不断发生融合和变化,宗教也渐变扩散为民族性、外在表现为国家性。后来随着国家的政教分离,宗教和教育也开始分离,这是一个缓慢和隐蔽的过程,现在的世界性,所谓地球是扁的都是这个变化过程的一个表现,由此我想起了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呵呵~~~。
    从宗教的内核到外在变现形式都可以发现乃至国家的教育制度的变迁,这个中间的变化在什么地方可以发现??从传统葬礼中可以发现蛛丝马迹。其实葬礼习俗是研究一个民族和国家宗教(教育)乃至经济、货币、文化、礼制、发展等等一些经济社会研究的活标本,一般来讲传统的葬礼变化肯定有,但是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其变化绝对是很缓慢,这点是婚礼有极大的不同,这就为研究经济政治教育社会制度、礼制、风俗习惯提供了便利,当然也为考证宗教、教育的发展演变带来便利。西方的诸多宗教其实也是这样的,从这点可以认为教育是有民族性和国家性的,许多流派的教堂之类的地方实际也是人家祖宗先人的葬礼之处,也是管中窥其教育之豹之处,呵呵~~~,只有我国本土上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代表民族和国家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才是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由此之上生成的教育才是适合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教育,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改革都应当考虑本国的文化历史传统,明了利弊,知道利在那里,知道如何维护,知道弊在那里,如何渐变性的改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现在的有些地方汉族传统葬礼中的送布匹,说送一匹或者几匹布,可以认为是这个风俗流派发端的时候当时以布匹为货币,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送钱上礼。古代的那段时间是以布匹为货币的,所以送的是布匹,代表送对方商品交换的媒介。考虑到中国明朝的时候才大规模流行开白银货币,所以这种葬礼的风俗绝对早于明朝,具体就请熟悉货币的书友指教了。
当然也许和当时正统的官方法定或者类似于法定货币不同,布是民间老百姓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自发的行为,就如同现在的农村保留的“会”一样,是一种适合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的行为。
性质就和当年的全国粮票和各地方的地方粮票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0: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现在还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赶会”,也是古代的一种与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交换方式相适应的的商品交换形式,这种形态是在农村每村市场小固定下来经营的成本太大,市场太小的环境下产生的,就是集中那么几天在某几个地方集中交换,解决农村的所需的商品,自己也获得利润,类似于小鱼吃小虾的味道。所谓赶就是卖东西的人赶着这种被他们内部称之为“会”的东西四处游荡,通过交换商品,赚取利润。当然也有解释说是去“会”这个地方。 当然这些观点未必正确,请lamses兄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09: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被點名……額汗……


把宗教視為教育,有意思。
教育無處不在,但我們言說的教育基本是以學校為載體,所以要重申這一點,是因為學校教育與宗教在這一點上有類似處。學校中的教育是集中的,有其體系制度,宗教也是。

宗教——教育,前者是定中結構,後者是並列。
《說文》宗,尊祖廟也。从宀从示。作冬切。
《說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凡教之屬皆从教。𧧿,古文教。𤕝,亦古文教。古孝切
《說文》育,養子使作善也。……

當初做說文系聯時就有過懷疑,遵古文字形,教字形義應關乎數字意義之卦爻,以手執棍,點播一子,即為教。這也吻合“上所施下所效”,孝字會意,包括育字之品德闡述,總覺有所隔膜。當為後來所強化。

宗,屋宇之中供奉祖先神祇,與教育之事類似,也應是自粗疏而細密。如考慮漢字之初很可能萬物有靈之說昌盛,則宗教確乎是教育之一。

golden21c 提出制度化儀式化,這個是關鍵了。其實政教之“政”,字形也有關聯。
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聲。之盛切。與“教”字同,從“攴”,以手執棍呀,呵呵。

天地君親師,考慮華族宗教意識並不明晰,或者也可以說,我們的教育與宗教,更加接近。因為一直以來都不獨立……
康熙朝禮儀之爭,可為證據。
所以,有人說,中國的葬禮時家庭禮儀而歐洲的卻是教會禮儀。


傳統喪葬中尋繹教育變遷,對教育初始期意義重大。
但難度不在於這個起點,而在於葬禮的選點。華族葬禮南北不一,文獻中所描述的禮儀更多是理想化的,換言之,中國不同地區葬禮差異極大,難以選點。
這點與方言研究類似。除非將各個點採集完畢,否則,一切剖析皆是沙上建塔……


今日隨份子的布帛是否與最初貨幣有關,需詳密考證。
可以肯定的是,葬禮中諸多禮儀元素,最初必有其實用,無論是做錢,抑或用為孝服。

依段玉裁說,赶字為後出。
赶街,赶集……俗語最難考……不敢妄說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0: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宗教演进的历史

第一时期原始多神教
第二时期一神教

未来演进有好几个路径,也许向无神论这边变化,也许继续走原来的路径

历史上天主教基督教都在几个世纪前进行了宗教改革,有些说法就是基督教天主教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革,改变了一些说法的提法。而其他宗教似乎还没有见到类似的提法

作为中国来说,算是东方无神论的一个中心吧

就宗教这个话题来说,涉及方面比较多,也比较敏感,我的发言如果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请各位指教,我马上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0: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lamses于2011-01-13 09:56发表的 :
傳統喪葬中尋繹教育變遷,對教育初始期意義重大。
但難度不在於這個起點,而在於葬禮的選點。華族葬禮南北不一,文獻中所描述的禮儀更多是理想化的,換言之,中國不同地區葬禮差異極大,難以選點。
這點與方言研究類似。除非將各個點採集完畢,否則,一切剖析皆是沙上建塔……

.......

南北不一的華族葬禮可否认为是汉朝成立以前的各个宗族、部落或者族群残留下的文化风俗碎片?也许这是研究文化和文明(当然包括教育)的活化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0: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henry2000888于2011-01-13 10:07发表的 :
先说宗教演进的历史

第一时期原始多神教
第二时期一神教

.......

从这点来讲,中国确实是无神论的中心,尊敬自己的祖先和文明不算有神论,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henry2000888于2011-01-13 10:07发表的 :
先说宗教演进的历史

第一时期原始多神教
第二时期一神教

.......

把握好角度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golden21c于2011-01-13 00:19发表的 :
直到现在的有些地方汉族传统葬礼中的送布匹,说送一匹或者几匹布,可以认为是这个风俗流派发端的时候当时以布匹为货币,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送钱上礼。古代的那段时间是以布匹为货币的,所以送的是布匹,代表送对方商品交换的媒介。考虑到中国明朝的时候才大规模流行开白银货币,所以这种葬礼的风俗绝对早于明朝,具体就请熟悉货币的书友指教了。
当然也许和当时正统的官方法定或者类似于法定货币不同,布是民间老百姓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自发的行为,就如同现在的农村保留的“会”一样,是一种适合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的行为。
性质就和当年的全国粮票和各地方的地方粮票一样。
《司馬氏書儀》:故古有含襚賵赙之礼。珠玉曰含,衣裳曰襚,车马曰賵,货财曰赙。皆所以矜恤喪家助其斂葬也。
可為佐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0: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golden21c于2011-01-13 10:08发表的 :

南北不一的華族葬禮可否认为是汉朝成立以前的各个宗族、部落或者族群残留下的文化风俗碎片?也许这是研究文化和文明(当然包括教育)的活化石。
確實!
翻看過的喪葬史大多是文獻堆砌,真正做田野的少之又少,活化石……依舊埋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golden21c于2011-01-13 10:08发表的 :

南北不一的華族葬禮可否认为是汉朝成立以前的各个宗族、部落或者族群残留下的文化风俗碎片?也许这是研究文化和文明(当然包括教育)的活化石。

现代部落依旧存在只是名字改,好多自然村特别是血脉相连的自然村,表现为一个姓占多数的自然村,这个是宗族、部落族群的微观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基因的种质资源库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3: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确立一个概念:所谓“传统”或“历史”,是一个丰富复杂的过程,是经历了一两千年“层累地形成”的
由此,到底现在中国农村中的丧葬礼俗,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期间又经过哪些变化,这些需要弄明白,感觉上会比较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nate于2011-01-13 13:17发表的 :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确立一个概念:所谓“传统”或“历史”,是一个丰富复杂的过程,是经历了一两千年“层累地形成”的
由此,到底现在中国农村中的丧葬礼俗,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期间又经过哪些变化,这些需要弄明白,感觉上会比较困难

确实比较困难,时间上感觉不止一两千年的跨度,只能是偶尔遇见仔细观察,或者合理布点考察研究,后者需要项目支撑。不过这些事情在个体周围是很常见,大家遇到的仔细观察,集腋成裘吧。 如果有人能以此为基础加工后申报下项目来,可以在这里分工下,大家一起帮忙做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3: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我同意楼主朋友的观点,丧葬仪式是传统得以流传下来的一种教育载体
这个观点如果进一步扩展开来,也是可以成立的——中国历史的流传,“仪式”起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所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不同的人群都在制定、指导礼仪方面特别重视
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对于乡村而言,道士(道)、和尚(释)、礼生(儒)在文字普及之前,就是通过仪式主导地方秩序的主要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3: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翻美国一些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一起做的研究,专门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死亡丧葬仪式的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 ... chinese&f=fal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3: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nate于2011-01-13 13:26发表的 :
基本上,我同意楼主朋友的观点,丧葬仪式是传统得以流传下来的一种教育载体
这个观点如果进一步扩展开来,也是可以成立的——中国历史的流传,“仪式”起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所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不同的人群都在制定、指导礼仪方面特别重视
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对于乡村而言,道士(道)、和尚(释)、礼生(儒)在文字普及之前,就是通过仪式主导地方秩序的主要力量

确实是大事,以色列为什么能在灭国后2000年后复国?祖先设计好的教育或者说定下的框架,通过宗教的面孔发挥作用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内核啊! 具体内容可以视情况增减,但是内核的调整要慎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4: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nate于2011-01-13 13:26发表的 :
基本上,我同意楼主朋友的观点,丧葬仪式是传统得以流传下来的一种教育载体
这个观点如果进一步扩展开来,也是可以成立的——中国历史的流传,“仪式”起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所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不同的人群都在制定、指导礼仪方面特别重视
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对于乡村而言,道士(道)、和尚(释)、礼生(儒)在文字普及之前,就是通过仪式主导地方秩序的主要力量

还有土生土长的风水先生之类的,指的不是那种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那种,是指流传下来的传承下来的那种,也可以观察出蛛丝马迹,当然自己要有些辨别力,不要自己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5: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golden21c于2011-01-13 14:00发表的 :

还有土生土长的风水先生之类的,指的不是那种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那种,是指流传下来的传承下来的那种,也可以观察出蛛丝马迹,当然自己要有些辨别力,不要自己蒙了
上帝不曾被科學推下神壇,呵呵
風水先生則被扔進了懸崖……

有時想想,千年前被堅信的巫術今日成了迷信,千年後,是否今日的科學一樣也不外乎迷信……

前行的路,是真的在前嗎……

還是說腳所指向的地方就是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21: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golden21c于2011-01-13 13:43发表的 :

确实是大事,以色列为什么能在灭国后2000年后复国?祖先设计好的教育或者说定下的框架,通过宗教的面孔发挥作用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内核啊! 具体内容可以视情况增减,但是内核的调整要慎重!!!

在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一句话,“但是,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虽然他这句话是有所指的,但是这句话却导出了思想的重要性,所以萨廖尔森的《经济学》的第一章末尾的也引用了凯恩斯的这句话,思想的威力是巨大的,能否上符合自己国家实际情况的思想,肃清有害思想,事关重大,这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5 21: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golden21c于2011-01-13 13:43发表的 :

确实是大事,以色列为什么能在灭国后2000年后复国?祖先设计好的教育或者说定下的框架,通过宗教的面孔发挥作用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内核啊! 具体内容可以视情况增减,但是内核的调整要慎重!!!


以色列这样的案例算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大背景在于欧洲整体一直没有一个像样的民族融合的时间和办法,同时以色列又因为身处欧亚非大板块交汇处,浸润了古罗马希望文明的精华,这个民族又因为屡遭战乱知道如何保持自己的特点,那么欧洲这些国家对于犹太人的那些漂流居民又是防范又是利用,给了以色列保存文化火种的机会

而犹太人的一部分人到了中国这边,因为我们祖先本来就是以文化来识别和融合的,所以犹太人的部分居民在中国最后是被同化了

其实这也是我们祖先早就总结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版本在欧亚这边的另一种翻版吧

尤其是当古罗马希腊文明都熄灭了延续火种时候,欧洲那些蛮族建立国家需要拿古罗马希腊的大旗来凝聚人气时候,所谓礼失求诸野,不得不向犹太人和当时波斯人那边来求索古罗马文明的种子时候,这已经埋下了以色列复兴的种子,犹太人适当的抓住机会没有浪费这个时机,这样的智慧需要多年苦难的浸润和不屈的意志才能延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03:43 , Processed in 0.21279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